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7123发布日期:2018-06-15 04:3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蒸箱。



背景技术:

电蒸箱是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加热的一种烹饪装置,现有的外置蒸汽发生器式家用电蒸箱,其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外部,较热的蒸汽在进入内胆时,与内胆壁接触会产生冷凝水,由于冷凝水会吸附在内胆壁上,难以从内胆中排出,如果长期不清理,极易产生细菌和霉变,并且当冷凝水过多时,就会从内胆中流出,用户体验差且容易泡坏橱柜。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蒸箱,能够将内胆中的冷凝水再次加热为水蒸汽以便于排出内胆,防止内胆发生霉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蒸箱,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设置在内胆顶部的风机和与风机连接的风道,在内胆上设有蒸汽入口,并与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内胆上还设有出风口,并与风道连通,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为将内胆中的冷凝水加热为水蒸汽,所述风机驱动风道内的空气流动以使风道内形成负压,将内胆中的水蒸汽吸入至风道内,并排入至大气中。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内胆外侧并与内胆外壁相贴合;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内胆内腔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加热丝,并均匀布置在内胆左右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加热盘,并位于内胆底部的中心。

进一步,所述的风道包括,风腔底座和风腔上盖,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且出风口与风道连接,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一侧,在风道内还设有一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内胆上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为敞开口,并位于风道中。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风机还配置为用于为控制装置散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风机的进风通道上。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内胆外侧的水箱,所述水箱高于蒸汽发生器设置,以使水箱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蒸汽发生器中,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出水管和蒸汽导管与内胆连通,且出水管和蒸汽导管分别用于向内胆中排水和导入蒸汽。

进一步,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的数量与蒸汽出口相对应,所述蒸汽导管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内胆的蒸汽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箱和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的上端,在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并通过进水管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接;在蒸汽发生器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并通过出水管与内胆连接,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

进一步,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高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所述阀门为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风道内腔的横截面积沿着气流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风道的进风口面积小于出风口面积。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内胆外侧增加加热丝,提高了内胆壁温度,减少冷凝水产生,通过加热盘对内胆中的冷凝水进行二次加热,使冷凝水再次转化为水蒸气,并通过连通管在灌流风机的带动下,沿风道排入大气中,有效解决了现存外置蒸发器式电蒸箱在工作过程中或工作结束后内胆中存在大量冷凝水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内胆寿命,避免了内胆中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电蒸箱的连接原理图;

图2:本发明的电蒸箱去掉部分外壳后的结构图;

图3:本发明的电蒸箱内胆内腔结构图;

图4:本发明电蒸箱的内胆结构图;

图5:本发明的电蒸箱的风机和风道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图5中去掉风腔上盖的结构图;

图7:为图2中去掉风机、风道和加热装置后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结构的部分主视图;

其中:1、外壳 2、内胆 3、水箱 4、蒸汽发生器 5、加热装置 6、加热盘 7、风机 8、蒸汽导管 9、进水管 10、出水管 11、阀门 12、电磁阀安装座 13、连通管 14、风道 51、第一加热装置 52、第二加热装置 141、风腔底座 142、风腔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蒸箱,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内胆2,设置在内胆2顶部的风机7和与风机7连接的风道14,设置在内胆2外侧的水箱3和蒸汽发生器4,以及与风机7、蒸汽发生器4电连接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在内胆2上设有蒸汽入口,并与蒸汽发生器4连接,所述内胆2上还设有出风口,并与风道14连通。

所述电蒸箱还包括加热装置5,进入内胆2的水蒸汽遇冷后会生成冷凝水,所述加热装置5配置为将内胆2中的冷凝水加热为水蒸汽,所述风机7驱动风道14内的空气流动以使风道14内形成负压,将内胆2中的水蒸汽吸入至风道14内,并排入至大气中。所述风机7还用于为控制装置散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风机7的进风通道上,温度较低的空气穿过控制装置,以实现降温的目的。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第一加热装置51,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1设置在内胆2外侧并与内胆2外壁相贴合;第二加热装置52,设置在内胆2内腔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1为加热丝,并均匀布置在内胆2左右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2为加热盘,并位于内胆2底部的中心。第一加热装置51用于加热内胆壁,使附着在内胆壁上的冷凝水再次被加热为水蒸汽,所述加热盘用于加热汇集至内胆2底部的水,并将其加热为水蒸汽,一方面可以加快食材的烹饪速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过多的冷凝水汇集在内胆2中。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具体地,所述的风道14包括,风腔底座141和风腔上盖142,所述风腔底座141和风腔上盖142扣合在一起,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通道,优选地,所述风机7为贯流风机,且出风口与风道14连接,所述风道14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1一侧,在风道14内还设有一连通管13,所述连通管13的一端与内胆2上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为敞开口,并位于风道14中。所述风道14内腔的横截面积沿着气流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风道14的进风口面积小于出风口面积。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气流在风道14中流速逐渐减缓,并在风道14出风口出降至最低,减小了噪音。当空气在风道14中快速流动时,会在连通管13的敞开口处形成负压,内胆2中的水蒸汽会在负压作用下进入风道14内,并被排入至大气中,使内胆2变得干燥,不易滋生细菌。

由于加热装置5可以将内胆2中的水直接加热为蒸汽,并通过风机7作用排出,因此,当蒸汽发生器4工作结束后,残留在蒸汽发生器4内的水可以直接排入至内胆2中。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所述水箱3高于蒸汽发生器4设置,以使水箱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蒸汽发生器4中,所述蒸汽发生器4通过出水管10和蒸汽导管8与内胆2连通,且出水管10和蒸汽导管8分别用于向内胆2中排水和导入蒸汽。

具体地,在水箱3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发生器4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发生器4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9与水箱3的出水口连接,蒸汽发生器4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0与内胆2连接,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导管8与内胆2连接。在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上分别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11。当蒸汽发生器4内的水较少时,进水管9上的阀门11打开,水箱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进水管9流入至蒸汽发生器4内,为蒸汽发生器4补水,当蒸汽发生器4内的水达到一定液位后,进水管9上的阀门11关闭,蒸汽发生器4中的水位可以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检测。

所述阀门11为电磁阀,并由电蒸箱的控制装置控制动作,在内胆2的顶部设有电磁阀安装座12,所述电磁阀安装座12可以为钣金件或冲压件,所述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安装座12固定在内胆2顶部。

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高于蒸汽发生器4的进水口,以便于水箱3内的水向蒸汽发生器4内流动,所述蒸汽发生器4的出水口设置在其底部,在蒸汽发生器4结束工作后,可以将残留水排净。

所述蒸汽出口至少为两个,所述蒸汽入口的数量与蒸汽出口相对应,所述蒸汽导管8一端与蒸汽发生器4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内胆2的蒸汽入口连接。蒸汽发生器4加热产生蒸汽并通过蒸汽导管8将蒸汽通入内胆2,对食物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蒸汽出口和蒸汽入口各为两个,两蒸汽入口分别设置在内胆2顶部的左右两侧,使得蒸汽从内胆2上方左右两侧进入内胆2中,有利于蒸汽分布均匀。

在食物蒸制完成后,出水管10上的阀门11打开,蒸汽发生器4内剩余水通过出水管10流入内胆2中,利用内胆2余温或加热装置5的加热作用将剩余水蒸发为水蒸气,并在风机7作用下排出内胆2,避免了电蒸箱在工作完成后蒸汽发生器4和内胆中剩余水,滋生细菌的问题。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