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单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933发布日期:2019-10-15 17:5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单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凉席,特别涉及一种床单席。



背景技术:

床单席又称床单凉席,是凉席的一种,其将床单和凉席相结合。如附图1所示,床单席包括席面和围布。席面为凉席相同的材质制成,席面的尺寸与床的上床面尺寸或者与席梦思的上表面尺寸相同,席面铺展在床的上表面。围布成长条形,其由布料制成,质地柔软亲肤,可自然下垂。围布的宽度与床的高度相等或稍小于床的高度,围布下垂遮挡床的侧面,实现与床单一样的防污效果。现有技术中围布的上边沿与席面的三外沿缝纫固定。

由于席面和围布材质不同,其中席面一般清洗方式采用擦拭清洗,而围布上常设置有印花、刺绣、烫染等,易受到外界污渍污染,水洗频繁,若两者不可拆卸固定,质地较硬不易弯折、揉搓,对围布的清洗造成不便。故我司进行了以下改进:

第一,使用拉链固定替代缝纫固定,即席面三外沿设置有公拉链,围布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母拉链;

第二,使用魔术贴贴合固定替代缝纫固定,即席面三外沿设置有公魔术贴,围布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母魔术贴;

第三,使用纽扣或压扣固定替代缝纫固定。

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围布独立拆卸清洗时,床的侧面没有物体进行遮挡保护,席梦思或床垫易受到外界液体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单席,设置位于围布内侧的席面罩,在围布取下清洗时,席面罩作为临时的保护措施,防止席梦思、床垫受到外界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床单席,包括席面和围布,所述席面三外沿与围布长度方向的一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席面连接有席面罩,所述席面罩的上边沿与席面底面的外沿向缝合固定,席面罩的高度均大于席梦思和床垫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席面罩套在席梦丝或床垫的外侧,日常使用时由围布对席面罩进行保护,故席面罩不易受到污染,无需频繁清洗;在围布取下清洗时,席面罩作为临时的保护措施,防止席梦思、床垫受到外界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席面罩的下边沿沿下边沿延伸设置有缝合腔,所述缝合腔固定有可自动收缩的张紧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席面罩的下边沿包裹至席梦思或床垫的下底面,由张紧带收缩固定,防止席面罩被掀起而露出席梦思或床垫,进而提高席面罩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席面三外沿设有包裹带,所述包裹带远离席面中心的一侧设有缝纫得到的包裹腔,所述包裹腔内填充有粘合胶条,所述粘合胶条包括位于外侧的粘合层,所述包裹腔相对席面中心向外的一侧沿包裹腔长度方向设置有露出口,所述露出口露出粘合胶条朝向露出口一侧的部分侧面,所述围布长度方向的一边固定有沿围布长度方向设置的贴合覆膜。

通过采用上技术方案,席面和围布之间通过粘合胶条和贴合覆膜粘合固定,粘合胶条包括软硅胶条和包裹在软硅胶条外的粘合层,其质地柔软;在围布拆去后,人脚碰触到粘合胶条时,粘合胶条受压易发生挤压变形,较拉链固定、魔术贴固定而言,避免人腿搁到硬物而产生不适,以及防止人脚被硬物划伤;

安装时,沿粘合胶条贴合固定贴合覆膜即可,在席面转角粘合胶条弯折过渡性好,无褶皱,拆卸时,围布自贴合覆膜一端所在的一侧沿粘合胶条撕下即可实现围布与席面的分离,较拉链固定、魔术贴固定、纽扣固定、压扣固定而言,围布安装拆卸方便,进而提高床单席使用舒适感,

