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304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制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饮料机。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都喜欢喝冰镇的饮料如啤酒、可乐、牛奶等。因此需要对饮料进行制冷,目前市场上具有能对饮料进行制冷从而供人们饮用的饮料机。饮料机中具有对饮料制冷的制冷腔和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相连形成的制冷回路。将饮料放入制冷腔内并且通过风冷、水冷、干冷等形式来降低制冷腔内饮料的温度,从而满足人们饮用的需求。

饮料机的种类很多,例如对啤酒进行制冷的扎啤机/啤酒机。中国专利文献就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270731.3的一种出酒温度恒定的啤酒机,该啤酒机包括壳体、门体、制冷装置、冷风风扇、出风面盖、啤酒罐、啤酒塔和设置在啤酒塔上有出酒龙头,壳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冷风风扇设置在内胆的冷气出风孔内,出风面盖与内胆固定连接并覆盖冷气出风孔,啤酒塔设置的壳体的顶部与内腔相通,该啤酒机还包括冷风导风装置,冷气导风装置与出风面盖配合与啤酒塔位于内胆内的端口配合。冷其导向装置包括导风罩和导风管,导风罩与出风面盖上的出风孔连通,导风管的出气端与啤酒塔的位于内胆内的端口相对。

该啤酒机中利用风冷对箱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进而实现降低酒桶内酒液温度,具体来说在整个扎啤机的后部设置有风冷制冷系统。虽然该啤酒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啤酒进行制冷,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扎啤机内胆内只能实现一种制冷温度,满足不了不同客户对饮酒温度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饮料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制冷腔内不同的制冷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饮料机,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制冷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将内腔分隔成蓄冷腔和制冷腔的横隔板,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将制冷腔分隔成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的纵隔板,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能将蓄冷腔的冷量吹向主制冷室的风扇一以及将蓄冷腔的冷量吹向副制冷室的风扇二,所述蒸发器位于蓄冷腔内且与风扇一相对设置。

本饮料机通过设置蓄冷腔、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并且蒸发器与向主制冷室吹风的风扇一相对设置,从而风扇一与蒸发器的距离小于风扇二与蒸发器的距离,因此使得蒸发器产生的较冷的冷量能够优先进入到主制冷室进行制冷,风扇二所对的蓄冷腔处的冷量相对风扇一所对的蓄冷腔处的冷量较少,但还是能够对副制冷室进行制冷从而实现制冷腔内不同的制冷温度的目的。在蒸发器工作时产生冷量在蓄冷腔内,由于风扇一与蒸发器较近,从而能够快速将较冷的冷量吹入到主制冷室内,而风扇二与蒸发器的位置较远,风扇二所对蓄冷腔处的冷量较少,风扇二将较少冷量出入到副制冷室进行制冷,从而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内的制冷温度不同。

在上述的饮料机中,所述横隔板和纵隔板分别竖直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蓄冷腔位于制冷腔的后方。通过竖直设置横隔板和纵隔板,从而饮料桶可以竖直放入到壳体内,便于饮料桶的放置。并且蓄冷腔位于制冷腔的后方,从而饮料桶放入到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后,蓄冷腔内的蒸发器能够对饮料桶进行较好的制冷,饮料桶放置位置并不与蓄冷腔的设置位置产生冲突。

在上述的饮料机中,所述壳体具有后背板,所述后背板位于横隔板的后侧且后背板与横隔板平行设置,所述纵隔板与横隔板垂直固定且纵隔板位于横隔板的中部。壳体具有前侧门,后背板位于前侧门的后方,通过横隔板、纵隔板与后背板的上述设置使得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面向壳体的前侧门,从而便于饮料桶的放入,饮料桶放入不同的制冷室从而能够得到不同的制冷温度,满足人们不同的饮用需求。

在上述的饮料机中,所述横隔板上开设有连通主制冷室和蓄冷腔的连通口一,所述横隔板上还开设有连通副制冷室和蓄冷腔的连通口二,风扇一设置在连通口一处,所述风扇二设置在连通口二处,所述风扇一与风扇二的设置高度相同。通过设置连通口一和连通口二将蓄冷腔分别与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进行连通,将风扇一和风扇二设置高度相同,使得风扇二能够将蓄冷腔内的冷量较好的吹向副制冷室,避免两个制冷室内的制冷温度相差太多。

在上述的饮料机中,所述蒸发器与风扇一正对设置。将蒸发器与风扇一正对能够将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快速吹入到主制冷室内,对主制冷室进行快速制冷,从而达到所需温度。

在上述的饮料机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蒸发器连接且给蒸发器提供制冷动力的压缩机,所述主制冷室内设置有温控器一,所述压缩机、风扇一和温控器一串联连接。风扇一、压缩机和温控器一串联连接后与电源进行连接形成回路,温控器一对主制冷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温度的不同,温控器一能够进行通断,从而使得风扇一和压缩机通断电。压缩机通断电从而控制蒸发器是否工作。

在上述的饮料机中,所述副制冷室内设置有温控器二,所述风扇二与温控器二串联连接。风扇二与温控器二串联连接后与电源进行连接形成回路。温控器二对副制冷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温度的不同,温控器二能够进行通断,从而使得风扇二通断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饮料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隔板、纵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蓄冷腔、主制冷室和副制冷室,从而对两个制冷室进行不同温度的制冷。

