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及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513发布日期:2018-10-09 19:2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及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及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螺杆榨汁机,一般包括机座,设于机座内的电机,连接于机座的集汁腔,横向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套设在螺杆外部的挤压筒,集汁腔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向集汁腔内投入物料,果蔬物料经过螺杆挤压后,果汁由出汁口流出,而料渣则由出渣口排出。

上述结构虽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现有螺杆横向安装到集汁腔内后,影响螺杆带动物料在集汁腔内顺畅运行,另外卧式榨汁机用螺杆不便于拿取和收纳,且生产成本高,而现有螺杆前端一般为锥形或呈弧面,而后端则设有传动轴,使得螺杆不能竖直放置,只能横向放置,增大了螺杆的占用空间,如果放置不当还容易滚落到地上,收纳不便。另外,螺杆装配到集汁腔内后,与集汁腔之间的安装和定位效果也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生产成本低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及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螺杆体外表面设有螺旋,其中,所述螺杆体的前端设有挡板且挡板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凹腔,螺杆轴凸出于螺杆体前端设置且位于凹腔内,所述螺杆轴凸出于螺杆体前端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腔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凹腔呈锥筒形或圆筒形,凹腔的深度为L,5mm≤L≤30mm。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轴包括传动段和定位段,传动段凸出于螺杆体后端设置,定位段凸出于螺杆体前端设置且位于凹腔内;或者,所述螺杆轴包括传动段和定位段,传动段凸出于螺杆体前端设置并位于凹腔内,定位段凸出与螺杆体后端设置;或者,所述螺杆轴一端凸出于螺杆体前端或后端并形成传动段,另一端位于螺杆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体的后端外周表面设有挡渣环。

进一步的,所述挡渣环凸出于螺杆体表面的高度为H,0.5mm≤H≤2mm。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的后端与挡渣环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圆角;或者,所述螺旋的后端与挡渣环断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体的后端面设有耐磨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体为塑料螺杆体或陶瓷螺杆体或金属螺杆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内横向设置有螺杆,集汁腔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其中,所述螺杆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电机设有电机轴,电机通过电机轴与螺杆轴传动配合以驱动螺杆转动,电机的转速为30转/分~200转/分。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内壁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耐磨定位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端”为靠近榨汁机进料一端,所述“后端”为靠近榨汁机出渣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应用于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螺杆横向设置于榨汁机的集汁腔内,工作状态时,螺杆及螺杆轴呈水平状态设置,通过在螺杆体的前端设置挡板,且挡板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凹腔,减小了挡板与集汁腔或其他榨汁部件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积,避免螺杆磨损,延长了螺杆使用寿命,而且凹腔位于螺杆前端,当螺杆横向安装到榨汁机内时,凹腔起到辅助导向和定位作用,方便螺杆安装到榨汁机的集汁腔内。而螺杆轴凸出于螺杆体前端设置并位于凹腔内,所述螺杆轴凸出于螺杆体前端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腔的顶端,这样使得螺杆可竖直放置于操作台上,凹腔顶端所在的平面能够对螺杆整体起到支撑作用,很好的减小了所述螺杆的占用空间,易于螺杆的收纳和取放,同时此结构还极大的减小了螺杆的横向尺寸,即螺杆的轴向长度减小,使得螺杆整体更加轻巧,进一步提升了螺杆的收纳性,从而也减小了螺杆的加工材料,即降低了螺杆整体的生产成本。

还有,凹腔可容纳一些残留汁液,为汁液的流动提供缓冲空间,凹腔内的汁液随螺杆挡板转动而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还带动集汁腔内的汁液流动,使汁液质地均匀且不易在集汁腔内沉淀,另外还避免汁液沿挡板及螺杆轴流入榨汁机的机座内而损坏机座内的电器元件,如电机、电路板等,保证榨汁机正常的工作寿命及工作稳定性,还能避免因短路造成的安全事故,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安全性。

2、通过将凹腔设置成锥筒形或圆筒形,且凹腔的深度为L,5mm≤L≤30mm,这样不仅便于凹腔的形成,从而便于螺杆整体的加工成型,且凹腔能容纳更多的残留汁液,能更好的防止汁液流入榨汁机的机座内,从而更好的保证榨汁机正常的工作寿命和工作稳定性,还能避免因短路造成的安全事故,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便于螺杆前端与外部的定位,降低螺杆工作时的晃动,进而降低了螺杆工作时的噪音。当L小于5mm时,凹腔深度太浅,不便于螺杆前端与外部的定位,螺杆工作时易晃动而产生噪音;当L大于30mm时,凹腔深度太深,不便于凹腔的成型加工,而且影响螺杆体的整体强度。

