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隔热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234发布日期:2019-03-16 00:0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隔热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门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隔热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传统的隔热推拉门窗有两种45°组角和90°组角两种组装方法。

如图1-1至图1-5,45°组角隔热推拉门窗安装制作过程中,先将u形隔热槽(1)和推拉窗边框(3)等组装成推拉窗框。再将滑轨密封毛条(4)、推拉窗扇料(5)、玻璃密封胶条(6)、中空玻璃(7)、玻璃垫块(8)、滑轮(9)、装饰盖板(10)、隔热勾企件(12)、勾企密封胶条(13)等组装成推拉窗扇。然后再将相应的推拉扇安装到推拉窗框相应的滑轨上。

如图2-1至图2-5,90°组角隔热推拉门窗安装制作过程中,先将u形隔热槽(1)、推拉窗推拉窗上滑(14)、下滑(18)、推拉窗边框(21)等组装成推拉窗框。再将滑轨密封胶条(15)、推拉窗上扇料(16)、推拉窗下扇料(17)、推拉边扇料(19)、边扇密封胶条(20)、璃密封胶条(6)、中空玻璃(7)、玻璃垫块(8)、滑轮(9)、装饰盖板(10)、隔热勾企件(12)、勾企密封胶条(13)等组装成推拉窗扇。然后再将相应的推拉扇安装到推拉窗框相应的滑轨上。

无论采用哪种组装方法普通的隔热推拉门窗均有以下三个缺点:第一,由于传统的推拉门窗扇运行在不同的滑轨之上,造成内推拉扇滑轨内侧密封带(22)、内推拉扇滑轨外侧密封带(23)、外推拉扇滑轨内侧密封带(24)、外推拉扇滑轨外侧密封带(25)、勾企密封胶条(13),分别居于不同的平面内,而且均没有完全闭合,形成完整的密封,这样必然会留下很多密封的漏洞。最典型的就是内推拉扇滑轨外侧密封带(23)、外推拉扇滑轨内侧密封带(24)、勾企密封胶条(13)与u形隔热槽(1)之间形成的贯穿室内外的孔洞(2)。这个孔洞(2)比较合理的方法是使用了类似如图4所示的风堵(26)来进行密封。风堵(26)一般由比较坚硬的基座(261)和比较柔软易变性的密封翅(262)两部分组成。由于推拉门窗自身的误差,为了保证整个孔洞(2)被完全封闭,风堵密封翅的长度必须要足够长,工作的时候处于变形倒伏状态。但这样此处会存在如图5所示的两个缝隙,一是勾企密封胶条(13)与变形的风堵密封翅(262)无法对齐而产生缝隙(27),二是绝大多数推拉门窗滑轨处密封的设计不合理,轨道密封材料(此处以滑轨密封毛条为例)和推拉窗扇料密封槽口头部(28)并不平齐,与变形的风堵密封翅之间也会留下缝隙(29)。因密封带不闭合而产生的缝隙,这是传统的推拉门窗几乎无法解决的弊病,造成传统的推拉门窗气密性能低下,连带降低隔热性能和隔声性能。第二,传统的推拉门窗勾企密封胶条如图6所示暴露于室外,直接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本身就对气密性不利,而且勾企密封胶条容易更早的老化,进一步降低气密性。第三,传统的推拉门窗的隔热勾企件采用外置固定设计,装饰盖板与推拉窗扇之间的隔热间距,依赖于隔热勾企件的厚度(如图6所示)。为了推拉门窗整体尺寸的协调和美观,避免型材截面过于宽大,隔热勾企件的厚度一般为1.5mm~3mm,而隔热型材隔热条的宽度最小为12mm,显而易见隔热勾企件处的隔热性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

为了解决传统推拉门窗气密和隔热性能低下,折叠推拉门窗、平移推拉门窗和提升推拉门窗等一些技术纷纷推出。但是这些高性能推拉门窗大多改变了传统推拉门窗的结构和密封方式,使用了极其复杂的五金和附配件体系,价格十分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推拉门窗内结构很难克服密封带不闭合且不在同一平面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及弊端,从而提出一种高气密、高水密、高隔声的高性能推拉门窗结构,并且该推拉门窗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维修,其成本尽量接近传统推拉门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性能隔热推拉门窗,包括:边框组件和扇料组件;所述边框组件包括:推拉门窗边框、山字形隔热槽和风堵;

所述扇料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其主要包括: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推拉门窗勾企扇料、中空玻璃、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和玻璃密封胶条;

