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收纳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846发布日期:2018-11-02 21:0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以及横向设于集汁腔内的螺杆,其中集汁腔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且设置端盖的一端悬空设置,电机与螺杆一端连接并驱动螺杆转动,而螺杆另一端靠近端盖处悬空设置,螺杆和集汁腔均为悬壁结构,榨汁过程中,集汁腔和螺杆悬空端容易晃动,使榨汁机整机结构不够稳定,螺杆与集汁腔之间的配合间隙值也容易波动,而且集汁腔也不易拆装。另外,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整机造型较为单一,且不利于收纳,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方便收纳,易拆装,整机结构造型别具一格且出汁率高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压榨组件,机座内设有电机,机座上设有安装部,压榨组件包括集汁腔及横向设于集汁腔内的螺杆,集汁腔后端与安装部连接,集汁腔前端设有端盖,集汁腔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汁口,其中,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底座前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下端与底座连接,支撑座上端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压榨组件下部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座上端设有对压榨组件进行锁定的旋转锁定件,所述旋转锁定件铰接于支撑部一侧,并以支撑部上端一侧为旋转支点旋转,将所述压榨组件前端径向锁定或解锁,所述旋转锁定件与支撑部合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安装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前端与支撑座连接为一体,挡板后端与机座连接为一体,所述机座、挡板、支撑座以及底座合围形成放置接汁容器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与集汁腔下部和/或端盖下部配合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形状与集汁腔下部和/或端盖下部的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座上端的弧形封盖,所述封盖围绕端盖的下部设置,封盖与集汁腔和/或端盖的配合面即为所述支撑面。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底部设有出渣口,支撑座前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放置接渣容器的容纳腔,所述封盖上设有与容纳腔上端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设置于出渣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包括内端盖和外端盖,所述外端盖罩设于内端盖外侧,所述出渣口设置于内端盖上,外端盖底部设有与出渣口连通的开口,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设有调节所述出渣口大小的出渣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锁定件呈拱形,所述旋转锁定件可旋转的扣合于端盖上部或远离端盖上部,端盖上部的形状与旋转锁定件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座侧壁上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卡槽,集汁腔后端设有与所述卡槽直插式配合或旋转式配合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内设有安全开关,旋转锁定件上设有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触发装置,旋转锁定件旋转并扣合于端盖上部,以导通所述安全开关。

进一步的,旋转锁定件上设有定位凸起,端盖上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或者,所述旋转锁定件上设有定位凹槽,端盖上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端”是指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的“后端”是指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底座前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下端与底座连接,也即底座将机座和支撑座连接为一体,使榨汁机整体结构牢固紧凑。支撑座上端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压榨组件前端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避免压榨组件前端悬空,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支撑,榨汁机整机结构更稳定。所述支撑座上端设有对压榨组件进行锁定的旋转锁定件,所述旋转锁定件铰接于支撑部一侧,支撑部与压榨组件前端下部配合,而旋转锁定件与压榨组件前端上部配合,进一步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固定结构,不仅榨汁过程中压榨组件不易晃动,而且螺杆与集汁腔之间的挤压粉碎间隙值也更加精确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出汁率。螺杆头端饶动也明显降低,使得螺杆作为动部件与其他静部件配合之间不易产生摩擦,消除榨汁异音。另外,支撑部的支撑以及旋转锁定件的锁定,还抵消并矫正了螺杆和集汁腔受力不均衡的问题,使榨汁时压榨组件内的物料运行顺畅平稳,各部件也不易损坏。

旋转锁定件以支撑部上端一侧为旋转支点旋转,将所述压榨组件前端锁定或解锁,使旋转锁定件更好的与支撑部配合,对压榨组件前端上部和下部进行径向锁定,防止其径向移动,或者对压榨组件前端轴向和径向均锁定,防止其轴向和径向移动。所述支撑座本身对榨汁机造型及视觉带来冲击,大大提升了整机造型品质和质感,用户感官体验和使用体验均得以提升,而铰接于支撑部一侧的旋转锁定件旋转并扣合于压榨组件前端上部已将压榨组件前端锁定,此时所述旋转锁定件与支撑部合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安装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而压榨组件的后端与安装部连接,前端则位于容纳空间内。或者旋转锁定件绕铰接处旋转并径向远离压榨组件前端上部,从而将压榨组件前端解锁,用户操作更便捷,而且使榨汁机更具科技感和趣味性。另外,所述支撑座还方便了榨汁机多功能的拓展,且整机外形规整,方便收纳。所述安装部和支撑部分别作用于压榨组件后端和前端,使压榨组件保持水平平衡,相当于压榨组件的中心轴线分别与安装部和容置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集汁腔的后端与安装部连接,螺杆横向装入集汁腔内,支撑部作用于压榨组件的前端下部,使集汁腔和螺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榨汁机工作时,水平设置的压榨组件更加平稳,不易饶动或晃动,而安装部和支撑部对其的支撑及固定效果也最优。

2、底座一侧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机座和支撑座连接,挡板底部与底座连接,加固了整机结构,而且机座、支撑座以及挡板合围形成容纳接汁容器的容纳空间,提升了榨汁机的空间利用率。所述挡板还对接汁容器的放置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接汁容器放置位置偏置,避免从出汁口流出的汁液溢出到底座上。挡板还起到隔离和防尘的作用,减小了接汁容器与外界接触的路径,汁液安全卫生。另外,当用户因不当操作使榨汁机倾斜时,挡板从侧面支撑并保护接汁容器,防止接汁容器从底座上滑落,尤其是玻璃材质的接汁容器,使榨汁机更加人性化。