3、螺杆轴包括传动段和定位段,传动段凸出于螺杆体后端设置,而定位段凸出于螺杆体前端设置且位于凹腔内,这样将螺杆轴分成两段设置,每段实现各自不同的功能,即一段实现传动,另一端实现定位,很好的保证了螺杆的传动和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即螺杆晃动小,且螺杆体前端仍呈平面状,使得螺杆可竖直放置,减小了螺杆收纳时的占用空间;当然,也可将传动段与定位段位置互换,同样可达到上述效果;又或者,将螺杆轴一端凸出设置并形成传动段,而另一端则位于螺杆体内,这样使得螺杆轴一端仍是呈平面状,使得螺杆可竖直放置。

4、通过在螺杆体的后端外周表面设置挡渣环,使得螺杆体的后端外周面呈环形的封闭状,这样螺杆在转动推进料渣时,挡渣环可阻挡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配合处的间隙泄露至螺杆轴位置,进而防止料渣沿螺杆轴进入榨汁机的机座内部,避免机座内部的电器元件损坏,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寿命,且可抵消部分料渣推挤时的轴向力,减少挤压筒的轴向负载,进而减少磨损量,保证螺杆的正常使用寿命,提升螺杆的耐用性。

5、挡渣环凸出于螺杆体表面的高度为H,且0.5mm≤H≤2mm,这样既能很好对料渣进行很好的阻挡,防止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配合处的间隙泄露至螺杆轴位置,进而防止料渣沿螺杆轴进入榨汁机的机座内部,避免机座内部的电器元件损坏,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寿命,且不会增加螺杆体的厚度,减少了挡渣环的加工材料,进而降低了螺杆整体的制造成本。当H小于0.5mm,凸出高度太低,不能很好的对料渣形成阻挡;当H大于2mm,增加了螺杆体的厚度,从而增加了挡渣环的加工材料,增加了制造成本。

6、通过将螺旋的后端与挡渣环连接设置,且连接处设有圆角,这样螺旋与挡渣环连接成一体,能更好的对料渣进行阻挡,防止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的配合间隙泄露;当然,螺旋的后端也可以与挡渣环断开设置,这样也能起到对料渣的阻挡的作用,防止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的配合间隙泄露。

7、通过在螺杆体的后端面设置耐磨垫片,这样有效降低了螺杆体的后端面在螺杆转动时的磨损,提升了螺杆体的耐磨性,从而提升了螺杆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如螺杆体为塑料螺杆体时,还能有效防止磨损带来的塑料粉末或塑料颗粒,延长螺杆的使用寿命,增强制作出的果汁的卫生性。

8、通过将螺杆体设置成塑料螺杆体或陶瓷螺杆体或金属螺杆体,此种螺杆结构中螺杆体可采用多种材质加工成型,这样可适应不同场合的榨汁情况,其中,塑料螺杆体成本低,便于加工,生产效率高;而陶瓷螺杆体表面光滑,不染色,易清洗,耐磨,品质感好;而金属螺杆体强度好,不易破裂,可榨取较硬或较酸的果蔬,如石榴、柠檬等,耐磨性、耐酸性好,螺杆更加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内横向设置有螺杆,集汁腔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其中,所述螺杆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这样使得榨汁机在榨取汁液完毕后,方便螺杆清洗后的放置和收纳,且上述方案中的螺杆生产成本低,也使得榨汁机整体的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具有凹腔的螺杆与集汁腔装配的匹配性更好,螺杆带动物料在集汁腔内运行更顺畅,部分汁液在所述凹腔内随螺杆体运行而流动,带动了集汁腔内汁液整体的流动性,使被螺杆挤压出的汁液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汁液质地更均匀,口感更好。同时,电机设有电机轴,电机通过电机轴与螺杆轴传动配合以驱动螺杆转动,电机的转速为30转/分~200转/分,这样使得电机在较佳的转速下带动螺杆转动工作,完全实现了低速挤压榨取的原理,使得榨取出的汁液的营养没有被破坏,完好的保留了果蔬自身的营养,榨取出的汁液不仅营养好,且口感佳,极大了提升了榨汁机的使用感受和用户满意度,进而提升了榨汁机的市场竞争力。当电机转速小于30转/分时,空腔内的液体流动性较弱,容易沿螺杆轴和电机轴进入电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当电机转速大于200转/分时,具有凹腔的挡板与集汁腔端面之间因轴向定位而接触所形成的摩擦副温度迅速上升,挡板和集汁腔端接触部位磨损较为严重,影响配件使用寿命。

