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928发布日期:2019-10-15 17:5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次照明技术革命的到来和发展,白炽灯、卤素灯等由于光效低、不节能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禁止生产和销售,LED照明器具取而代之已被广泛的使用。现有的LED照明产品主要解决的是节能、照度、颜色和显色性问题。在使用LED照明产品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到LED中的蓝光较多,可能会对人体的生理节律产生影响。对于照明产品对人体的生理节律产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昼夜刺激(Circadian StimuIus)评价模型来进行评价,即业内所说的CS值,高CS值的光谱,在相同照度下,特别适合人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当前市场上缺乏在兼顾节能、照度、颜色和显色性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考虑光对人体生理节律影响的,具有高CS值的LED 照明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寻找一种高CS值、高显色性,同时具有高光效的LED白光光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覆盖于第一发光元件的封装部,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峰值波长位于435~465nm的第一颜色光;

所述封装部包括:

第一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被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位于485~520nm的第二颜色光;

第二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被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位于530~580nm的第三颜色光;

第三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三附加发光体被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位于605~645nm的第四颜色光,

所述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光、第三颜色光和第四颜色光混合形成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所述发射光为中性白光,即所述发射光在CIE1931色空间上,位于相关色温 4000±280K与黑体轨迹的距离duv=-0.006~0.006的点围成的区间内,

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在380~780nm可见光范围光谱连续分布,定义光谱中相邻两点的光谱强度相对偏差值ΔI,

其中Intensit(i)、Intensit(i+1)分别表示光谱中波长差为步长I的两点的光谱强度,1nm≤I≤5nm,

所述发射光光谱包括两个波峰、一个峰谷和一个稳定分布区间:

第一峰位于435~465nm波长区域内;

第二峰位于605~645nm波长区域内,所述第二峰的光谱强度和所述第一峰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在70%~130%之间;

峰谷位于455~485nm波长区域内,所述峰谷的光谱强度和所述第一峰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大于等于25%,且峰谷向长波方向的宽度小于等于30nm,定义峰谷长波方向结束点为由峰谷位置向长波方向出现的第一个ΔI≤2%时相邻两点中靠近峰谷的点,所述峰谷向长波方向的宽度指峰谷长波方向结束点和峰谷之间的波长差;

稳定分布区间为495~560nm波长区域,所述稳定分布区间中任意一点的光谱强度和所述第一峰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在60~80%之间,且其中任意相邻两点的ΔI不大于 1.5%。

优选的,所述第二峰的光谱强度和所述第一峰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在80%~110%之间。

优选的,所述峰谷的光谱强度和所述第一峰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在30%~60%之间。

优选的,所述稳定分布区间中任意相邻两点的ΔI不大于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为发射光峰值波长在435~465nm的蓝光LED;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峰值波长在485~520nm,半宽度25~65nm的蓝绿色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为包括至少一种峰值波长大于540nm的黄色荧光粉和至少一种峰值波长小于540的绿色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的峰值波长在530~580nm,半宽度60~115nm;所述第三附加发光体为峰值波长在605~645nm,半宽度80~120nm的红色或橙色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蓝绿色荧光粉为氮氧化物荧光粉、石榴石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为石榴石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塞隆荧光粉、铝酸盐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红色或橙色荧光粉为1113晶体氮化物红粉、具有258晶体氮化物红粉、塞隆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的发射光半宽度为90~115nm。

优选的,所述封装部还包括基底材料和光扩散剂,所述基底材料为硅胶或树脂,所述光扩散剂为纳米级氧化钛、氧化铝或氧化硅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发射光的光色在CIE1931色空间上,位于由 D1(0.3991,0.4012)、D2(0.3722,0.3843)、D3(0.3658,0.3550)、D4(0.3885,0.3688)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发射光的光色在CIE1931色空间上,位于中心点x0=0.3805, y0=0.3768,长轴a=0.00313,短轴b=0.00134,倾角θ=54.0°,SDCM=5.0的椭圆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在照度500lux时,CS值≥0.34。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的显色指数CRI≥90.0,R9≥85.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上述光源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源模组在通过控制对CS值影响最大的495~560nm波长区域内发光能量在总发光能量中的占比,提供了一种同时具有高光效、高CS值、高显色性的LED中性白光(4000K)光源。这种高CS值的光谱,在相同照度下,特别适合人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光谱特征示意图;

