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安装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824发布日期:2018-11-02 21:0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安装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尤其是具有双加工腔体的榨汁机以及面条机,由于两个加工腔体内均设置旋转加工部件,相应的电机需要双动力输出,由此使得电机在机座内占据空间过大,机座内部用于安装电机的空间设计不够合理,机座外观造型缺乏质感,且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取放和收纳,影响用户体验。而且机座与两个腔体的装配关系有待优化,电机与腔体内的旋转加工部件的传动结构的可靠度也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可靠、方便安装且机座造型合理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安装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纵向设置于机座上,第二腔体横向设置于第一腔体前端,并伸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的下方,第一腔体的底壁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口盖合有上盖,第一腔体内设有旋转加工部件,第二腔体内设有挤压螺杆,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输出轴和横向设置的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加工部件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与挤压螺杆传动连接,其中,机座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台面,所述第一安装台面局部向上突出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传动部的安装凸台,第一腔体的底壁中部向第一腔体内凹陷形成防水凹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防水凹腔套设在安装凸台上,所述安装凸台的顶壁与防水凹腔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5mm≤H≤35mm。

进一步的,安装凸台的顶壁与防水凹腔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7mm≤H≤20mm。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加工部件包括与第一输出轴传动配合的传动轴,传动轴设有轴孔,轴孔与第一输出轴的配合深度为L,10mm≤L≤2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出轴与安装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20mm≤h≤50mm。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凸台为圆台形,所述安装凸台底端的外径为D,50mm≤D≤80mm。

进一步的,安装凸台的侧壁下端局部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围绕安装凸台周向均布设置,第一腔体底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安装凸台的侧壁与防水凹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为A,0≤A≤10mm。

进一步的,安装凸台的顶壁中心设有供第一输出轴伸出的第一通孔,安装凸台顶壁围绕第一通孔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底壁周向设有固定电机的螺钉孔,环形凹槽内覆盖有防水垫片。

进一步的,安装凸台的侧壁下方竖直设置有第二安装台面,第二安装台面上设有供第二输出轴横向伸出的第二通孔,防水凹腔的顶壁中心设有供旋转加工部件的传动轴穿过的第三通孔,第二腔体的后端面设有供挤压螺杆的螺杆轴穿过的第四通孔,所述后端面上围绕第四通孔设有耐磨垫片。

进一步的,第一输出轴和/或第二输出轴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设有防水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加工部件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上的搅拌齿,所述第二腔体后端与机座连接,第二腔体前端设有挤压模头;

或者,所述旋转加工部件包括螺杆,所述第二腔体后端与机座连接,第二腔体前端设有端盖,第二腔体侧壁下端设有出汁口,端盖上设有出渣口;

或者,所述旋转加工部件包括搅拌刀,所述第二腔体后端与机座连接,第二腔体前端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机座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台面,所述第一安装台面局部向上突出形成用于容纳电机传动部的安装凸台,第一腔体通过防水凹腔套设在安装凸台上,这样设置不仅使机座体积变小,而且机座内各部件空间布局更合理,通过第一安装台面上的安装凸台与防水凹腔的套设配合,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迅速安装到机座上,而不用两个腔体分别对位,简化安装步骤,也使整机连接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两个腔体与机座连接稳定可靠,保证两个腔体加工物料的稳定性。

所述安装凸台的顶壁与防水凹腔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5mm≤H≤35mm,也就是说,安装凸台顶壁与防水凹腔顶壁之间设置了预留空间,由于物料首先由第一腔体加工,然后才通过开口进入第二腔体,因此第一输出轴的传动扭矩大于第二输出轴的传动扭矩,这样设置使第一输出轴与旋转加工部件具有充分的传动空间,传动可靠。另外,安装凸台与防水凹腔顶壁之间的距离还为第一腔体安装到机座提供缓冲空间,易安装,配件不易受损,寿命长。而且,安装凸台用于容纳传动部,且安装凸台高度合适,进一步缩小机座体积,相应的,防水凹腔高度合理,保证防水效果,旋转加工部件既不受到干涉,防水凹腔还对旋转加工部件起到导向安装和限位作用。当H小于5mm时,第一输出轴与旋转加工部件的传动结构容置空间过小,传动不可靠,第一输出轴与旋转加工部件的结合部位容易渗漏液体,损坏电机。当H大于20mm时,整机体积大,占用空间大,轴向安装行程过长,相应的防水凹腔空间过大,第一腔体内用于加工物料的空间过小,影响加工效率。

