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927发布日期:2019-10-15 17:5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丝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用蚕丝被。



背景技术: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刺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以蚕丝作为内里的蚕丝被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也由于蚕丝这些品质做成的蚕丝被质轻,表面光滑,儿童天生多动的特性,在给儿童使用蚕丝被时,蚕丝被容易脱落,导致感冒生病等一系列不适感,在进行蚕丝被折叠时,由于儿童的身高等限制,折叠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用蚕丝被,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蚕丝被易脱落,折叠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用蚕丝被,包括被套和被芯,被套分为外被套和内被套,被芯上设有人形凹槽,内被套与人形凹槽相对应,内被套与被芯缝制在一起,外被套套在内被套外侧,外被套的四角设有固定绳,内被套通过魔术贴与外被套粘合,被芯上设有定位槽。

优选的,人形凹槽端部设有圆弧套,圆弧套内填充草本材料,圆弧套套在脖子上,可以固定蚕丝被在不会滑落,人体通过脖子上的动脉对草本材料进行吸收,用来养生。

优选的,外被套底部设有床尾布,床尾布中部与外被套缝制,床尾布靠近外被套底部设有拉链,床尾布两端设有弹簧扣,通过拉链把床尾布底端密封,通过弹簧扣把床尾布两端密封,从而形成一个有开口的蚕丝被袋,便于收藏。

优选的,外被套上设有纽扣,纽扣设在外被套两端部,折叠时用来固定折叠位置。

优选的,外被套上设有条形筒,条形筒内穿有折叠杆,通过条形筒内的折叠杆可以快速的把蚕丝被折叠起来。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形凹槽和固定绳可以固定被子的位置,有效避免被子脱落,通过定位线和定位槽使蚕丝被芯形成折叠记忆,方便折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中:1、被芯;2、被套;3、内被套;4、外被套;5、床尾布;6、拉链;7、弹簧扣;8、固定绳;9、纽扣;10、魔术贴;11、圆弧套;12、人形凹槽;13、定位槽;14、条形筒;15、折叠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儿童用蚕丝被,包括被套2和被芯1,被套2分为外被套4和内被套3,被芯1上设有人形凹槽12,内被套3与人形凹槽12相对应,内被套3与被芯1缝制,外被套4套在内被套3外侧,外被套4的四角设有固定绳8,内被套3通过魔术贴10与外被套4粘合,被芯1上设有定位槽13。

本实施例中,人形凹槽12端部设有圆弧套11,圆弧套11内填充草本材料,圆弧套套在脖子上,可以固定蚕丝被不会滑落,人体通过脖子上的动脉对草本材料进行吸收,用来养生。

本实施例中,外被套4底部设有床尾布5,床尾布5中部与外被套4缝制,床尾布5靠近外被套4底部设有拉链6,床尾布5两端设有弹簧扣7,通过拉链6把床尾布5底端密封,通过弹簧扣7把床尾布5两端密封,从而形成一个有开口的蚕丝被袋,便于收纳蚕丝被。

本实施例中,外被套4上设有纽扣9,纽扣9设在外被套4两端部,折叠时用来固定折叠位置。

本实施例中,外被套4上设有条形筒14,条形筒14内穿有折叠杆15,通过条形筒14内的折叠杆15可以快速的把蚕丝被折叠起来。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