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369发布日期:2019-02-10 23:0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具有烧水快、使用方便、易携带等优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

现有技术的电水壶主要包括:用于盛装食材的壶体、盖设在壶体顶部开口上的壶盖以及位于壶体底部的底座。其中,壶体的内壁上贴设有发热件,底座上具有线圈盘,线圈盘与发热件相对应,以使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力线能够有效切割到发热件。使用时,将盛装有食材的壶体放置在底座上,给底座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壶体内壁上的发热件,在发热件对应的位置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将壶体内的食材加热。

然而,上述电水壶的发热件是直接贴设在壶体的内壁上的,若用户忘记给壶体内加水或者壶体内的水被煮干而发生干烧时,由于发热件的温度很高,此时壶体的与发热件贴合的内壁的温度会很高,而壶体的外壁此时却是常温,导致壶体的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差较大,很容易导致壶体变形或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能够在发生干烧时防止壶体受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用于盛装食材的壶体、位于所述壶体的壶腔中的发热件以及位于所述壶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线圈盘,所述发热件的面向所述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使所述发热件与所述侧壁和/或所述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通过在发热件的面向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支撑部,通过支撑部对发热件进行支撑,使发热件与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不直接接触,当电水壶发生干烧时,由于发热件与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即,发热件与壶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壶体内壁的温度就不会太高,壶体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差就不会较大,从而防止壶体受到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对壶体进行了有效保护。比如,当壶体为玻璃壶体时,由于支撑部的存在,使得玻璃的冷热面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玻璃受热冲击而开裂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发热件为发热片,所述发热片设置在所述壶腔的底壁上,所述发热片的下表面具有所述支撑部。

在该种情况下,线圈盘对应设置在壶体的下方,通过将发热片设置在壶腔的底壁上,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发热片,在壶体的底面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将壶体内的食材加热,由于支撑部的存在,发热片与壶腔的底壁不直接接触,从而当电水壶干烧时,壶腔的底壁的温度不会太高,使得壶体的内底面和外底面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壶体底面受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间隔排布在所述发热片的下表面。

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支撑部间隔排布在发热片的下表面,从而对发热片进行更好的支撑,使发热片更加稳定,不会与壶腔的底壁接触。

可选的,所述发热件围设在所述壶腔的侧壁的底部,所述发热件的面向所述壶腔的侧壁的一面上具有所述支撑部;

所述发热件为环状。

在该种情况下,线圈盘为环状线圈盘,当壶体放置在底座上时,环状线圈盘围设在壶体的外侧,通过将发热件围设在壶腔的侧壁上,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发热件,在壶体的侧壁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将壶体内的食材加热。由于支撑部的存在,发热件与壶腔的侧壁不直接接触,从而当电水壶干烧时,壶腔的侧壁的温度不会太高,使壶体的内侧壁与外侧壁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壶体受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

通过将发热件设置为环状,保证了磁力线的切割面积,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发热件的周向间隔排布;

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发热件的周向排列成多行。

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为至少两个,提高了支撑部对发热件的支撑效果,使发热件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设置在所述发热件的面向所述壶腔的侧壁和/或所述底壁的一面上的支撑凸起。

通过支撑凸起实现对发热件的有效支撑,使发热件不会与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直接接触,结构简单且易制作。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所述发热件的部分朝向所述壶腔的侧壁和/或所述底壁一侧弯折而形成的弹性支脚。

通过弹性支脚对发热件进行良好支撑,使发热件不会与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直接接触,对壶体进行了有效保护。其中,当发热件为围设在壶腔侧壁上的发热环时,由于支撑部为弹性支脚,弹性支脚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把发热环固定在壶腔的侧壁上,防止其晃动,同时起到了对发热环的支撑效果,使发热环与壶腔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发热件一体冲压成型;

或者,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发热件上。

在制作发热件时,可以在发热件的面向壶体内壁的一面一体冲压形成支撑部,制作简单且方便。或者,支撑部和发热件分开制作,然后将支撑部固定在发热件上即可,比如,通过耐高温黏结剂将支撑部粘接在发热件上,装配方便且可靠。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高度范围为0.5mm~10mm。

通过将支撑部的高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既能够保证线圈盘通电产生的磁力线能够有效切割到发热件,同时对发热件进行有效支撑,使发热件与壶体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隙。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高度范围为2mm~3mm。

