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的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239发布日期:2018-12-07 22:2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靠的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可靠的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加热器(为电水壶或者养生壶等),一般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壶体的底部设有上连接器,电源底座包括底座上盖、下连接器和底座下盖,底座上盖与底座下盖连接将下连接器固定,壶体置于电源底座上使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耦合电连接,底座上盖上设有套在下连接器外周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与下连接器的外周侧面之间形成装配间隙。底座上盖由于设置安装孔后在安装孔周围的强度下降,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将壶体放到电源底座上的时候会对底座上盖产生冲击,具体是底座上盖的边缘和安装孔边缘,即图1中A处和B处,因此壶体容易对底座上盖与下连接器的装配关系产生影响,不仅容易导致底座上盖在安装孔边缘的部分破损,而且有可能导致下连接器倾斜,既影响电源底座的防水密封性,又影响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耦合电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靠的液体加热器,提高底座上盖与下连接器装配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靠的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壶体的底部设有上连接器,电源底座包括底座上盖、下连接器和底座下盖,壶体置于电源底座上使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耦合电连接,底座上盖上设有套在下连接器外周的安装孔,下连接器的外周上位于安装孔下方设有环形翻边,环形翻边的径向宽度为3~8mm,底座上盖与底座下盖连接将环形翻边压紧来固定下连接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盖的下表面上位于安装孔的边缘设有容纳环形翻边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面与环形翻边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槽底面到底座上盖的上表面的距离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翻边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锥面,环形槽的槽侧壁设有与第一锥面配合的第二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器的底面设有并排设置的接线端子,环形翻边盖住所有接线端子,相邻两个接线端子之间设有隔筋,隔筋的高度不小于3mm。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盖的下表面上位于安装孔的边缘为压紧环形翻边的薄片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盖设有支撑环形翻边的支撑筋,底座上盖与底座下盖连接固定将环形翻边压紧在支撑筋上,支撑筋与环形翻边配合相互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的顶端设有限位凹槽,环形翻边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实现支撑筋与环形翻边相互限位;

或者,所述支撑筋的顶端设有限位凸起,环形翻边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凹槽或限位孔,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或限位孔配合实现支撑筋与环形翻边相互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为环形结构,支撑筋上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过线槽;

或者,所述支撑筋设有多个且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支撑筋之间形成供电源线穿过的过线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翻边上设有环形凸筋,底座上盖设有与环形凸筋配合的环形凹槽;

或者,所述环形翻边设有缓冲件,底座上盖压在缓冲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利用较宽的环形翻边来支撑底座上盖在安装孔边缘的部分,提高底座上盖在这个位置的强度,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撑壶体稳定,而且还能提高底座上盖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环形翻边与底座下盖的接触面,底座下盖压紧环形翻边将下连接器定位更可靠,有利于下连接器与底座上盖保持良好可靠的装配关系,避免下连接器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倾斜,确保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耦合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下连接器与底座上盖之间装配间隙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底座上盖、下连接器与底座下盖拆分后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下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下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电源底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源底座的局部剖视图(未示出下连接器);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源底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底座下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的液体加热器,以电热水壶为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壶体1和电源底座2,壶体1的底部设有上连接器11,电源底座2包括底座上盖21、下连接器23和底座下盖22,壶体1置于电源底座2上使上连接器11与下连接器23耦合电连接,底座上盖21上设有套在下连接器23外周的安装孔210,下连接器23的外周上位于安装孔210下方设有环形翻边231,环形翻边231的径向宽度W为3~8mm,底座上盖21与底座下盖22连接将环形翻边231压紧来固定下连接器23。

针对底座上盖21在安装孔210边缘的部分强度较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利用较宽的环形翻边231来支撑底座上盖21在安装孔210边缘的部分,提高底座上盖21在这个位置的强度,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撑壶体1稳定,而且还能提高底座上盖21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环形翻边231与底座下盖22的接触面,底座下盖22压紧环形翻边231将下连接器23定位更可靠,有利于下连接器23与底座上盖21保持良好可靠的装配关系,避免下连接器23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倾斜,确保上连接器11与下连接器23耦合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下连接器23与底座上盖21之间装配间隙的密封性能。