同时围布安装时,围布上边与席面之间不存在可供物体滑入的空隙,防止物体从席面上滑入围布和席面罩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胶条包括被粘合层包裹的软硅胶条,所述软硅胶条的硬度为15-20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粘合胶条的柔软性的前提下,提高粘合胶条的抗拉伸性,防止粘合胶条断裂;同时选优现有的硅橡胶材料作为粘合胶条的中心夹物,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硅胶条垂直长度的截面形状呈椭圆形或长条形,且椭圆形的长轴长、长条形的长度均大于露出口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粘合胶条被拉出包裹腔外,提高床单性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裹带于包裹腔开有露出口的一侧设置有遮挡膜,所述遮挡膜遮挡露出口,且所述遮挡膜的下边沿与包裹带的下边沿缝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粘合胶条露出在露出口内的侧面不与贴合覆膜粘合固定时,如围布拆卸单独进行清洗时,使用遮挡膜遮挡露出口并与露出口内的粘合胶条侧面粘合,避免在没有围布的情况下人脚直接接触到粘合胶条而产生粘连感导致不适,以及防止粘合胶条露出在露出口内的侧面沾附外界的灰尘和杂物,避免粘合胶条粘性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覆膜的宽度大于露出口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贴合覆膜覆盖露出口并与粘合胶条粘合固定,同时保证围布安装时,粘合胶条不外露,防止粘合胶条露出在露出口内的侧面沾附外界的灰尘和杂物,避免粘合胶条粘性的降低,以及防止人脚直接接触到粘合胶条而产生粘连感导致不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裹带平行长度方向且远离包裹腔的一侧与席面下底面外沿的内侧缝纫固定,所述围布固定有贴合覆膜的一侧侧边至贴合覆膜的距离为h1,所述包裹带与席面底板缝合处到露出口的距离为h2,h2≤h1≤2h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覆膜与粘合胶条粘合固定后,围布的上边沿可插入席面下方,避免围布的上表面沿外露,防止人腿碰触到围布的上边沿而带来不适感,以及使用者坐在床沿时对围布踩踏拉扯导致围布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布固定有贴合覆膜的一侧侧边为加厚的加厚沿,所述加厚沿的宽度为h3,且h3、h2之和与h1的值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抵压加厚沿靠近围布内的一侧边沿,将围布的上边沿推入席面下方,并与包裹带与席面下底面缝纫处相抵接,此处贴合覆膜与粘合胶条对准,人手擦拂过围布外侧相对贴合覆膜的侧面即可实现围布的安装,由此进一步方便围布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席面罩套在席梦丝或床垫的外侧,席面罩的下边沿包裹至席梦思或床垫的下底面,由张紧带收缩固定,日常使用时由围布对席面罩进行保护,故席面罩不易受到污染,无需频繁清洗;在围布取下清洗时,席面罩作为临时的保护措施,防止席梦思、床垫受到外界污染;

2.席面和围布之间通过粘合胶条和贴合覆膜粘合固定,粘合胶条包括软硅胶条和包裹在软硅胶条外的粘合层,其质地柔软,在围布拆去后,避免人腿搁到硬物而产生不适,以及防止人脚被硬物划伤;且围布安装拆卸方便,以及围布安装时,围布上边与席面之间不存在可供物体滑入的空隙,防止物体从席面上滑入围布和席面罩之间。

3.粘合胶条包括被粘合层包裹的软硅胶条,软硅胶条的硬度为15-20A,软硅胶条垂直长度的截面形状的长度均大于露出口的宽度,保证粘合胶条的柔软性的前提下,提高粘合胶条的抗拉伸性,并且防止粘合胶条被拉出包裹腔外,提高床单性的实用性;

4.围布拆卸单独进行清洗时,使用遮挡膜遮挡露出口并与露出口内的粘合胶条侧面粘合,避免在没有围布的情况下人脚直接接触到粘合胶条而产生粘连感导致不适,以及防止粘合胶条露出在露出口内的侧面沾附外界的灰尘和杂物,避免粘合胶条粘性的降低。

5.贴合覆膜的宽度大于露出口的宽度,便于贴合覆膜覆盖露出口并与粘合胶条粘合固定,同时保证围布安装时,粘合胶条不外露;

6.人手抵压加厚沿靠近围布内的一侧边沿,将围布的上边沿推入席面下方,并与包裹带与席面下底面缝纫处相抵接,此处贴合覆膜与粘合胶条对准,人手擦拂过围布外侧相对贴合覆膜的侧面即可实现围布的安装,由此进一步方便围布安装,并且避免围布的上表面沿外露,防止人腿碰触到围布的上边沿而带来不适感,以及使用者坐在床沿时对围布踩踏拉扯导致围布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床单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为体现席面结构和围布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为体现席面结构和围布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为体现席面结构和围布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席面;11、席面罩;111、缝合腔;112、张紧带;12、包裹带;12a、翻折沿;12b、固定沿;12c、预制布条;12d、第一布条;121、露出口;122、包裹腔;123、粘合胶条;1231、软硅胶条;1232、粘合层;124、遮挡膜;2、围布;21、贴合覆膜;22、加厚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一种床单席,包括席面1和围布2,替代床单和凉席铺在床上。席面1呈矩形,为凉席相同的材质制成,席面1的尺寸与床垫的上床面尺寸或者席梦思的上表面尺寸相同,席面1铺展在床的上表面。

