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具及烹饪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604发布日期:2019-08-07 01:2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器具及烹饪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一种烹饪组件和另一种烹饪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加热烹饪设备中,设有电磁线圈,锅具从电磁线圈获取热量对食物烹饪,但是,电磁线圈加热原理是利用磁场引起锅具内部的原子运动而产生热量,具有发热效率高的优点,可解决发热慢的问题,但是,由于磁场覆盖的范围有限,使得锅具在磁场弱的地方加热弱,造成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可见,采用现有技术方案无法获得高发热效率、高能效、高加热均匀性的综合性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加热器具的烹饪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具有上述电加热器具的烹饪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容器体;远红外电热膜,附设在所述容器体的外表面的预设区域,所述远红外电热膜通电时能产生热量并向所述容器体传热。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在容器体的外表面的预设区域附设有远红外电热膜,这样,远红外电热膜通电后可将电能转化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容器体,达到烹饪加热效果,其中,远红外电热膜的电热转换能效高,可极大促进实现产品高能效性,且远红外电热膜质地轻薄、自身热阻小、贮热量小,这样,远红外电热膜通电后可迅速发热并向容器体及时传热,具有发热快、传热高效的优点,此外,远红外电热膜可与容器体实现良好适配贴合,这样可实现远红外电热膜在容器体表面位置设计灵活、自由,较之电磁加热而言,可以突破覆盖局限性的问题,实现对容器体均匀加热,且利用远红外电热膜附设于容器体的外表面的结构,可使得远红外电热膜与容器体的外表面之间传热损失小、传热效率高,在实现均匀加热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产品热损失量,进一步促进能效提升,总体来讲,获得了高发热效率、高能效、高加热均匀性的综合性能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加热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为通过喷涂、印刷、冷喷或腐蚀处理形成在所述容器体的外表面的结构。

在本方案中,可以理解的是,喷涂、印刷、冷喷或腐蚀处理工艺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详述,此处,通过设计远红外电热膜为通过喷涂、印刷、冷喷或腐蚀处理形成在容器体的外表面的结构,具有连接可靠、工艺简单方便的优点,且也可进一步提升远红外电热膜与容器体的外表面的适配贴合效果,使远红外电热膜与容器体的外表面之间热阻更小、传热更高效,同时,该结构也使得远红外电热膜在容器体的外表面上位置分布可更具灵活性,可以突破覆盖局限性的问题,利于对容器体均匀加热,提升加热均匀性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预设区域包括所述底壁的部分或全部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设置预设区域包括底壁的部分或全部外表面,也即,底壁的该部分或全部外表面相应附设有远红外电热膜,实现从底部加热,可满足对食物加热高效性,且利用热量向上传递的特点,可利于热量传遍容器体,避免加热死角,提升加热均匀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区域还包括所述侧壁的部分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设置预设区域还包括侧壁的部分外表面,也即,侧壁的该部分外表面相应附设有远红外电热膜,较之电磁加热而言,可以实现容器体侧壁加热,更利于促进锅内热量均匀,提升加热均匀性效果。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对于主要用于蒸煮、煲汤等功能的电加热器具而言,也可选择设计预设区域仅在底壁外表面,以节省产品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红外电热膜靠近于所述侧壁处的壁厚大于其远离所述侧壁处的壁厚。

在本方案中,设置远红外电热膜上距离侧壁较近的部位的壁厚值大于其上距离侧壁较远的部位的壁厚值,可以理解的是,远红外电热膜的壁厚越大、发热量越大,通过这样设计可以实现改善容器体侧壁温度,有利于炒菜时食物均匀受热,防止底壁较之侧壁而言温度过高引起的热量不均匀的问题。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出于简化工艺的目的,也可将远红外电热膜设计为壁厚均匀的结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之间相互分开,且对应附设于多个所述子区域。

在本方案中,设置远红外电热膜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远红外电热膜之间相互分开,也即,多个远红外电热膜不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通过这样设计可以强化容器体内部热对流,提升加热均匀性,且也可更灵活地分配远红外电热膜在容器体上的位置以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功能,例如,容器体为电饭煲内胆时,可以在内胆上部喷涂具有一定功率的远红外电热膜,形成保温环,有利于内胆锁热保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加热控制单元,多个所述远红外电热膜均电连接于所述加热控制单元,所述加热控制单元用于对每个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运行参数进行独立控制。

