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自动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626发布日期:2019-04-23 23:57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天窗自动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窗自动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天窗应用广泛,天窗一般适合安装在平屋面或带有角度的斜向屋面上,但由于风吹雨淋等不可控因素较多,天窗非常容易积攒污渍,不仅影响了建筑室内外的美观性,同时造成了清洁上的困难。现有的清洁天窗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使用外部工具或者清洁设备进行清洁,这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经济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清洁天窗的方式是通过使用外部工具或者清洁设备进行清洁,而造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天窗自动清洁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天窗自动清洁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待清洁体,所述待清洁体包括窗本体和光伏板;

多个第一窗框,多个所述第一窗框分别设置于所述待清洁体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待清洁体插设于所述第一窗框;

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位于所述待清洁体的上方,所述清洁单元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待清洁体的上表面,所述清洁单元的两端分别滑设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窗框,且所述清洁单元能够沿所述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移动;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清洁单元连接,且带动所述清洁单元沿所述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且驱动所述滑块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光伏板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光伏板给驱动机构供电,从而不需要外部给天窗自动清洁系统就可以运作天窗自动清洁系统。

较佳地,所述清洁单元包括:

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窗框中,且与所述滑块连接;

雨刮片,所述雨刮片的上端与所述杆体连接,所述雨刮片的下端与所述待清洁体的上表面呈线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雨刮片的下端与待清洁体的上表面呈线接触,也就是雨刮片的下端为一整条片状,在雨刮片移动过程中,是通过刮过待清洁体的表面而完成清洁工作。

较佳地,所述清洁单元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杆体和所述雨刮片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杆体和所述雨刮片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弹性件,对雨刮片始终加设一个向待清洁体的作用力,使雨刮片的下端压设于待清洁体的表面,保持和待清洁体接触的紧密性,能够达到清洁更彻底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天窗自动清洁系统还包括上横框和下横框,所述上横框和所述下横框沿所述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窗框的两端,且所述待清洁体和所述第一窗框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横框和所述下横框。

较佳地,所述上横框设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于所述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下横框的上方设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沿所述下横框的长度方向设置。

较佳地,所述集尘盒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窗本体所在的平面垂直。

较佳地,所述天窗自动清洁系统还包括喷水管道,所述喷水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内,且沿所述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窗框中面向所述待清洁体的一侧设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均与所述喷水管道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喷水管道和喷水口,以便保证雨刮片和待清洁体之间保持足够的湿润度,使得清洁更为彻底。

较佳地,所述第一窗框内还设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设置。

较佳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窗框沿所述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滚轮、绕设在所述滚轮上的皮带、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光伏板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一所述滚轮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皮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天窗自动清洁系统不需要借助其他外部清洁设备就可以进行清洁工作,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且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天窗自动清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天窗自动清洁系统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窗框10

窗本体安装槽11

光伏板安装槽12

导轨13

喷水口14

清洁单元20

杆体21

雨刮片22

弹性件23

滑块30

上横框40

凹槽41

集尘盒51

窗本体60

光伏板70

喷水管道80

滚轮91

皮带92

电机93

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

下横框的长度方向L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窗自动清洁系统,其包括待清洁体、多个第一窗框10、清洁单元20、滑块30、驱动机构、上横框40和下横框(图中未标示)。待清洁体包括窗本体60和光伏板70。

多个第一窗框10分别设置于待清洁体相对的两侧,且待清洁体插设于第一窗框10。第一窗框10的数量根据窗本体60和光伏板70的情况设置,当窗本体60和光伏板70一起排列成一列,仅需要两个第一窗框10设置在其相对的两侧;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窗本体60和光伏板70各有多列,并间隔设置时,就需要两个以上的第一窗框10设置在窗本体60和光伏板70之间。第一窗框1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窗本体安装槽11和光伏板安装槽12,窗本体60插设于窗本体安装槽11,光伏板70插设于光伏板安装槽12。

清洁单元20位于待清洁体的上方,清洁单元20的下端抵接于待清洁体的上表面,清洁单元20的两端分别滑设于两相邻的第一窗框10,且清洁单元20能够沿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移动。

清洁单元20包括杆体21、雨刮片22和弹性件23。杆体2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相邻的第一窗框10中,且与滑块30连接。雨刮片22的上端与杆体21连接,雨刮片22的下端与待清洁体的上表面呈线接触。这样,雨刮片22的下端与待清洁体的上表面呈线接触,也就是雨刮片22的下端为一整条片状,在雨刮片22移动过程中,是通过刮过待清洁体的表面而完成清洁工作。弹性件23位于杆体21和雨刮片22之间,且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与杆体21和雨刮片22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弹性件23,对雨刮片22始终加设一个向待清洁体的作用力,使雨刮片22的下端压设于待清洁体的表面,保持和待清洁体接触的紧密性,能够达到清洁更彻底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雨刮片22也可以用塑胶刷子替代,塑胶刷子的下端与待清洁体的上表面呈点接触,也可以对待清洁体的表面起到清洁作用。

滑块30与清洁单元20连接,且带动清洁单元20沿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移动。第一窗框10内还设有与滑块30适配的导轨13,导轨13沿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设置。

驱动机构与滑块30连接且驱动滑块30移动,驱动机构和光伏板70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光伏板70给驱动机构供电,从而不需要外部给天窗自动清洁系统就可以运作天窗自动清洁系统。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窗框10沿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的两端的滚轮91、绕设在滚轮91上的皮带92、电机93,电机93与光伏板70连接,电机93的输出端与一滚轮91连接,滑块30与皮带9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板70还设有蓄电模块(图中未标示),电机93与蓄电模块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一直给电机93供电。

上横框40和下横框沿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分别位于第一窗框10的两端,且待清洁体和第一窗框1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上横框40和下横框。上横框40设有凹槽41,清洁单元20设于凹槽41内。下横框的上方设有集尘盒51,集尘盒51沿下横框的长度方向L2设置。集尘盒51内设有滤网(图中未标示),滤网所在的平面与窗本体60所在的平面垂直。

天窗自动清洁系统还包括喷水管道80,喷水管道80设置于第一窗框10内,且沿第一窗框的长度方向L1设置,第一窗框10中面向待清洁体的一侧设有喷水口14,喷水口14均与喷水管道80连通。这样,通过设置喷水管道80和喷水口14,以便保证雨刮片22和待清洁体之间保持足够的湿润度,使得清洁更为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天窗自动清洁系统不需要借助其他外部清洁设备就可以进行清洁工作,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且经济环保。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