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扭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954发布日期:2018-09-04 20:30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扭力调节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窗帘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现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弹簧系统窗帘,包括带弹簧卷帘、无拉绳卷帘、无拉绳彩虹帘。这类窗帘在卷轴一端设置有弹簧棒,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把弹簧棒扭力调节到与窗帘下梁和帘布的重力平衡。

现有技术中对于弹簧棒扭力调试很费力,且调试配置占用空间较大,安装起来布宽与实际窗框宽度相差很多,安装起来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弹簧棒扭力调试很费力,且调试配置占用空间较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簧扭力调节器,包括壳体,壳体侧面设置调节轮,调节轮朝向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圈棘齿;壳体侧面还设置有齿台,齿台一端设置凸起,凸起与棘齿配合,另一端连接有弹性件。

壳体侧面设置由外向内依次间隔设置圆环型外层围边、中层围边和内层围边,外层围边和中层围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棘齿高度;中层围边和内层围边高度相等,外层围边高度低于中层围边。

所述的弹簧扭力调节器还包括调节按钮,调节按钮包括拨片和推块,拨片和推块通过连接块连接,推块为弧形,弧形与外层围边或中层围边弧度配合,推块一端具有斜齿;

外层围边上设置第一缺口,连接块设置在第一缺口内,连接块的宽度小于第一缺口的宽度;拨片位于外层围边外侧,推块位于外层围边和中层围边之间。

拨片外侧设置波浪纹。

中层围边上设置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两边缘设置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延伸至内层围边上并与内层围边形成滑槽,滑槽内设置弹性件,齿台可动设置在滑槽内。

中层围边第二缺口两侧间隔预设距离设置两个挡边,推块可在两个挡边之间移动。

齿台与弹性件相接的一端设置沉孔,弹性件一端伸入沉孔内。

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调节轮中心设置方形孔,调节轮外周间隔设置一圈轮齿;

调节轮朝向壳体的侧面中心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沿径向开槽,壳体内层围边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直径与定位柱直径配合;调节轮扣在外层围边上,定位柱插在通孔内。

齿台一端的凸起的顶部为圆弧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扭力调节器结构简单,占用横向空间较小,避免由于调节器横向空间太大占用布宽的问题,能将窗帘的布宽做到最大限度,并且极大的降低了调节器本身在调节弹簧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作用力,能更加快速的调节弹簧棒的扭力,能轻便快速的调节弹簧系统窗帘预应力,从而解决了弹簧系统扭力调节困难的问题。该弹簧扭力调节器通过齿台、调节按钮与调节轮内侧棘齿的配合形成可调双向调节器,需要反向调节时按动调节按钮可实现反方向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扭力调节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台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按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齿台和调节按钮装配在壳体上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轮、齿台和调节按钮均装配在壳体上的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通孔,2、外层围边,21、第一缺口,3、中层围边,31、连接板,32、滑槽,33、挡边,4、内层围边,5、调节轮,51、棘齿,52、方形孔,53、定位柱,54、轮齿,55、槽,6、齿台,61、凸起,62、圆弧,63、沉孔,7、弹性件,8、调节按钮,81、拨片,82、波浪纹,83、推块,84、斜齿,85、连接块,9、弹簧棒,91、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弹簧扭力调节器,包括壳体1,壳体1侧面设置调节轮5,调节轮5朝向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一圈棘齿51;壳体1侧面还设置有齿台6,齿台6一端设置凸起61,另一端连接有弹性件7。凸起61与棘齿51配合,凸起61顶部为圆弧状。

如图2-7所示,壳体1侧面设置由外向内依次间隔设置圆环型外层围边2、中层围边3和内层围边4,外层围边2和中层围边3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棘齿51高度;中层围边3和内层围边4高度相等,外层围边2高度低于中层围边3;调节轮5扣在外层围边2上,调节轮5朝向壳体1的侧面中心设置定位柱53,壳体内层围边4中心设置有通孔11,通孔直径与定位柱直径配合;调节轮5扣在外层围边2上时,定位柱53插在通孔内,从而将调节轮固定在壳体上。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通孔直径稍微小于定位柱直径,定位柱沿径向开槽55,其目的是使定位柱的直径可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变化,从而更好地与通孔直径配合并卡紧。

弹簧扭力调节器还包括调节按钮8,调节按钮8包括拨片81和推块83,拨片81和推块83通过连接块85连接,推块83为弧形,弧形与外层围边2或中层围边3弧度配合,推块83一端具有斜齿84;推块的厚度和外层围边的高度相等。

外层围边2上设置第一缺口21,连接块85设置在第一缺口21内,连接块85的宽度小于第一缺口21的宽度;拨片81位于外层围边2外侧,推块83位于外层围边2和中层围边3之间。

拨片81外侧设置波浪纹82。手动拨动拨片81以调节按钮8时,可增大手指与拨片81的摩擦力。

中层围边3上设置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两边缘设置两个连接板31,两个连接板31延伸至内层围边4上并与内层围边4形成滑槽32,滑槽32内设置弹性件7,齿台6可动设置在滑槽32内。齿台的厚度和中层围边的高度相等。推块的厚度和棘齿的厚度之和不大于齿台的厚度。

中层围边3第二缺口两侧间隔预设距离设置两个挡边33,推块83可在两个挡边33之间移动。

齿台6与弹性件7相接的一端设置沉孔63,弹性件7一端伸入沉孔63内。弹性件7为弹簧或弹片。

调节轮5中心设置方形孔52,调节轮5外周间隔设置一圈轮齿54,方便手动转动调节轮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8所示,弹簧棒9一端设置连接件91,连接件91中心设置方形立柱,方形立柱插进调节轮5中心的方形孔52内,完成弹簧棒9与弹簧扭力调节器的连接。弹簧扭力调节器与弹簧棒9连接,弹簧棒9规格可为25mm、28mm等多种规格,所以该弹簧扭力调节器可运用于弹簧卷帘、无拉绳卷帘和无拉绳彩虹帘等多种弹簧系统窗帘。

使用时,正向图7中为顺时针转动调节轮5时可实现调节弹簧扭力。调节轮5正向转动时,棘齿51挤压齿台6,棘齿51对齿台6的作用力存在一个朝向中层围边3圆心的分力,齿台6沿滑槽32滑动并压紧弹簧,使得棘齿51可以顺利越过齿台6上的凸起61,调节轮5能够继续转动。当齿台6上的凸起61处于棘齿51的齿槽最低点时,齿台6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被顶出,实现调节轮5锁死不可反向图7中为逆时针转动。

当需要反向转动调节轮5时,沿逆时针方向推动调节按钮8,推块83上的斜齿84挤压齿台6上的凸起61,由于凸起61顶部为圆弧62,因此斜齿84很容易对齿台6产生朝向中层围边3圆心的作用力,齿台6沿滑槽32滑动并压紧弹簧、远离棘齿51,此时,棘齿51将不受齿台6的作用力,调节轮5可实现正反转。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