在本方案中,设置加热控制单元对多个远红外电热膜中的每个的运行参数进行独立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具体控制多个远红外电热膜中的部分工作或全部工作或交替工作,满足产品的不同烹饪模式需求,丰富和拓展产品的使用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之间形成阵列排布,或多个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之间形成嵌套分布。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功率密度的取值范围为3W/cm2~10W/cm2;和/或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为耐温值为500℃~600℃的部件;和/或所述远红外电热膜为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或螺旋形;和/或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内置有居里温度为预设值的磁性体。

在本方案中,设置远红外电热膜的功率密度为3W/cm2~10W/cm2,这样,可在获得适合的加热功率的同时,确保远红外电热膜运行可靠和稳定,更具体而言,在本产品中,通过设计功率密度在10W/cm2及以下,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容器体局部加热集中及远红外电热膜瞬间温度超过其最高耐温值等不良情形,防止远红外电热膜加速老化或可靠性下降的问题,通过设计功率密度在3W/cm2及以上,可以确保升温高效性,避免出现加热过慢问题,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进一步优选地,远红外电热膜的功率密度为6W/cm2~7W/cm2

在本方案中,使远红外电热膜为耐温值为500℃~600℃,这在满足远红外电热膜加热功率的同时,可防止远红外电热膜过热熔化、变形等问题,保证产品可靠性,同时,耐温值在600℃以下的远红外电热膜成本也较低,兼顾到产品成本因素。

在本方案中,可选远红外电热膜为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或螺旋形等,可方便于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选配远红外电热膜,例如,对于容器体为西式方形烤盘的情况,就可以选择方形(属于多边形的一种)的远红外电热膜,这样就可以使整个方形烤盘全面积加热;例如,螺旋形,其可以使锅具不同位置产生温差,从而形成对流加热,使加热更均匀,例如适合用于炖煮、烧水的场合。

在本方案中,设置远红外电热膜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内置有居里温度为预设值的磁性体,或者说,将远红外电热膜的该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采用带居里温度(居里点)的材料制作,其中,值得说明的是,该预设值并非特定,可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也可直接选用具体烹饪场景适用的温度阈值(也即温度上限值),这样,当远红外电热膜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该一定值可以为居里温度值,也可以在居里温度值附近,例如居里温度值±30℃),远红外电热膜上的电阻变大,远红外电热膜的功率自动降低,从而对系统进行自我保护。

举例而言,但不对本方案造成限定,如容器体为煎烤盘的情况,预设值可选用150℃~180℃,保证煎烤质量。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防护层,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外表面覆盖有所述防护层。

在本方案中,在远红外电热膜的外表面覆盖防护层,可以对远红外电热膜形成物理防护,避免远红外电热膜物理损伤,且防护层结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远红外电热膜的向外散热量,利于减少产品热损失量,实现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电接口,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电连接,所述电接口用于与供电接口适配连接,并从所述供电接口获取电能。

在本方案中,电加热器具设置有电接口用于与供电接口适配连接,以使远红外电热膜从供电接口处取电工作,该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设计远红外电热膜通过电磁波无线取电。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烹饪设备,具有加热装置;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电加热器具加热。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且本方案利用远红外电热膜实现对容器体内的物质加热的同时,通过烹饪设备的加热装置对电加热器具加热,可以起到热补偿效果,提升加热效率,且进行远红外电热膜和加热装置两组加热,更利于丰富产品的加热形式,进一步拓展产品的适用场景和烹饪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设备设有供电接口,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电接口能与所述供电接口适配连接,并从所述供电接口获取电能。

在本方案中,在烹饪设备上设有供电接口对电加热器具供电,这样,电加热器具与烹饪设备组合使用时,仅需引出一个电源线从电网取电,减少了插座接口需求量,且使用也更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接口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供电接口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快拆连接。

在本方案中,电接口与供电接口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快拆连接,这样,电加热器具与烹饪设备之间拆装方便,可实现即插即用,使用更方便。

可选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热盘装置、电热管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可以使得整个烹饪组件的加热方式多元化,形成电磁加热与远红外加热的复合加热形式,或热盘装置与远红外加热的复合加热形式,或电热管(导热式电热管或辐射式电热管)与远红外加热的复合加热形式,或者远红外加热与任意多种的复合加热形式,这样,可以实现不同加热形式之间取长补短,提升烹饪口感,且也可以使得烹饪方式呈现出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产品的使用功能,例如,可选择性地运行远红外加热、电磁加热、热盘加热、电热管加热等模式,实现一锅多用。