图3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1~8的CIE1931色坐标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1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2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3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4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5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6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7的发射光光谱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8的发射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一些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L1是一种光源产品,其可应用于照明装置(未图示)中用以提供日常照明。照明装置可以是台灯、吊灯、吸顶灯、筒灯、射灯等各类灯具,照明装置包括光源模组L1和向光源模组L1提供工作所需电力的电源模组,照明装置还可以根据具体灯具的功能、需求带有控制器、散热装置和配光部件等。控制器可用于调整光源模组L1所发出照射光的光色、光强等,而配光部件可以是灯罩、透镜、扩散元件、光导等。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组L1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一个混光的白光LED封装芯片,其可以为具有一般贴片封装结构或COB封装结构LED芯片如图1所示,光源模组L1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和覆盖于第一发光元件的封装部2。

第一发光元件1为蓝光LED芯片,由半导体材料直接激发发光,其发光的峰值波长位于435~465nm,光色呈蓝色,这里我们称第一发光元件1发出的光为第一颜色光。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峰值波长位置在435~465nm的蓝光LED芯片。LED芯片 (LED Chip),包括正装或倒装,单颗LED Chip或者多颗LED Chip按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

封装部2以透明硅胶或透明树脂作为基底材料201,其中透明树脂是指环氧树脂、尿素树脂的一种。基底材料204中掺入有第一附加发光体201、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第三附加发光体203。其中第一附加发光体201为接收第一发光元件1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在485~520nm,半宽度25~65nm的第二颜色光的蓝绿色荧光粉。第二附加发光体202为包含至少一种峰值波长大于540nm的黄色荧光粉和至少一种峰值波长小于540nm的绿色荧光粉的黄绿色荧光粉组合,组合后的第二附加发光体 202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位于 530~580nm,半宽度60~115nm的第三颜色光,优选的半宽度为90~115nm。第三附加发光体203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位于 605~645nm的,半宽度80~120nm的第四颜色光的红色或橙色荧光粉,优选的半宽度为 80~100nm。封装部2中还可以包括有光扩散剂,光扩散剂可以是纳米级氧化钛、氧化铝或氧化硅中的一种。上述各类荧光粉和光扩散剂混入封装基底204,并均匀地分布在封装基底204中,混入荧光粉的封装基底204覆盖在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的蓝光LED 芯片上方形成封装部2。

附加发光体在光源模组1中的作用是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不同于第一颜色的其他颜色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第三颜色光和第四颜色光混合后即形成光源模组L1的发射光,光源模组L1的发射光为在CIE1931色空间上位于相关色温4000±280K与黑体轨迹的距离duv=- 0.006~0.006的点围成的区间内的白光。

下面我们对我们所使用的各种荧光粉进行说明,为了便于描述方便,我们定义上述蓝绿色荧光粉、黄绿色荧光粉组合、红色或橙色荧光粉的重量之和为总荧光粉重量。总荧光粉重量在封装部2中的占比为25~50%。封装部2的重量为混入荧光粉、光扩散剂后的封装基底204的总重量。

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的蓝绿色荧光粉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为15.0~40.0%,其可以选择下述荧光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从下述荧光粉中选择两种或以上混合而成。具体的荧光粉种类如下(在本实用新型中以x来表示摩尔比):

(a)氮氧化物荧光粉,其为氮氧化物,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Ba,Ca)1-xSi2N2O2:Eux

其中x=0.005~0.200;

(b)石榴石荧光粉,其为掺Ga的石榴石荧光粉,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Ga-LuAG:Eu;

(c)硅酸盐荧光粉,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Ba2SiO4:Eu。

作为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的黄绿色荧光粉组合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为 25.0~55.0%。一般而言黄色和绿色荧光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两者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化学通式,其区别仅在于其中成分的摩尔比不同,本申请的特点在于在500~580nm 波段中选用两种峰值波长不同的荧光粉进行组合,其中一种峰值波长大于540nm小于 580nm的我们称其为黄色荧光粉,另一种荧光粉的峰值波长小于540nm大于500nm的我们称其为绿色荧光粉。当然在其他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用更多种的荧光粉进行混合,但是其中需要包括一种我们所说的黄色荧光粉和一种我们所说的绿色荧光粉。具体的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可以为下述荧光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

(a)石榴石荧光粉,其为石榴石结构的荧光粉,Ce3+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M4)3-x(M5)5O12:Cex

其中M4为Y、Lu、Gd及La中至少一种元素,M5为Al、Ga中至少一种元素,x=0.005~0.200;

(b)硅酸盐荧光粉,其为硅酸盐体系荧光粉,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M6)2-xSiO4:Eux