如附图2所示,席面1下方缝纫固定有席面罩11,席面罩11的上边沿与席面1底面的外沿向缝合固定,席面罩11的高度均大于席梦思、床垫的高度。

如附图3所示,席面罩11的下边沿向内翻折缝合形成有缝合腔111,缝合腔111固定有张紧带112。席面罩11套在席梦思或床垫外,席面罩11的下边沿包裹至席梦思或床垫的下底面,由张紧带112收缩固定。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外沿的底面缝合固定有包裹带12,席面1的三外沿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席面1长度方向的两外沿和宽度方向的一外沿。包裹带12的上边沿、席面1的外沿、席面罩11的上边沿一同缝合固定。

如附图3所示,包裹带12的下边沿朝向席面1外一侧向上翻折,自翻折处为分界,将包裹带12分别记为向翻折至外侧的翻折沿12a和位于内侧的固定沿12b。翻折沿12a上开有露出口121,露出口121呈长条形,自翻折沿12a的一端沿包裹带12长度方向延伸至翻折沿12a的另一端。露出口121的长度小于翻折沿12a的长度,露出口121长度的两端未贯穿翻折沿12a。

翻折沿12a的上边沿向内侧且向下翻折,并与固定沿12b缝纫固定,进而在翻折沿12a和固定沿12b之间形成沿包裹带1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包裹腔122。

包裹腔122内沿包裹腔122的长度方向放置有粘合胶条123,粘合胶条123包括软硅胶条1231和包裹软硅胶条1231外的粘合层1232。软硅胶条1231为现有市售的硅橡胶产品,其邵氏硬度为15-20A。软硅胶条1231垂直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优选为椭圆形或长条形,软硅胶条1231垂直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长轴的一端朝向翻折沿12a上边沿的内侧。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围布2成长条形,其由布料制成,质地柔软亲肤,可自然下垂。围布2长度方向的一侧边内侧缝合固定有贴合覆膜21,贴合覆膜21为塑料制成的长条,长度与露出口121长度相等,宽度大于露出口121宽度,此处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长条,其厚度为0.2-0.5mm。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席面1和围布2之间通过粘合胶条123和贴合覆膜21粘合固定,粘合胶条123包括软硅胶条1231和包裹在软硅胶条1231外的粘合层1232,其质地柔软,且被围布2的边沿遮挡;当人脚隔着围布2碰触到粘合胶条123时,粘合胶条123受压易发生挤压变形,避免人腿搁到硬物而产生不适;安装时,沿粘合胶条123贴合固定贴合覆膜21即可,在席面1转角粘合胶条123弯折过渡性好,无褶皱;拆卸时,围布2自贴合覆膜21一端所在的一侧沿粘合胶条123撕下即可实现围布2与席面1的分离,两者独立清洗或更换;由此获得一种使用感舒适且安装拆卸方便的床单席。

席面罩11套在席梦丝或床垫的外侧,日常使用时由围布2对席面罩11进行保护,故席面罩11不易受到污染,无需频繁清洗;在围布2取下清洗时,席面罩11作为临时的保护措施,防止席梦思、床垫受到外界污染。

实施例二,

如附图4所示,一种床单席,其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其区别之处在于包裹带12在翻折沿12a外侧设置有遮挡膜124,遮挡膜124为塑料制成的长条,长度与露出口121长度相等,宽度大于露出口121宽度,此处优选为聚乙烯膜,厚度为0.05-0.1mm。遮挡膜124的下边沿与翻折沿12a的下边沿缝合固定,

实施例二的改进效果:在粘合胶条123露出在露出口121内的侧面不与贴合覆膜21粘合固定时,如围布2拆卸单独进行清洗时,使用遮挡膜124遮挡露出口121并与露出口121内的粘合胶条123侧面粘合,避免在没有围布2的情况下直接接触到粘合胶条123而导致不适,以及防止粘合胶条123露出在露出口121内的侧面沾附外界的灰尘和杂物,避免粘合胶条123粘性的降低。

实施例三,

如附图5所示,一种床单席,其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裹沿、席面罩11的上边沿一同缝纫固定在席面1底面外沿的内侧,缝合处沿包裹带12至露出口121的距离为h2。围布2缝合有贴合覆膜21的一侧翻折缝合形成有加厚沿22,加厚沿22沿围布2的宽度为h3。同时加厚沿22靠近围布2侧边的一侧至露出口121的距离为h1。h1的值等于h2和h3之和的值。

实施例三的工作效果:

人手抵压加厚沿22靠近围布2内的一侧边沿,将围布2的上边沿推入席面1下方,并与包裹带12与席面1下底面缝纫处相抵接,此处贴合覆膜21与粘合胶条123对准,人手擦拂过围布2外侧相对贴合覆膜21的侧面即可实现围布2的安装,由此进一步方便围布2安装。