当然,加热装置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可任意选择适宜的加热装置来与本方案的远红外电热膜进行组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加热器具装配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电加热器具的远红外电热膜的分布关系为: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投影嵌套分布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外侧,或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投影嵌套分布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的内侧,或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投影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并排分布,或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投影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至少部分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且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投影与所述远红外电热膜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所述远红外电热膜重合于所述投影的部位设置为非隔磁区域。

在本方案中,将远红外电热膜重合于加热装置的投影的部位设置为非隔磁区域,确保加热装置产生的磁场能穿过非隔磁区域到达容器体,防止远红外电热膜对加热装置的磁场产生屏蔽作用,保证产品加热高效性。

可选地,烹饪设备为电磁炉、电饭煲的煲体、电压力锅的锅体、红外炉的炉体、煎烤机的炉体等,相应地,电加热器具为与电磁炉适配的锅具,以形成电磁炉组件形式的烹饪组件;或电加热器具为与电饭煲的煲体适配的内胆,以形成电饭煲形式的烹饪组件;或电加热器具为与电压力锅的锅体适配的内胆,以形成电压力锅形式的烹饪组件;或电加热器具为与红外炉的炉体适配的锅具,以形成红外炉形式的烹饪组件;或电加热器具为与煎烤机的炉体适配的烤盘,以形成煎烤机形式的烹饪组件。

当然,烹饪设备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可任意选择适宜的烹饪设备来与本方案的电加热器具进行组合。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底座,设有供电接口;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所述底座用于承载所述电加热器具,且所述电加热器具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情况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电接口与所述供电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且本方案中,利用底座承载电加热器具,且设计电加热器具置于底座上的情况下,电加热器具的电接口与供电接口电连接,例如,类似于电热水壶与底座之间的适配形式,这样更方便于电加热器具的取用、转移和清洗,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电加热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述烹饪设备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投影于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投影于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投影于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投影于电加热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容器体,11底壁,12侧壁,20(20A、20B)远红外电热膜,30电磁炉,31底座,32电磁加热装置,33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包括:容器体10和远红外电热膜20,具体地,容器体10可以为能与电磁配合的炊具,也可为饭煲或压力锅等的内胆、电热水壶的内胆、电热杯的杯胆等,远红外电热膜20附设在容器体10外表面的预设区域,远红外电热膜20通电时能产生热量并向容器体10传热。

值得说明的是,该预设区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容器体10的加热需求在容器体10的外表面上灵活选定的区域,并非特指某一区域或位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在容器体10外表面的预设区域附设有远红外电热膜20,这样,远红外电热膜20通电后可将电能转化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容器体10,达到烹饪加热效果,其中,远红外电热膜20的电热转换能效高,可极大促进实现产品高能效性,且远红外电热膜20质地轻薄、自身热阻小、贮热量小,这样,远红外电热膜20通电后可迅速发热并向容器体10及时传热,具有发热快、传热高效的优点,此外,远红外电热膜20可与容器体10实现良好适配贴合,这样可实现远红外电热膜20在容器体10表面位置设计灵活、自由,较之电磁加热而言,可以突破覆盖局限性的问题,实现对容器体10均匀加热,且利用远红外电热膜20附设于容器体10外表面的结构,可使得远红外电热膜20与容器体10外表面之间传热损失小、传热效率高,在实现均匀加热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产品热损失量,进一步促进能效提升,总体来讲,获得了高发热效率、高能效、高加热均匀性的综合性能效果。

更具体而言,本电加热器具的加热方式可以为远红外电热膜单独加热,或者,也可设计电加热器具还包括电磁线圈盘,以在电磁加热基础上辅助远红外电热膜进行远红外加热,在结构上,例如,远红外电热膜20的电连接的形式可以为远红外电热膜20引出两个电极,容器体10放到特定加热底座上,底座连接电极后实现加热,或者,电极通过电源线引出,将电源线与电源接通实现加热等。