或(Ba,Ca,Sr)2-x(Mg,Zn)Si2O7:Eux

其中M6为Mg、Sr、Ca、Ba中至少一种元素,x=0.01~0.20;

(c)塞隆荧光粉,其为氮氧化物荧光粉(塞隆体β-SiAlON),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SibAlcOdNe:Eux

其中x=0.005~0.400,b+c=12,d+e=16;

(d)铝酸盐荧光粉,其为铝酸盐体系荧光粉,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Sr,Ba)2-xAl2O4:Eux

或(Sr,Ba)4-xAl14O25:Eux

其中x=0.01~0.15。

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的红色或橙色荧光粉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为 10.0~40.0%,其可以选择下述荧光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从下述荧光粉中选择两种或以上混合而成。具体的荧光粉种类如下(在本实用新型中以x来表示摩尔比):

(a)1113晶体氮化物红粉,其为具有1113晶体结构的氮化物红粉,Eu2+为激活剂化学组成通式:(M1)1-xAlSiN3:Eux

其中M1为Ca、Sr、Ba中至少一种元素,x=0.005~0.300;

(b)258晶体氮化物红粉,其为具有258晶体结构的氮化物红粉,Eu2+为激活剂化学组成通式:(M2)2-xSi5N8:Eux

其中M2为Ca、Sr、Ba、Mg中至少一种元素,x=0.005~0.300;

(c)塞隆荧光粉,其为氮氧化物荧光粉(塞隆体α-SiAlON),Eu2+为激活剂化学组成通式:((M3)1-a)xSibAlcOdNe:Eua

其中M3为Li、Na、K、Rb、Cs、Sr、Ba、Sc、Y、La、Gd之中至少一种元素,x=0.15~1.5,a=0.005~0.300,b+c=12,d+e=16;

(d)硅酸盐荧光粉,其中Eu2+为激活剂

化学组成通式:(Sr,Ba)3-xSi5O5:Eux

其中x=0.005~0.300。

以上给出的是可以选用的荧光粉种类,在本申请中我们提供了8个具体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一共选用了10种荧光粉,实施例选用的各荧光粉的参数及化学式见下表。为了便于描述,在表1中我们给荧光粉定义了代号,在后续的实施例说明中我们就以该代号来进行描述,不再在每个实施例中都详细描述荧光粉的峰值及化学式了。

表1

在上表中参数都是针对该种荧光粉而言的,x、y表示荧光粉的光色在CIE1931色空间上的坐标值,Peak表示峰值波长,Hw表示半宽度,以上数值都是实施例中采用的荧光粉的实际数值,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荧光粉纯度、颗粒大小的不同其峰值波长和半宽度都有可能会和以上数据稍有偏差,这个偏差值一般会被控制在±5nm之间,应该认为在这个范围内的其他方案是等同于上述荧光粉的。

表2展示了本申请的8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荧光粉种类和各类荧光粉的重量,其中黄绿粉占比是指混合后的黄粉和绿粉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而总荧光粉占比是指总荧光粉重量,在全部四种荧光粉和封装基底204混合后的封装部2 的总重量中的占比。在这些实施例中封装基底204都是透明硅胶,重量为10g。