2、本实用新型蒸发器与主制冷室吹风的风扇一相邻设置,从而使得蒸发器产生的较冷的冷量能够优先进入到主制冷室进行制冷,风扇二所对的蓄冷腔处的冷量相对风扇一所对的蓄冷腔处的冷量较少,但还是能够对副制冷室进行制冷从而实现制冷腔内不同的制冷温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略掉壳体前侧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蓄冷腔;1b、制冷腔;1b1、主制冷室;1b2、副制冷室;1c、后背板;2、压缩机;3、蒸发器;4、横隔板;4a、连通口一;4b、连通口二;5、纵隔板;6、风扇一;7、风扇二;8、温控器一;9、温控器二;10、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饮料机,包括壳体1。本饮料机能够实现制冷腔 1b内不同的制冷温度,满足人们不同饮用的需求。

如图2所示,壳体1内具有内腔,且壳体1内设置有压缩机2和蒸发器3。

蒸发器3位于压缩机2作为动力源的制冷回路中,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和蒸发器3,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的输入端,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3的输入端,蒸发器3的输出端连接压缩机2 的输入端。此为现有技术。

如图2所示,壳体1内竖直设置有将内腔分隔成蓄冷腔1a和制冷腔1b的横隔板4。蓄冷腔1a位于制冷腔1b的后方,壳体1内还竖直设置有将制冷腔1b分隔成主制冷室1b1和副制冷室1b2的纵隔板5,横隔板 4上设置有能将蓄冷腔1a的冷量吹向主制冷室1b1的风扇一6以及将蓄冷腔1a的冷量吹向副制冷室1b2的风扇二7,蒸发器3位于蓄冷腔1a 内且与风扇一6相对设置,作为优选蒸发器3与风扇一6正对设置。

如图2所示,壳体1的后侧具有后背板1c,后背板1c位于横隔板4 的后侧且后背板1c与横隔板4平行设置,纵隔板5与横隔板4垂直固定且纵隔板5位于横隔板4的中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横隔板4上开设有连通主制冷室1b1和蓄冷腔 1a的连通口一4a,横隔板4上还开设有连通副制冷室1b2和蓄冷腔1a 的连通口二4b。风扇一6设置在连通口一4a处,风扇二7设置在连通口二4b处,风扇一6与风扇二7的设置高度相同。风扇一6设置在连通口一4a内,风扇二7设置在连通口二4b内,作为另一种方案,风扇一 6与连通口一4a正对,风扇二7与连通口二4b正对。

如图4所示,主制冷室1b1内设置有温控器一8,压缩机2、风扇一 6和温控器一8串联连接,风扇一6、压缩机2和温控器一8串联连接后与电源10进行连接形成回路,作为优选,温控器一8的一端用于与电源 10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风扇一6的电流输入端,风扇一6的电流输出端连接压缩机2的电流输入端,压缩机2的电流输出端用于连接电源 10的负极。副制冷室1b2内设置有温控器二9,风扇二7与温控器二9 串联连接,风扇二7与温控器二9串联连接后与电源10进行连接形成回路。作为优选,温控器二9的一端用于电源10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风扇二7的电流输入端,风扇二7的电流输出端用于连接电源10的负极。也就是风扇二7与温控器二9串联后的电路,与压缩机2、风扇一6和温控器一8串联连接后的电路并联连接电源10。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本饮料机与电源10进行连接,从而进行不同温度制冷的工作。本饮料机通过设置横隔板4和纵隔板5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成蓄冷腔1a、主制冷室1b1和副制冷室1b2,从而将饮料桶放入到主制冷室1b1和副制冷室1b2内进行不同温度的制冷。

温控器一8和温控器二9分别对应检测主制冷室1b1和副制冷室1b2 内的温度。温控器一8设置有温度上限值一和温度下限值一,温度上限值一高于温度下限值一,温控器二9设置有温度上限值二和温度下限值二,温度上限值二高于温度下限值二。温度上限值一与温度上限值二在大小上不同,温度下限值一和温度下限值二在大小上也不同。温控器一 8和温控器二9能够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通断为现有技术。温控器一8设定的温度低于温控器二9设定的温度。

温度上限值一、温度上限值二温度下限值一和温度下限值二可以通过人为选择设定。作为优选温度上限值一的范围为6至8度,温度下限值一为0至3度,温度上限值二的范围为6至10度,温度下限值二为0 至5度。以下以温度上限值一为7度,温度下限值一为2度,温度上限值二为8度,温度下限值二为5度进行具体说明。

温控器一8检测主制冷室1b1内的温度,在主制冷室1b1内的温度高于7度时,温控器一8闭合,从而压缩机2和风扇一6都工作,压缩机2开始工作使得蒸发器3开始制冷工作,蒸发器3产生的冷量由蓄冷腔1a进行蓄冷,由于风扇一6正对蒸发器3,因此风扇一6所对的蓄冷腔1a处的冷量较多,从而风扇一6将蓄冷腔1a内的冷量吹入到主制冷室1b1内进行快速的制冷。在主制冷室1b1内温度低于2度时温控器一 8断开,使压缩机2和风扇一6断电停止工作。

温控器二9检测副制冷室1b2内的温度,在副制冷室1b2内的温度高于8度时,温控器二9闭合从而使得风扇二7得电开始工作,虽然风扇二7与蒸发器3的位置较远,但蒸发器3会对蓄冷腔1a进行制冷,因此风扇二7所对蓄冷腔1a处的冷量虽然较少但是还是能够进行制冷,风扇二7将较少冷量出入到副制冷室1b2进行制冷,当副制冷室1b2内的温度低于5度时,温控器二9断开,从而风扇二7停止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蓄冷腔1a、制冷腔1b、主制冷室1b1、副制冷室1b2、后背板1c、压缩机2、蒸发器3、横隔板4、连通口一4a、连通口二4b、纵隔板5、风扇一6、风扇二7、温控器一8、温控器二9、电源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