3、支撑部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支撑部包括与压榨组件前端配合的支撑面,支撑面既可以与端盖下部单独配合,而端盖与集汁腔固定连接,支撑面也可以与集汁腔前端下部单独配合,避免集汁腔前端晃动。当然支撑部还可以与端盖和集汁腔下部均配合,对端盖和集汁腔前端均起到支撑作用,相当于增大了支撑面与压榨组件前端的支撑配合面积,支撑效果更好,压榨组件运行时更稳定。而所述旋转锁定件铰接于支撑部的一侧,当支撑面的面积增大时,旋转锁定件与压榨组件上部的配合面积也可以相应增大,这样还优化了旋转锁定件与压榨组件前端的锁定效果,整机可靠性提高。

4、所述支撑面既可以为支撑座上端面,还可以形成在一个单独的配件上,支撑部具体可以为弧形封盖,弧形封盖的上表面为所述支撑面,这样设置增加了支撑座上端的强度,弧形封盖与压榨组件下部形状匹配度更好,封盖与端盖和/或集汁腔下部的配合间隙值更易控制,而旋转锁定件的铰接也牢固,旋转时不易晃动,使支撑部和旋转锁定件对压榨组件前端的支撑和锁定效果更好。

5、端盖底部设有出渣口,支撑部内凹形成放置接渣容器的容纳腔,提升榨汁机整机空间利用率,整机也易收纳。封盖上设有连通口,连通口与出渣口上下对应,且与容纳腔连通,经出渣口排出的料渣直接通过连通口进入到接渣容器内,出渣顺畅且封盖对料渣起到阻挡作用,料渣不易向外喷溅。

6、端盖还可以由两个配件组成,端盖包括内端盖和外端盖,外端盖可以通过超声或锁螺钉与内端盖固定连接,内端盖与螺杆配合使经过螺杆挤压并分离出的料渣顺利通过出渣口,外端盖上设有与出渣口连通的开口,这样使料渣能够通过开口排出到接渣容器内。内外两端盖不仅增强了榨汁机整体强度,而且方便旋转锁定件和支撑部的配合,由于外端盖罩设在内端盖外部,外端盖上部与直接旋转锁定件配合,外端盖下部则与支撑部配合,这样不影响螺杆与内端盖配合排渣,还使得内外端盖之间能够预设更多的空间用于出渣调节装置的设置。

7、所述旋转锁定件呈拱形,当其扣合于压榨组件上部将其锁定时,与压榨组件上部的配合面受力均匀,对压榨组件上部配合面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旋转锁定件也不易因应力集中而开裂,扣合锁定时,声音较小,用户体验好,而且旋转锁定件的形状与榨汁机整机造型更加匹配,整机结构更加圆润,更高端。

8、当安装座与集汁腔后端直插式配合时,安装座无需对集汁腔轴向锁定,安装座对集汁腔后端主要起到导向安装和径向限位的作用,这样设置使集汁腔安装更方便,而此时支撑部对压榨组件前端的支撑作用以及锁定件对其的锁定作用尤其突出和显著,当然,支撑部还对压榨组件起到辅助导向安装的作用。当安装座与集汁腔后端通过旋转配合时,安装座对集汁腔后端轴向锁定,使集汁腔轴向安装位置更精确,轴向不易窜动,旋转锁定件扣合锁定时也更轻松。

9、所述支撑座内设有安全开关,当压榨组件前端与支撑部配合到位且旋转锁定件扣合并将其锁定到位后,安全开关才被触发,才能够启动榨汁机,这样设置使支撑部以及旋转锁定件对压榨组件的支撑和锁定作用有效可靠,也保证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当锁定件没有扣合到位时,不能对压榨组件前端有效的锁定,也就不能触发并导通所述安全开关,用户操作更安全。

10、旋转锁定件上设有定位凸起,与端盖上的定位凹槽配合,使旋转锁定件不仅对压榨组件径向锁定,还对其轴向锁定,使压榨组件前端更不易饶动,使压榨组件运行也更稳定可靠。当然,也可以在旋转锁定件上设置定位凹槽,端盖上设置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起,同样能够对旋转锁定件轴向锁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旋转锁定件处于解锁状态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旋转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压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机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旋转锁定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端盖的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接汁容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机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安装座与锁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锁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锁止凸起与卡扣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三中机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四中压榨组件与旋转锁定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五中压榨组件与旋转锁定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六中压榨组件与旋转锁定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七中压榨组件与旋转锁定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八中压榨组件与旋转锁定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0、电路板;11、电机;12、底座;121、底座外壳;122、安装口;13、挡板;14、容纳空间;15、安装座;151、卡槽;152、围边;153、锁扣;1531、固定座;15311、固定孔;1532、锁止凸起;1533、按键凸起;154、螺钉柱;155、螺钉;156、弹性复位件;157、第一安装槽;158、第二安装槽; 16、显示屏;17、支撑脚;18、装饰条;19、支撑板;

2、支撑座、21、支撑部;211、支撑面;212、封盖;2121、连通口;2122、转轴孔;2123、卡口;213、容置空间;22、容纳腔;221、接渣容器;23、安全开关;24、弹性垫;

