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612发布日期:2019-08-07 01:25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流食品已被广泛接受,然而市场上很少有即热即食的方便自热装置。

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CN204416093U的一种制热型汤罐、授权公告号CN204600230U的快速煮食蒸汽加热装置以及授权公告号CN204648186U的可拆卸、便于携带的蒸汽加热装置均可以实现对如粥进行加热。

上述的三个方案中是均采用了拉绳或拉线将(易拉)水袋拉破,水与加热剂相混实现加热,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一旦拉绳因自身质量问题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那么将可能导致不能把易拉水袋拉破,从而无法实现对食品加热的情况。

而且上述三个方案对水袋放置位置有要求,即需要放置在位于装有加热剂的加热包上方,不然无法使水袋破裂,水袋中水流出,而不能实现加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述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全、节电、环保、加热时间短、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回收,在回收后简单加工即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包括加热容器、受热容器、刺破机构、水袋以及加热包,所述加热容器顶部开口,所述水袋、加热包位于加热容器内,所述水袋为弹性水袋,且水袋上具有一体化的注水口,所述加热容器上具有一体化且向外突出的竖槽,所述注水口底部通过卡扣密封,所述卡扣上有一体式的挂钩,所述挂钩挂在竖槽的顶部,且将水袋紧贴竖槽槽壁方向挂着,所述受热容器由加热容器开口端放入加热容器内,其二者顶部相固定,所述刺破机构由竖槽插入到加热容器内将水袋刺破。

优选的,所述加热容器的顶部外侧具有一体化的第一外缘,所述受热容器的顶部外侧具有一体化的第二外缘,所述第二外缘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外缘的外径,其二者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刺破机构为勺子,该勺子的另一端具有一体式的二齿叉。

优选的,所述刺破机构为针签。

优选的,所述加热容器、受热容器的形状相同,为棱形、圆柱形或方形;所述加热容器、受热容器的材料为食品级塑料、玻璃或金属。

优选的,所述勺子采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勺子的长度大于等于竖槽长度,所述二齿叉的直径小于竖槽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针签的直径小于竖槽的直径,所述针签的长度与竖槽长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针签为食品级塑料、玻璃、竹木或金属制成的具有尖刺部的棒状体。

优选的,所述水袋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的袋子。

优选的,所述加热包采用疏松透湿性小袋包装,内装有加热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竖槽,以及水袋为弹性水袋,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加热容器放入水袋、加热包再将受热容器放入既可以对水袋进行挤压固定,且不会造成水袋的提前破碎,无需对水袋和加热包放置或安装位置进行限制,刺破机构主动刺向水袋,不会造成刺破失败。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安全、节电、环保、加热时间短、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回收,在回收后简单加工即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受热容器,水袋挤压到竖槽内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受热容器将水袋一部分挤压到竖槽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施例2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组装示意图。

图中:1加热容器、2受热容器、3针签、4水袋、5加热包、6第一外缘外沿、7竖槽、8第二外缘、9注水口、10卡扣、11挂钩、12勺子、13二齿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包括加热容器1、受热容器2、刺破机构、水袋4以及加热包5,所述加热容器1顶部开口,所述水袋4、加热包5位于加热容器1内,所述水袋4为弹性水袋,且水袋4上具有一体化的注水口9,所述加热容器1上具有一体化且向外突出的竖槽7,所述注水口9底部通过卡扣10密封,所述卡扣10上有一体式的挂钩11,所述挂钩11挂在竖槽7的顶部,且将水袋4紧贴竖槽7槽壁方向挂着,所述受热容器2由加热容器1开口端放入加热容器1内,其二者顶部相固定,所述刺破机构由竖槽7插入到加热容器1内将水袋4刺破。

所述加热容器1的顶部外侧具有一体化的第一外缘6,所述受热容器2的顶部外侧具有一体化的第二外缘8,所述第二外缘8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外缘6的外径,其二者相固定,加热容器1、受热容器2安装好后,水袋4的一侧部分被挤入到竖槽7内,与槽壁紧贴,水袋4底部贴在加热容器1的底部,水袋4至少受到受热容器2顶部、加热容器1底部以及竖槽7槽壁的三个作用力,这样水袋4就可被牢牢地固定住,便于刺破机构将其刺破。