2、安装凸台的顶壁与防水凹腔的顶壁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进一步的限定为7mm≤H≤20mm,保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易安装的同时,也使旋转加工部件的传动轴与第一输出轴之间的配合更顺畅,电机轴与传动轴之间的配合也不易锁死,两个传动部件接合面不易粘连,两部件容易拆卸分离,且第一输出轴传递扭矩范围大。

3、第一输出轴伸入传动轴轴孔内,通过轴孔配合驱动旋转加工部件转动,传动轴的最下端位于防水凹腔顶壁与安装凸台顶壁之间形成的预留空间内,使轴孔配合具有更合适的配合深度,而且轴孔接合处位于防水凹腔顶壁的下方,防止第一腔体内的汁液顺沿传动轴进入到电机中,从而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传动轴轴孔与第一输出轴的配合深度为L,10mm≤L≤25mm,所述配合深度是指第一输出轴与旋转加工部件传动轴之间的轴向配合深度,在防水凸台与防水凹腔顶壁之间存在合理的预留空间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配合深度L的设计自由度,第一输出轴与旋转加工部件传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使整个食品加工机形成的加工系统正常且连续运转,物料顺利经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加工。也使安装凸台的导向安装功能更加优化,也使防水凹腔的防水效果更好。当L小于10mm时,传动可靠性不足,且两个腔体安装到机座上时,由于轴孔配合深度过小,使第一腔体安装到机座上容易形成撞击并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体验,且第一腔体未能迅速安装到位,影响到第二腔体与机座的安装配合。当L大于20mm时,第一输出轴与传动轴对位困难,安装不方便,且配合深度过深,传动轴容易卡死在轴孔内。

4、所述第二输出轴与安装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20mm≤h≤50mm,安装凸台用于容纳电机传动部,安装凸台顶壁与第二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决定传动部的体积,电机传动既可以包括齿轮减速机构,也可以为涡轮蜗杆减速机构,或者为两者的结合。h的范围值使传动部体积合理,传动部中的齿轮外径合理,从而使传动部输出传动比适用于具有两个加工腔体的食品加工机,尤其是具有榨汁功能的食品加工机,榨汁效果更好。另外,安装凸台底端的外径D对传动部也起到了优化传动结构及易安装的效果,50mm≤D≤80mm,保证传动部能够容纳在安装凸台内,同时安装凸台的顶壁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用于固定电机及传动部的固定结构,同时还不影响第一输出轴密封结构的设置。另外,安装凸台在第一安装台面上占据空间也更合理,防水凹腔的外径与安装凸台的外径匹配。当h小于20mm,D小于50mm时,传动部容纳空间过小,电机的固定结构不够可靠,且安装凸台对第一腔体防水凹腔的导向安装和限位效果不理想。当h大于50mm,D大于80mm时,防水凹腔外径随之增大,第一腔体体积增大,装配不变且浪费材料,而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连通的开口的大小和位置也受到影响,物料运行不畅。

5、安装凸台的侧壁下端局部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围绕安装凸台周向均布设置且与第一腔体底壁上的凹槽配合,所述凸起起到辅助导向安装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作用,对第一腔体起到周向定位作用,而且凸起由安装凸台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占用空间小,结构牢固,且定位效果好。凸台的侧壁与防水凹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为A,0≤A≤10mm,旋转加工部件与第一输出轴同轴度好,旋转加工部件与第一腔体内壁之间的粉碎间隙值更加精准。A为零时,防水凹腔的侧壁与安装凸台的侧壁贴合,第一腔体的安装定位更精确。当A大于10mm,安装凸台的空间过小,影响传动部的设置,而且安装凸台满足容纳传动部的需求时,防水凹腔的空间又过大,影响第一腔体的加工空间,同时也不利于第一腔体与机座以及旋转加工部件与第一腔体之间的安装配合。