所述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和推拉门窗勾企扇料围设于中空玻璃的四边,其中,扇料组件与边框组件的接触面设置为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相邻扇料组件的接触面设置为推拉门窗勾企扇料,所述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设置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与推拉门窗边框的结合处,所述玻璃密封胶条设置于中空玻璃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中空玻璃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结合处,所述相邻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接触面处设置有内置隔热勾企件。

优选的,所述中空玻璃的下边缘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接触处设置有玻璃垫块,所述玻璃垫块设置于中空玻璃下方,所述玻璃垫块设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内的上半部,所述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的下半部设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可以沿推拉门窗边框滑动。

优选的,所述山字形隔热槽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中翅,所述中翅与山字形隔热槽为一体式结构,相应的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在靠近中翅一侧设有密封胶条槽口,中翅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之间填充有中翅密封胶条,中翅密封胶条设置于密封胶条槽口处。

优选的,所述推拉门窗勾企扇料靠近内置隔热勾企件的一侧设置有搭接勾a和密封胶条槽口b,所述搭接勾a和内置隔热勾企件分别位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开口端设置有内固定装饰盖板,所述内固定装饰盖板包括:卡头、锁边和固定板,所述锁边卡接于内置隔热勾企件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与内置隔热勾企件之间通过不锈钢自攻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置隔热勾企件通过不锈钢自攻钉固定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一侧,所述内置隔热勾企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主要包括:密封胶条槽口c、搭接勾b、卡脚、可变形支撑腿、锁头、固定平台和主支撑腿,所述卡脚卡入内固定装饰盖板的卡头内,不锈钢自攻钉连接推拉门窗勾企扇料、内置隔热勾企件的固定平台和内固定装饰盖板的固定板,在密封胶条槽口c处设置有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其主要包括:平齐定位翅、平齐定位头部、定位凸起、密封翅b和限位支撑壁,所述平齐定位翅、定位凸起的外端面平齐,在其背部设置有倾斜的限位支撑壁,所述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设置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的密封胶条槽口a处,所述密封翅b贴紧推拉门窗边框或山字形隔热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中翅密封胶条包括平齐定位翅和密封翅c,所述密封翅c紧贴山字形隔热槽的中翅设置。

优选的,所述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设置为蘑菇形,其包括一胶条头部,为蘑菇形空心状,所述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设置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密封胶条槽口b处,其胶条头部朝外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内置隔热勾企件的密封胶条槽口c处设置有勾企双翅密封胶条,所述勾企双翅密封胶条具有两根朝外设置的密封翅:长翅和短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改传统推拉门窗的二道密封带变为三道密封带,密封性能更好;

2、本发明勾企处双胶条密封体系配合中翅密封胶条和山字形隔热槽形成完整闭合的一道合格密封带,彻底解决了传统推拉门窗孔洞处密封不严的弊病;

3、本发明采用双勾体系,可以避免勾企处胶条被直接风吹日晒雨淋,提高胶条使用寿命及密封性能;

4、本发明采用内置隔热勾企件,有较大的隔热间距,避免隔热短板的存在;

5、本发明的推拉轨道处密封胶条采用两侧平齐的结构,不仅让推拉门窗运行摩擦力小,自身密封效果好,而且可以配合风堵,形成第二道合格的密封带;

6、本发明使用传统推拉门窗技术现有的五金配件,保证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维修,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可以媲美和超过现有技术下成本数倍于本发明的其他高性能推拉门窗,极具市场推广潜力。

附图说明

图1-1是现有45°组角技术上边框处节点图;

图1-2是现有45°组角技术下边框处节点图;

图1-3是现有45°组角技术左边框处节点图;

图1-4是现有45°组角技术勾企处节点图;

图1-5是现有45°组角技术右边框处节点图;

图2-1是现有90°组角技术上滑处节点图;

图2-2是现有90°组角技术下滑处节点图;

图2-3是现有90°组角技术左边框处节点图;

图2-4是现有90°组角技术勾企处节点图;

图2-5是现有90°组角技术右边框处节点图;

图3是现有技术密封带不闭合示意图;

图4是风堵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孔洞处密封缺陷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勾企处缺陷示意图;

图7-1是本发明上边框处节点图;

图7-2是本发明下边框处节点图;

图7-3是本发明左边框处节点图;

图7-4是本发明勾企处节点图;

图7-5是本发明右边框处节点图;

图8是本发明山字形隔热槽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内固定装饰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内置隔热勾企件结构示意图;