表2

表2中的实施例荧光粉重量都是我们在制作样例芯片时的数据,实际在批量生产中,由于荧光粉批次不同重量都会稍有差异,但是其基本占比是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的。从表2中可见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的红色荧光粉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在 22.9%到35.3%这一区间内,考虑到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类荧光粉,本申请中认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在应该在10%~40%这一范围内。表2中作为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的黄绿色荧光粉组合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在40.2%到54.7%这一区间内,本申请中认为第二附加发光体202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在应该在35.0~55.0%这一范围内,进一步考虑其他荧光粉占比可扩大为25.0~55.0%。表2中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的蓝绿色荧光粉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在17.6%到28.4%这一区间内,本申请中认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在总荧光粉重量中的占比在应该在15.0~30.0%这一范围内,进一步考虑其他荧光粉占比可扩大为15.0~40.0%。这些荧光粉可以通过混入透明硅胶涂覆在LED芯片之上,也可以是远程荧光粉设置在距离芯片较远的位置,或者部分混入封装胶,部分设置在外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参考上表我们对各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0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30的红色荧光粉1.45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50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Ga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2.23g,绿色荧光粉0.86g,共计3.09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80g 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4,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2,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0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30的红色荧光粉1.58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50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Ga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0.90g,绿色荧光粉1.98g,共计2.88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50g 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5,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3,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5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40的红色荧光粉1.92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65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L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 1.37g,绿色荧光粉1.57g,共计2.94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30g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6,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4,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0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40的红色荧光粉2.05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65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L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 1.27g,绿色荧光粉2.48g,共计3.75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25g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7,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5,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0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50的红色荧光粉1.73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50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L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 2.17g,绿色荧光粉1.37g,共计3.54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20g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8,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6,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45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50的红色荧光粉1.80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65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Ga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0.70g,绿色荧光粉1.35g,共计2.05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25g 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9,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7,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5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30的红色荧光粉2.50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50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Ga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2.33g,绿色荧光粉2.20g,共计4.53g。称取代号为BG490的蓝绿色荧光粉1.50g 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10,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实施例8,在光源模组L1中第一发光元件1为Peak=450nm的蓝光LED芯片。称取代号为R640的红色荧光粉1.90g作为第三附加发光体203。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由代号为Y550的黄色荧光粉和代号为G-Ga535的绿色荧光粉组合而成,其中黄色荧光粉2.16g,绿色荧光粉0.90g,共计3.06g。称取代号为BG500的蓝绿色荧光粉1.24g 作为第一附加发光体201。将上述荧光粉放入透明硅胶,再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烘干除气泡后得到一种中性白光LED芯片,其光谱见图11,具体发光特性见表3。

表3

表3中列出了实施例1-8中光源模组L1的发光特性,其中x、y表示光源模组L1 的发射光的光色在CIE1931色坐标系上的x、y轴上的坐标值,CCT为色温,duv表示在色坐标系里色彩偏移普朗克轨迹的距离与方向,CRI和R9为显色指数。CS值500lux 在本申请中表示光源模组L1发射光在照度500lux时的CS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其中

P¢(λ):光源光谱分布

P(λ):对应500lux的光源光谱分布

Mc(λ):按晶状体透过率校正的视黑素敏感曲线

S(λ):S型锥状细胞敏感曲线

mp(λ):黄斑色素透过率

V(λ):明视觉光视效率函数

V'(λ):暗视觉光视效率函数

计算公式依据为LRC已经发布的人体节律光传导数学模型。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L1的发射光在照度500lux时的CS 值均大于0.34,且其显色指数均符合CRI≥90.0,R9≥85.0。而我们将各实施例中的发光光色标注在CIE1931色坐标系上,如图3所示,各实施例光色均落在相关色温4000 ±280K的黑体轨迹的附近,距黑体轨迹BBL距离均小于0.006,即duv在-0.006~0.006 这一区间内。且所有点均落在位于由点D1(0.3991,0.4012)、点D2(0.3722,0.3843)、点D3(0.3658,0.3550)、点D4(0.3885,0.3688)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即图示区域1。在后期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用户实验后,我们发现实施例1、2、3、4、6、7的效果更好,而从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点都落入图示区域2内,区域2为中心点x0=0.3805, y0=0.3768,长轴a=0.00313,短轴b=0.00134,倾角θ=54.0°,SDCM=5.0的椭圆。

在我们提供的这些实施例之所以能够实现较高的CS值,主要是由于发射光在不同波长的能量分布,这些特点可以通过他们的光谱特征来体现。图2是最能体现本申请光源模组L1发射光的光谱特点的示意性光谱图,我们依据图2来对本申请的光谱特点进行说明。从图2中可见,光源模组L1的发射光的光谱在380~780nm可见光范围光谱连续分布,即在380~780nm中的每一点均有一定的能量分布,这可以保证该光谱具有较佳的显示性。为了后续描述方便,这里我们先定义一个光谱中相邻两点的光谱强度相对偏差值ΔI,ΔI表示光谱中相邻两点光谱强调变化情况,在光谱图中表现为相邻两点之间连线的斜率。具体公式为其中Intensit(i)、Intensit (i+1)分别表示光谱中波长差为步长I的相邻两点的光谱强度。对于光谱上的相邻两点,理论上线上的点是可以无限接近的,但是业内的习惯,相邻的两点一般指光谱图中间隔一定波长的两点,间隔的波长我们称为步长I,通常大家都采用5nm为步长,例如在光谱图中600nm和605nm这两个点我们就称之为相邻两点。因此相邻两点的的光谱强度相对偏差值ΔI是表征光谱平滑程度的一个值,而步长越短就越能够精确地来表示光谱的变化,所以定义步长I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nm≤I≤5nm,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我们还是采用常规的定义,定义间隔5nm的两点为相邻两点。