优选地,远红外电热膜20为通过喷涂、印刷、冷喷或腐蚀处理形成在容器体10外表面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喷涂、印刷、冷喷或腐蚀处理工艺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详述,本方案中,通过设计远红外电热膜20为通过喷涂、印刷、冷喷或腐蚀处理形成在容器体10外表面的结构,具有连接可靠、工艺简单方便的优点,且也可进一步提升远红外电热膜20与容器体10外表面的适配贴合效果,使远红外电热膜20与容器体10外表面之间热阻更小、传热更高效,同时,该结构也使得远红外电热膜20在容器体10外表面上位置分布可更具灵活性,可以突破覆盖局限性的问题,利于对容器体10均匀加热,提升加热均匀性效果。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容器体10具有侧壁12和底壁11,底壁11外缘与侧壁12底端连接,预设区域包括底壁11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设计预设区域包括底壁11的整个外表面,远红外电热膜20相应附设于容器体10底壁11的整个外表面,而容器体10的侧壁12的外表面未附设远红外电热膜20。

本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远红外电热膜20为壁厚均匀的结构或为壁厚不均匀的结构,对于远红外电热膜20为壁厚不均匀的结构的情况,进一步优选设计远红外电热膜20靠近于容器体10的侧壁12处的壁厚大于其远离容器体10的侧壁12处的壁厚,具体例如,相比较而言,远红外电热膜20邻近侧壁12处的壁厚较大,而邻近底壁11中心处的壁厚较小,以通过增大远红外电热膜20邻近侧壁12处的壁厚的方式来强化对侧壁12部位的加热效率,避免容器体10底壁11温度过高、容器体10温度差异大的问题。其中,远红外电热膜20邻近侧壁12处与邻近底壁11中心处之间的壁厚过渡形式并不局限,例如呈连续变化或呈梯度变化等。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预设区域还包括侧壁12的部分外表面,侧壁12的该部分外表面上相应附设有远红外电热膜20。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底壁11及侧壁12外表面上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壁厚均匀。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与具体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远红外电热膜20采用不同位置做不同壁厚的设计,具体如,远红外电热膜20靠近于容器体10的侧壁12处的壁厚大于其远离容器体10的侧壁12处的壁厚,更具体例如,容器体10的侧壁12外表面上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壁厚D大于容器体10的底壁11外表面上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壁厚d。当然,也可更进一步设计底壁11外表面上的远红外电热膜20为非均匀壁厚结构,如设计底壁11外表面上的远红外电热膜20,其邻近侧壁12的部位的壁厚大于其邻近底壁11中心的部位的壁厚,除此之外,也可选择设计底壁11外表面上的远红外电热膜20为均匀壁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远红外电热膜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之间相互分开,且对应附设于多个子区域。这样设计可以强化容器体10内部热对流,提升加热均匀性,且也可更灵活地分配远红外电热膜20在容器体上的位置以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功能,例如,容器体10为电饭煲内胆时,可以在内胆上部喷涂具有一定功率的远红外电热膜,形成保温环,有利于内胆锁热、保温。

可选地,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之间形成阵列排布,或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之间形成嵌套分布。

具体实施例四

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之间形成并排阵列,具体如图6所示,子区域的数量为两个,远红外电热膜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远红外电热膜20A和远红外电热膜20B,远红外电热膜20A和远红外电热膜20B对应设置在两个子区域处,其中,远红外电热膜20A与远红外电热膜20B并排分布。

更优选地,对于并排分布的远红外电热膜20A与远红外电热膜20B,远红外电热膜20A覆盖底壁11的部分外表面及侧壁12的部分外表面,远红外电热膜20B覆盖底壁11的部分外表面及侧壁12的部分外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远红外电热膜的数量还可为3个甚至更多,3个或3个以上的远红外电热膜之间也可形成并排阵列,例如远红外电热膜的数量为3个的情况,其中一个远红外电热膜位于另外两个远红外电热膜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之间还可形成如矩形阵列(也即,多个远红外电热膜形成多个纵列和多个横列的纵横排列结构,具体例如田字形阵列、棋盘形阵列等)、蜂窝形阵列、环形阵列(也即,多个远红外电热膜周向间隔地排列的结构,具体如放射形阵列)等。

具体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远红外电热膜20A与远红外电热膜20B之间形成嵌套分布。更具体地,对于嵌套分布的远红外电热膜20A与远红外电热膜20B,远红外电热膜20A覆盖底壁11的整个外表面,远红外电热膜20B嵌套分布于远红外电热膜20A的外侧,并覆盖侧壁12的部分外表面。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子区域及远红外电热膜2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五中所列举的2个,其具体数量还可为3个、4个甚至更多,且可设计成其他形状的多区多环形式,此处不再穷举,但在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远红外电热膜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如图6和图7所示,可进一步设计电加热器具还包括加热控制单元,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均电连接于加热控制单元,加热控制单元用于对每个远红外电热膜20的运行参数进行独立控制。

