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凉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935发布日期:2019-10-15 17:56阅读:2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凉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凉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凉席。



背景技术:

凉席是人们在夏季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一般采用草、竹片、纤维材料等编织而成,其在使用时一般是将凉席直接平铺于垫背上。若人在凉席上翻滚,凉席极易发生滑动而偏离原来的正确位置,进而给人们带去诸多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在现有凉席背面的四个边角处均缝合有一个松紧带,在铺设凉席时,松紧带对应套设于垫背的四个边角处,以此使得凉席与垫背固定连接。

松紧带通常具有良好的弹性收缩性能,以便于其能快速套设于垫背上。然而,若使用松紧带对凉席加以牢固定位,则需要松紧带处于接近绷直的状态,这样便会使得松紧带在安装上时需要先花费较大的力气将其撑开,再将其套设于相应的垫背上,以此导致凉席在固定时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凉席,其通过第一勾面魔术贴和第一毛面魔术贴将凉席本体快速稳定的固定于不同厚度的垫背上,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优良的特点,提高了凉席的固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凉席,包括凉席本体和分别固定连接于凉席本体背面四角处的四个束缚组件,每一所述束缚组件包括定位带和调节带;所述定位带的一端固定于凉席本体背面的一侧边沿上,定位带的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勾面魔术贴;所述调节带的一端固定于凉席背面在固定有定位带的相邻一侧边沿上,调节带与定位带相对的一侧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与第一勾面魔术贴粘接的第一毛面魔术贴,且定位带与调节带的粘接段位于凉席本体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凉席时,先将凉席铺设于垫背上,将四个调节带分别绕设于垫背的四角处,将调节带拉紧并与定位带对接,定位带的第一勾面魔术贴与调节带上的第一毛面魔术贴粘接,此时调节带和定位带处于绷紧的状态并贴合于垫背侧壁上,以此凉席本体的四角分别被四个束缚组件加以限位,使得凉席本体稳定的安装于垫背上,而第一勾面魔术贴和第一毛面魔术贴均有一定的长度,可以根据垫背的厚度进行快速粘接,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优良的特点。另外,由于调节带绕设于垫背上,因此将第一毛面魔术贴固定于调节带上能有效降低其在绕设过程中对垫背的磨损,而定位带与调节带的粘接段位于垫背的侧面,从而有助于束缚组件能够快速稳定的对凉席本体加以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带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调节带穿设的通口,所述第一勾面魔术贴在定位带在通口下方的两侧带面上均固定有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垫背的厚度较小时,调节带的端部可穿过通口位于定位带的另一侧,使得调节带的挂合于定位带的相对两侧,因此对多余的调节带加以收合;而第一勾面魔术贴在定位带的两侧均有设置,以此位于定位带两侧的调节带均能与定位带粘接,增加定位带与调节带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带的中部开设有一容置腔,容置腔内穿装有一延伸带,且延伸带的底端与调节带在容置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延伸带的顶端伸出于容置腔的外侧;所述调节带在容置腔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二勾面魔术贴,延伸带的相对两侧带面上均固定有分别可与第一勾面魔术贴和第二勾面魔术贴粘接的第二毛面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垫背的厚度较大时,可以将容置腔中的延伸带拉出适当长度,然后用第二毛面魔术贴和第二勾面魔术贴对延伸带的伸出长度加以固定,随后以调节带与伸出的延伸带作为新的调节带,进而与定位带加以稳定粘接,实现对凉席本体的固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大了凉席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带固定有第二勾面魔术贴的一侧在第二勾面魔术贴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翻转缝,且翻转缝的顶端贯穿调节带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缝的开设使得调节带在固定有第二勾面魔术贴的一侧可以进行翻折,需要调节延伸带的伸出长度时,其能够便于第二勾面魔术贴与第二毛面魔术贴的粘接和分离,提高了延伸带的调节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延伸带的顶端加以限位,以免延伸带整个收缩至容置腔内,便于延伸带能够快速进行伸缩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带呈S型折叠于容置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型折叠的延伸带能够使得其收纳于容置腔内的长度较长,以此使得束缚组件能够固定更多尺寸的垫背,增加了凉席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凉席本体的背面中部设置有若干加固组件,每一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固带和收紧带;所述加固带的一端固定于凉席本体背面的一侧边沿上,加固带的带面上固定有第三勾面魔术贴;所述收紧带的一端固定于凉席背面在固定有加固带的相对一侧边沿上,收紧带与加固带相对的一侧带面上固定有与第三勾面魔术贴粘接的第三毛面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组件能够对凉席本体的中部加以固定,以此降低人在凉席本体上滚动时导致凉席本体的中部发生褶皱弯曲的可能性,使得凉席本体整体稳定平整的固定于垫背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凉席本体的四边均缝合连接有一摆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边能够将束缚组件加以有效遮盖,减少粉尘堆积于束缚组件上,保证束缚组件良好的定位效果,同时该摆边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带、调节带、第一勾面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设置,使得凉席本体稳定的安装于垫背上,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优良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口、容置腔、延伸带、第二勾面魔术贴、第二毛面魔术贴的设置,使得定位带与调节带的粘接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增加了凉席的适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固带和收紧带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凉席本体安装于垫背上时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凉席的结构示意图,其视图方向为背面一侧;