环形翻边231的径向宽度W可以是处处相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作一些缩进或凸出。环形翻边231的径向宽度W过小,会导致底座上盖21与环形翻边231接触面积过小,不仅不利于环形翻边231支撑底座上盖21,而且也不利于底座上盖21压紧环形翻边231定位。环形翻边231的径向宽度W过大,则会影响底座上盖21的结构造型,导致底座上盖21上表面形成过宽的平台,容易产生积水。因此环形翻边231的径向宽度W一般可以选择为3mm、4mm、5mm、6mm、7mm或8mm等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底座上盖21与环形翻边231装配的可靠性,可以在底座上盖21的下表面上位于安装孔210的边缘设有容纳环形翻边231的环形槽211,环形槽211的槽底面与环形翻边231的上表面紧密贴合。环形槽211在径向上可以对环形翻边231进行限位,因此可以提高底座上盖21与环形翻边231装配的可靠性。由于设置环形槽211,所以底座上盖21在这个位置的厚度变薄,在受到冲击时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壶体1放到电源底座2上的时候产生的冲击力。为了平衡底座上盖21在环形槽211这个位置的强度与弹性形变能力,环形槽211的槽底面到底座上盖21的上表面的距离L为1~3mm,例如1mm、1.5mm、2mm、2.5mm或3mm等等,这个距离L太小,底座上盖21在这个位置过薄,强度迅速下降,反而容易损坏,而这个距离L太大,则失去了弹性形变能力。

为了便于装配,环形翻边23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锥面232,环形槽211的槽侧壁设有与第一锥面232配合的第二锥面212。第一锥面232与第二锥面212配合,还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装配稳定性及防水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下盖22设有支撑环形翻边231的支撑筋221,底座上盖21与底座下盖22连接固定将环形翻边231压紧在支撑筋221上,支撑筋221与环形翻边231配合相互限位。具体的限位方式是在支撑筋221的顶端设有限位凹槽222,环形翻边231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凸起235,限位凸起235与限位凹槽222配合实现支撑筋221与环形翻边231相互限位。这样支撑筋221在纵向上支撑下连接器23的同时还对下连接器23在周向进行了限位。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支撑筋221的顶端设有限位凸起235,环形翻边231的下表面设有限位凹槽或限位孔,限位凸起235与限位凹槽222或限位孔配合实现支撑筋221与环形翻边231相互限位。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筋221为环形结构,支撑筋221上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过线槽223,相应在支撑筋221围成的范围内设有贯穿底座下盖22的漏水孔224。

为了便于装配,可以在环形翻边231上设有防呆凸起236,安装孔210的孔壁设有防呆凹槽213,防呆凸起236与防呆凹槽213配合,可以便于底座上盖21与底座下盖22之间的连接结构对齐,例如螺钉孔、卡扣等,方便两者装配。

看图4和图5,下连接器23的底面设有并排设置的接线端子233,环形翻边231盖住所有接线端子233,大大提高了接线端子233的防水能力,而相邻两个接线端子233之间设有隔筋234,隔筋234的高度H不小于3mm,例如H=3mm、3.5mm、4mm、4.5mm或5mm等等,提高相邻两个接线端子233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用电安全性。

由于经常有水落在底座上盖21的上表面,为了提高防水性能,下连接器23的外周设有环形台阶237,见图6,环形台阶237位于环形翻边231上方,底座上盖21的上表面与环形台阶237的横向台阶面平齐连接,环形台阶237的横向台阶面与底座上盖21的上表面从下连接器23的中心向外周倾斜向下延伸。环形台阶237的横向台阶面与下连接器23的外周侧面通过导向锥面238连接,这样有水沿着下连接器23的外周侧面向下流动时,会被导向锥面238向外引导,并且迅速流经底座上盖21与下连接器23之间的装配间隙,沿着底座上盖21的上表面向外周流动,如图6箭头所示,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水从这个装配间隙流入电源底座2内部,大大提高防水性能。

为提高电源底座2抗冲击能力,可以在环形翻边231设有缓冲件239,底座上盖21压在缓冲件239上。缓冲件239也可以提高下连接器23与底座上盖21之间的防水密封性。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底座上盖21的下表面上位于安装孔210的边缘为薄片结构。薄片结构的厚度满足实施例一中L的要求,薄片结构是指底座上盖21的下表面从安装孔210的边缘采用光滑过渡的结构,没有设置实施例一中的环形槽。从安装孔210的边缘到底座上盖21的边缘,底座上盖21的厚度逐渐增大,容易成型出模,便于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为了进一步提高底座上盖21与下连接器23的装配可靠性,如图8所示,可以在环形翻边231上设有环形凸筋230,底座上盖21设有与环形凸筋230配合的环形凹槽214,环形凸筋230在环形翻边231的上表面围成一个容纳槽,即便安装孔210与下连接器23之间的密封性失效,容纳槽也可以存储积水,防止水进入电源底座内部。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实施例四:

除了环形结构,如图9所示,支撑筋221也可以设有多个且间隔分布在底座下盖22上,相邻两个支撑筋221之间形成供电源线穿过的过线通道。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

除了电热水壶,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养生壶等使用电源底座2进行加热的液体加热器。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