3、集汁腔;31、进料口;32、出汁口;33、卡扣;34、加强环;35、环形台阶;

4、螺杆;41、螺杆体;412、螺旋;

5、端盖;51、内端盖;511、出渣口;52、外端盖;521、开口;522、定位凹槽;523、过孔;524、外端盖前端面;53、出渣调节装置;531、驱动部;5311、驱动块;5312、调节旋钮;53121、旋钮内壳;53122、旋钮外壳;532、调节部;5321、弹性塞块;5322、调节杆;

6、挤压筒;

7、旋转锁定件;71、转轴;72、弹性卡扣;721、扣位部;722、把手部;723、转动部;724、弹簧;73、定位凸起;74、触发装置;75、弧形盖板;751、上盖板;752、下盖板;7521、翻边;76、安装槽;761、第一槽口;762、第二槽口;77、限位台阶;

8、加热装置;81、发热盘;82、隔热件;83、发热盘支架;84、密封圈;85、过热保护器;

9、接汁容器;91、凸台;92、手柄;93、杯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7所示,一种方便收纳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压榨组件,机座内设有电机11和电路板10,机座上设有安装部,压榨组件包括集汁腔3及横向设于集汁腔内的螺杆4,集汁腔3后端与安装部连接,集汁腔3前端设有端盖5,集汁腔上设有进料口31和出汁口32,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12,底座前端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下端与底座12连接,底座12将机座1和支撑座2连接为一体,使榨汁机整体结构牢固紧凑。支撑座2上端包括支撑部21,支撑部21与压榨组件下部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避免压榨组件前端悬空,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支撑,榨汁机整机结构更稳定。所述支撑座2本身对榨汁机造型及视觉带来冲击,大大提升了整机造型品质和质感,用户感官体验和使用体验均得以提升。所述支撑座2上端设有对压榨组件进行锁定的旋转锁定件7,所述旋转锁定件7铰接于支撑部21一侧,旋转锁定件7以支撑部上端一侧为旋转支点旋转,将所述压榨组件前端锁定或解锁,当旋转锁定件锁定压榨组件时,旋转锁定件7与压榨组件前端上部配合,而支撑部21与压榨组件前端下部配合,安装部对压榨组件后端固定,进一步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固定结构,不仅榨汁过程中压榨组件不易晃动,而且螺杆4与集汁腔3之间的挤压粉碎间隙值也更加精确稳定,提升了出汁率。螺杆头端饶动也明显降低,使得螺杆作为动部件与其他静部件配合之间不易产生摩擦,消除榨汁异音。另外,支撑部21的支撑以及旋转锁定件7的锁定,还抵消并矫正螺杆和集汁腔受力不均衡的问题,使榨汁时压榨组件内的物料运行顺畅平稳,各部件也不易损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方便收纳的卧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压榨组件,机座1内设有电机11和电路板10,机座上设有安装部,压榨组件包括集汁腔3及横向设于集汁腔内的螺杆4,所述螺杆外部套设有挤压筒6,螺杆4与挤压筒6配合粉碎物料,螺杆4包括螺杆体41和螺杆轴,螺杆轴与电机轴驱动连接,螺杆体41上设有螺旋412,集汁腔3后端与安装部连接,集汁腔前端设有端盖5,集汁腔3上设有进料口31和出汁口32,所述进料口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倾斜设置,方便投料,所述机座底部一侧向前延伸形成底座12,底座12前端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下端与底座连接,底座12将机座1和支撑座2连接为一体,使榨汁机整体结构牢固紧凑。支撑座2上端包括支撑部21,支撑部21与压榨组件下部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进行支撑,避免压榨组件前端悬空,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支撑,榨汁机整机结构更稳定。所述支撑座2本身对榨汁机造型及视觉带来冲击,大大提升了整机造型品质和质感,用户感官体验和使用体验均得以提升。所述支撑座2上端设有对压榨组件进行锁定的旋转锁定件7,所述旋转锁定件7铰接于支撑部21一侧,支撑部21与压榨组件前端下部配合,而旋转锁定件7与压榨组件前端上部配合,进一步使压榨组件形成双端固定结构,不仅榨汁过程中压榨组件不易晃动,而且螺杆4与集汁腔3之间的挤压粉碎间隙值也更加精确稳定,提升了出汁率。螺杆4头端饶动也明显降低,使得螺杆4作为动部件与其他静部件配合之间不易产生摩擦,消除榨汁异音。另外,支撑部21的支撑以及旋转锁定件7的锁定,还抵消并矫正螺杆4和集汁腔3受力不均衡的问题,使榨汁时压榨组件内的物料运行顺畅平稳,各部件也不易损坏。

如图1所示,旋转锁定件7以支撑部21上端一侧为旋转支点旋转,将所述压榨组件前端锁定或解锁,此时所述旋转锁定件7与支撑部21合围形成容置空间213,所述容置空间213的上端和下端由旋转锁定件7和支撑部21界定,容置空间213前端和后端连通且均敞口设置,压榨组件前端伸入容置空间,所述安装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使压组件双端固定并保持平衡,使旋转锁定件7更好的与支撑部配合并对压榨组件前端上部和下部进行锁定,本实施例中,所旋转锁定件7对压榨组件轴向和径向均锁定,防止其前端轴向和径向移动。铰接于支撑部21一侧的旋转锁定件7旋转位置状态包括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如图2所述,当旋转锁定件7旋转至锁定状态时,旋转锁定件7旋转并扣合于压榨组件前端上部以将压榨组件前端锁定,如图1所示,当其旋转至解锁状态时,旋转锁定件7绕铰接处旋转并径向远离压榨组件前端上部,从而将压榨组件前端解锁。这样设置使用户操作更便捷,而且使榨汁机更具科技感和趣味性。