6、安装凸台呈圆台形,安装凸台的侧壁具有拔模角,而且圆台形也方便第一腔体从上向下通过防水凹腔套设到安装凸台上,位于安装凸台顶壁的环形凹槽内周向设有螺钉孔,电机以及传动部通过锁螺钉的方式吊装在安装凸台下方的机座内,最大限度减小电机与机座之间的共振,减轻电机减震幅度,降低机座内噪音,同时也使电机的安装效率提升,提高批量生产及组装效率。安装凸台顶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垫片的环形凹槽,防水垫片可以通过黏贴等方式安装到环形凹槽内,防止液体通过螺钉孔进入电机中,也防止液体腐蚀螺钉。另外,防水垫片还对机座具有装饰效果以及耐磨作用,充分延长整机寿命。

7、所述第二腔体的后端面设有供挤压螺杆的螺杆轴穿过的第四通孔,通孔外围设有耐磨垫片,耐磨垫片可以以嵌入或注塑的方式与第二腔体后端面固定为一体,挤压螺杆的后端面与第二腔体的后端面接触且发生滑动摩擦,耐磨垫片耐磨且耐高温,防止第二腔体后端面发生熔胶,保证第二腔体的使用寿命。第一输出轴和/或第二输出轴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腔体以及机座上的通孔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提高传动密封性和整机耐用性。

8、旋转加工部件可以为螺杆,螺杆对物料进行一次粉碎挤压,第二腔体内的挤压螺杆对物料进行二次粉碎挤压,第二腔体内壁与挤压螺杆配合粉碎并间隙过滤出汁,对果蔬物料进行汁渣分离,出汁更充分,榨汁效率也更高,而且简化了第二腔体结构,无需设置单独的挤压过滤部件,减少了榨汁部件数量,成本低且易清洗。第二腔体的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第二腔体侧壁下端设有出汁口,端盖上设有出渣口,被第一腔体内的螺杆加工并粉碎成颗粒的物料分子组织尚未被破坏,再通过开口进入第二腔体内进行二次压榨,螺杆与第二腔体内壁配合对物料进行汁渣分离,从出汁口流出的汁液中营养释放更加充分。

所述旋转加工部件还可以为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上的搅拌齿,用于搅拌面粉类食品,加入适量水后,搅拌杆将面粉搅拌并形成均匀的面絮或者面团,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设有挤压模头,经过开口的面絮或面团由挤压螺杆挤压并向前推进,从挤压模头挤出面条或面皮。

旋转加工部件还可以为搅拌刀,用于搅拌粉碎,制作酱料或绞肉或粉碎并搅拌固液混合物,搅拌刀粉碎物料更快速,能够加工的物料种类更多。当然,所述搅拌刀既可以与榨汁功能的腔体匹配,即第二腔体具有出汁口,第二腔体的敞口端设置端盖,端盖上设出渣口。还可以与其他第二腔体结构匹配,第二腔体一端与机座连接,另一端设置一个出料口,用于排出经过搅拌刀和挤压螺杆双重加工后的物料,功能更多,配件的互换性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机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二中的搅拌刀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在实施例三中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0、传动部;11、第一输出轴;12、第二输出轴;13、第二通孔;14、安装槽;15、防水密封圈;

2、第一腔体;21、旋转加工部件;211、传动轴;212、轴孔;22、防水凹腔;221、第三通孔;23、螺杆;24、搅拌杆;241、杆体;242、搅拌齿;25、搅拌刀;251、刀片;26、开口;

3、第二腔体;31、挤压螺杆;32、安装凸台;321、凸起;322、第一通孔;323、环形凹槽;324、螺钉孔;325、防水垫片;33、第四通孔;34、耐磨垫片;35、端盖;351、出渣口;36、挤压模头;37、出汁口;

