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CH高效发热体的即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664发布日期:2019-09-12 09:30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MCH高效发热体的即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CH高效发热体的即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售的即热饮水机,采用的都是容器内部通水,管或板外壁通电加热的方式,发热体一边的发热有效作用于水加热,另一边热量则被浪费,因此存在热能使用率低,加热慢等缺点;另外,现有即热式饮水机上的发热体功耗需要达到2000W以上才能烧开水体,其不但需要的能耗高,且由于发热体的功耗与体积成正比,即功耗越大,发热体的体积就越大,所以现有即热式饮水机的体积往往比较庞大。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5493554U于2016年8 月24日公开了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前盖和后盖;其特征是:所述前盖的外周制有一体相连的外侧壁,前盖的中部具有镂空腔并在镂空腔的边缘制有一圈内侧壁;所述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构成安装腔,所述的后盖与所述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的内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出水口,底部安装有蓄水盘;所述的镂空腔的后部安装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中的饮用水通过安装腔内的即热式加热机构输出到所述的出水口;所述的即热式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腔内的稀土厚膜加热板,以及驱动加热盒中的饮用水通过稀土厚膜加热板并流向出水口的电磁泵;所述的稀土厚膜加热板和电磁泵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的一侧。该结构中的稀土厚膜加热板就是单侧对加热盒中的水加热,另一侧产生的热量即浪费,且整体占用较多工件,制造成本较高;另外,其选用的厚膜加热板体积庞大,导致即热式饮水机的体积随之增大。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热效率高、热能使用率高、能耗低、冷水烧开时间短的基于MCH高效发热体的即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基于MCH高效发热体的即热装置,包括加热盒、发热体和控制板,控制板电连接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MCH 发热片,该MCH发热片的发热端悬空式伸入加热盒的内腔中,MCH发热片的接线端外露出加热盒并与控制板连接,工作时,MCH发热片的发热端浸泡于加热盒内的水体中。

所述MCH发热片设置一块或两块以上,两块以上的MCH发热片间隔式并排设置,且共同固定于一载板上,整体构成一发热模组;所述MCH发热片外壁与加热盒内壁之间有间距。

所述MCH发热片相对加热盒固定设置,MCH发热片的发热端置于加热盒内腔并与加热盒内壁不接触。

所述加热盒包括相互配合装配的壳体、底板和底盖,底板夹紧固定于壳体与底盖之间;所述MCH发热片悬空式伸入壳体内腔,底板封闭壳体内腔, MCH发热片夹紧固定于底板与底盖之间。

所述壳体为中空的条状体,其顶端封闭设置、底端开口设置,MCH发热片从壳体的开口端由下往上伸入壳体内腔,底板封闭壳体的开口端。

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连通壳体内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位置。

所述进水口靠近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所述出水口靠近壳体的封闭端设置。

所述MCH发热片的接线端通过密封件与底板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选用了体积小巧的MCH发热片,其直接插入加热盒当中,并至少在加热工作中浸泡于加热盒内的水体中,这种浸入式的结构可以使发热体完全浸泡在水中,因此发热体发热端的表面四周均能对水体进行加热,所以没有热量损失,进而能快速将水加热烧开;通过选用MCH发热片作为发热体,使能耗更低,等候出开水时间更短,热能使用率也显著提升。此外,MCH发热片的体积相当小,因此用于容纳MCH发热片的加热盒可以实现最小化设置,相关即热式饮水机的整机体积非常小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即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即热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即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热模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热模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基于MCH高效发热体的即热装置应用于即热式饮水机中,其中,即热装置包括加热盒2、发热体和控制板4,控制板4电连接发热体;发热体为MCH发热片3,该MCH发热片3的发热端3.1悬空式伸入加热盒2的内腔中,MCH发热片3的接线端3.2外露出加热盒2并与控制板4连接,工作时,MCH发热片3的发热端3.1浸泡于加热盒2内的水体中。本结构采用浸入式的结构可以使发热体完全浸泡在水中,因此发热体发热端的表面四周均能对水体进行加热,所以没有热量损失,进而能快速将水加热烧开;通过选用MCH发热片3作为发热体,使即热式饮水机能耗更低,等候开水时间更短,热能使用率也显著提升。此外,MCH发热片3的体积相当小,因此用于容纳MCH发热片3的加热盒2可以实现最小化设置,进而使相关即热式饮水机的整机体积非常小巧,体积是市售即热饮水机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体积小到可以一手把握。

进一步说,MCH发热片3包括高温烧结紧密贴合的第一陶瓷板3.3和第二陶瓷板3.4、及丝印于第一陶瓷板3.3与第二陶瓷板3.4之间的电热膜层3.5 和导电线3.6,电热膜层3.5通过导电线3.6与外引的电源线3.8电连接;第一陶瓷板3.3和第二陶瓷板3.4分别为绝缘板,能有效的防止MCH发热片3 浸泡于水体时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电热膜层3.5位于发热端3.1范围内;导电线3.6位于接线端3.2范围内。其中,电热膜层3.5 通过调整组成成分的比例即可控制其阻值,从而控制发热功率,单块MCH 发热片3的发热功率可控制在200-1600W之间,相比于传统的金属发热功率 (2000W),能耗更低。

进一步说,MCH发热片3设置两块,两块MCH发热片3间隔式并排设置,且共同固定于一载板3.7上,整体构成一发热模组;MCH发热片3外壁与加热盒2内壁之间有足够小的间距,确保加热盒2体积最小化,进而能缩小整体体积,实现真正的迷你化。

进一步说,MCH发热片3相对加热盒2固定设置,MCH发热片3的发热端3.1置于加热盒2内腔并与加热盒2内壁不接触,保证MCH发热片3 表面的热量能全部得到利用。

进一步说,加热盒2包括相互配合装配的壳体2.4、底板2.1和底盖2.5,底板2.1夹紧固定于壳体2.4与底盖2.5之间,彼此通过螺钉相互连接;MCH 发热片3悬空式伸入壳体2.4内腔,确保MCH发热片3周侧均能与水体接触;底板2.1封闭壳体2.4内腔;MCH发热片3夹紧固定于底板2.1与底盖 2.5之间。

进一步说,壳体2.4为中空的条状体,其顶端封闭设置、底端开口设置, MCH发热片3从壳体2.4的开口端由下往上伸入壳体2.4内腔,底板2.1封闭壳体2.4的开口端。

进一步说,壳体2.4侧部设有分别连通壳体2.4内腔的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出水口2.3的位置高于进水口2.2的位置;进水口2.2靠近壳体2.4 的开口端设置;出水口2.3靠近壳体2.4的封闭端设置,水体由下往上上升,达到步进加热效果,进而有效的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说,MCH发热片3的接线端3.2通过密封件10与底板2.1密封配合,密封件10可以用硅胶等密封材料代替。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