所述机座1下方固定设有底座外壳121,底座外壳121的外表面与机座1以及支撑座2的侧壁光滑连接,使榨汁机整机结构造型别具一格,而且底座外壳121与支撑座2的侧壁之间连接牢固,使整机机座外壳整体性好,不易产生毛刺或飞边,底座外壳也更易装配。另外,底座外壳121的两端分别加固了机座1下端和支撑座2下端的强度,底座外壳同时与机座、底座和支撑座固接,使整机外壳整体性好,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在运输或堆码时整机壳体强度好,不易破裂。具体的,底座外壳121的横截面呈U形,底座外壳121的外侧面和外底面呈光滑平面和弧面,使整机造型更圆润,更符合用户对榨汁机的审美体验。而且底座外壳121受力均匀,不易破损。而且底座外壳121内有充分的容纳空间设置电器元器件,使机座1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

所述机座1的上端面为弧形面,且与机座1的侧壁光滑连接,机座上端面上设有弧形显示屏16。弧形面使机座受力均匀,用户清洁榨汁机时,不易产生清洁死角。机座上端面呈弧形也使显示屏16呈相应的弧形,用户视角观察到显示屏的角度范围更广,而且显示界面16呈弧形也使可视化效果更好,无论是触摸式显示屏还是按键式显示屏都更利于用户的操控,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

所述压榨组件水平设置,所述安装部和支撑部21分别作用于压榨组件后端和前端以使压榨组件保持平衡,具体的,所述集汁腔3水平设置,如图3所示,集汁腔3的后端与安装部连接,螺杆4横向装入集汁腔3内,集汁腔3前端敞口且设有端盖5,支撑部21作用于端盖5和集汁腔3的前端下部,以使集汁腔3和螺杆4保持水平其平衡状态。榨汁机工作时,水平设置的压榨组件更加平稳,不易饶动或晃动,而安装部和支撑部对其的支撑及固定效果也最优。

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1一侧竖直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前端与支撑座2连接为一体,挡板13后端与机座1连接为一体,所述机座1、挡板13、支撑座2以及底座12合围形成放置接汁容器9的容纳空间14。所述挡板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机座1和支撑座2连接,挡板13的底部与底座12连接,加固了整机结构,而且容纳空间14提升了榨汁机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对接汁容器9的放置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接汁容器9放置位置偏置,避免从出汁口32流出的汁液溢出到底座上。具体的,所述挡板13为矩形平板,挡板13分别与机座1、支撑座2和底座12光滑连接并合为一体,所述挡板13还起到隔离和防尘的作用,减小了接汁容器9与外界接触的路径,汁液更加安全卫生。另外,用户因不当操作使榨汁机倾斜时,挡板13从侧面支撑并保护接汁容器9,防止接汁容器9从底座12上滑落,尤其是玻璃材质的接汁容器9,使榨汁机更加人性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1对端盖5和集汁腔3前端下部均进行支撑,相应的,所述旋转锁定件7也对端盖5和集汁腔3前端上部同时进行锁定。所述支撑部包括与集汁腔下部和端盖下部配合的支撑面211,所述支撑面211的形状与集汁腔3下部和端盖5下部的形状匹配,这样设置增大了支撑面211与压榨组件前端的支撑配合面积,支撑效果更好,压榨组件运行时更稳定。而所述旋转锁定件7铰接于支撑部的一侧,当支撑面211的面积增大时,旋转锁定件7与压榨组件上部的配合面积也可以相应增大,这样还优化了旋转锁定件7与压榨组件前端的锁定效果,整机可靠性提高。

具体的,所述支撑部21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座上端的弧形封盖212,所述封盖212围绕集汁腔3和端盖5的下部设置,封盖5的上端面即为所述支撑面211,支撑面211分别与集汁腔3前端下部和端盖5下部配合。弧形封盖212增加了支撑座2上端的强度,且封盖212分别与端盖5下部和集汁腔3下部的配合间隙值更易控制,而旋转锁定件7的铰接也牢固,旋转时不易晃动,使支撑部21和旋转锁定件7对压榨组件前端的支撑和锁定效果更好。