4、上盖;41、进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安装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第一腔体纵向设置于机座上,第二腔体横向设置于第一腔体前端,并伸出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位于第一腔体的下方,第一腔体的底壁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26,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口盖合有上盖4,上盖一侧设有进料口以及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通道41,第一腔体内设有旋转加工部件21,第二腔体内设有挤压螺杆31,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设有传动部10,所述传动部10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输出轴11和横向设置的第二输出轴12,第一输出轴11与所述旋转加工部件21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与挤压螺杆传动连接,其中,机座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台面,所述第一安装台面局部向上突出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传动部的安装凸台32,第一腔体2的底壁中部向第一腔体内凹陷形成防水凹腔22,所述第一腔体2通过防水凹腔套设在安装凸台32上,这样设置不仅使机座体积变小,而且机座1内各部件空间布局更合理,通过第一安装台面上的安装凸台与防水凹腔的套设配合,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迅速安装到机座1上,而不用两个腔体分别对位,简化安装步骤,也使整机连接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两个腔体与机座连接稳定可靠,保证两个腔体加工物料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凸台32的顶壁与防水凹腔22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5mm≤H≤35mm,当然,所述安装凸台32的顶壁与防水凹腔的顶壁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进一步的限定为7mm≤H≤20mm,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台32突出于第一安装台面的高度为27mm,所述防水凹腔22的深度为42mm,因此,安装凸台32的顶壁与防水凹腔22的顶壁之间的距离H为15mm,安装凸台32的顶壁与防水凹腔22的顶壁之间设置了预留空间,由于物料首先由第一腔体2加工,然后才通过开口26进入第二腔体,因此第一输出轴11的传动扭矩大于第二输出轴12的传动扭矩,这样设置使第一输出轴11与旋转加工部件21具有充分的传动空间,传动可靠。另外,安装凸台32与防水凹腔22顶壁之间的距离还为第一腔体2安装到机座1上提供缓冲空间,易安装,配件不易受损,寿命长。而且,安装凸台32用于容纳传动部,且安装凸台高度合适,进一步缩小机座体积,相应的,防水凹腔防水效果好,旋转加工部件既不受到干涉,防水凹腔还对旋转加工部件21起到导向安装和限位作用。保证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易安装的同时,也使传动轴211与第一输出轴11之间的配合更顺畅,电机轴与传动轴之间的配合也不易锁死,两个传动部件接合面不易黏连,两部件容易拆卸分离。

所述旋转加工部件包括与第一输出轴传动配合的传动轴211,传动轴设有轴孔212,第一输出轴伸入传动轴轴孔212内,通过轴孔配合驱动旋转加工部件转动,传动轴的最下端位于防水凹腔顶壁与安装凸台顶壁之间形成的预留空间内,使轴孔配合具有更佳的配合深度,而且轴孔接合处位于防水凹腔22顶壁的下方,防止第一腔体内的汁液顺沿传动轴进入到电机中,从而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轴孔与第一输出轴11的配合深度为L,10mm≤L≤25mm。本实施例中,L为15mm,所述配合深度是指第一输出轴11与传动轴211之间的轴向配合深度,在防水凸台与防水凹腔顶壁之间存在合理的预留空间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配合深度L的设计自由度,第一输出轴与旋转加工部件传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使整个食品加工机形成的加工系统正常且连续运转,物料顺利经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加工。也使安装凸台32的导向安装功能更加优化。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与安装凸台32顶壁之间的距离为h,20mm≤h≤50mm,本实施例中h具体为33mm,安装凸台32用于容纳电机传动部,安装凸台顶壁与第二输出轴12之间的距离决定传动部10的体积,这样设置使传动部体积合理,从而使传动部10输出传动比适用于具有两个加工腔体的食品加工机,尤其是具有榨汁功能的食品加工机,榨汁效果更好。具体的,所述传动部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另外,安装凸台32底端的外径D对传动部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50mm≤D≤80mm,所述安装凸台为圆台形,本实施例中,D为70mm,安装凸台顶端的外径为64mm,这样设置保证传动部能够容纳在安装凸台内,同时安装凸台32的顶壁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用于固定电机及传动部的固定结构,同时还不影响第一输出轴密封结构的设置。另外,防水凹腔的外径与安装凸台的外径也相匹配。所述安装凸台32的侧壁与防水凹腔2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为A,0≤A≤10mm,本实施例中,A为2mm,旋转加工部件21与第一输出轴11同轴度好,旋转加工部件21与第一腔体内壁之间的粉碎间隙值更加精准。

安装凸台32的侧壁下端局部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两个凸起321,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起的连线经过旋转加工部件21的旋转中心,所述凸起围绕安装凸台周向均布设置,第一腔体底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起到辅助导向安装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作用,对第一腔体起到周向定位作用,而且凸起321由安装凸台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占用空间小,结构牢固,且定位效果好

