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电控锁定装置的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4629发布日期:2019-09-11 22:0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带有电控锁定装置的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用烹饪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电控锁定装置的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物料理机通常具有搅拌功能,其主要包括:具有旋转驱动功能的机体;安装在机体上的杯体;以及,安装在杯体内并由机体旋转驱动的刀具。食物料理机还可具有设置在杯体的底部区域的加热器,以便对杯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食物料理机通常通过微动开关和旋转扣合于杯体上的杯盖触发配合来控制供电,当杯盖合上到位后,旋扣到达设定的触发位置,触发微动开关使机器通电,以便使电机驱动刀具旋转来搅拌食物,和/或使加热器发热来对食物加热。在食物料理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刀具转动搅拌食物和/或加热器对食物加热,食物可能上下翻腾连续冲击杯盖,容易使杯盖转动,旋扣有可能随杯盖转动而脱离设定的触发位置,进而导致微动开关断开,造成食物料理机非正常断电停止工作,此外,在食物料理机的运转过程中意外地转动杯盖也会导致食物料理机停止工作。

cn103565301a公开了一种电动食物加工机。该电动食物加工机包括锅体、手柄、锅体盖、设有微动开关的机体、第一杆件、固定在锅体的底部的底座、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当底座安装在机体上且手柄固定在锅体上时,通过旋转使锅体盖上的卡块进入手柄上的卡槽从而将锅体盖锁定在锅体上,锅体盖能向下按压第一杆件的上端使第一杆件向下移动,第一杆件的下端在向下移动时能够向底座外推动第二杆件,使第二杆件的一端突出底座并且推动第三杆件的一端,第三杆件的另一端同时反向移动从而按压微动开关使其接通。

cn206371963u公开了一种运行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带把手的杯体、设于杯体下方的底座、设于底座内的电机、设于杯体底部的粉碎刀、旋转扣合于杯体上的杯盖以及开/闭电机的微动开关,杯盖上设有向下设置的旋扣,当杯盖旋转扣合于杯体上时,旋扣位于把手上方并触发微动开关,该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当微动开关被触发后阻止旋扣脱离的防退结构,防退结构对杯盖上的旋扣进行限位,防止旋扣因为杯盖转动而脱离设定触发位造成电机意外断电,其中防退结构的构造是通过防退凸筋和防退凹槽的卡接配合。

这些现有的技术方案不能在机器运转过程中防止由于杯中的液体翻腾冲击杯盖和/或意外地转动杯盖而导致机器停止工作,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此外,杯中液体或其它外部液体有可能进入机体中,带来电路短路和机体内的部件损坏的风险。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食物料理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料理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电控锁定装置的食物料理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电控锁定装置的食物料理机,该食物料理机包括:杯体;可旋转扣合在杯体上的杯盖;包括手柄盖和手柄底的手柄,该手柄固定在杯体的侧部,在杯体的侧部和所述手柄之间形成通道;杆件联动装置,该杆件联动装置包括位于杯体的侧部和手柄之间的通道中的第一杆件;机体,该机体中设有驱动电机、至少第一和第二微动机构以及电控锁定装置,其中,电控锁定装置包括电磁开关装置、顶杆底和顶杆组件,当杯盖在杯体上扣合到位时,杯盖的盖缘压下顶杆组件的顶杆而触发第一微动机构且杯盖上的触发机构经由第一杆件作用在杆件联动装置上而触发第二微动机构,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微动机构全部接通后食物料理机才能够通电运转,在食物料理机通电运转期间,电磁开关装置通电推出推杆顶住顶杆底且顶杆底顶住顶杆组件的顶杆,顶杆组件的顶杆进而顶住杯盖的卡位而将杯盖锁定就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电控锁定装置的控制电路是包括充电部分、放电部分和比较及驱动部分的延时控制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电控锁定装置的控制电路构造成使所述电控锁定装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后延时10秒解锁。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顶杆组件的外周和顶杆的周围设有硅胶,当杯盖锁定就位或旋转解锁时,顶杆周围的硅胶随着顶杆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杯体和杯盖之间还夹有密封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杯盖的卡位为设在杯盖的盖缘上的突起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杯体内还设有传动机构,驱动电机的旋转通过传动机构传递至刀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传动机构为包括小带轮、大带轮和皮带的带轮传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杯体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微动机构全部接通时能通过对加热装置供电来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加热装置包括发热膜以用于加热。