支撑座2前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放置接渣容器221的容纳腔22,所述封盖212上设有与容纳腔22上端连通的连通口2121,所述连通口2121设置于出渣口511的下方,且与容纳腔22连通,接渣容器221放置在容纳腔22内不占用空间且易收纳,经出渣口511排出的料渣直接通过连通口2121进入到接渣容器221内,封盖212对料渣起到阻挡作用,使料渣不易向外喷溅。端盖5的前端面为平面,且与支撑座的前端面平滑连接,这样使端盖5外表面与支撑座2及旋转锁定件7的外表面形成为一体,支撑部21和旋转锁定件7与端盖5的配合面形状对应,榨汁机整机造型更具品质感。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端盖5包括内端盖51和外端盖52,所述外端盖52罩设于内端盖51外部,所述外端盖52呈筒形,具体为直筒形,相应的所述容置空间213也呈直筒形,以更好的容纳外端盖52,外端盖前端面524为平面且与支撑座的前端面平滑连接。内端盖51底部设有出渣口511,外端盖52底部设有与出渣口511连通的开口521,所述开口521向前延伸至端盖前端面524,所述外端盖前端面524还起到挡渣作用,使从出渣口511排出的料渣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通过所述开口521进入接渣容器221,防止料渣向前喷溅。内端盖51和外端盖52之间设有调节所述出渣口大小的出渣调节装置53。所述出渣调节装置53包括驱动部531以及与驱动部531连接的调节部532,所述驱动部531驱动所述调节部532至少部分开启或封闭所述出渣口511。所述调节部532包括弹性塞块5321,所述出渣口511一侧设有控制开口,弹性塞块5321一端与驱动部531连接,另一端悬空并伸入所述控制开口以至少部分开启或封闭出渣口511。所述调节部532还包括弧形硬质调节杆5322,所述弹性塞块5321的一端至少部分包覆于调节杆5322一端并与调节杆连接为一体,调节杆5322另一端与驱动部531连接。具体的,所述驱动部531包括驱动块5311以及与所述驱动块5311连接的调节旋钮5312,外端盖前端面524上设有供出渣调节装置53穿过的圆形过孔523,所述调节旋钮5312穿过所述过孔并突出于外端盖前端面524设置,方便用户调节且可视化效果好。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内壳53121和套设于旋钮内壳外部的旋钮外壳53122,旋钮内壳和旋钮外壳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内端盖与外端盖之间的形状和空间进行设计,以使驱动块5311分别与旋钮内壳和调节杆5322连接可靠,而旋钮外壳则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用户操作调节旋钮5312,驱动块5311随调节旋钮5312旋转,使所述调节杆5322和弹性塞块5321随驱动块联动,从而调节出渣口511的大小。

所述旋转锁定件7呈拱形,具体为半圆拱形,旋转锁定件7的下表面大部分与外端盖52上部配合,旋转锁定件7的下表面小部分与集汁腔3前端上部配合。具体的,集汁腔3前端与端盖5通过旋扣旋合,集汁腔3前端外径大于端盖5后端外径,因此集汁腔敞口端与端盖后端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35,相应的,旋转锁定件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台阶配合的限位台阶77,以使得旋转锁定件的下表面分别与集汁腔外壁和端盖外壁匹配性更好。所述旋转锁定件7可旋转的扣合于外端盖52上部和集汁腔前端上部,或远离外端盖52上部和集汁腔前端上部,外端盖52上部的形状和集汁腔外壁的形状与旋转锁定件7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部21的顶端不高于所述压榨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这样设置保证压榨组件能够顺利放置到支撑部21上,且压榨组件能够保持平衡。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21的顶端与压榨组件中心轴线所在平面的高度差为h,0≤h≤50mm,这样设置使得支撑部21对压榨组件能够更可靠的支撑,支撑座2和压榨组件的稳定性更好。当h大于50mm时,支撑部21与压榨组件下部的接触面积过小,支撑效果不理想,压榨组件前端仍然会晃动。本实施例中,h为0,支撑部21的顶端与压榨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平面高度相同,也即所述弧形封盖212的顶端面与螺杆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具体的,所述旋转锁定件扣合到位后将筒形外端盖的上半部分包围,而所述弧形封盖212将外端盖52的下半部分包围,所述开口521设置于外端盖52的下部,当旋转锁定件7处于锁定状态时,旋转锁定件7的下表面与压榨组件上部的配合面受力均匀,对压榨组件上部配合面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旋转锁定件7也不易因应力集中而开裂,扣合锁定时声音较小,用户体验好,而且旋转锁定件7的形状与榨汁机整机造型更加匹配,整机结构更加圆润,更高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锁定件7为弧形盖板75,弧形盖板75可旋转的扣合于外端盖52的外壁,弧形盖板的下表面以及弧形封盖的上表面均设有硅胶弹性垫24,盖板通过弹性垫与封盖抵接,不仅使盖板对压榨组件外壁限位效果好,而且还进一步对压榨组件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同时也防止弧形封盖212和弧形盖板75与压榨组件配合处磨损。

具体的,弧形封盖212一端设有转轴孔2122,另一端设有卡口2123,所述旋转锁定件7一端设有与转轴孔2122转动配合的转轴71,另一端设有弹性卡扣72,所述弹性卡扣72伸入卡口2123内并将旋转锁定件7锁止。所述旋转锁定件7活动铰接于弧形封盖212一端,旋转锁定件通过转轴71和转轴孔2122的配合,旋转更灵活顺畅,操作省时省力。旋转锁定件7上的弹性卡扣72可扣入所述卡口2123,对旋转锁定件7的锁止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旋转打开时,只需要按动所述弹性卡扣72并将旋转锁定件7打开,即可实现压榨组件的解锁。所述弹性卡扣72能够自动复位,以保证弹性卡扣顺利伸入所述卡口2123后对旋转锁定件7的位置有效锁定。