10、通过在端盖内壁设置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耐磨定位套,这样螺杆的定位段与耐磨定位套配合,不仅很好的将螺杆的径向定位,防止螺杆摆动或晃动,且定位段与耐磨定位套磨损有效缓解,提升了螺杆与端盖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1、电机;111、电机轴;2、集汁腔;21、进料通道;22、出汁口;23、出渣口;3、螺杆;31、螺杆体;311、挡渣环;312、环形凹槽;32、螺杆轴;321、传动段;322、定位段;33、螺旋;34、挡板;341、凹腔;4、耐磨垫片;5、端盖;51、定位凸台;511、定位孔;512、耐磨定位套;5121、转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3,包括螺杆体31和螺杆轴32,螺杆体31为塑料螺杆体,塑料螺杆体成本低,便于加工,生产效率高,螺杆体31外表面设有螺旋33,螺杆体31后端直径大于前端直径,且螺旋33的螺距由螺杆体31后端至螺杆体31前端逐渐变大,螺杆体31的前端设有挡板34且挡板34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凹腔341,螺杆轴32凸出于螺杆体31前端设置且位于凹腔341内,所述螺杆轴凸出于螺杆体前端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凹腔的顶端,这样使得螺杆体的前端呈一平面状,螺杆可竖直放置于操作台上,很好的减小了螺杆的占用空间,易于螺杆的收纳和取放,同时此结构还极大的减小了螺杆的横向尺寸,即螺杆的轴向长度减小,使得螺杆整体更加轻巧,进一步提升了螺杆的收纳性,从而也减小了螺杆的加工材料,即降低了螺杆整体的生产成本,还有,凹腔可容纳一些残留汁液,避免汁液沿挡板及螺杆轴流入榨汁机的机座内而损坏机座内的电器元件,如电机、电路板等,保证榨汁机正常的工作寿命及工作稳定性,还能避免因短路造成的安全事故,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凹腔341呈锥筒形,凹腔341的深度为L,5mm≤L≤30mm,本实施例中,L为14mm,这样不仅便于凹腔的形成,从而便于螺杆整体的加工成型,且凹腔能容纳更多的残留汁液,能更好的防止汁液流入榨汁机的机座内,从而更好的保证榨汁机正常的工作寿命和工作稳定性,还能避免因短路造成的安全事故,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便于螺杆前端与外部的定位,降低螺杆工作时的晃动,进而降低了螺杆工作时的噪音。

具体的,螺杆轴32包括传动段321和定位段322,传动段321凸出于螺杆体31后端设置,定位段322凸出于螺杆体31前端设置且位于凹腔341内,这样将螺杆轴分成两段设置,每段实现各自不同的功能,即一段实现传动,另一端实现定位,很好的保证了螺杆的传动和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即螺杆晃动小,且螺杆体前端仍呈平面状,使得螺杆可竖直放置,减小了螺杆收纳时的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中,螺杆体31的后端外周表面还设有挡渣环311,使得螺杆体的后端外周面呈环形的封闭状,这样螺杆在转动推进料渣时,挡渣环可阻挡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配合处的间隙泄露至螺杆轴位置,进而防止料渣沿螺杆轴进入榨汁机的机座内部,避免机座内部的电器元件损坏,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寿命,且可抵消部分料渣推挤时的轴向力,减少挤压筒的轴向负载,进而减少磨损量,保证螺杆的正常使用寿命,提升螺杆的耐用性;同时,挡渣环311凸出于螺杆体31表面的高度为H,0.5mm≤H≤2mm,本实施例中,H为0.75mm,这样既能很好对料渣进行很好的阻挡,防止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配合处的间隙泄露至螺杆轴位置,进而防止料渣沿螺杆轴进入榨汁机的机座内部,避免机座内部的电器元件损坏,提升榨汁机的使用寿命,且不会增加螺杆体的厚度,减少了挡渣环的加工材料,进而降低了螺杆整体的制造成本。

