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5920发布日期:2019-03-02 01:2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热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锅体是用透明玻璃完整制成,器具是由上下分离的两部分通过立柱连接组成,从器具外部可清晰看到锅体内部状态的电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电热器具,因锅体都是包裹在器具中,如电饭锅、电压力锅、电蒸锅、慢炖锅、紫砂锅、电水壶等,存在使用者无法观察内部加热状态的问题。为了迎合使用者对内部加热状态观察的需求,一些厂商用透明玻璃或塑料制成整个锅盖,或是在锅盖上的部分区域镶嵌透明玻璃或塑胶的方法加以实现,但这些方法因光照、蒸汽凝结等原因,使得观察效果不尽人意,而逐渐被放弃;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锅体,是否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尤其是不粘喷涂层,在高温状态是否会分解致癌物等问题,高度关注和担忧。

为了满足使用者对绿色、健康、可视器具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外部可视,快速增长的器具——养生壶;虽然,养生壶从外部能够直接观察到内部的加热状态,但养生壶的壶体是由透明玻璃制成的壶身,以及用硅胶密封固定在壶身底部的金属热盘组成;因此,尽管养生壶加热时,会不会产生有机分解物或致癌物有待考证,但其功能设置存在较大的局限是不争的事实,如不能用于煮饭、煎炸、焖烧等,且一旦出现干烧密封硅胶势必损坏,轻则出现泄漏,重则引发电气安全事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成器具的上下两大组件是通过立柱连接,立柱连接的两大组件间形成大面积的贯通空隙,器具的上部组件设有检测装置,将用透明玻璃制成的整个锅体放入器具中后,从器具外部通过两大组件间的贯通空隙,便可清晰观察到锅体内部的状态。因此,本发明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且整合了现有产品的优势,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功能设置齐全,工作全程易观察,工作过程环保、健康的新型电热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其特征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是包括由电子元件组成可控制加热的主板,与主板电气连接,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热源,从外界导入电能的电源线,以及对内部器件起安装、防护作用的外观件组成的组合器件;

锅具:所述锅具由锅体和锅盖组成,所述锅体整体用透明玻璃制成,具有盛装加热物体和任意挪动的特性;

护套:所述护套是由多个零部件,和安装在护套上与主板电气连接的检测装置组成,其内侧设有定位和防护锅体,形状和尺寸与锅体匹配的空腔;

操控板:所述操控板是由电子元件组成,与主控板电气连接后,具有人机互动能力的器件;

立柱:所述立柱是设有隐藏式布线通道,用于连接底座与护套的器件;

所述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是指底座与护套通过立柱连接为一体后,置于器具中的锅体内部状态,通过底座与护套间立柱所在区域的贯通空隙,从器具外部清晰可见的电热器具。

本发明的附加技术方案是:

所述操控板是设置在底座上,或是设置在护套上。

所述立柱是独立的器件,或是底座和护套各自凸起的组合,再或是底座或护套的独立凸起。

所述立柱是圆形,或是方形,再或是异形。

所述立柱是1根,或是2根以上。

所述通过立柱连接于一体的底座与护套是固定连接,或是护套可沿立柱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盛装加热食物的透明玻璃锅体,因整体用无机材料高温烧制而成,具有可回收利用,无污染,全透明,耐高温,不含重金属,加热工作无高温有机分解物等特点;用立柱连接的上下两大组件间形成的贯通空隙,不仅为从器具外部观察锅体内部状态,提供了的大范围的窗口和充足的采光,而且还有效降低了高温热源对贯通空隙上部检测装置的干扰和影响。其余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明显,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电热器具的轴测分解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电热器具的轴测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电热器具的轴测分解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电热器具的轴测视图。

附图标记:3、锅具;31、锅体;32、锅盖;5、底座;6、操控板;7、立柱;8、护套;9、检测装置;a、空隙;99、电热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器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描述中涉及名词、术语的说明。电气连接:广义上是指电气产品中所有电气回路的集合,包括电源连接部件例如电源插头、电源接线端子等、电源线、内部导线、内部连接部件等,而狭义上的电气连接则只是指产品内部将不同导体连接起来的所有方式;热源:是指热传导发热盘,热辐射发热盘,光波加热管,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技术等。而“电源线”、“外观件”、“主板”、“电子元件”、“匹配”、“采光”等名词和术语,由于说明、用途、特性、安装连接等,均与公知技术相近或相同,故本文中无相关的图示和说明,应在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描述做广义理解,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所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名词和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4,对本发明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进行综合描述。

