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英语词汇记忆的纳书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603发布日期:2019-08-07 01:2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英语词汇记忆的纳书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英语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英语词汇记忆的纳书盒。



背景技术:

英语教学是国内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由于英语普及范围广,属于国际语言,所以英语教学的推广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于英语是母语或者不是第一语言的人来说,英语学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记忆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需要不间断的勤加练习,巩固记忆,在英语学习初期,词汇记忆非常重要,即使到大学时期,词汇量也依然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词汇量作为英语的基础,词汇量越大越能够帮助理解阅读的释义,由于第一语言不是英语的人在平常生活中接触的英语交流较少,掌握的词汇得不到反复巩固,容易遗忘,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每每面临考试前期,都习惯集中背记大量词汇,通常背记用的工具就是词汇本或者词汇卡片,上面有一列列单词并对应一列列释义,方便集中记忆,而一般为了方便将单词与释并排布置,看单词时能够直接知道释义,不需要来回翻页,方便记忆,但是在检测记忆时,单词与释义布置在一起却会干扰对记忆的检测,因为,想要判断某一单词有没有记住肯定不能够直接看到它的释义,所以一般会用手遮挡释义来检测记忆,但是用手遮挡不能控制对某一词汇进行显示,要么此块区域全被遮,要么全被显示,所以缺乏一种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检测词汇记忆,方便操作,提高记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提高记忆效率,尤其是方便对词汇的记忆进行检测。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英语词汇记忆的纳书盒,包括底板,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所述底板,上侧板,下侧板与左侧板围成形状为扁长方体型盒体,所围成的盒体上方无盖,右侧无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内侧靠近下端固定设置有内底板,所述内底板与所述底板处于平行状态,并且所述内底板与底板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内底板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不与上侧板与下侧板接触,所述内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内上侧板,所述内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内下侧板,所述内上侧板与所述上侧板处于平行状态,所述内下侧板与所述下侧板也处于平行状态,并且由于内底板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不与上侧板与下侧板接触,这样内上侧板与上侧板之间存在空间,内下侧板也与下侧板之间存在空间,所述内上侧板与上侧板之间的右侧端固定设置有右上侧板,所述内下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右侧端固定设置有右下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上侧板之间上固定设置有上滚杆,所述上滚杆设置在所述上侧板与内上侧板之间并且上滚杆与上侧板和内上侧板相平行,所述左侧板与右下侧板之间也固定设置有下滚杆,所述下滚杆设置在所述下侧板与内下侧板之间,同样,所述下滚杆与下侧板和内下侧板相平行,所述上滚杆与下滚杆上分别套有上滚轮与下滚轮,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分别可以绕所述上滚杆与下滚杆转动,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上套有遮光带,所述遮光带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遮光带跨过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并且将其套入在内,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转动可以带动所述遮光带传动,或者拖拉所述遮光带可以带动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转动,所述遮光带的下部分穿过在所述底板与内底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遮光带的上部分处在所述内上侧板与内下侧板的上方,这样各部件不会影响遮光带的传动,所述遮光带的作用是遮挡文字,所述遮光带的上部分设置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为长条形状,透明窗口可以采用在遮光带上嵌入透明片的形式,所述透明窗口的作用是查看文字,由于透明窗口的面积是有限的,所述只能查看一部分文字。