可选的,所述壶体为玻璃壶体或陶瓷壶体。

通过将壶体设置为玻璃壶体,用户可以透过壶体清楚地看到壶体内食材的状态,做到放心安全的饮用,而且实现了电水壶的可观赏性。由于玻璃壶体内的发热件的面向玻璃壶体的侧壁和/或底壁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若电水壶发生干烧,由于发热件与玻璃不直接接触,玻璃的温度也不会太高,从而防止玻璃受热冲击而导致玻璃开裂的情况出现。

通过将壶体设置为陶瓷壶体,使得炖盅出来的食材的口感更好。由于陶瓷壶体内的发热件的面向陶瓷壶体的侧壁和/或底壁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若电水壶发生干烧,由于发热件与陶瓷不直接接触,陶瓷的温度也不会太高,从而防止陶瓷受热冲击而导致陶瓷开裂的情况出现。

可选的,所述发热件的径向尺寸小于壶体的最小内径。

通过将发热件的径向尺寸设置为小于壶体的最小内径,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发热件从壶体的壶腔中取出,方便对发热件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体;

10—手柄;

11—侧壁;

12—底壁;

2—底座;

20—面板;

21—线圈盘;

211—环状线圈盘架;

212—线圈;

22—电路板;

23—风机;

2a—座体;

2b—线圈盘罩;

3—壶盖;

4—发热件;

41—支撑部;

5—测温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

该电水壶包括:用于盛装食材的壶体1、壶盖3、发热件4以及底座2。壶体1的顶部具有开口,壶盖3盖设在该开口上。发热件4位于壶体1的壶腔中。其中,可在壶体1的一侧设置手柄10,通过手柄10能够方便地壶体1端起或者放下。底座2位于壶体1的底部,底座2的顶部具有面板20,底座2上设有线圈盘21,线圈盘21通电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壶体1的壶腔中的发热件4,使发热件4发热,从而将壶体1内的食材加热。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件4可导磁,发热件4具体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发热件4为不锈钢材质或者为铝材质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导磁且满足食品卫生安全即可。

其中,面板20可以为玻璃面板,也可以为陶瓷面板,本实用新型对面板20的材质不作限定。面板20可以与底座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后续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其中,线圈盘21具体可包括:线圈盘架和绕设在线圈盘架上的线圈,线圈一般由漆包线绕制而成,比如,线圈由漆包铜线或漆包铝线绕制而成。具体实现时,可以在线圈盘架上设置绕线槽,漆包线沿着绕线槽绕设,从而在线圈盘架上形成线圈。

具体地,底座2内还设置有电路板22和风机23。其中,线圈盘21与电路板22电连接。由于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为主要的发热元件,在工作时会发出较多的热量,通过风机23对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进行散热,使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温度下工作。具体地,底座2上具有进风孔和出风孔,外部的冷却风在风机23的作用下从进风孔进入至底座2的内腔中,吹向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将线圈盘21和电路板22的热量带走,然后热空气从出风孔吹出至底座2外部,从而实现了对底座2内腔中各部件的散热。底座2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操作区,操作区上设置有按键,通过操作按键可实现电水壶的开启、关闭、加热功率的调整、加热模式的选择等功能,使用户体验感更好。其中,按键可以是触摸按键,也可以是机械式按键。

可以理解的是,壶体1与底座2可分离,当需要烹煮时,将盛装有食材的壶体1放置在底座2上,当不需要烹煮时,可将壶体1从底座2上取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的加热原理为电磁加热。当利用该电水壶烹煮食材时,将待烹煮食材放入壶体1内,然后将壶体1放置在底座2上,给底座2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21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壶体1的壶腔中的发热件4,在壶体1的内壁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将壶体1内的食材加热。

如果直接将发热件4贴设在壶体1的内壁上,若用户忘记给壶体1内加水或者壶体1内的水被煮干时,发热件4的温度会很高,与发热件4贴合的壶体1的一面的温度会很高,而壶体1的另一面的温度却是常温,导致壶体1的内壁和外壁的温差较大,很容易导致壶体1变形或开裂。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4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41,支撑部41用于使发热件4与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之间具有间隙。