图13-1是本发明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13-2是本发明中翅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13-3是本发明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13-4是本发明勾企双翅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双胶条密封体系密封方法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勾企双翅密封胶条在推拉扇运行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密封带闭合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孔洞处密封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u形隔热槽;2-孔洞;3-推拉窗边框a;4-滑轨密封毛条;5-推拉窗扇料;6-玻璃密封胶条;7-中空玻璃;8-玻璃垫块;9-滑轮;10-装饰盖板;11-不锈钢自攻钉;12-隔热勾企件;13-勾企密封胶条;14-推拉窗上滑;15-滑轨密封胶条;16-推拉窗上扇料;17-推拉窗下扇料;18-推拉窗下滑;19-推拉窗边扇料;20-边扇密封胶条;21-推拉窗边框b;22-内推拉扇滑轨内侧密封带;23-内推拉扇滑轨外侧密封带;24-外推拉扇滑轨内侧密封带;25-外推拉扇滑轨外侧密封带;26-风堵,261-基座,262-密封翅a;27-缝隙;28-推拉窗扇料密封槽口头部;29-缝隙;30-山字形隔热槽,301-中翅,;31-推拉门窗边框;32-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1-平齐定位翅,322-平齐定位头部,3221-定位凸起,323-密封翅b,324-限位支撑壁,33-中翅密封胶条,331-平齐定位翅,332-密封翅c;34-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1-密封胶条槽口a,342-密封槽口头部;35-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1-搭接勾a,352-密封胶条槽口b;36-内固定装饰盖板,361-卡头,362-锁边,363-固定板;37-内置隔热勾企件,371-密封胶条槽口c,372-搭接勾b,373-卡脚,374-可变形支撑腿,375-锁头,376-固定平台,377-主支撑腿;38-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1-胶条头部;39-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1-长翅,392-短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7-1至图7-5,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性能隔热推拉门窗,包括:边框组件和扇料组件;所述边框组件包括:推拉门窗边框31、山字形隔热槽30和风堵26;

所述扇料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其主要包括: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中空玻璃7、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和玻璃密封胶条6;

所述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和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围设于中空玻璃7的四边,其中,扇料组件与边框组件的接触面设置为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相邻扇料组件的接触面设置为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所述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设置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与推拉门窗边框31的结合处,所述玻璃密封胶条6设置于中空玻璃7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中空玻璃7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的结合处,所述相邻推拉门窗勾企扇料的接触面处设置有内置隔热勾企件37。

如图8、图9所示,所述山字形隔热槽30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中翅301,所述中翅301与山字形隔热槽30为一体式结构,相应的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在靠近中翅301一侧设有密封胶条槽口a341,中翅301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之间填充有中翅密封胶条33,中翅密封胶条33设置于密封胶条槽口a341处。

采用山字形隔热槽30替换u形隔热槽1,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替换普通推拉门窗扇料。与传统技术的u形隔热槽1相比,山字形隔热槽30在槽中央设有中翅301,相应的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在靠近中翅301一侧设有密封胶条槽口a341,可以安装中翅密封胶条33。这样与传统技术轨道两侧的两道密封带相比,在中翅301处增加了一道密封带,变成3道密封带,密封性更好。

如图10所示,所述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靠近内置隔热勾企件37的一侧设置有搭接勾a351和密封胶条槽口b352,所述搭接勾a351和内置隔热勾企件37分别位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的两端。

如图11所示,所述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的开口端设置有内固定装饰盖板36,所述内固定装饰盖板36包括:卡头361、锁边362和固定板363,所述锁边362卡接于内置隔热勾企件37的一端,所述固定板363与内置隔热勾企件37之间通过不锈钢自攻钉11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内置隔热勾企件37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主要包括:密封胶条槽口c371、搭接勾b372、卡脚373、可变形支撑腿374、锁头375、固定平台376和主支撑腿377,所述卡脚373卡入内固定装饰盖板36的卡头361内,不锈钢自攻钉11连接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内置隔热勾企件37的固定平台376和内固定装饰盖板36的固定板363,在密封胶条槽口c371处设置有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

本发明采用内置隔热勾企件,安装时需先将内置隔热勾企件37的的卡脚373,卡住内固定装饰盖板36的卡头361,然后利用可变形支撑腿374和锁头375的变形能力,用力压迫锁头挤过内固定装饰盖板上的锁边362,锁头375复位后内置隔热勾企件37即可先行安装在内固定装饰盖板36上。然后把内置隔热勾企件37和内固定装饰盖板36一起推入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中,当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可以完全压住内置隔热勾企件的固定平台376后,使用不锈钢自攻钉11,将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的短扇料和内置隔热勾企件37一起固定于内固定装饰盖板的固定板363上。与传统的外置固定的隔热勾企件相比,可变形支撑腿374和主支撑腿377的高度均为10.5mm,这是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和内固定装饰盖板36在此处的隔热间距。与此同时,在密封胶条槽口c371和锁头375处的隔热距离为10.8mm。这样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和内固定装饰盖板36之间的隔热与推拉窗其他部位的隔热能力几乎相同,不再存在隔热性能的短板。

