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413发布日期:2019-11-12 22:0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及其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持吸尘器主要用于吸除灰尘,部分能应对吸除污水和大颗粒物。当灰尘、污水、大颗粒物、毛发等被吸入尘杯的杯体中,在吸除作业完成后,需要对杯体内的收集物进行倾倒。但是杯体内的收集物成分较为复杂,大颗粒、毛发不宜通过水池排出,而应当倒入垃圾箱;同时污水不宜倒入垃圾箱,而应当通过水池排出。人员无法一次性得对收集物进行倾倒,往往还需要人员再次对杯体内的收集物进行分拣,不够方便,也容易弄脏使用人员的手。污水、大颗粒物、灰尘粘上海帕上时,吸尘器的吸除能力就会大大减弱。吸尘器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多样的,所吸除的脏污的物理属性也是多样的,吸尘器需要具备对更多的脏污的吸除能力,同时也要减缓吸收的脏污对吸尘器吸力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及其吸尘器,多层级得过滤针对杂物、灰尘等实现由大到小的过滤,过滤桶内的大颗粒物、毛发等固体收集物倒入垃圾箱,杯体内的污水倒入水池,不同属性的收集物分别倾倒,方便了人员的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及其吸尘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包括: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具备吸口和储灰腔;过滤桶,其表面阵列有若干个通孔;海帕架,装配有海帕;海帕架与杯体的杯口盖合,气流先后通过吸口、过滤桶、储灰腔、海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流和杂物、灰尘等从杯体的吸口经过,首先一些尺寸大于通孔之间的大颗粒物、毛发则存积在过滤桶中,而细小的灰尘、污水则会穿过孔洞落入杯体的储灰腔中,最后气流再经过海帕进行最终的过滤。过滤桶最后从杯体上剥离,单独将过滤桶内的大颗粒物、毛发等固体收集物倒入垃圾箱,而把杯体内的污水倒入水池,不同属性的收集物分别倾倒,方便了人员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过滤桶与海帕架之间还依次设有垃圾盒、镂空斗,垃圾盒其侧面具备进风口,垃圾盒的内腔底部构成存积腔,过滤桶的顶部开口与垃圾盒的底部盖合,垃圾盒的顶部开口与镂空斗盖合,镂空斗的顶部与海帕架的底部盖合;杯体具备从吸口向内部延伸的吸气管,杯体内壁与吸气管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储灰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桶实现第一级过滤;气流裹挟着灰尘粒穿过过滤桶中的通孔落到底部的储灰腔中,一些污水也可以随气流穿过通过落入储灰腔中,实现第二级过滤;而一些质量更轻的灰尘,如果不落到储灰腔中,会随气流继续上扬,从垃圾盒的进风口进入,最后落到垃圾盒底部的存积腔中,实现第三级过滤;气流继续上扬穿过镂空斗,海帕对气流进行最后的过滤,隔绝更细微的灰尘,完成第四级过滤。四级过滤针对杂物、灰尘实现由大到小的过滤,提高了尘杯的应用范围和过滤效果。杂物、灰尘的分区域收集,避免了所有垃圾、灰尘被一层过滤装置隔离,降低各处过滤装置的阻隔量,防止过滤装置性能受杂物、灰尘影响而急剧下降。吸气管为储灰腔的形成提供了空间,也构建了吸尘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过滤桶具备外筒壁、内筒壁,在靠近杯体开口的一侧轴端外筒壁、内筒壁垂直连接有底板,通孔位于外筒壁、底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筒壁、内筒壁、底板构成了第一级过滤的储物腔,毛发等大颗粒物可以储存在过滤桶内,但又不会过于堵塞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内筒壁在远离底板的一侧轴端具备径向内收的环状筋,环状筋与吸气管的轴端装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状筋与内筒壁使得过滤桶牢牢固定在吸气管上,防止过滤桶在吸气管上滑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垃圾盒的底部具备向下凸起的套管,套管罩在内筒壁上且不与内筒壁、外筒壁、底板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管与内筒壁、外筒壁的作用,增加了气流在过滤桶中的行驶路径长度,提高过滤桶的过滤效率,使得气流较为均一得进过各个通孔,而不是只是靠近吸气管处的通孔气流流量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套管的轴向长度超过内筒壁轴向长度的一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气流的弯曲程度足够,便于将一些杂物甩在过滤桶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套管的内壁与垃圾盒的外底面通过第一锥形面过渡,套管的自身轴线与内筒壁的自身轴线平行,垃圾盒的侧面具备螺旋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锥形面方便了气流的转向,减少了气流在转弯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保证吸口处的负压吸力。套管的自身轴线与内筒壁的自身轴线不重合,套管相对偏心,促使气流呈螺旋前行,垃圾盒侧面的螺旋面进一步促使气流呈螺旋前行,利用旋风除尘远离,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镂空斗具备向垃圾盒内部伸入的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上具备若干个第一镂空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锥形面阻挡大杂物与海帕接触,促使其落入垃圾盒中的存积腔,另一方面第二锥形面相比一个圆形平整面增大了自身面积,气流通过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海帕架的底部具备圆柱腔,圆柱腔内装有海帕,海帕架的侧面具备一圈环状槽,环状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杯体的内壁接触,海帕架的顶部设有把手和若干个第二镂空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柱腔为海帕提供了容纳位置,也为与镂空斗装配提供了条件,环状槽对密封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海帕架与杯体的拆装过程中滑脱,密封圈提高了气密效果,保证所有的负压气流用于吸尘,减少泄漏。把手方便人员拆装海帕架,第二镂空孔保证气流的通过,保证从吸口到第二镂空孔之间是一个贯通的气路,便于尘杯与风机装配,构成完整的吸尘器。