并且围布2的上边沿可插入席面1下方,避免围布2的上表面沿外露,防止人腿碰触到围布2的上边沿而带来不适感,以及使用者坐在床沿时对围布2踩踏拉扯导致围布2脱落。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使用的粘合胶条,其粘合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5-8份,聚四氟乙烯微粉15-20份,乙烯基硅油10-15份,含氢硅油10-15份;并以以下步骤制得:

S1:将按质量份数称取含氢硅油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将含氢硅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得到混合料A;

S2:将按质量份数称取乙烯基硅油、聚四氟乙烯微粉和其他原料,将乙烯基硅油、聚四氟乙烯微粉和其他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B;

S3:将制得时间不超过30min的混合料A和混合料B相混合,搅拌得到液态的涂覆物;

S4:加热继续保持搅拌S3中液态的涂覆物,加热温度为37-40℃,加热至涂覆物的粘度达到30000-320000mPas时,将涂覆物分多次涂覆在软硅胶条表面固化得到厚度在0.9±0.1mm的粘合层。

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湖北恒景瑞化工有限公司的液态市售产品。聚四氟乙烯微粉为苏州希普能塑料有限公司市售产品,其粒径300-400nm,此处为350nm。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端乙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安必亚特种有机硅(南通)有限公司的市售产品。含氢硅油为深圳市吉鹏硅氟材料有限公司市售产品,含氢量为1.6。

根据上述粘合层进行涂覆物、涂覆物制成的试样以及软硅胶条,具体参数如下。

同时设置对比例一至对比例三。

对比例一,

以实施例4A为基础,其原料中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微粉用量为零。

对比例二,

以实施例4A为基础,其原料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用量为零。

对比例三,

以实施例4A为基础,其原料中聚四氟乙烯微粉用量为零。

对实施例一、对比例一至对比例三进行模拟清洗后的粘性保留测试。模拟清洗后的粘性保留测试:将所得的涂覆物涂覆在水平的陶瓷板或瓷砖上,带涂覆层固化形成涂覆层,获得多组试样板,并设置对准试样板,分别对试样板和对照试样板进行以下处理:

1)浸泡入温水中,温水温度恒定20℃,浸泡时间分别为1h、3h、24h和120h,浸泡实际达到后取出自然风干;

2)浸泡入热水中,热水温度恒定80℃,浸泡时间分别为1h、3h、24h和120h,浸泡实际达到后取出自然风干;

3)浸泡入碱水中,碱水温度恒定20℃,碱水成分为NaOH 4w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wt%,浸泡时间分别为1h、3h、24h和120h,浸泡实际达到后取出用清水浸泡漂洗30min,再自然风干;

4)在空气中静置,静置时间分别为1h、3h、24h和120h;

再将所得的试样板作为试片依照GB/T 4852-2002中记载的斜槽滚球法测试试样板上涂覆层的粘性,对结果进行对比获得涂覆层的粘性保留效果,以体现粘合层在清洗后的粘性保留效果。

检测结果如下。

温水、热水浸泡制得的试样结果中“*”代表涂覆层表面开裂,无法准确检测。

碱水浸泡制得的试样结果中“*”代表表面溶胀出现肉眼可观察到的不平整,无法准确检测。

钢球在涂覆层上滚动的平均距离越小,涂覆层的粘性越强。

由上可知,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为现有制备室温固化双组分有机硅凝胶的原料,两者混合后可在室温下交联固化或加热下加快交联固化形成带有粘性的有机硅凝胶;有机硅凝胶与软硅胶条相容性好,并在未完全固化前,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向软硅胶条的渗透作用,原料混合后的涂覆物与软硅胶条的界面阻力,使粘合层与软硅胶条结合紧密;

同时聚四氟乙烯的氟原子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氢原子之间的强电负性差异,诱导产生强烈的可重整的偶极-偶极子相互作用,利用化学亲和力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微粉随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而分散在涂覆物内,再随涂覆物固化而均匀分散固定在粘合层内,提高粘合层的防水性和耐碱性,进而避免日常家庭清洗时碱性清洗剂成分对粘合层溶胀,保持粘合层长久有效的粘合性能,较现有的防水黏胶而言,形态为固态,不易脱落,清洗后粘合性能降低少,使用寿命长,

以及降低粘合层和粘合层包裹的软胶条的吸水量,避免清洗过程中粘合层和粘合层包裹的软胶条的韧性降低而发生破碎或损坏,再者,还对粘合层的粘合强度进行了提高;

由此提高了本申请床单席的使用寿命、实用性以及经济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