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481发布日期:2018-09-21 20:10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炒锅一般都是包括一个锅体和一个锅盖,锅体一般采用铁质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为了便于用户在炒菜时把持锅体,一般会在锅体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手柄,考虑到手柄的强度一般会选择强度较好的金属材料,因此手柄由于锅体的热传导会比较烫手,虽然现有技术考虑在手柄外部包裹一层隔热层,但是从灶具发出的热量和锅体内散发出来的热量也容易烫伤用户的手。

使用炒锅时由于锅体本身的重量和菜的重量,用户在端起锅体时为了省力习惯性会将手尽量靠近锅体把持,这样就更加容易烫伤手;另一方面对于女士来说,炒锅的重量加上菜的重量用一个手端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手柄上容易溅到油渍,手在把持时容易打滑,一打滑容易打翻锅体,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防烫功能、又比较省力的炒锅。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上端呈开口状,所述锅体外侧面上设有一个手柄,所述手柄一端与锅体连接,另一端呈悬臂状,所述手柄上靠近锅体一端设有一个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为挡片,所述挡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部设有一层防烫套,所述阻挡部件与防烫套一体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部设有一层防烫套,所述阻挡部件与防烫套分体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设有至少一条可伸入手掌并握紧手柄的护环。

进一步的,所述护环两端各设有一个圆环,所述手柄上设有两圈凹槽,两圈圆环分别套装于两圈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护环的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护环呈弧形片状。

进一步的,所述防烫套的外侧面靠近下方设有四个手指凹坑。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所述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外侧面上设有一个手柄,所述手柄上靠近锅体一端设有一个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的设置一方面能有效地阻挡灶具产生的火焰和锅体内传出的热量,进而保护用户的手不被烫伤,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用户想省力而太过于靠近锅体引起烫伤,所述阻挡部件的设置起到阻隔的作用,再者,所述阻挡部件还可以阻挡炒菜时溅出的油烫伤用户;将阻挡部件上设置至少一个凹陷,可以方便用户将炒菜的炒具或者勺子搁于凹陷内,并架于锅体开口处,减少炒具或者勺子在锅体内熬煮的情况;所述手柄上防烫套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手柄的温度,防止烫伤用户;所述手柄上护环的设置当用户需要端起锅体时,将手伸入护环内再握紧手柄,这样可以使用户更加省力,并且也不容易打滑;将护环设置成可围绕手柄转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满足更多用户,左手或者右手用户都可方便使用,也可以方便用户手伸入护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第三实施例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锅体;2、锅盖;3、手柄;4、防烫套;5、挡片;6、凹陷;7、凹坑;8、提手;9、出气孔;10、护环;11、弧形片状护环;12、圆环;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列一:

作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锅体1和锅盖2,所述锅体1上端呈开口状,所述锅体1外侧面上设有一个手柄3,所述手柄3一端与锅体1连接,另一端呈悬臂状,所述手柄3上靠近锅体1一端设有一个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的设置一方面能有效地阻挡灶具产生的火焰和锅体内传出的热量,进而保护用户的手不被烫伤,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用户想省力而手太过于靠近锅体1引起烫伤,所述阻挡部件的设置起到阻隔的作用,再者,所述阻挡部件还可以阻挡炒菜时溅出的油烫伤用户。

本发明中,所述手柄3外部设有一层防烫套4,所述阻挡部件与防烫套4分体可拆卸设置。可拆卸设置可以方便阻挡部件拆除清洗,当然,阻挡部件比较靠近锅体和火焰,比较容易变形和损坏,因此维修和更换需要方便一些,将阻挡部件设置成可拆卸的方式,维修更换更加方便。

本发明中,所述阻挡部件为挡片5,所述挡片5上设置一个凹陷6。在炒菜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在炒完菜之后需要进行熬煮,熬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炒具无处放置的问题,放置于台面上容易污染台面,并且炒具也不够卫生,所述凹陷6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将炒菜的炒具或者勺子搁于凹陷6内,并架于锅体1开口处,减少炒具或者勺子在锅体1内熬煮的情况。

本发明中,所述凹陷6的形状为向下凹的圆弧形,所述凹陷6的内边缘高度与锅体1开口处的上边缘高度一致。向下的圆弧形凹陷6便于放置炒具或者勺子,不容易掉落,凹陷6的内边缘和锅体1的开口处的上边缘作为炒具或者勺子的两个支撑点,可以很好的支撑住炒具和勺子,放置更加平稳。

本发明中,所述挡片5的上边缘高度高于锅体1的开口上边缘高度。

本发明中,所述防烫套4的外侧面靠近下方设有四个手指凹坑7。所述手指凹坑7的设置可以便于用户的手更加舒适的把持住手柄3,贴合度更加好,也使用户在握持时更加省力。

本发明中,所述锅盖2上设有提手8,所述提手8为圆形凸块,并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于锅盖2上。所述提手8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将锅盖2提起,防止锅盖2烫伤手。

本发明中,所述锅盖2上设有出气孔9,所述出气孔9贯穿所述锅盖2。在锅盖2配合锅体1使用时,锅体1内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可以从所述出气孔9内跑出,进而减少锅盖2被水蒸气冲起情况,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安全。

本发明中,所述出气孔9上设置限压阀(图中未示出),所述限压阀采用弹力的方式进行限压,通过设置一定的弹力,当水蒸气向上冲的力大于弹力时,限压阀打开,小于时限压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上限压阀的设置可以兼顾锅体内的温度,并且也能防止锅盖被冲起。

当然,本发明中,所述阻挡部件与防烫套也可以一体制成;在阻挡部件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凹陷。那么,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列二:

作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3上设有一条可伸入手掌并握紧手柄的护环10;所述护环10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护环10采用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手柄3上护环10的设置当用户需要端起锅体1时,将手伸入护环10内再握紧手柄3,这样可以使用户更加省力,并且也不容易打滑;所述护环10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可以使护环10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不同大小用户的手形,并且也可以在手伸入护环时弹性更加好伸入。

本发明中,所述锅盖2上的提手可以设置成可折叠状,锅盖2盖于锅体1上使用时,折叠部处于折叠状态,当需要将锅盖2站立放置时,折叠部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再折叠部上设置接水槽(图中未示出),当锅盖站立时,锅盖上的水可以滴入接水槽内。以上设计可以放置水污染台面,并且实现了锅盖的站立放置,进而节省了放置空间。

当然,本发明中,所述护环的截面也可以为方形或者椭圆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多边形;手柄上也可以设有两条或者三条可伸入手掌并握紧手柄的护环。那么,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列三:

作为本发明所述炒锅的第三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3上设有一条可伸入手掌并握紧手柄的弧形片状护环11;所述弧形片状护环11两端各设有一个圆环12,所述手柄3的防烫套4上设有两圈凹槽13,两圈圆环12分别套装于两圈凹槽13内;所述弧形片状护环11采用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将弧形片状护环11设置成可围绕手柄3转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满足更多用户,左手或者右手用户都可方便使用,也可以方便用户手伸入弧形片状护环11;所述弧形片状护环11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并且两端的两个圆环12由手采用橡胶制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安装拆卸时,可以拉伸,在防烫套4上设置两圈与圆环12相配合的凹槽13,安装时,两圈圆环12分别陷入两圈凹槽13内,并且圆环12可在凹槽13内绕轴线转动。

当然,本发明中,手柄上也可以设有两条或者三条可伸入手掌并握紧手柄的护环。那么,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