图2为去除摆边后凉席安装于垫背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束缚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在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在C处的放大图。

图中,1、凉席本体;2、束缚组件;21、定位带;211、通口;22、调节带;221、容置腔;222、翻转缝;23、第一勾面魔术贴;24、第一毛面魔术贴;25、延伸带;26、限位杆;27、第二勾面魔术贴;28、第二毛面魔术贴;3、加固组件;31、加固带;32、收紧带;33、第三勾面魔术贴;34、第三毛面魔术贴;4、摆边;5、垫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凉席,包括凉席本体1、分别缝合于凉席本体1背面四角处的四个束缚组件2以及缝合于凉席本体背面中部的一个加固组件3,使得凉席本体1稳定的安装于垫背5上。凉席本体1的四边均缝合连接有一个棉布制成的摆边4,进而对束缚组件2和加固组件3加以遮盖。

结合图3和图4,每一束缚组件2包括有一个定位带21和一个调节带22,且定位带21的长度短于调节带22的长度。定位带21的一端固定于凉席本体1背面的一侧边沿上,定位带21的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缝合有一个长片状的第一勾面魔术贴23;调节带22的一端缝合于凉席背面在固定有定位带21的相邻一侧边沿处,调节带22与定位带21相对的一侧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一个长片状的第一毛面魔术贴24,第一勾面魔术贴23与第一毛魔术贴粘接,以实现定位带21与调节带22的固定连接,且定位带21与调节带22的粘接段位于凉席本体1的侧面。

定位带2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供调节带22穿设的通口211,其中第一勾面魔术贴23在定位带21在通口211下方的两侧带面上均固定有一个。

当垫背5的厚度较小时,调节带22的端部可穿过通口211位于定位带21的另一侧,使得调节带22的挂合于定位带21的相对两侧,因此对多余的调节带22加以固定收合,增加定位带21与调节带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调节带22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长条状的容置腔221,且该容置腔221内穿装有一个延伸带25。延伸带25呈S型折叠于容置腔221中,其底端与调节带22在容置腔221的底部通过缝合固定连接,其顶端伸出于容置腔22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26,限位杆26的直径大于容置腔221在宽度方向的长度,进而阻止延伸带25整个嵌入于容置腔221中。

调节带22在容置腔221的开口处沿着容置腔221的长度方向缝合有一个长条状的第二勾面魔术贴27,延伸带25的相对两侧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均缝合有一个长片状的第二毛面魔术贴28,且该第二毛面魔术贴28均可与第一勾面魔术贴23和第二勾面魔术贴27粘接。

当垫背5的厚度较大时,可以将容置腔221中的延伸带25拉出适当长度,然后用第二毛面魔术贴28和第二勾面魔术贴27对延伸带25的伸出长度加以固定,随后以调节带22与伸出的延伸带25作为新的调节带22,进而与定位带21加以稳定粘接,实现对凉席本体1的固定。

参见图5,调节带22固定有第二勾面魔术贴27的一侧在第二勾面魔术贴27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一个与容置腔221连通的翻转缝222,且该翻转缝222的顶端贯穿调节带22的顶面,以此使得调节带22在第二勾面魔术贴27处的部分可进行翻折,以便于延伸带25伸出长度的快速调节。

参见图6,加固组件3包括有一个加固带31和一个收紧带32。加固带31的一端缝合于凉席本体1背面的一侧边沿上,加固带31的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缝合有一个长篇状的第三勾面魔术贴33。收紧带32的一端缝合于凉席背面在固定有加固带31的相对一侧边沿上,收紧带32与加固带31相对的一侧带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缝合有一个与第三勾面魔术贴33粘接的第三毛面魔术贴34。其中,加固带31上的结构特征与定位带21(参见图4)上的结构特征一致,收紧带32上的结构特征与调节带22(参见图4)上的结构特征一致,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固定凉席时,先将凉席铺设于垫背5上,将四个调节带22和一个加固带31分别绕设于垫背5的四角和中间处,再将调节带22拉紧并与定位带21对接、将加固带31拉紧并与收紧带32对接,使得定位带21的第一勾面魔术贴23与调节带22上的第一毛面魔术贴24粘接、加固带31上的第三勾面魔术贴33与收紧带32上的第三毛面魔术贴34粘接。此时调节带22与定位带21、加固带31与收紧带32均处于绷紧的状态,并贴合于垫背5侧壁上,以此凉席本体1的四角和中部分别被加以限位,使得凉席本体1稳定的安装于垫背5上,具有操作便捷、定位效果优良的特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