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座1侧壁上的安装座15,安装座15上设有卡槽151,集汁腔3后端设有与所述卡槽151配合的卡扣33。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33与卡槽151直插式配合,使集汁腔3通过直插方式与安装座15连接,无需旋转动作。所述卡槽151内侧设有环形围边152,集汁腔后端设有与所述环形围边152配合的加强环34,所述卡扣33周向设置于加强环34的外环面上,进一步提升集汁腔3与安装座1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集汁腔3后端的强度,使电机11驱动螺杆转动时,集汁腔后端不易晃动。当安装座15与集汁腔3后端直插式配合时,安装座15无需对集汁腔5轴向锁定,安装座15对集汁腔3后端主要起到导向安装和径向限位的作用,这样设置使集汁腔3安装更方便,而此时支撑部21对压榨组件前端的支撑作用以及旋转锁定件对其的锁定作用尤其突出和显著,当然,支撑部21还对压榨组件起到辅助导向安装的作用。

所述支撑座2内设有安全开关23,旋转锁定件7上设有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触发装置74,旋转锁定件7旋转并扣合于端盖上部,以导通所述安全开关23。具体的,所述安全开关23为磁控开关,所述触发装置74为磁铁,磁铁设置于靠近旋转锁定件7与支撑部21铰接位置处,当压榨组件前端与支撑部21配合到位且旋转锁定件7扣合并将其锁定到位后,磁控开关才被磁铁触发,才能够启动榨汁机,这样设置使支撑部21以及旋转锁定件7对压榨组件的支撑和锁定作用有效可靠,也保证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当旋转锁定件7没有扣合到位时,不能对压榨组件前端有效的锁定,也就不能触发并导通所述安全开关23,用户操作更安全。

旋转锁定件上设有定位凸起73,所述定位凸起73由旋转锁定件的下表面局部向下凸出形成,外端盖52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凸起73配合的定位凹槽522,旋转锁定件7旋转到锁定状态及对压榨组件前端径向锁定,而定位凸起73和定位凹槽522配合则使旋转锁定件7对压榨组件轴向锁定,使压榨组件前端不易窜动,运行更稳定可靠。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对旋转锁定件7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的,所述弧形盖板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盖板的横截面是指与压榨组件中心轴线垂直且穿过盖板的截面,盖板刚好围绕外端盖52的上半部分设置,弧形盖板的下表面与外端盖的外壁部分贴合,所述弧形盖板75包括形状一致的上盖板751和下盖板752,所述上盖板751和下盖板752通过锁螺钉固定连接,增强了旋转锁定件7的整体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751和下盖板752均呈弧形,具体的,所述集汁腔3和外端盖52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的集汁腔的横截面以及端盖的横截面是指与压榨组件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下盖板的下表面呈与外端盖和集汁腔外壁形状匹配的半圆弧形,弧形下盖板上的弹性垫与外端盖抵触并贴合,使弧形盖板75整体扣合到外端盖上无异音,而且还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下盖板752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7521,所述翻边7521的下端面与支撑部21配合,所述翻边7521上设有螺钉柱,上盖板通过锁螺钉与下盖板连接为一体,翻边的设置方便上盖板751和下盖板752连接可靠且强度好,弧形盖板两端不易因应力集中而开裂,也不影响盖板的整体形状。所述弧形盖板75的宽度为W, 40mm≤W≤100mm,弧形盖板的宽度指沿着螺杆轴向的宽度,本实施例中,W为80mm,这样设置使盖板与外端盖52的配合面积满足对压榨组件前端的径向和轴向锁定强度要求,而且使整机造型协调,弧形盖板在绕转轴转动过程中转动稳定且不易晃动,还提升了榨汁机整体的品质和质感。

所述弧形盖板一端设有供所述弹性卡扣72安装的安装槽76,安装槽位于远离转轴71的一端,所述弹性卡扣72包括扣位部721和把手部722,把手部722凸出于安装槽76外部设置,方便用户通过把手部722操作弹性卡扣,使扣位部扣入卡口2123内,以对弧形盖板锁定。具体的,所述弹性卡扣72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76内,所述安装槽包括设置于上盖板上的第一槽口761和设置于下盖板上的第二槽口762,所述扣位部721凸出于第二槽口762外部设置,所述把手部722凸出于第一槽口762外部设置,所述安装槽76内还设有用于复位所述弹性卡扣的弹簧724,弹簧724与弹性卡扣72抵接。所述弹性卡扣还包括转动部723,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卡扣转轴,与安装槽76内部两侧的盲孔配合,以将弹性卡扣可活动的设置于安装槽76内。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榨汁机还具有加热功能。具体的,所述底座内设有对接汁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包括具有PTC发热件的发热盘81。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安装所述加热装置的安装口122,安装口122处设有环形隔热件82,隔热件将发热盘81与底座12隔开,防止底座热熔。底座12内设有固定所述发热盘的发热盘支架83,所述隔热件82和发热盘81之间还设有密封圈84,防止汁液从安装口122进入到底座12内。所述发热盘81的上端面不高于底座12的上端面,出汁口32设置于集汁腔3底部,所述底座12位于出汁口32下方,如图7所示,接汁容器9的底壁向下凸出成与安装口122形状匹配的凸台91,凸台91与发热盘81的上表面接触,使接汁容器9相对于发热盘81的受热面积最大化,加热效率更高。所述凸台91的高度为H,2mm≤H≤10mm,本实施例中H为4mm,所述发热盘上端面与安装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mm,这样设置保证凸台91下端面与发热盘81上端面完全接触,便于将接汁容器9底部做平,提高导热效率,所述凸台91还使接汁容器9放置更稳定,不易晃动。所述接汁容器9为玻璃接汁容器,具有良好的耐热和导热效果,且质感好,便于加热后汁液营养和新鲜口感的保留,接汁容器侧壁上设有手柄92,方便从所述容纳空间取放,接汁容器侧壁上端远离手柄一侧设有引流杯嘴93,便于汁液流出,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过热保护器85,对加热装置进行断电保护。