具体例如,加热控制单元根据来自于处理器或控制面板等的控制信号对具体实施例四中的远红外电热膜20A和远红外电热膜20B的运行参数进行单独控制。

更具体例如,加热控制单元为通断开关,通断开关用于控制与之对应的远红外电热膜的通断,或者,加热控制单元为档位开关,档位开关调节与之对应的远红外电热膜的运行功率。

例如,执行炒菜烹饪功能时,出于火力和热均匀性需求,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与远红外电热膜20B均工作;

执行文火慢炖烹饪功能时,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或远红外电热膜20B工作,或者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和远红外电热膜20B交替工作;

对于鸳鸯锅,执行火锅烹饪功能时,对于鸳鸯锅的远红外电热膜20A侧具有加热需求,而远红外电热膜20B侧无加热需求的情况,可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工作,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B断开,加热需求相反的情况,也可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断开,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B工作,当然,两侧均需加热时,也可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及远红外电热膜20B均工作。

执行煮饭烹饪功能时,控制远红外电热膜20A和远红外电热膜20B交替工作,可以强化锅内对流扰动效果,提升米饭吸水量,提升烹饪口感。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选择使主控板对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同步控制。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远红外电热膜20的功率密度的取值范围为3W/cm2~10W/cm2,这样,可在获得适合的加热功率的同时,确保远红外电热膜20运行可靠和稳定,更具体而言,在本产品中,通过设计功率密度在10W/cm2及以下,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容器体10局部加热集中及远红外电热膜20瞬间温度超过其最高耐温值等不良情形,防止远红外电热膜20加速老化或可靠性下降的问题,通过设计功率密度在3W/cm2及以上,可以确保升温高效性,避免出现加热过慢问题,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进一步优选地,远红外电热膜20的功率密度为6W/cm2~7W/cm2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远红外电热膜20为耐温值为500℃~600℃的部件,这在满足远红外电热膜20加热功率的同时,可防止远红外电热膜20过热熔化、变形等问题,保证产品可靠性,同时,耐温值在600℃以下的远红外电热膜20成本也较低,兼顾到产品成本因素。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地,远红外电热膜20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或螺旋形。

具体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远红外电热膜20的轮廓为圆形,其中,该圆形可为一整个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轮廓结构,也可为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拼合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圆形远红外电热膜20结构,可以和大部分锅体、壶体、杯体等同容器体10的造型相适,实现全面积加热,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具体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远红外电热膜20的轮廓为矩形,当然,通过调整其长宽尺寸也可进一步设计为方形,其中,该矩形可为一整个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轮廓结构,也可为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拼合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矩形或方形的远红外电热膜20结构,可以和大部分烤盘等容器体10的造型相适,实现全面积加热。

具体实施例八

如图10所示,远红外电热膜20的轮廓为六边形,其中,该六边形可为一整个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轮廓结构,也可为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拼合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六边形的远红外电热膜20结构,造型美观,且适于进行蜂窝造型拼装,以利用蜂窝造型实现强化容器体10内热对流。

具体实施例九

如图11所示,远红外电热膜20的轮廓为椭圆形,其中,该椭圆形可为一整个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轮廓结构,也可为多个远红外电热膜20拼合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椭圆形的远红外电热膜20结构,造型美观,可适配椭圆形的容器体10,如锅内胆、壶体、杯体等,实现全面积加热。