本实用新型使用流程及有益效果为,将英语单词本或者词汇卡放置到内底板上,可以从右侧插入,词汇本的形式都是一列英文对应一列中文,方便集中记忆,但是中文与英文放置在一块不便于检测记忆,可以通过借助本实用新型,用遮光带将某一列中文或某一列英文遮挡住,方便检测该位置的中文或英文的记忆情况,在检测记忆中得到记忆的强化,能够更有效率的学习记忆,而且遮光带上还设置有透明窗口,若背诵时实在无法想起词汇的意思,可以通过拖拉遮光带将透明窗口移动到该位置即能查看解释,并且透明窗口面积有限,所以只会查看到指定位置的解释,不会干扰到其他词汇,同时透明窗口一般从上方往下移,或者根据记忆顺序移动,可以记一个看一个,非常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的两侧边外边缘都设置有侧边,所述侧边处在所述遮光带的两侧,可以将所述遮光带限制住避免其左右跑动或者脱离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的轴心处设置有转筒,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可以绕所述转筒转动,所述转筒分别套入在所述上滚杆与下滚杆上,所述转筒可以分别绕所述上滚杆与下滚杆转动,这样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可以分别绕上滚杆与下滚杆转动,所述转筒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滚轮与所述下滚轮的长度,所述处于上下位置的转筒的同一侧端上固定设置有同一推杆,所述推杆跨过所述内上侧板与所述内下侧板,所述推杆可以方便上滚轮与下滚轮同时移动,便于操作,上滚轮与下滚轮可以在转筒上转动,则固定在转筒同一侧端的推杆不会影响上滚轮与下滚轮的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截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截面中上滚轮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B截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便于英语词汇记忆的纳书盒,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上侧板2,下侧板3,左侧板4,所述底板1,上侧板2,下侧板3与左侧板4围成形状为扁长方体型盒体,所围成的盒体上方无盖,右侧无侧板,所述左侧板4的内侧靠近下端固定设置有内底板11,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内底板11与所述底板1处于平行状态,并且所述内底板11与底板1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内底板1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不与上侧板2与下侧板3接触,所述内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内上侧板21,所述内底板11的下端设置有内下侧板31,所述内上侧板21与所述上侧板2处于平行状态,所述内下侧板31与所述下侧板3 处于平行状态,并且由于内底板1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不与上侧板2与下侧板3接触,这样内上侧板21与上侧板2之间存在空间,内下侧板31也与下侧板3之间存在空间,所述内上侧板21与上侧板2之间的右侧端固定设置有右上侧板22,如图1所示,所述内下侧板31与下侧板3之间的右侧端固定设置有右下侧板32,所述左侧板4与右上侧板22之间上固定设置有上滚杆51,所述上滚杆51设置在所述上侧板2与内上侧板21之间并且上滚杆51与上侧板2和内上侧板21相平行,所述左侧板4与右下侧板32之间也固定设置有下滚杆52,所述下滚杆52设置在所述下侧板3与内下侧板31之间,同样,所述下滚杆52与下侧板3和内下侧板31相平行,所述上滚杆51与下滚杆52上分别套有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分别可以绕所述上滚杆51与下滚杆52转动,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上套有遮光带7,所述遮光带7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遮光带7跨过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并且将其套入在内,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转动可以带动所述遮光带7传动,或者拖拉所述遮光带7可以带动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转动,所述遮光带7的下部分穿过在所述底板1与内底板11之间的缝隙中,如图2所示,所述遮光带7的上部分处在所述内上侧板21与内下侧板31的上方,这样各部件不会影响遮光带7的传动,所述遮光带7的作用是遮挡文字,所述遮光带7的上部分设置有透明窗口71,所述透明窗口71为长条形状,透明窗口71可以采用在遮光带7上嵌入透明片的形式,所述透明窗口71的作用是查看文字,由于透明窗口71的面积是有限的,所述只能查看一部分文字。

本实用新型使用流程及有益效果为,将英语单词本或者词汇卡放置到内底板11上,可以从右侧插入,词汇本的形式都是一列英文对应一列中文,方便集中记忆,但是中文与英文放置在一块不便于检测记忆,可以通过借助本实用新型,用遮光带7将某一列中文或某一列英文遮挡住,方便检测该位置的中文或英文的记忆情况,在检测记忆中得到记忆的强化,能够更有效率的学习记忆,而且遮光带7上还设置有透明窗口71,若背诵时实在无法想起词汇的意思,可以通过拖拉遮光带7将透明窗口71移动到该位置即能查看解释,并且透明窗口71面积有限,所以只会查看到指定位置的解释,不会干扰到其他词汇,同时透明窗口71一般从上方往下移,或者根据记忆顺序移动,可以记一个看一个,非常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的两侧边外边缘都设置有侧边63,所述侧边63处在所述遮光带7的两侧,可以将所述遮光带7限制住避免其左右跑动或者脱离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的轴心处设置有转筒64,如图2及图3截面侧视图所示,图3具体为上滚轮61截面局部放大图,下滚轮62的结构也可参照此图,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可以绕所述转筒64转动,所述转筒64分别套入在所述上滚杆51与下滚杆52上,所述转筒64可以分别绕所述上滚杆51与下滚杆52转动,这样所述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可以分别绕上滚杆51与下滚杆52转动,所述转筒64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滚轮61与所述下滚轮62的长度,这样转筒64可以有一端露出在外,所述两道转筒64的同一侧端上固定设置有同一推杆8,如图4截面侧视图所示,所述推杆8跨过所述内上侧板21与所述内下侧板31,所述推杆8作用可以方便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同时移动,便于操作,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可以在转筒64上转动,则固定在转筒64同一侧端的推杆8不会影响上滚轮61与下滚轮62的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