也就是说,通过支撑部41对发热件4进行支撑,使发热件4与壶体1的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不直接接触,当电水壶发生干烧时,由于发热件4与壶体1的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壶体1内壁的温度就不会太高,壶体1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壶体1受到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对壶体1进行了有效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壶体1具体为玻璃壶体,发热件4位于玻璃壶体的壶腔中。当壶体1为玻璃壶体时,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从壶体1外部清楚地看到壶体1内的食材的状态,实现放心安全地饮用,且可以提高电水壶的观赏性。当用户忘记给壶体1内加水时或者当壶体1内的水煮干时,发热件4的温度很高,发热件4干烧时最高可以达到500多摄氏度,而玻璃的冷热面的温度差一般不能超过150℃,否则玻璃就会开裂。如果将发热件4直接贴设在玻璃壶体的内壁上,当玻璃壶体发生干烧时,有发热件4一面的玻璃温度达到500多摄氏度,而没有发热件4的一面的温度却很低,这样很容易导致玻璃开裂。而由于本实施例的玻璃壶体内的发热件4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的一面具有支撑部41,因此,玻璃与发热件4不会直接接触,玻璃的温度就不会太高,玻璃的冷热面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玻璃受到热冲击而导致玻璃开裂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壶体1也可以为陶瓷壶体。通过将壶体1设置为陶瓷壶体,使得炖盅出来的食材的口感更好。发热件4位于陶瓷壶体的壶腔中。发热件4的面向陶瓷壶体的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41,支撑部41用于对发热件4进行支撑,使发热件4与陶瓷壶体的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不直接接触,当电水壶发生干烧时,由于发热件4与陶瓷壶体的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陶瓷壶体内壁的温度就不会太高,陶瓷壶体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差就不会很大,从而防止陶瓷壶体受到热冲击而开裂的情况出现。上述的玻璃壶体和陶瓷壶体是为了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对壶体1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水壶不仅可以用来煮水,也可以用来烹煮银耳、豆浆、黄芪、当归、薏米等养生食材,还可以用来煮茶,比如红茶、黑茶、普洱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通过在发热件4的面向壶体1的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的一面上设置支撑部41,通过支撑部41对发热件4进行支撑,使发热件4与壶体1的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不直接接触,当电水壶发生干烧时,由于发热件4与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之间具有间隙,即,发热件4与壶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壶体1内壁的温度就不会太高,壶体1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差就不会较大,从而防止壶体1受到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对壶体1进行了有效保护。

继续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4具体为发热片,发热片设置在壶腔的底壁12上,支撑部41设置在发热片的下表面。在该种情况下,线圈盘21对应设置在壶体1的下方。在烹饪时,将壶体1放置在底座2顶部的面板20上,给底座2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流过线圈盘21上的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壶腔的底壁12上的发热片,在壶体1的底面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将壶体1内的食材加热。由于支撑部41的存在,发热片与壶腔的底壁12不直接接触,从而当电水壶干烧时,壶腔的底壁12的温度不会太高,从而使壶体1的内底面与壶体1的外底面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壶体1底面受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在发热片的外侧壁上设置支撑部41,使得发热片的外侧壁与壶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发热片的外侧壁与壶腔的侧壁不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对壶体1进行了保护。

具体实现时,可将支撑部41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撑部41间隔排布在发热片的下表面。通过多个支撑部41对发热片进行更好的支撑,使发热片更加稳定而不会与壶腔的底壁12直接接触。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支撑部41也可以为一个,比如,支撑部41为长条状,或者,支撑部41为一个圆环。

参照图3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支撑部41具体为设置在发热件4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的一面上的支撑凸起。通过支撑凸起实现对发热件4的支撑,使发热件4不会与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直接接触,结构简单且易制作。

其中,支撑部41可与发热件4一体冲压成型,即,在制作发热件4上,一并在发热件4上冲压成型支撑部41,比如,在发热件4上冲压形成支撑凸起。当然,支撑部41也可以和发热件4分开制作,然后将支撑部41固定在发热件4上即可,比如,支撑部41通过耐高温黏结剂粘接在发热件4上。示例性的,支撑部41为硅胶凸起或者金属凸起,硅胶凸起或者金属凸起粘接在发热件4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考虑到食品卫生安全,黏结剂可以选用可固化的硅胶体等。当然,支撑部41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发热件4上,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在装配时,发热件4的支撑部41可以粘接在壶体1的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上,也可以卡接在壶体1的壶腔的侧壁和/或底壁上,或者,直接将具有支撑部41的发热件4放置在壶体1的壶腔的底壁和/或侧壁上,使支撑部41抵靠在壶体1的壶腔的底壁和/或侧壁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支撑部41为发热件4的部分朝向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一侧弯折而形成的弹性支脚。通过弹性支脚对发热件4进行良好支撑,使发热件4不会与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直接接触,对壶体1进行了有效保护。