具体实施例十

如图12所示,远红外电热膜20的轮廓为螺旋形,其中,该螺旋形可为一整段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轮廓结构,也可为多段远红外电热膜20拼合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螺旋形的远红外电热膜20结构,可以使容器体10不同位置产生温差,强化容器体10内的热对流,使加热效果更均匀。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对于远红外电热膜20需要与其他加热装置(如电磁加热装置32、热盘装置、电热管等)拼合的情况,远红外电热膜20也可设计成半圆形、半椭圆、梯形、环形等。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远红外电热膜20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内置有居里温度为预设值的磁性体。或者说,将远红外电热膜20的该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采用带居里温度(居里点)的材料制作,这样,当远红外电热膜20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该一定值可以为居里温度值,也可以在居里温度值附近,例如居里温度值±30℃),远红外电热膜20上的电阻变大,远红外电热膜20的功率自动降低,从而对系统进行自我保护。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加热器具还包括防护层,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层(例如防护网、防护漆层等),利用防护层可以对远红外电热膜20形成物理防护,避免远红外电热膜20物理损伤,且防护层结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远红外电热膜20的向外散热量,利于减少产品热损失量,实现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电加热器具还包括电接口,例如为端子,当然,也可为其他接电结构(如电源线等),电接口与远红外电热膜20电连接,电接口用于与供电接口适配连接,并从供电接口获取电能。这样,用户可将电接口连接于供电接口实现远红外电热膜20电性导通进行工作,该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设计远红外电热膜20通过电磁波无线取电。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包括:烹饪设备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烹饪设备具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对电加热器具加热。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且本方案利用远红外电热膜20实现对容器体10内的物质加热的同时,通过烹饪设备的加热装置对电加热器具加热,可以起到热补偿效果,提升加热效率,且进行远红外电热膜20和加热装置两组加热,更利于丰富产品的加热形式,进一步拓展产品的适用场景和烹饪功能。

优选地,烹饪设备设有供电接口,电加热器具的电接口能与供电接口适配连接,并从供电接口获取电能。这样,电加热器具与烹饪设备组合使用时,仅需引出一个电源线从电网取电,减少了插座接口需求量,且使用也更方便。

优选地,电接口包括第一连接部,供电接口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快拆连接。这样,电加热器具与烹饪设备之间拆装方便,可实现即插即用,使用更方便。

具体例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组适配的端子,以形成两个端子之间的快拆连接,具体例如插片电极与插口电极之间的插接,或如两个旋扣端子之间的旋合连接等。

可选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32、热盘装置、电热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电加热器具装配于烹饪设备的情况下,加热装置在电加热器具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与电加热器具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分布关系为:

加热装置的投影嵌套分布于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侧,或

加热装置的投影嵌套分布于远红外电热膜20的内侧,或

加热装置的投影与远红外电热膜20并排分布,或

加热装置的投影与远红外电热膜20至少部分重合。

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32,且加热装置的投影与远红外电热膜20至少部分重合的情况,远红外电热膜20重合于投影的部位设置为非隔磁区域,具体例如,将远红外电热膜20重合于加热装置的投影的部位采用非隔磁材料制作,更具体如,将远红外电热膜20重合于加热装置的投影的部位采用石墨烯、二氧化锡等非隔磁材料制作,而对于远红外电热膜20未重合于加热装置的投影的部位,采用隔磁材料或非隔磁材料制作皆可。这样可确保加热装置产生的磁场能穿过非隔磁区域到达容器体10,防止远红外电热膜20对加热装置的磁场产生屏蔽作用,保证产品加热高效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以烹饪设备为电磁炉30为例说明,电磁炉30包括底座31、电磁加热装置32(具体例如电磁线圈)和面板33,面板33安装于底座31上方,电磁加热装置32位于面板33与底座31合围出的空间中。电加热器具与电磁炉30配合使用时,电加热器具放置在面板33上,电磁加热装置32运行时会产生交变磁场,使得电加热器具在交变磁场中感应产热,从而实现对电加热器具加热,更具体地,电加热器具的容器体10在电磁加热装置32产生的交变磁场中感应产热。通过电磁加热装置32和远红外电热膜20组合成电磁和远红外的混合加热系统。

其中,电磁加热可以对磁导材质进行加热(如对磁导材质的容器体10加热),加热速度快、加热范围大(锅壁可加热)。但电磁加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对非磁导材质的锅具(陶瓷锅)进行加热,且底部加热集中。

远红外加热,均匀性好,有热惯性,能加热陶瓷锅,但远红外加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对锅壁进行加热。

本设计采用电磁和远红外混合加热,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加热系统加热均匀、加热范围大、不挑锅。

更具体地,电磁加热是通过电磁加热装置32为主体的励磁系统对容器体10进行作用,从而使容器体10自身产生热量,其具有加热快、能效高、可对容器体10侧壁12或称锅体侧壁12(磁场覆盖的位置)加热的优点。