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食物料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采用电控锁定装置使杯盖在食物料理机运转时牢固地锁定在杯体上,防止由于食物料理机的运转过程中食物翻腾冲击杯盖和/或意外地转动杯盖而停止工作;另一方面,电控锁定装置采用延时控制方式使得食物料理机运转结束一定时间后才能打开杯盖,这进一步提高了食物料理机的安全系数。

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可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发明,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食物料理机的顶杆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食物料理机的杯盖的局部放大图,其显示了杯盖上的卡位;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不同状态的示意性顶视图,分别显示了杯盖锁定、杯盖解锁和移除杯盖的状态;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食物料理机的电控锁定装置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部件清单

1杯体

101透明量杯

102杯盖

103第一杆件

104金属杯

105手柄盖

106手柄底

107加热装置

108底座

109刀具

110杯底盖

111第二杆件

112刀片锁扣

2机体

201电子秤

202机身装饰盖

203镭雕板

204灯板防水硅胶

205开关灯板

206顶杆组件

207顶杆底

208顶部微动开关

209电磁开关

210机身盖

3控制面板

4机座

401驱动电机

402传动盖

403下连接器

404下连接器垫板

405减震硅胶

406电机支架

407电路板

408小带轮

409大带轮

410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描述仅仅列举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保护范围无任何限制。

另外,为了易于描述一个部件或部件与附图所示的另一部件或部件的关系,可在本文中使用空间相对用语,诸如“下部”、“上部”、“顶部”、“底部”和类似用语。应了解的是,空间相对用语意在涵盖除了附图所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和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举例而言,如果附图中的装置颠倒,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部件“下部”的部件然后可定向于其它部件或部件“上部”。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语不意在强调所指的部件的顺序或重要性。

首先参照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立体示意图。该食物料理机主要包括杯体1、杯盖102、机体2、控制面板3和机座4。杯盖102可旋转扣合在杯体1上。机体2固定在机座4上,机体2上设有控制面板3,食物料理机的各项功能可通过控制面板3来控制。

图2和图3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截面示意图和分解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手柄包括手柄盖105和手柄底106。手柄底106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杯体1的侧部并且在杯体1的侧部和手柄之间形成通道,该通道可主要由手柄的空心形成,杆件联动装置的第一杆件103可位于该通道中。杆件联动装置可包括通过第一杆件103联动的第二杆件111。杯体1放置在底座108上。杯底盖110盖住底座108。机体2中设有至少第一和第二微动机构,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体现为底部微动开关和顶部微动开关。在组装状态,金属杯104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08上且连同底座108一起放置在杯底盖110上,刀具109穿过杯底盖110和底座108延伸到金属杯104中。当杯盖102在金属杯104上扣合到位时,杯盖102上的触发机构向下按压第一杆件103的上端使其向下移动,第一杆件103向下移动时经由其下端推动第二杆件111,使得底部微动开关接通。与此同时,顶部微动开关208由杯盖102直接作用在顶杆组件206上触发。顶部微动开关和底部微动开关全部接通后食物料理机才能够通电运转。

机体2内设有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的旋转可通过传动机构传递至刀具109。传动机构可为包括小带轮408、大带轮409和皮带410的带轮传动机构。在操作中,驱动电机401驱动小带轮408旋转,然后经由皮带410驱动大带轮409旋转,大带轮409带动传动盖402和刀具109旋转,其中,刀具109经由刀具锁扣112与传动盖402锁定地接合。此外,杯体1的底部还可设有加热装置107,可通过对该加热装置107供电来加热。优选地,加热装置107包括发热膜以用于加热。驱动电机401、小带轮408、大带轮409安装在电机支架406上,电机支架406还装有下连接器垫板404,下连接器403安装在下连接器垫板404上,下连接器403通常与加热装置107连接。电机支架406经由其上的多个孔口固定在机座4上的紧固件上,减震硅胶405设置在各个孔口周围以减小震动。带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板407也固定在机座4上。

现在参照图4,其为图2中所示的食物料理机的顶杆组件206的局部放大图。顶杆组件206由顶杆和硅胶(在图4中以剖面线示出)等多个部分组成,顶杆组件206的顶杆的下端抵靠下方的顶杆底207,顶杆底207与电磁开关装置联接。电磁开关装置包括电磁开关209和电磁开关推杆。电磁开关装置、顶杆底207和顶杆组件206构成电控锁定装置,其作用在杯盖102上的卡位上使得在食物料理机运转时将杯盖102锁定就位。杯盖102上的卡位在图5中所示的局部放大图中更详细地示出。卡位为设在杯盖102的盖缘上的突起的形式,卡位以及杯盖102的盖缘构造成使它们能够在杯盖102旋转锁定或旋转解锁时容易地压下顶杆组件206的顶杆。