如图13-1所示,所述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其主要包括:平齐定位翅321、平齐定位头部322、定位凸起3221、密封翅b323和限位支撑壁324,所述平齐定位翅321、定位凸起3221的外端面平齐,在其背部设置有倾斜的限位支撑壁324,所述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设置于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的密封胶条槽口a341处,所述密封翅b323贴紧推拉门窗边框31或山字形隔热槽30设置。本发明的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采用两侧平齐的结构。为了保证两侧平齐的结构,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整体上为空心胶条,一侧使用平齐定位翅321,另外一侧使用平齐定位头部322和定位凸起3221。如果两侧均使用平齐定位翅,推拉门窗一般都存在加工和安装的误差,一旦出现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向外错位,将无法保证平齐的结构。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的平齐定位翅和定位点与所密封物体之间,有微小的间隙,理论上不存在摩擦力的同时可以挡风,减少密封翅所受风力。中翅密封胶条33的平齐定位翅331也是相同的道理。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的中间设有细软的密封翅b323,极易发生变形,可以有效的减少推拉窗扇运行时的摩擦力。为了保证密封的可靠,在密封翅两侧设有斜向的限位支撑壁324,可以避免细软的密封翅被风吹开,过度变形。这种胶条的平齐结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如图17所示保证与之接触风堵26的密封翅a262或者其他类似结构之间密封的紧密。这样内推拉扇滑轨外侧和外推拉扇滑轨内侧的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配合风堵,可以形成第二道合格的密封带。

如图13-2所示,所述中翅密封胶条33包括平齐定位翅331和密封翅c332,所述密封翅c332紧贴山字形隔热槽30的中翅301设置。

如图13-3所示,所述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设置为蘑菇形,其包括一胶条头部381,为蘑菇形空心状,所述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设置于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的密封胶条槽口b351处,其胶条头部381朝外设置。

如图13-4所示,在所述内置隔热勾企件37的密封胶条槽口c371处设置有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所述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具有两根朝外设置的密封翅:长翅391和短翅392。本发明使用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压紧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侧翼的双胶条密封体系,代替传统技术勾企密封胶条13的胶条与型材接触滑动密封体系。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的胶条头部381为蘑菇形空心状,即可以进行一定变形,又有很好的弹性。勾企双翅密封胶条的长翅391和短翅392比较柔软,容易变形。如图14所示,在推拉窗扇闭合时接触到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的胶条头部381侧翼的时候,变形倒向运行相反方向一侧。如图15所示,这种密封方式保证了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在运行时几乎接触不到异侧的任何型材和胶条,不会像传统推拉门窗技术勾企密封胶条与型材接触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且长翅391和短翅392形成的双翅密封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

最重要的是如图16所示,中翅密封胶条33和同一侧的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和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在同一平面上,可以形成一道完整闭合的密封带。中翅密封带和山字形隔热槽中翅301配合将u形隔热槽1存在的孔洞2分隔成室内侧和室外侧,不再存在贯通孔洞室内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相应的需要在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上设有密封胶条槽口351安装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内置隔热勾企件37需要设有密封胶条槽口c371,安装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

本发明采用双搭接体系,在门窗闭合时,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搭接勾a351和内置隔热勾企件37的搭接勾b372,可以互相搭接(如图7-4),彼此勾住限位,辅助提高推拉门窗的密封性和安全性。与传统推拉门窗由隔热勾企件之间形成的单搭接体系相比,本发明的推拉门窗勾企扇料和内置隔热勾企件的搭接勾,在密封胶条的室外一侧,可以避免此处密封胶条被直接风吹、日晒、雨淋,提高胶条使用寿命及密封性能,而此处的密封能力,是保证整个推拉窗密封性能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发明的门窗结构安装制作过程中,先将山字形隔热槽30和推拉窗边框31等组装成推拉窗框。再将双面平齐滑轨密封胶条32、中翅密封胶条33、三密封槽推拉门窗扇料34、推拉门窗勾企扇料35、内固定装饰盖板36、隔热勾企密封件37、勾企蘑菇形密封胶条38、勾企双翅密封胶条39、玻璃密封胶条6、中空玻璃7、玻璃垫块8、滑轮9等组装成推拉窗扇。然后再将相应的推拉扇安装到推拉窗框相应的滑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