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370发布日期:2018-12-07 22:1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



背景技术:

传统的碗具通常为单层结构,不能很好的保温,同时单层结构使得碗壁容易导热,这样人们使用碗具盛放较热的食物时,容易被碗壁烫到。而在冬天时单层的碗比较容易散热使得碗内的食物容易凉掉。现在使用的双层碗通常整体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只具有简单的保温功能,而无法按照意愿的改变食物的温度以方便人们食用。在现实使用中,一方面人们需要对碗内的食物进行保温,同时,又需要食用时对过热的食物进行调温,以适应食用需要,而不影响其口感,现在的碗具都无法很好的实现该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包括:底座、内碗体、外碗体;

内碗体位于外碗体内,内碗体外壁与外碗体内壁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隔温板,隔温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用于容纳保温液体的保温腔和用于盛装调温液体的调温腔,所述保温腔围绕内碗体布置,所述保温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调温腔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内碗体两侧;

外碗体安装在底座上,外碗体外壁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内碗体一侧,第二把手位于所述第二开口远离内碗体一侧,第一把手顶部设有第一勺柄支撑位且第二把手顶部设有第二勺柄支撑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汤勺容纳位,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汤勺容纳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第一盖体靠近内碗体一端设有沿内碗体切向延伸的第一转轴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到内碗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盖体,第二盖体靠近内碗体一端设有沿内碗体切向延伸的第二转轴且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到内碗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勺柄支撑位上设有沿内碗体径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勺柄支撑位上设有沿内碗体径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

优选地,外碗体采用密胺材料制成,内碗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外碗体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内碗体位于外碗体内,内碗体外壁与外碗体内壁之间设有容纳空间,隔温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用于容纳保温液体的保温腔和用于盛装调温液体的调温腔,所述保温腔围绕内碗体布置,所述保温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外碗体安装在底座上,外碗体外壁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顶部设有第一勺柄支撑位且第二把手顶部设有第二勺柄支撑位。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结构设计优化合理,根据需要向保温腔内注入保温液体,同时向调温腔内注入调温液体,对内碗体内的食物进行保温的同时,当食用时,用勺子舀起内碗体中的食物,将勺子通过把手支撑在调温腔的开口处,使得勺子内的食物快速调温至所需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包括:底座1、内碗体2、外碗体3;

内碗体2位于外碗体3内,内碗体2外壁与外碗体3内壁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隔温板4,隔温板4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用于容纳保温液体的保温腔和用于盛装调温液体的调温腔,所述保温腔围绕内碗体2布置,所述保温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调温腔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内碗体2两侧;

外碗体3安装在底座1上,外碗体3外壁设有第一把手5和第二把手6,第一把手5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内碗体2一侧,第二把手6位于所述第二开口远离内碗体2一侧,第一把手5顶部设有第一勺柄支撑位且第二把手6顶部设有第二勺柄支撑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内碗体位于外碗体内,内碗体外壁与外碗体内壁之间设有容纳空间,隔温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用于容纳保温液体的保温腔和用于盛装调温液体的调温腔,所述保温腔围绕内碗体布置,所述保温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外碗体安装在底座上,外碗体外壁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顶部设有第一勺柄支撑位且第二把手顶部设有第二勺柄支撑位。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儿童喂食用可调温碗,结构设计优化合理,根据需要向保温腔内注入保温液体,同时向调温腔内注入调温液体,对内碗体内的食物进行保温的同时,当食用时,用勺子舀起内碗体中的食物,将勺子放在调温腔的开口处,使得勺子内的食物快速调温至所需温度。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汤勺容纳位,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汤勺容纳位;可以在保温腔内注入热水并且在调温腔内注入冷水,当食物温度较低时,可将勺子9支撑在第一把手上,当食物温度过高时,可将勺子9支撑在第二把手上。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7,第一盖体7靠近内碗体2一端设有沿内碗体2切向延伸的第一转轴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到内碗体2上,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盖体8,第二盖体8靠近内碗体2一端设有沿内碗体2切向延伸的第二转轴且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到内碗体2上;通过设计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保证调温效果,同时覆盖勺子顶部,保证清洁。

在勺柄支撑位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勺柄支撑位上设有沿内碗体2径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勺柄支撑位上设有沿内碗体2径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调温时,通过将勺柄安装到安装槽,保证勺子稳定不易翻倒。

在碗体材料的选择中,外碗体3采用密胺材料制成,内碗体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为了便于内外碗体中的水倒出,外碗体3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