在操作中,当杯盖102在金属杯104上扣合到位时,杯盖102将顶杆组件206的顶杆压下,使得顶部微动开关208接通,与此同时,底部微动开关也经由杆件联动装置接通,由此食物料理机能够通电运转。在食物料理机运转时,电磁开关209接通电源使得电磁开关推杆顶住顶杆底207,顶杆底207继而经由顶杆组件206的顶杆顶住杯盖102的卡位,从而防止杯盖102旋转打开。换而言之,电控锁定装置经由顶杆组件206顶住杯盖102的卡位而将杯盖102锁定就位。镭雕板203和开关灯板205安装在机身装饰盖202上,当电控锁定装置通电开启时,开关灯板205会变亮,镭雕板203会随着发亮,从而指示电控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当电控锁定装置关闭时,开关灯板205跟着关闭,镭雕板203也随着变暗。机身装饰盖202上还可设有电子秤201。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不同状态的示意性顶视图,分别显示了杯盖102锁定、杯盖102解锁和移除杯盖102的状态。

在杯盖102锁定的第一状态中,杯盖102旋转扣合在杯体1上并将顶杆组件206的顶杆压下,使得顶部微动开关208接通,与此同时,底部微动开关也经由杆件联动装置接通,随后食物料理机能够通电运转并且通过控制面板3来控制各项功能,例如搅拌和/或加热功能。在食物料理机通电运转期间,电控锁定装置经由顶杆组件206的顶杆顶住杯盖102的卡位从而将杯盖102锁定就位。要注意的是,在杯盖102锁定就位时,尽管顶杆组件206的顶杆通过电磁开关推杆顶住顶杆底207而往上顶,但其仍然被杯盖102压下一定程度以使得顶部微动开关208处于接通状态。

食物料理机在预期功能执行完成后可停止运转,这可通过控制面板3上的定时开关或预设的功能开关来实现。食物料理机停止运转后,电磁开关209断电使得电磁开关推杆回到初始位置而释放顶杆组件206的顶杆,从而允许杯盖102相对于顶杆组件206的顶杆的相对移动,这样,顶杆组件206的顶杆能够被杯盖102压下从而使杯盖102能够旋转解锁。

在杯盖102旋转解锁的第二状态中,顶杆组件206和杆件联动装置的各个杆件返回到它们的初始稳定位置,使得顶部微动开关208和底部微动开关断开。顶杆和其它杆件的稳定位置可通过弹性件来保持。顶杆组件206外周的硅胶和顶杆周围的硅胶具有防水功能,开关灯板205周围也设有灯板防水硅胶204,当杯盖锁定就位或旋转解锁时,顶杆周围的硅胶会随着顶杆上下移动,因而可防止杯中液体或其它外部液体进入机体中,避免电路短路和机体内的部件损坏。

在移除杯盖102的第三状态中,可看到杯体1内的刀具109,此时顶部微动开关和底部微动开关均为断开状态,驱动电机401不会通电而使刀具109旋转,确保了使用安全。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食物料理机的电控锁定装置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具体而言,该控制电路是一种延时控制电路,其包括由电机可控硅驱动信号的反向信号控制的充电部分、用于延时的rc放电部分和放电比较部分及驱动电控锁定装置的驱动部分。由于充电部分的电阻r85的值较小(例如,10欧姆),开关管q20给电容c50充电的电流很大,能在极短时间内将电容c50充满。因此充电电路能确保在驱动电机401工作时,可控硅驱动信号周期性地给电容c50充电,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一直处于高电压状态,确保电磁开关闭合而使电控锁定装置一直处于锁定状态。当驱动电机401停止工作时,驱动信号消失,充电电路不再给电容c50充电,电容c50通过电阻r53放电,当电压降低到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设定电压时,电磁开关断电而使电控锁定装置解锁。放电时间由电容c50和电阻r53的参数决定,从而确定电磁开关断电的延时时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合适地选择电容c50和电阻r53的参数,放电时间确定为10秒,从而使电控锁定装置在驱动电机401停止工作后延时10秒解锁,这进一步确保使用安全。

根据优选实施例,杯体1和杯盖102之间还夹有密封圈。杯盖102通常在其中心部位设有通孔,以便在对杯体1内的食物加热时允许蒸汽排出。同时,为了防止加热时杯体1内的食物溢出,还可在该通孔中插入防溢盖。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防溢盖为带顶的空心圆柱体形式的透明量杯102。该机体还可包括实现其功能的其它必要部件,这些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文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用于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若干改进、修改和变型,但这些改进、修改和变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都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