所述加热容器1、受热容器2的形状相同,为棱形、圆柱形或方形;所述加热容器1、受热容器2的材料为食品级塑料、玻璃或金属。

所述刺破机构为针签3;所述针签3的直径小于竖槽7的直径,所述针签3的长度与竖槽7长度相适配。

所述针签3为食品级塑料、玻璃、竹木或金属制成的具有尖刺部的棒状体,用于对加热容器1内的水袋4刺破,使水袋4水流出与加热包5内的加热剂反应,放出热量。

所述水袋4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的袋子,因为水在橡胶或硅胶上的流动性较好,所以在针签3将其刺破后,袋子的水可以完全流出,使水袋4的水可以充分被利用。

所述加热包5采用疏松透湿性小袋包装,内装有加热剂,加热剂可以为与水反应实现放热,无毒的任何一种化学物质。

一种方便煮食的自热装置的装配及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生产制造时,将加热包5放入到加热容器1内,然后水袋4通过其上注水口9注入适量水后,通过卡扣10在注水口9根部卡主进行密封,放入到加热容器1内,再通过卡扣10上一体化的挂钩11挂到竖槽7顶部,将水袋4固定挂在在竖槽7侧的加热容器1内;

b.将受热容器2注入适量流食后进行密封,然后从加热容器1顶部开口放入到加热容器1内,并使其二者顶部相固定,即第二外缘8搭在第一外缘6上后固定;

c.当需要食用流食,从包装袋中取出针签3,其尖刺端从竖槽7顶部向底部插去,直至针签3完全没入竖槽7,此时针签3将水袋4刺破,加热剂可以为与水反应实现放热,从而实现对流食进行加热;

d.流食加热完毕后,撕开受热容器2上的密封膜,使用吸管或勺即可进食。

本实施例中,由于水袋4具有一定的弹性,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的袋子,所以当受热容器2放入到加热容器1内后,受热容器2侧壁、底部(或加热包5)与到水袋4相挤压也不会造成水袋4的提前破碎,而且可以保证水袋4的一部分能够被挤压到竖槽7内,使其被牢牢的固定柱,这样便于针签3插入到竖槽7内可以顺利的刺破水袋4,不会因水袋4没有在加热容器1内固定而造成刺破失败。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容器1、受热容器2大小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灵活生产制造,水袋4、加热包5的重(容)量也可以灵活设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粥、燕窝、鸡汤、咖啡等流食进行加热,可以在户外运动如登山、远足旅行中使用,也可以用于医院需要食用流食病人或者老人、孩子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竖槽7,以及水袋4为弹性水袋,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加热容器放1入水袋4、加热包5再将受热容器2放入既可以对水袋4进行挤压固定,且不会造成水袋4的提前破碎,无需对水袋4和加热包5安装或放置位置进行限制,而且采用针签3主动刺向水袋4,避免了刺破失败,同时竖槽7还用于在水与加热剂剧烈反应放出多余的蒸汽,避免了采用塑料制品制成的加热容器1其内持续膨胀而造成的破裂。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安全、节电、环保、加热时间短、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回收,在回收后对加热容器放1简单加工,重新放入受热容器2、针签3、水袋4、加热包5即可重复使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刺破机构为勺子12,该勺子12的另一端具有一体式的二齿叉13。

所述勺子12采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勺子12的长度大于等于竖槽7长度,所述二齿叉13的直径小于竖槽7的直径,便于二齿叉13插入到竖槽7以及没入其底部。

本实施例中,将勺子12与二齿叉13制作成一体化,这样在对流食加热时,只需通过二齿叉13从竖槽7顶部向底部插去,直至二齿叉13完全没入竖槽7,此时二齿叉13将水袋4刺破,加热剂可以为与水反应实现放热,从而实现对流食进行加热。

对流食加热完毕后,撕开受热容器2上的密封膜,使用勺子12即可进食。

所述二齿叉13具有两个长齿,这样即可轻松、容易地将水袋4刺破。

所述竖槽7的作用一是用于刺破机构:针签3、二齿叉13的插入将水袋4刺破,另一个作用是在水袋4的水流出后与加热包5内的加热剂反应,放出的热气从竖槽7排出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