本发明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包括:由电子元件组成可控制加热的主板,与主板电气连接,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热源,从外界导入电能的电源线,以及对内部器件起安装、防护作用的外观件组成的底座(5);由整体用透明玻璃制成,具有盛装加热物体和任意挪动的锅体(31),和金属或非金属制成的锅盖(32)组成的锅具(3);由多个零部件和安装有与主板电气连接,以温度、湿度、流量、流速等物理量,作为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9)组成,其内侧设有定位和防护锅体(31)偏移、滑动、跌落,形状和尺寸与锅体(31)匹配空腔的护套(8);由电子元件组成与主控板电气连接后,具有人机互动能力,是设置在底座(5)上,或设置在护套(8)上的操控板(6);以及设有可穿设电气连接线,从器具外部不会看到的隐藏式布线通道,用于连接底座(5)与护套(8),是独立的器件,或是底座(5)和护套(8)上的柱状凸起组成,再或是底座(5)或护套(8)独立的柱状凸起组成,形状是圆形、或方形、再或是异形,数量的是1根、或2根以上,最佳方案为4根的立柱(7)。

所述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是指底座(5)与护套(8)通过立柱(7)连接为一体后,无论底座(5)、护套(8)、立柱(7)间是固定连接,或是护套(8)可沿立柱(7)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在底座(5)与护套(8)间立柱(7)所在的区域,都会形成左右前后彼此贯通,大功率加热的热辐射和热对流对护套(8)和检测装置(9)无影响,采光、可视性都良好的空隙(a),当锅体(31)置于器具中后,锅体(31)的内部状态,通过空隙(a)从器具外部清晰可见的电热器具(99)。

下面参考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采用立柱连接和玻璃锅体的电热器具,作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电子元件组成可控制加热的主板,与主板电气连接,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热源,从外界导入电能的电源线,以及对内部器件起安装、防护作用的外观件组成的底座(5);由整体用透明玻璃制成,具有盛装加热物体和任意挪动的锅体(31),和透明玻璃制成的锅盖(32)组成的锅具(3);由多个零部件和安装有与主板电气连接的检测装置(9)组成,其内侧设有定位和防护锅体(31)偏移、滑动、跌落,前端呈开口状,形状和尺寸与锅体(31)匹配空腔的护套(8);由电子元件组成与主控板电气连接后,具有人机互动能力,是设置在底座(5)上的操控板(6);以及用于连接底座(5)与护套(8),中心可穿设检测装置(9)与主板电气连接导线,彼此独立的4根,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圆形空心立柱(7)。

所述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是指底座(5)与护套(8)通过立柱(7)连接为一体后,底座(5)、护套(8)、立柱(7)间呈固定连接,在底座(5)与护套(8)间立柱(7)所在的区域,以及护套(8)前端的开口处,可形成左右前后彼此贯通,大功率加热不影响检测,采光、可视性都良好的空隙(a),当锅体(31)置于器具中后,锅体(31)内部的物体和加热状态,通过空隙(a)从器具外部能清晰可见的电热器具(99)。

实施例2: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由热源,电源线,以及外观件组成的底座(5);由整体用透明玻璃制成的锅体(31),和非金属制成的锅盖(32)组成的锅具(3);由多个零部件和安装有与主板电气连接的检测装置(9)组成,设置在护套(8)上的操控板(6);以及用于连接底座(5)与护套(8),中心可穿设操控板(6)和检测装置(9)与主板电气连接导线,彼此独立的4根,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圆形空心立柱(7)。

所述采用玻璃锅体烹饪可视的电热器具,是指底座(5)与护套(8)通过立柱(7)连接为一体后,护套(8)是可沿立柱(7)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即使当底座(5)与护套(8)间处于最小距离时,在底座(5)与护套(8)间立柱(7)所在的区域,都会形成左右前后彼此贯通,大功率加热不影响检测和操控,采光、可视性都良好的空隙(a),当锅体(31)置于器具中后,锅体(31)内部的物体和加热过程,通过空隙(a)从器具外部能清晰可见的电热器具(9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