具体实现时,可将支撑部41的高度设置在0.5mm~10mm之间。进一步地,支撑部41的高度介于2mm~3mm之间。通过将支撑部41的高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既能够保证线圈盘21通电产生的磁力线能够有效切割到发热件4,同时使发热件4与壶腔的侧壁11和/或底壁12之间保持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41的高度具体可以根据电磁加热的功率和壶体1的结构来设计。如果电磁加热的功率较低,电磁发热件4的发热温度一般就较低,支撑部41的高度就可以降低一些设计;如果电磁加热的功率较高,支撑部41的高度就要设计的高一些,防止发热件4与壶体1内壁的距离不够,而把热量传递至壶体1而导致壶体1开裂或变形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具体实现时,底座2内还设置有测温元件5,测温元件5与底座2内的电路板22电连接。测温元件5用于检测壶体1的温度,当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温度达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时,立即向电路板22发送信号,以切断电水壶的电源,使电水壶停止加热,进一步对壶体1进行保护。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5贴合在面板20的下表面,具体地,底座2内具有用于支撑测温元件5的支架,支架一般位于线圈盘架的中心处。

具体实现时,可使发热件4的径向尺寸小于壶体1的最小内径,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地将发热件4从壶体1的壶腔中取出,方便对发热件4进行清洗。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电水壶。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壶腔中的发热件4具体围设在壶腔的侧壁11的底部,发热件4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41。即,实施例一的发热件4设置在壶腔的底壁上,而本实施例的发热件4设置在壶腔的侧壁上。

在该种情况下,线圈盘21具体为环状线圈盘,线圈盘21具体包括:环状线圈盘架211和绕设在环状线圈盘架211外侧的线圈212。其中,底座2具体包括:座体2a和位于座体2a顶部的线圈盘罩2b,线圈盘21位于座体2a的顶部,线圈盘罩2b罩设在所述线圈盘21上。当壶体1放置在底座2上时,线圈盘21围设在壶体1的外侧。即,线圈盘21与围设在壶腔的侧壁底部的发热件4对应,以使线圈盘21通电产生的磁力线能够有效地切割到壶体的侧壁的发热件4上。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4具体为环状,即,发热件4为发热环。线圈盘21通电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发热环,在壶体1的侧壁底部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将壶体1内的食材加热。由于发热环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的一面上具有支撑部41,因此,发热环与壶腔的侧壁11不直接接触,从而当电水壶干烧时,壶腔的侧壁11的温度不会太高,从而使壶体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的温度差就不会很大,从而防止壶体1受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

通过将发热件4设置为环状,增大了磁力线的切割面积,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发热件4也可以是多个沿壶腔的侧壁11周向间隔设置的发热片,同样可实现电磁加热。

参照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部41沿发热环的周向间隔排布。其中,多个支撑部41在发热环的外侧壁排列成多行。示例性的,多个支撑部41在发热环的外侧壁排列成上下两排,上排支撑部41靠近发热环的顶部,下排支撑部41靠近发热环的底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支撑部41对发热件4的支撑效果,使发热件4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1具体为发热件4的部分朝向壶腔的侧壁弯折而形成的弹性支脚。在装配时,将发热环直接放入壶体1内,此时弹性支脚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把发热环固定在壶腔的侧壁11上,防止其晃动,同时起到了对发热环的支撑效果,使发热环与壶腔的侧壁11之间形成间隙。由于发热环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的一面上的支撑部41呈多行多列排布,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将发热环固定在壶腔的侧壁11上。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41也可以为位于发热环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的一面上的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可以与发热环一体冲压成型,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发热环上。示例性的,在装配时,可以直接将具有支撑部41的发热环套设在壶腔侧壁上,也可以将发热环上的支撑凸起与壶腔的侧壁11粘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通过在发热环的面向壶腔的侧壁11的一面上设置支撑部41,通过支撑部41对发热环进行支撑,使发热环与壶腔的侧壁11不直接接触,当电水壶发生干烧时,由于发热环与壶腔的侧壁11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壶腔的侧壁11的温度就不会太高,从而使壶体1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的温度差就不会很大,从而防止壶体1受到热冲击而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发生,对壶体1进行了有效保护。示例性的,当壶体1为玻璃壶体时,由于支撑部41的存在,使得玻璃的冷热面的温度差不会很大,从而防止玻璃受热冲击而开裂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在发热环的底面上设置支撑部41,使得发热环的底面与壶腔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发热环的底面与壶腔的底壁不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对壶体1进行了保护。

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线圈盘罩2b上开设有通孔,测温元件5设置在该通孔中,当壶体1放置在底座2上时,测温元件5抵顶在壶体1的外底面,测温元件5直接检测壶体1的温度,当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温度达到或者超过预设阈值时,立即向电路板22发送信号,以切断电水壶的电源,使电水壶停止加热,从而对壶体1进行了更好的保护。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达到相同或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