在图2的光谱中主要包括第一峰P1、第二峰P2、峰谷V1和一个稳定分布区间Z 这些特征。

第一峰P1位于435~465nm波长区域内,由于光源模组L1是由第一发光元件1蓝光LED芯片作为激发光源,虽然蓝光LED芯片发出的光有很大一部分发射光经过附加发光体进行了波长转换,但是仍有一部分能量未经转换,这些能量在435~465nm波长区域内形成了第一峰,这个P1点可能和蓝光LED芯片的峰值波长相同,因为这个峰的能量的主要来源为第一发光元件1,但是各附加发光体转换后的光在该波长段也可能会有部分能量,两者混合后,此第一峰P1并不一定和原第一发光元件1蓝光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位置完全重合,可能会稍有漂移,但仍然在435~465nm波长区域内。

第二峰P2位于605~645nm波长区域内,第二峰P2的能量是由第三附加发光体 203的红色荧光粉接收第一发光元件1蓝光LED芯片所发射的部分光线转换成为的红光所提供的。第二峰P2的光谱强度和第一峰P1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在70~130%之间,优选的是80~110%。在图2中第二峰P2比第一峰P1稍低,比值接近95%,而在实施例2、4、5、7中第二峰P2明显高于第一峰P1,两者比值大于100%。

峰谷V1位于455~485nm波长区域内,为了保证在该区域内的能量不过低,峰谷 V1的光谱强度和第一峰的光谱强度的比值应该大于等于25%,更佳的是30~60%,这部分能量是由第一附加发光体201的蓝绿色荧光粉接收第一发光元件1蓝光LED芯片所发射的部分光线转换成为的蓝绿所提供的,蓝绿色荧光粉的加入就是为了保证这一部分的能量不会太低。但是即使保证了谷底的高度,影响能量分布的还有峰谷V1的宽度,为了实现本申请要求的效果,我们要求峰谷V1向长波方向的宽度应该小于等于 30nm,峰谷V1向长波方向的宽度在图2上表示为峰谷V1到点A的距离W,其中点 A为由峰谷V1位置向长波方向出现的第一个ΔI≤2%时的相邻两点中靠近峰谷V1的点,我们称之为峰谷长波方向结束点A,在A点之前ΔI较大则斜率较大,呈现出谷的状态,A点之后ΔI变小,光谱上升相对较为平缓。峰谷V1向长波方向的宽度W等于 A点和峰谷V1之间的波长差。

稳定分布区间Z为495~560nm波长区域,之所以称其为稳定分布区间,是因为这一区间内光谱强度变化较小,这一段的光谱曲线几乎是呈平台状的,其中任意相邻两点的ΔI都不大于1.5%,更佳的是不大于0.8%,其任意一点的光谱强度和第一峰P1的光谱强度的比值都在60~80%之间。图2是本申请理想的光谱示意图,因此A点正好位于稳定分布区间Z的起始位置,在具体实施例中,A点可能落入稳定分布区间Z,也可能在稳定分布区间Z之外,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稳定分布区间Z的能量是由第二附加发光体202的黄绿色荧光粉组合接收第一发光元件1蓝光LED芯片所发射的部分光线转换成后提供的,在图2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稳定分布区间Z整体波动很小,但是由于黄绿色荧光粉组合是由两种荧光粉混合而成,因此也有可能在这个区间内再出现一个小的峰值,如实施例5、6、7、8的光谱中所显示的那样,但是只要ΔI在我们所限定的范围内,就不会对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仍然可以实现我们要的CS值。

表4列出了实施例1-8各光谱的特征值,其中P1波长、P2波长、V1波长分别指第一波峰P1、第二波峰P2、峰谷V1这些点的波长,P2能量比指第二峰P2的光谱强度和第一峰P1的光谱强度的比值,V1能量比指峰谷V1的光谱强度和第一峰P1的光谱强度的比值,Z区间能量比最小值指稳定分布区间Z中任意一点的光谱强度和第一峰P1 的光谱强度的比值中的最小值,Z区间ΔI最大值指稳定分布区间Z中任意相邻两点的ΔI值中的最大值,W指峰谷V1长波方向结束点A和峰谷V1之间的波长差。

表4

这些特征值均落在前面所描述光谱特征范围内,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具有这些光谱特征的实施例1-8可以实现表3中的高CS值高显示性的发光特性。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并非想要把本实用新型穷尽或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可能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这些修改和变化可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应当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