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6143发布日期:2018-12-21 19:2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电机构,特别是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清扫房间或者地板时,先要将房间或者地板进行吸尘处理,而后再用拖把进行拖抹,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清洁速度较慢,由此引发将吸尘与拖地合并,形成新的产品,为了清除房屋顶部或者人为难以接触到的地方,将产品的手柄设计成可伸缩式,而这样的结构容易导致产品内部通电线路连接的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进而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通电线路连接牢固且安全的通电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电线路连接牢固且安全的通电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包括:安装于智能吸尘拖把壳体内的PCB板,和与PCB板电连接的电触块,以及与电触块相连的手柄,其中,手柄通过紧固件锁定于壳体上,且手柄上设置有开启智能吸尘拖把的开关键。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PCB板、电触块以及手柄三者之间两两保持相对恒定的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电触块与手柄之间为凹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电触块与手柄插接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电触块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触片,与手柄上的两个凹孔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凹孔的四周均设置有倒角。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沿手柄的轴线方向,在靠近凹孔位置的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沿电触块的侧壁向外延伸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与壳体上的卡槽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电触块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三定位部,且第三定位部与壳体上的凸块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第二定位部的延伸方向与触片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与触片相反位置的电触块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柱。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壳体内还设置有锂电池组件,并与PCB板电连接,其中,在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充电块,且充电块与PCB板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中,在壳体的表面嵌装有一个电量显示屏,用以实时检测锂电池组件的电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其中PCB板与电触块均相对固定于壳体上,且两者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而且手柄与电触块直接接触,提高电触块与手柄之间的通电性能,进而保证了智能吸尘拖把通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在使用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电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卡槽;120、凸块;200、PCB板;300、电触块;310、触片;320、第二定位部;330、第三定位部;340、接线柱;400、手柄;410、凹孔;420、第一定位部;500、开关键;600、锂电池组件;700、充电块;800、电量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包括:安装于智能吸尘拖把壳体100内的PCB板200,和与PCB板200电连接的电触块300,以及与电触块300相连的手柄400,其中,手柄400通过紧固件锁定于壳体100上,且手柄400上设置有开启智能吸尘拖把的开关键5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吸尘拖把的通电机构,其中PCB板200与电触块300均相对固定于壳体100上,且两者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而且手柄400与电触块300直接接触,提高电触块300与手柄400之间的通电性能,进而保证了智能吸尘拖把在通电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PCB板200、电触块300以及手柄400三者之间两两保持相对恒定的距离,即任意两个结构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进一步提高智能吸尘拖把通电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触块300与手柄400之间为凹凸配合,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为,电触块300上的凸部与手柄400上的凹部相配合,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为,电触块300上的凹部与手柄400上的凸部相配合。进一步优选地,电触块300与手柄400插接配合,限定电触块300与手柄400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且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电触块300与手柄400,使得两者之间的导电更加的可靠与顺畅,同时装配更加的稳固。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电触块300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触片310,与手柄400上的两个凹孔410相配合,实现电触块300与手柄400之间的插接配合。通过两个触片310与两个凹孔410之间的配合,限制了安装在电触块300上手柄400的周向自由度,防止智能吸尘拖把的手柄400在工作时发生旋转晃动,提高智能吸尘拖把通电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凹孔410的四周均设置有倒角,便于手柄400快速插入电触块300中。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沿手柄400的轴线方向,在靠近凹孔410位置的手柄4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420,作为手柄400连接于壳体100上时的定位结构,限制手柄400的周向旋转,进一步提高手柄400与电触块30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沿电触块300的侧壁向外延伸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320,与壳体100上的卡槽110相配合,作为电触块300连接于壳体100上的定位结构,限制电触块300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定位部3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电触块300的两侧,进一步优选地,对称设置于电触块300的两侧,进一步提高电触块300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电触块3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三定位部330,且第三定位部330与壳体100上的凸块120相配合,进一步精确定位电触块300的安装位置以及进一步限定电触块300的周向自由度。

优选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第二定位部320的延伸方向与触片31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优选地,与触片310相反位置的电触块300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柱340,通过导线与PCB板200电连接,当PCB板200导通电触块300与手柄400之间的连接时,按下开关键500,实现智能吸尘拖把工作。

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壳体100内还设置有锂电池组件600,并与PCB板200电连接,其中,在壳体100上还设置有一个充电块700,且充电块700与PCB板200电连接,通过充电块700,实现锂电池组件600的充电,解除智能吸尘拖把在工作时受充电电线的束缚。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在壳体100的表面嵌装有一个电量显示屏800,用以实时检测锂电池组件600的电量,便于用户及时充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