螺旋33的后端与挡渣环311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圆角,这样螺旋与挡渣环连接成一体,能更好的对料渣进行阻挡,防止料渣从螺杆轴与集汁腔的配合间隙泄露。

螺杆体31的后端面设有耐磨垫片4,具体的,螺杆体31后端围绕传动段321设有环形凹槽312,耐磨垫片4装设于环形凹槽312内,这样有效降低了螺杆体的后端面在螺杆转动时的磨损,提升了螺杆体的耐磨性,从而提升了螺杆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还能有效防止磨损带来的塑料粉末或塑料颗粒,延长螺杆的使用寿命,增强制作出的果汁的卫生性。

可以理解的,凹腔的深度L也可以为5mm、8mm、10mm、12mm、15mm、18mm、20mm、22mm、25mm、28mm、30mm等。

可以理解的,凹腔也可以为圆筒形。

可以理解的,螺旋的后端也可以与挡渣环断开设置。

可以理解的,挡渣环凸出高度H也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1mm、1.2mm、1.5mm、1.6mm、1.8mm、2mm等。

可以理解的,螺杆体也可以为陶瓷螺杆体或金属螺杆体。

最后,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1连接的集汁腔2,机座1内设有电机11,集汁腔1内横向设置有螺杆3,集汁腔2一端与机座1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5,集汁腔2的上方侧壁设有进料通道21,集汁腔2的前端下方侧壁设有出汁口22,集汁腔2的后端侧壁设有出渣口23,螺杆3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用螺杆,启动榨汁机,从进料通道21投入物料,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以对物料进行挤压粉碎,挤压物料产生的汁液随出汁口排出,料渣则在螺杆的推进下从出渣口排出。

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螺杆,这样使得榨汁机在榨取汁液完毕后,方便螺杆清洗后的放置和收纳,且上述方案中的螺杆生产成本低,也使得榨汁机整体的生产成本降低;同时,电机11设有电机轴111,电机11通过电机轴111与螺杆轴32传动配合以驱动螺杆3转动,电机11的转速为30转/分~200转/分,本实施例中,电机11的转速为120转/分,这样使得电机在较佳的转速下带动螺杆转动工作,完全实现了低速挤压榨取的原理,使得榨取出的汁液的营养没有被破坏,完好的保留了果蔬自身的营养,榨取出的汁液不仅营养好,且口感佳,极大了提升了榨汁机的使用感受和用户满意度,进而提升了榨汁机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的,端盖5内壁设有定位凸台51,定位凸台51上设有定位孔511,定位孔511内设有耐磨定位套512,耐磨定位套512上设有与定位段322配合的转动孔5121,这样螺杆的定位段与耐磨定位套配合,不仅很好的将螺杆的径向定位,防止螺杆摆动或晃动,且定位段与耐磨定位套磨损有效缓解,提升了螺杆与端盖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螺杆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螺杆轴32包括传动段321和定位段322,传动段321凸出于螺杆体31前端设置并位于凹腔341内,定位段322凸出与螺杆体31后端设置。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螺杆3的结构不同,对应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结构也略有不同,如图6所示,集汁腔2的前端为靠近进料通道21一端,集汁腔2的前端与机座连接,相应的,所述螺杆的前端与集汁腔前端的进料通道对应设置,螺杆3后端与集汁腔后端的出渣口对应设置,集汁腔2呈前大后小的锥筒形,这样在榨汁完后,汁液在锥筒形的倾斜角的作用下,向设于集汁腔大径端的出汁口方向流动,加快了汁液排出速度,提升了榨汁效率,而其他结构均是现有技术,且只需对应做些简单的位置变化,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螺杆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螺杆轴32一端凸出于螺杆体31后端并形成传动段321,位于凹腔内的螺杆轴另一端不对螺杆体进行定位,仅用于保证螺杆轴与螺杆体之间的同轴度。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螺杆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螺杆轴32一端凸出于螺杆体31前端并形成传动段321,另一端位于螺杆体31内,即螺杆轴不设置定位段。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