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2018发布日期:2018-12-19 06:1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框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窗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框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窗框都是采用框条拼接的方式组装而成。如图1所示,现有的窗框的拼接方法是首先在框条01的端部进行45°的斜切,然后把框条01的端部相接,并在相接处的内部设置角码02,后续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使框条01相对于角码02固定,以实现窗框的组装。

而该种窗框的拼接方法需要对框条的端部进行精确的45°的斜切,为此,需要设置特定的夹具对框条进行固定,框条固定后再进行斜切。这使得窗框的生产变得复杂,而且不同长短不同大小的框条都需要配置对应的夹具,使得生产效率低,且生产成本高。

为此,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框总成,其无需对框条的端部进行斜切,框条的加工简单,窗框的生产成本低。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框总成,其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角码,所述第一框条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框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切口,所述第二框条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切口;所述角码包括转角部以及从所述转角部往外伸出的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窗框的转角处的夹角由所述第一插接段与第二插接段之间所成的夹角限定,所述第一框条的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段并连接至所述转角部,所述第二框条的端部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段并连接至所述转角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角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段之间形成第一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框条插接至所述第一阶梯结构,所述转角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框条并与所述第一框条结合的第一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框条的截面的外轮廓一致;所述转角部与所述第二插接段之间形成第二阶梯结构,所述第二框条插接至所述第二阶梯结构,所述转角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框条并与所述第二框条结合的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框条的截面的外轮廓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角码为钢材角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上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上的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上的定位孔相对,设置连接部件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销钉或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总成包括合页,所述合页的其中一片合页活动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接段;所述第一插接段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框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框条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的端部相对的插孔,所述合页活动片穿过所述插孔后插入所述插槽;所述第一框条包括与所述合页活动片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连接部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壁的通孔、所述合页活动片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一插接段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段包括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下凹部分,所述下凹部分构成所述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合页活动片被夹紧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插接段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合页活动片在竖直方向上托持所述插槽的顶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框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插槽的长度等于所述合页活动片的长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窗框总成,其打破了传统的把框条的端部进行45°斜切后拼装的制造方法。该种窗框总成的框条的端部的切口垂直于框条的长度方向,在生产时对框条沿垂直于框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进行切割即可,框条生产方便;同时,角码增设转角部,框条均插接至转角部,由转角部作为窗框的转角,因此避开了传统的框条与框条之间需要45°斜切以实现窗框的转角的情况;在组成窗框的框条无需进行斜切后,框条的加工和框条间的组装变得更简单,降低窗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框条与框条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窗框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合页活动片、第一插接段和第一框条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合页活动片、第一插接段和第一框条间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框条、02-角码;

1-第一框条、11-通孔、12-插孔、13-第一侧壁;

2-第二框条;

3-角码、31-转角部、32-第一插接段、33-第二插接段、34-第一阶梯结构、341-第一结合面、35-第二阶梯结构、351-第二结合面、36-定位孔、37-插槽;

4-连接部件;

5-合页活动片、5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文中所称的合页活动片,是指合页上相互铰接的两片活动片中的其中一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框总成,如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框条1、第二框条2和角码3,第一框条1的端部具有与第一框条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切口,第二框条2的端部具有与第二框条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切口;角码3包括转角部31以及从转角部31往外伸出的第一插接段32和第二插接段33,窗框的转角处的夹角由第一插接段32与第二插接段33之间所成的夹角限定,第一框条1的端部插接在第一插接段32并连接至转角部31,第二框条2的端部插接在第二插接段33并连接至转角部31。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窗框总成,其打破了传统的把框条的端部进行45°斜切后拼装的制造方法。该种窗框总成的框条的端部的切口垂直于框条的长度方向,在生产时对框条沿垂直于框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进行切割即可,框条生产方便;同时,角码增设转角部,框条均插接至转角部,由转角部作为窗框的转角,因此避开了传统的框条与框条之间需要45°斜切以实现窗框的转角的情况;在组成窗框的框条无需进行斜切后,框条的加工和框条间的组装变得更简单,降低窗框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角部31与第一插接段32之间形成第一阶梯结构34,第一框条1插接至第一阶梯结构34,转角部31包括朝向第一框条1并与第一框条1结合的第一结合面341,第一结合面341的外轮廓与第一框条1的截面的外轮廓一致;转角部31与第二插接段33之间形成第二阶梯结构35,第二框条2插接至第二阶梯结构35,转角部31包括朝向第二框条2并与第二框条2结合的第二结合面351,第二结合面351的外轮廓与第二框条2的截面的外轮廓一致。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第一框条1与转角部31和第二框条2与转角部31之间的平顺过渡,使得制造出来的窗框与现有的窗框的外观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角码3为钢材角码3。钢材强度高不易变形,安全性高。当然,除了采用钢材制造角码3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强度达到或高于钢材的金属或非金属的材质制造角码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段32和第二插接段33上均设置有定位孔36,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上均设置有通孔11(见图4所示),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上的通孔11分别与第一插接段32和第二插接段33上的定位孔36相对,设置连接部件4穿过通孔11和定位孔36。通过连接部件4使得第一插接段32和第二插接段33分别与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固定,实现窗框的组装,并使得窗框更牢固。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件4为销钉或螺钉,当采用螺钉时,定位孔36对应设置为螺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窗框总成包括合页,合页的其中一片合页活动片5安装在第一插接段32;第一插接段32设置有插槽37,插槽37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框条1的长度方向,第一框条1设置有与插槽37的端部相对的插孔12,合页活动片5穿过插孔12后插入插槽37;第一框条1包括与合页活动片5相对的第一侧壁13,通孔11设置在第一侧壁13,连接部件4依次穿过第一侧壁13的通孔11、合页活动片5的安装孔51和第一插接段32的定位孔36。现有技术中,合页活动片与窗框的框条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螺钉穿过合页的安装孔之后直接拧进框条内,窗框所受到的力一般都是转化为把螺钉从框条往外拉扯的拉力,且拉力容易集中到其中一颗螺钉与框条的连接位处,窗框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质地较软,在这种拉力的作用下铝合金材质的螺孔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螺钉容易被拉出。而在本实施例中,当窗框受力时,力传递到合页活动片5,合页活动片5位于第一侧壁13与第一插接段32之间,这样,除非是把第一侧壁13撕裂或者把连接部件4扯断,才能使得合页活动片5从第一框条1内掉出,但这也难以实现,窗框不易发生坠落,因此安全性高,不易发生窗坠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段32包括朝向第一侧壁13的侧面,侧面设置有下凹部分,下凹部分构成插槽37。直接在侧面上制造插槽37的话制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合页活动片5被夹紧在第一侧壁13与第一插接段32之间。这样,能够对合页活动片5进行固定,防止其随意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合页活动片5在竖直方向上托持插槽37的顶部。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框条1的长度方向上,插槽37的长度等于合页活动片5的长度。现有技术中的框条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也是通过螺钉来实现,框条的重量都聚集到螺钉与侧壁的螺孔的连接处,使得侧壁上的螺孔容易发生变形,当螺钉出现松动后,框条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得不牢固。而在本实施例中,合页活动片5是穿过插孔12后插入插槽37内,插槽37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框条的长度方向,合页活动片5能够对插槽37的顶部起到托持作用,这样,合页活动片5所承受的重量能够通过托持的方式进行支撑,不存在螺钉脱离螺孔的风险,因此安全性高,不易发生窗坠落。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