一种吸尘器,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提到的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带这种尘杯的吸尘器除尘领域广、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尘杯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尘杯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桶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垃圾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镂空斗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海帕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尘杯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尘杯的剖视图。

1-杯体;1a-吸口;1b-吸气管;1c-储灰腔;2-过滤桶;2a-通孔; 2b-外筒壁;2c-内筒壁;2d-底板;2e-环状筋;3-垃圾盒;3a-套管; 3b-进风口;3c-螺旋面;3d-存积腔;3e-第一锥形面;4-镂空斗;4a- 第二锥形面;4b-第一镂空孔;5-海帕架;5a-环状槽;5b-把手;5c- 第二镂空孔;5d-圆柱腔;6-密封圈;7-海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包括:杯体1,具备吸口1a和储灰腔1c;过滤桶2,其表面阵列有若干个通孔 2a;垃圾盒3,其侧面具备进风口3b,垃圾盒3的内腔底部构成存积腔3d;镂空斗4;海帕架5,装配有海帕7;海帕架5与杯体1的杯口盖合,在吸口1a与海帕架5之间并沿靠近海帕架5的方向上,过滤桶2、垃圾盒3、镂空斗4依次装配连接,过滤桶2的顶部开口与垃圾盒3的底部盖合,垃圾盒3的顶部开口与镂空斗4盖合,镂空斗 4的顶部与海帕架5的底部盖合。

图2、图3均是四分之一的剖切视图,方便表现内部结构。图8 中的实心箭头代表了气流的运动轨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流和杂物、灰尘从杯体的吸口经过,首先一些尺寸大于通孔之间的大颗粒物、毛发则存积在过滤桶中,实现第一级过滤;气流裹挟着灰尘粒穿过过滤桶中的通孔落到底部的储灰腔中,一些污水也可以随气流穿过通过落入储灰腔中,实现第二级过滤;而一些质量更轻的灰尘,如果不落到储灰腔中,会随气流继续上扬,从垃圾盒的进风口进入,最后落到垃圾盒底部的存积腔中,实现第三级过滤;气流继续上扬穿过镂空斗,海帕对气流进行最后的过滤,隔绝更细微的灰尘,完成第四级过滤。四级过滤针对杂物、灰尘实现由大到小的过滤,提高了尘杯的应用范围和过滤效果。杂物、灰尘的分区域收集,避免了所有垃圾、灰尘被一层过滤装置隔离,降低各处过滤装置的阻隔量,防止过滤装置性能受杂物、灰尘影响而急剧下降。过滤桶最后从杯体上剥离,单独将过滤桶内的大颗粒物、毛发等固体收集物倒入垃圾箱,而把杯体内的污水倒入水池,不同属性的收集物分别倾倒,方便了人员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杯体1具备从吸口1a向内部延伸的吸气管1b,杯体1内壁与吸气管1b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储灰腔1c。