所述机座还包括多个支撑脚17,所述支撑脚17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外壳121上,支撑脚17呈柱形且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使榨汁机放置更加平稳。柱形支撑脚17取代现有的平底结构,使底座外壳121的外底面相对于水平放置平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更利于机座内电机11的冷热风循环和散热,尤其对于设置加热装置的榨汁机,对加热装置8的散热效果更好,能够迅速降低机座1内的温度,避免加热装置的热量影响电机11的温升。而且这样设置也更方便擦拭清洁底座外壳121。另外,支撑脚17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使整机放置更加稳定,不易晃动。

机座和支撑座之间设有U形装饰条18,U形装饰条18设有多条且根据机座和支撑座形状匹配。U形装饰条18将机座边缘、底座边缘、旋转锁定件边缘以及支撑座边缘包围,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使得塑胶壳体的接合处工艺缝隙更小,美工效果也更好,另外,还加强了塑胶壳体接合处的强度,避免应力集中而开裂。

可以理解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可以为发热膜或者电磁加热装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旋转锁定件上设有定位凹槽,端盖上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可以理解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弧形支撑面,支撑面直接形状在支撑座的上端,即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即为所述支撑面,支撑面与支撑座一体注塑成型,简化结构及安装步骤。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盖板还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如上盖板上表面为矩形平面,使整机造型风格更加硬朗,且矩形平面也方便其他功能部件的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弧形盖板还可以单独对集汁腔锁定。所述弧形盖板下表面至少部分与集汁腔外壁贴合并单独对集汁腔进行锁定,方便了端盖上出渣可调等功能部件的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集汁腔3与安装座15的连接方式不同。具体的,集汁腔后端设有卡扣33,所述卡扣33为周向分布于集汁腔后端的凸起,安装座上设有卡槽151,所述集汁腔通过卡扣33与安装座上的卡槽151旋转式配合并固定。安装座15对集汁腔后端轴向锁定,使集汁腔3轴向安装位置更精确,轴向不易窜动,旋转锁定件7扣合锁定时也更轻松。本实施例中,所述榨汁机还包括对集汁腔后端锁止的锁扣153,锁扣15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卡槽处,锁扣153直接设置在安装座15上,方便安装座15和整机的组装,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锁扣153用于周向锁止集汁腔3,以保证集汁腔3与安装座15安装到位,且防止集汁腔周向转动。当需要从机座上拆下集汁腔时,按动锁扣153对集汁腔后端进行解锁,即可轻松拆除,方便用户操作。

锁扣153包括固定座1531,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座同一侧的按键凸起1533和锁止凸起1532,按键凸起1533方便用户按动,当按下按键凸起1533时,锁止凸起1532随按键凸起联动并向安装座15内退缩,以对集汁腔后端解锁,此时用户可以轻松取下集汁腔。相应的,当集汁腔3安装到安装座15并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1532凸出于安装座15的前端面,以对集汁腔锁止,防止集汁腔反转,锁扣153结构简单且强度好且耐用,使集汁腔3与安装座15连接可靠且易拆装。

所述安装座15与机座1连接的一侧设有螺钉柱154,所述固定座1531上设有固定孔15311,锁扣通过固定孔套设于螺钉柱154上,螺钉柱上通过螺钉155对锁扣153轴向限位,使锁扣沿螺钉柱154轴向移动。锁扣153通过固定孔套设在螺钉柱154上,并沿螺钉柱154运动稳定,而螺钉柱154也为锁扣提供了充分的运动行程,以保证用户按动所述按键凸起1533的手感舒适,同时锁止凸起1532的运动行程也使得锁扣153对集汁腔锁止可靠,而且集汁腔防转效果更好。螺钉柱顶端通过螺钉155对锁扣进行轴向限位,螺钉柱上套设弹性复位件156,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弹簧,当手指松开所述按键凸起1533且集汁腔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在弹性复位件156的弹力作用下回弹并顺利复位,使锁止凸起1532抵住集汁腔后端,操作简单且复位可靠。所述机座前端面与安装座15连接处还设有避让口,以使锁扣153具备更充足的运行距离。这样设置也将安装座2轴向距离缩小并减小了整机轴向尺寸,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

集汁腔3通过卡扣33与安装座15连接,卡槽151处设有供锁止凸起1532穿过的第一安装槽157,所述安装,15上还设有供按键凸起1533穿过的第二安装槽158。锁止凸起常态下凸出于第一安装槽157设置,按键凸起同样凸出于第二安装槽设置158,用户按下按键凸起,锁止凸起同步缩回安装座15内,集汁腔旋转并使卡扣33顺利旋入卡槽151内,松开按键凸起,锁止凸起回弹并抵接所述卡扣的一侧,防止集汁腔反转并从卡槽内脱离。第二安装槽158设置于安装座上,距离第一安装槽及锁止凸起较近,锁扣整体占用体积减小,且方便锁扣和安装座的安装。