远红外加热是远红外电热膜20自发热,然后辐射到容器体10表面,从而对容器体10进行加热,具有加热均匀、不挑锅、占用体积小、相对电热盘加热能效高、功率密度更大的优点(实验测试数据,能效可较电热盘提升20%,功率密度是电热盘的5.5倍),因此,由该两个系统组成的混合加热系统,具有加热快、加热均匀、可锅具加热、不挑锅、能效高、造型薄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十一

除上述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电加热器具放置在面板33上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电磁加热装置32在电加热器具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也即该场景中电磁加热装置32向上方的投影)与电加热器具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分布关系为:电磁加热装置32的投影嵌套分布于远红外电热膜20的外侧。这样可实现电磁加热与远红外加热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更充分地发挥电磁加热部分的侧壁12加热功能,且也更充分地发挥远红外加热高能效、不挑锅、功率密度更大以使得火力优势更突出、加热均匀性好、蓄热等优点。烹饪组件整体加热均匀性好,火力大,适于以炒菜为主的烹饪组件产品。

具体实施例十二

与上述具体实施例十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电磁加热装置32在电加热器具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也即该场景中电磁加热装置32向上方的投影)与电加热器具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分布关系为:电磁加热装置32的投影嵌套分布于远红外电热膜20的内侧。这样,电磁加热装置32可在内侧实现火力随心调、连续低功率运行等优点,适于以煲汤、炖煮为主的烹饪组件产品。

具体实施例十三

与上述具体实施例十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电磁加热装置32在电加热器具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也即该场景中电磁加热装置32向上方的投影)与电加热器具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分布关系为:电磁加热装置32的投影与远红外电热膜20并排分布,从图上看为左右并排分布,当然,并排分布方向可在360°的任一径向上进行选择和调整,具体并排形式也可灵活地变化,例如呈八卦形拼合等。可适于分区烹饪的锅具,例如鸳鸯锅等,当然,用于炖煮、煲汤、烧水等场合也是可以的,由于其具有不挑锅的优点,实用价值高,且远红外加热和电磁加热两侧之间由于加热方式不同,可以形成明显的热对流,可以强化内部传热,炖煮、煲汤、烧水等场合中容器体10内部的热均匀性更好。

具体实施例十四

与上述具体实施例十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电磁加热装置32在电加热器具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也即该场景中电磁加热装置32向上方的投影)与电加热器具的远红外电热膜20的分布关系为:电磁加热装置32的投影与远红外电热膜20至少部分重合,从图上看为完全重合,当然,根据需求可以设计为局部重合。这样可以形成热量叠加,实现容器体10内更快速地升温,实现快速烹饪,当然,对于采用电磁加热或远红外加热进行单一运行加热时,也可拥有更大的加热面积,保证加热效率和均匀性。

上述任一具体实施例中,供电接口可设在面板33上,电接口可设置电加热器具底部,以当电加热器具放置到面板33上时,电接口自动配合到供电接口实现电连接,当然,本方案也并不局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供电接口也可为设置在电磁炉上的引出线端子,将电加热器具放置到面板33上后,将引出线端子与电加热器具上的电接口适配连接即可,又或者,电接口设置为电加热器具上的引出线端子,将电加热器具放置到面板33上后,将引出线端子与电磁炉上的供电接口适配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包括:底座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底座设有供电接口;底座用于承载电加热器具,且电加热器具置于底座上的情况下,电加热器具的电接口与供电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加热器具,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且本方案中,利用底座承载电加热器具,且设计电加热器具置于底座上的情况下,电加热器具的电接口与供电接口电连接,例如,类似于电热水壶与底座之间的适配形式,这样,电源线可直接从底座引出,而无需设置在电加热器具上,电加热器具上的结构更简洁,从而可更方便于电加热器具的取用、转移和清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远红外电热膜的电热转换能效高,可极大促进实现产品高能效性,且远红外电热膜质地轻薄、自身热阻小、贮热量小,这样,远红外电热膜通电后可迅速发热并向容器体及时传热,具有发热快、传热高效的优点,此外,远红外电热膜可与容器体实现良好适配贴合,这样可实现远红外电热膜在容器体表面位置设计灵活、自由,较之电磁加热而言,可以突破覆盖局限性的问题,实现对容器体均匀加热,且利用远红外电热膜附设于容器体的外表面的结构,可使得远红外电热膜与容器体的外表面之间传热损失小、传热效率高,在实现均匀加热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产品热损失量,进一步促进能效提升,总体来讲,获得了高发热效率、高能效、高加热均匀性的综合性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