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639发布日期:2019-02-15 20:2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盖上通常会设置有很多零部件,比如限压阀、安全阀、冷气阀等等。上述结构具有两个缺点:第一、一个个零部件凸出在内锅盖上,影响内锅盖的美观;第二、在烹饪过程中,由于锅内压力较大,食物可能会附在内锅盖的零部件上,长期以往,可能会产生异味,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内锅盖的下方设置一个遮盖结构,能够有效遮挡住这些零部件。遮盖结构通过前后扣位扣合在内锅盖上。目前,市场上的前后扣位固定在内锅盖上的方式均是通过在内锅盖上焊螺丝柱,然后通过螺钉固定扣位座的方式固定在内锅盖上。上述结构虽然装配简单,但是存在焊点处容易生锈、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盖包括上盖组件以及位于上盖组件下方的内盖,内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基座,当放置基座至预定位置时,将紧固件由上至下穿过内盖并伸入基座内以将基座固定在内盖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安装基座时,先将基座放置至预定位置,然后将紧固件由上至下穿过内盖并伸入基座内即可将基座固定在内盖上。由于上述结构不需要设置焊接柱即可将基座固定在内盖上,因此上述结构一方面不存在焊点处容易生锈的问题,另一方面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由于紧固件由上至下穿过内盖并伸入基座内,并未穿出基座,因此紧固件并未直接与潮湿的环境接触,从而使得紧固件不易生锈。

进一步地,紧固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端部的头部,连接部与基座连接,头部的侧壁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延伸,内盖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与头部的侧壁相适配。

进一步地,头部的顶面与内盖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上盖组件包括面盖以及位于面盖下方的内衬,面盖与内衬之间设置有限压阀,面盖与内衬之间还具有围设在限压阀周向外侧的密封圈,密封圈的顶部抵接在内衬上,密封圈的底部抵接在内盖上。

进一步地,内盖、紧固件以及基座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密封内盖与基座之间的缝隙和/或内盖与紧固件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基座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二安装孔的周向外侧并用以容纳密封结构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锅盖还包括位于内盖下方的遮盖,基座上设置有连接结构以将遮盖连接在内盖上。

进一步地,内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扣钩,第一扣钩与基座设置在内盖的相对的两侧,连接结构为第二扣钩,遮盖上设置有与第二扣钩配合的第三扣钩以及与第一扣钩配合的第四扣钩,第四扣钩可滑动地设置在遮盖上。

进一步地,紧固件为沉头螺钉。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锅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锅盖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锅盖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锅盖的除去了紧固件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2的锅盖的内盖与遮盖配合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盖;11、上盖组件;111、面盖;112、内衬;12、内盖;121、第一安装孔;13、遮盖;131、第三扣钩;132、第四扣钩;20、基座;21、连接结构;22、第二安装孔;30、紧固件;31、连接部;32、头部;40、限压阀;50、密封圈;60、密封结构;61、环形凹槽;70、第一扣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0,锅盖10包括上盖组件11以及位于上盖组件11下方的内盖12,内盖1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基座20,当放置基座20至预定位置时,将紧固件30由上至下穿过内盖12并伸入基座20内以将基座20固定在内盖12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安装基座20时,先将基座20放置至预定位置,然后将紧固件30由上至下穿过内盖12并伸入基座20内即可将基座20固定在内盖12上。由于上述结构不需要设置焊接柱即可将基座20固定在内盖上,因此上述结构一方面不存在焊点处容易生锈的问题,另一方面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由于紧固件30由上至下穿过内盖12并伸入基座20内,并未穿出基座20,因此紧固件30并未直接与潮湿的环境接触,从而使得紧固件30不易生锈。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0包括连接部31以及位于连接部31端部的头部32,连接部31与基座20连接,头部32的侧壁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延伸,内盖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21的孔壁与头部32的侧壁相适配。在装配好基座20之后,第一安装孔121的孔壁能够支撑头部32,以使紧固件30无法从第一安装孔121脱出。由于紧固件30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脱出,因此与其连接的基座20能够也不会向下掉落。此外,由于基座20的上部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孔121的下部的尺寸,因此基座20也不会向上进入第一安装孔121内,从而使得基座20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内盖12上。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头部32的顶面与内盖12的上表面平齐。上述结构使得内盖12的上表面更加平滑,从而使得内盖12的外观更加美观。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盖组件11包括面盖111以及位于面盖111下方的内衬112,面盖111与内衬112之间设置有限压阀40,限压阀40设置在排气口处,当排气口处的气体压力大于预定值时,限压阀40避让排气口以使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由于从限压阀40排出的气体有可能进入内衬112和面盖111之间的整个区域,因此可能导致面盖111与内衬112之间的其他零部件腐蚀。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面盖111与内衬112之间还具有围设在限压阀40周向外侧的密封圈50,密封圈50的顶部抵接在内衬112上,密封圈50的底部抵接在内盖12上。当高压气体从限压阀40排出时,密封圈50的侧壁能够止挡气体,以防止气体进入内衬112与面盖111之间的其他区域(限压阀40所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从而保证其他零部件不被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由于头部32的顶面与内盖12的上表面平齐,因此紧固件30的设置不会干涉密封圈50,从而保证密封圈50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10,锅体具有烹饪腔。

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到达一定值时,烹饪腔内的高压气体有可能通过基座20的顶面与内盖12的底面之间的缝隙流出并与紧固件30接触,这导致了下面两个问题:其一、烹饪腔的密封不严,容易漏气;其二、紧固件30长期与高压潮湿的蒸汽接触可能导致紧固件30腐蚀,使用寿命降低。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盖12、紧固件30以及基座2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60以密封内盖12与基座20之间的缝隙和/或内盖12与紧固件30之间的缝隙。由于密封结构60能够密封内盖12与基座20之间的缝隙和/或内盖12与紧固件30之间的缝隙,因此烹饪腔内的气体不会从此处密封,从而提高了密封性;另外,由于密封结构60的存在使得紧固件30不易与高压潮湿的蒸汽接触,因此使得紧固件30不易被腐蚀,提高了紧固件30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基座20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二安装孔22的周向外侧并用以容纳密封结构60的环形凹槽61。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10还包括位于内盖12下方的遮盖13,基座20上设置有连接结构21以将遮盖13连接在内盖12上。上述结构能够遮盖内盖12上的零部件,从而使得锅盖的外观更加美观、整洁。此外,由于内盖12上的零部件被遮蔽,因此零部件不容易藏垢。

由于烹饪腔内的压力较大,因此烹饪腔内的食物可能会喷至遮盖13的下表面上,为了方便用户清洁,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盖1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扣钩70,第一扣钩70与基座20设置在内盖12的相对的两侧,连接结构21为第二扣钩,遮盖13上设置有与第二扣钩配合的第三扣钩131以及与第一扣钩70配合的第四扣钩132,第四扣钩132可滑动地设置在遮盖13上。当安装时,先将第三扣钩131与第二扣钩钩挂配合,然后以第三扣钩131与第二扣钩的配合处为枢转轴,将遮盖13向内盖12转动直至第四扣钩132与第一扣钩70扣合即完成了遮盖的装配。上述结构使得遮盖的装配和拆卸简单,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0为沉头螺钉。上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