锁止凸起1532与第一安装槽157之间的配合间隙为B,0.15mm≤B≤0.6mm,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间隙值为0.3mm,这样设置保证锁止凸起1532能够在第一安装槽157内顺畅活动,防止锁止凸起1532卡在安装槽边缘卡死,避免对集汁腔锁止失效。上述间隙还使得按键凸起1533按下时,锁止凸起1532沿螺钉柱154轴向运动,不易径向摆动。当B小于0.15mm时,锁止凸起容易卡死,且锁止凸起与第一安装槽槽口边缘容易发生摩擦,影响用户按动按键凸起的手感体验。当B大于0.6mm时,第一安装槽不能对锁止凸起起到很好的导向所用,所示锁止凸起容易带动锁扣整体径向摆动,且安装座的强度也受到影响。

集汁腔3安装到位后,锁止凸起1532与卡扣33接触并形成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集汁腔外壁之间的角度为α,60°≤α≤120°,本实施例中,α为90°,这样设置当集汁腔3在物料或螺杆的作用下相对于旋转式卡槽反向转动时,卡扣33通过所述配合面对锁止凸起1532施加推力,此时配合面与集汁腔外壁之间的角度尤为重要,上述范围能够保证卡扣33对锁止凸起1532施加的推力与锁止凸起1532通过配合面对卡扣33的反作用力完全抵消,保证集汁腔3被锁扣锁止,锁扣防止集汁腔周向转动的效果最好,防转可靠。当α小于60°时,卡扣33相对于集汁腔外壁角度太小不利于生产制造,脱模困难,且卡扣与集汁腔连接处容易断裂。当α大于120°时,配合面相对于集汁腔外壁过于平缓,锁止凸起1532很有可能被卡扣施加推力并通过第一安装槽157缩入安装座内,从而失去对集汁腔的周向锁止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底座外壳121底部的支撑结构不同。具体的,所述底座外壳121底部设置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上端与U形底座外壳121固定连接,支撑板19底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设置增大了榨汁机与放置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放置稳定,且榨汁机整体结构造型大气。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和效果与实施例二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锁定件7和支撑部21与压榨组件的配合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锁定件7仅对端盖5进行锁定,而所述支撑部21也仅对端盖5进行支撑。具体的,集汁腔3前端外径与端盖5后端的外径一致,且集汁腔3和端盖5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旋转锁定件7包括弧形盖板75,弧形盖板75下表面光滑且无需设置实施例一中的限位台阶,弧形盖板75下表面形状与端盖5外壁上部形状一致,弧形盖板75下表面至少部分的与端盖外壁贴合并单独对端盖5进行锁定,支撑部21包括弧形封盖212,封盖上表面与端盖下部配合,所述支撑座2和弧形盖板75沿螺杆轴向的宽度相同,这样设置使弧形盖板的宽度进一步减小,支撑座2及弧形封盖212的轴向距离也相应减小,使得机座与支撑座1及底座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更大,便于放置容积更大的接汁容器。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集汁腔外径和端盖外径不同,本实施例中,集汁腔2外径小于端盖5外径,并在集汁腔3和端盖5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35,所述旋转锁定件7仅对端盖进行锁定,所述支撑部21也仅对外盖进行支撑,而且旋转锁定件7的上表面与集汁腔3外壁上部平滑连接。具体的,旋转锁定件包括弧形盖板75,集汁腔外径与弧形盖板的外径相同,这样设置使得弧形盖板扣合到端盖外壁上时,压榨组件与旋转锁定件7整体感更强,外观造型更简洁,且占用空间更小。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四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端盖结构不同,相应的,支撑部与旋转锁定件的结构也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5呈前小后大的锥筒形,所述容置空间213也呈前小后大的锥筒形状,进一步节省整机空间,端盖后端为大径端,与集汁腔3前端敞口端连接,而端盖5的侧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而旋转锁定件7和支撑部21分别与端盖侧壁上部和端盖侧壁下部配合。具体的,旋转锁定件包括弧形盖板75,弧形盖板的下表面与锥形端盖侧壁配合,支撑部21包括弧形封盖212,弧形封盖212上表面与锥形端盖侧壁下部配合。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端盖占用空间更小,而锥形端盖侧壁与弧形盖板和弧形封盖的配合面积更大,与压榨组件前端锁定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所述端盖侧壁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弧形。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五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部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集汁腔3与端盖5连接处设有环形台阶35,所述支撑部包括弧形封盖212,弧形封盖分别与集汁腔前端外壁下部和端盖外壁下部配合,弧形封盖上表面设有与环形台阶35配合的限位台阶77,限位台阶77的台阶面与集汁腔前端相抵,还对集汁腔起到轴向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五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集汁腔与端盖连接处不同,相应的旋转锁定件和支撑部与之配合结构也不同。本实施例中,集汁腔3前端外径小于端盖5后端外径,集汁腔前端与端盖后端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35,而旋转锁定件7与支撑部21均与集汁腔前端外壁和端盖外壁配合,相应的,旋转锁定件包括弧形盖板75,支撑部包括弧形封盖212,弧形盖板的下表面和弧形封盖上表面均设有与环形台阶配合的限位台阶77,使弧形封盖和弧形盖板对压榨组件前端尤其是对端盖的锁定效果和支撑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七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