安装凸台的顶壁中心设有供第一输出轴伸出的第一通孔322,安装凸台顶壁围绕第一通孔设有环形凹槽323,环形凹槽底壁周向设有四个固定电机的螺钉孔324,环形凹槽内覆盖有防水垫片325,防水垫片325位于螺钉的上方,防水垫片通过黏贴方式安装到环形凹槽323内,防止液体通过螺钉孔进入电机中,也防止液体腐蚀螺钉。另外,防水垫片325还对机座具有装饰效果以及耐磨作用,充分延长整机寿命。电机以及传动部通过锁螺钉的方式吊装在安装凸台下方的机座内,最大限度减小电机与机座之间的共振,减轻电机减震幅度,降低机座内噪音,同时也使电机的安装效率提升。

安装凸台32的侧壁下方竖直设置有第二安装台面,所述第二腔体的后端面与第二安装台面接触部位纵向设有筋条,减小第二腔体后端面与第二安装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而且纵向设置的筋条还起到导向安装作用,方便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由上向下安装到机座1上。第二安装台面上设有供第二输出12轴横向伸出的第二通孔13,防水凹腔22的顶壁中心设有供旋转加工部件的传动轴穿过的第三通孔221,第二腔体3的后端面设有供挤压螺杆31的螺杆轴穿过的第四通孔33,如图3所示,所述后端面上围绕第四通孔设有耐磨垫片34。耐磨垫片的材质为尼龙,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与第二腔体后端面固定为一体,挤压螺杆31的后端面与第二腔体的后端面接触且发生滑动摩擦,耐磨垫片34耐磨且耐高温,防止第二腔体后端面发生熔胶,保证第二腔体3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轴上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与第一通孔322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15,当然,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221和第四通孔33处也设有防水密封圈,提高传动密封性和整机耐用性。所述第二输出轴设有轴孔,挤压螺杆的螺杆轴伸入轴孔内,与第二输出轴传动配合。

所述食品加工机通过更换可替换的不同部件,实现榨汁或制面或搅拌的功能。所述旋转加工部件21可以配置为一个或者可替换的多个旋转加工部件,相应的还可以根据不同加工功能匹配不同结构的腔体,使腔体加工种类更多样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加工机具体为榨汁机,旋转加工部件为螺杆23,螺杆包括传动轴和螺杆体,螺杆体下方设有用于与避让所述防水凹腔的避让空间,螺杆23对物料进行一次粉碎挤压,第二腔体内的挤压螺杆对物料进行二次粉碎挤压,第二腔体内壁与挤压螺杆配合粉碎并间隙过滤出汁,对果蔬物料进行汁渣分离,出汁更充分,榨汁效率也更高,而且简化了第二腔体3的结构,无需设置单独的挤压过滤部件,减少了榨汁部件数量,成本低且易清洗。第二腔体3的一端与机座1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35,第二腔体侧壁下端设有出汁口37,端盖上设有出渣口351,螺杆23加工并粉碎成颗粒的物料分子组织尚未被破坏,再通过开口进入第二腔体3内进行二次压榨,螺杆32与第二腔体内壁配合对物料进行汁渣分离,从出汁口流出的汁液中营养释放更加充分。

可以理解的,所述传动部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涡轮,第一输出轴与蜗杆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与涡轮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传动部包括蜗杆,以及分别与蜗杆啮合的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一涡轮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与第二涡轮传动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为搅拌机,旋转加工部件为搅拌刀25,搅拌刀包括刀片251及传动轴211,传动轴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搅拌刀25用于搅拌粉碎,制作酱料或绞肉或粉碎并搅拌固液混合物,搅拌刀25粉碎物料更快速,能够加工的物料种类更多。第二腔体3的后端与机座连接,前端设置一个出料口,用于排出经过搅拌刀和挤压螺杆双重加工后的物料。

可以理解的,所述搅拌刀还可以与榨汁功能的腔体匹配,即第二腔体具有出汁口,第二腔体的敞口端设置端盖,端盖上设出渣口,配件的互换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为面条机,所述旋转加工部件还可以为搅拌杆24,所述搅拌杆包括杆体241和设于杆体上的搅拌齿242,用于搅拌面粉类食品,加入适量水后,搅拌杆24将面粉搅拌并形成均匀的面絮或者面团,所述第二腔体3的后端与机座1连接,第二腔体前端设有挤压模头36,经过开口的面絮或面团由挤压螺杆挤压并向前推进,从挤压模头挤出面条或面皮。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