在吸口1a处的横断面对应的杯体1的外壁轮廓尺寸是杯体1所有横断面尺寸中最小的。过滤桶2、垃圾盒3、镂空斗4之间通过旋钮卡合机构连接。过滤桶2、垃圾盒3、镂空斗4在杯体1中的安装位置时,其与杯体1内壁均具备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气管为储灰腔的形成提供了空间,也构建了吸尘路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过滤桶2具备的外筒壁2b、内筒壁2c,在靠近杯体1开口的一侧轴端外筒壁2b、内筒壁2c垂直连接有底板2d,通孔2a位于外筒壁2b、底板2d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筒壁、内筒壁、底板构成了第一级过滤的储物腔,毛发等可以储存在过滤桶内,但又不会过于堵塞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所示,内筒壁2c 在远离底板2d的一侧轴端具备径向内收的环状筋2e,环状筋2e与吸气管1b的轴端接触装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状筋与内筒壁使得过滤桶牢牢固定在吸气管上,防止过滤桶在吸气管上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垃圾盒3的底部具备向下凸起的套管3a,套管3a罩在内筒壁2c上且不与内筒壁 2c、外筒壁2b、底板2d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管与内筒壁、外筒壁的作用,增加了气流在过滤桶中的行驶路径长度,提高过滤桶的过滤效率,使得气流较为均一得进过各个通孔,而不是只是靠近吸气管处的通孔气流流量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套管3a的轴向长度超过内筒壁2c轴向长度的一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气流的弯曲程度足够,便于将一些杂物甩在过滤桶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套管3a的内壁与垃圾盒3的外底面通过第一锥形面3e过渡,如图7、图8,套管 3a的自身轴线与内筒壁2c的自身轴线平行,垃圾盒3的侧面具备螺旋面3c。

螺旋面3c的各局部与垃圾盒3自身轴线的连线距离存在不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锥形面方便了气流的转向,减少了气流在转弯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保证吸口处的负压吸力。套管的自身轴线与内筒壁的自身轴线不重合,套管相对偏心,促使气流呈螺旋前行,垃圾盒侧面的螺旋面进一步促使气流呈螺旋前行,利用旋风除尘远离,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镂空斗4具备向垃圾盒3内部伸入的第二锥形面4a,第二锥形面4a上具备若干个第一镂空孔4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锥形面阻挡大杂物与海帕接触,促使其落入垃圾盒中的存积腔,另一方面第二锥形面相比一个圆形平整面增大了自身面积,气流通过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海帕架5的底部具备圆柱腔5d,圆柱腔5d内装有海帕7,海帕架5的侧面具备一圈环状槽5a,环状槽5a内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与杯体1的内壁接触,海帕架5的顶部设有把手5b和若干个第二镂空孔5c。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柱腔为海帕提供了容纳位置,也为与镂空斗装配提供了条件,环状槽对密封圈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海帕架与杯体的拆装过程中滑脱,密封圈提高了气密效果,保证所有的负压气流用于吸尘,减少泄漏。把手方便人员拆装海帕架,第二镂空孔保证气流的通过,保证从吸口到第二镂空孔之间是一个贯通的气路,便于尘杯与风机装配,构成完整的吸尘器。

一种吸尘器,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提到的一种具备过滤桶的尘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带这种尘杯的吸尘器除尘领域广、效果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