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机及牛排机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3675发布日期:2019-05-03 21:08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牛排机及牛排机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物制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牛排机及牛排机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轻食”越来越受广大人群的喜爱。“轻食”不是一种特定的食物,而是任意食物的一种形态,轻的不只是餐品,更是食用者的无负担、无压力、更营养、更享受、更美味,他一定是美食,一定很健康,也一定是一种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牛排是广受欢迎的轻食品之一,而传统的牛排烹饪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越来越追求便捷、速食的现在社会来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于是,申请号为20141083954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烤牛排机,它包括下扒板及活动设置在下扒板上方的上扒板,下扒板的尾部两侧铰接有短支架,短支架的顶端铰接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的端部设有把手,上扒板的中间部位铰接安装在活动支架上,下扒板及上扒板分别具有波纹形玻璃扒板。这种结构的多功能靠牛排机,其成本较低,使用方便,上扒板可通过活动支架翻转,翻转后作为普通的接触式烤炉使用;同时通过上扒板及下扒板加热牛排,加热均匀,便于家庭用烤牛排的制作。

这种烤牛排机虽便于牛排制作,但是对于越来越追求简单、快速、美味食用原则的现代美食而言,该牛排机已经落后,无法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排机工作方法,具有烘烤牛排简单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排机工作方法,包括

获取与待烤牛排类型相对应的牛排识别信息,所述牛排识别信息携带有待烤牛排的牛肉部位、牛排厚度、牛排大小信息;

获取针对待烤牛排的加工口味,所述加工口味包括牛排熟度、牛排韧度;

基于已获取的牛排识别信息及加工口味,从预置的工作模式中,应用最匹配的烘烤模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先确定牛排类型,以及需要烘烤的口味,之后从预置的工作模式中,筛选最匹配的烘烤模式进行加热,无需人工管控,直到烘烤完毕即可使用,从而节省人工,提高了烘烤效率,并且烘烤过程由机器智能控制,口味更好。

进一步,所述烘烤模式包括,针对加工熟度要求,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加热方式:

在开始烘烤时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预加热,将牛排表面温度加热至第一温度阈值范围;

在牛排内里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开始正式烘烤,提高加热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并开始计时;

实时监测牛排表面温度及牛排内里温度,并调节加热温度以使牛排表面温度维持在第一温度阈值范围,以及牛排内里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阈值范围;

在正式烘烤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停止加热,完成烘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用第一预设温度对牛排进行预加热,在保证牛排表面以第一温度阈值范围进行加热的同时,提升牛排内里的温度,防止突然以过热的温度加热,牛排表面已加热到所需熟度,而内里依旧未能达标,待牛排内里的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此时正式开始对牛排进行烘烤并开始计时,进行加热第一预设时长,并且加热过程中温度精确控制,控制加热的精确时间,从而能够保证牛排口味,同时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提高烘烤效率。

进一步,所述烘烤模式包括,针对加工韧度要求,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按压方式:

在进行预加热时以第一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不至于挤出牛排涂覆和/或注射的汁液;

在进行正式烘烤时以第二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

在第二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的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增大按压力度至第三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直至完成烘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预加热时,采用第一预设压力进行按压牛排进行烘烤,防止牛排涂覆或者注射的汁液被挤压而出,而在牛排加热到一定程度,即进入正式加热时,增大按压力度,一方面为了得到预期的口感韧度,另一方面与牛排更贴近,增强加热效果,在不断的加热进行时,汁液被牛排吸收或者向下流出,此时增大压力影响较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排机,具有烘烤牛排简单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排机,包括存储模块及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指令集供所述处理模块调用以实现如下功能:

获取与待烤牛排类型相对应的牛排识别信息,所述牛排识别信息携带有待烤牛排的牛肉部位、牛排厚度、牛排大小信息;

获取针对待烤牛排的加工口味,所述加工口味包括牛排熟度、牛排韧度;

基于已获取的牛排识别信息及加工口味,从预置的工作模式中,应用最匹配的烘烤模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先确定牛排类型,以及需要烘烤的口味,之后从预置的工作模式中,筛选最匹配的烘烤模式进行加热,无需人工管控,直到烘烤完毕即可使用,从而节省人工,提高了烘烤效率,并且烘烤过程由机器智能控制,口味更好。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指令集还用于实现如下功能:

所述烘烤模式包括,针对加工熟度要求,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加热方式:

在开始烘烤时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预加热,将牛排表面温度加热至第一温度阈值范围;

在牛排内里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开始正式烘烤,提高加热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并开始计时;

实时监测牛排表面温度及牛排内里温度,并调节加热温度以使牛排表面温度维持在第一温度阈值范围,以及牛排内里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阈值范围;

在正式烘烤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停止加热,完成烘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用第一预设温度对牛排进行预加热,在保证牛排表面以第一温度阈值范围进行加热的同时,提升牛排内里的温度,防止突然以过热的温度加热,牛排表面已加热到所需熟度,而内里依旧未能达标,待牛排内里的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此时正式开始对牛排进行烘烤并开始计时,进行加热第一预设时长,并且加热过程中温度精确控制,控制加热的精确时间,从而能够保证牛排口味,同时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提高烘烤效率。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指令集还用于实现如下功能:

所述烘烤模式包括,针对加工韧度要求,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按压方式:

在进行预加热时以第一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不至于挤出牛排涂覆和/或注射的汁液;

在进行正式烘烤时以第二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

在第二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的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增大按压力度至第三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直至完成烘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预加热时,采用第一预设压力进行按压牛排进行烘烤,防止牛排涂覆或者注射的汁液被挤压而出,而在牛排加热到一定程度,即进入正式加热时,增大按压力度,一方面为了得到预期的口感韧度,另一方面与牛排更贴近,增强加热效果,在不断的加热进行时,汁液被牛排吸收或者向下流出,此时增大压力影响较小。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检测牛排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牛排内里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牛排表面及牛排内里温度,方便对牛排加热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牛排烘烤的口感。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烘烤牛排的上扒板及下扒板,所述上扒板与下扒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上扒板升降的升降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的方式便于自动控制,并给压力控制均匀准确。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检测上扒板与下扒板之间压力大小的压力检测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精确控制上扒板与下扒板的压力。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上扒板与下扒板之间的抽油烟模块,所述抽油烟模块连通有通风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除上扒板与下扒板之间多余的油烟,避免油烟影响牛排味道,提高牛排美味程度,另一方面,通过通风管抽去多余油烟集中排走,避免污染周围空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保证牛排表面以第一温度阈值范围进行加热的同时,提升牛排内里的温度,防止突然以过热的温度加热,牛排表面已加热到所需熟度,而内里依旧未能达标;

2.加热过程中温度精确控制,并且控制加热的精确时间,从而能够保证牛排口味,同时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提高烘烤效率;

3.采用第一预设压力进行按压牛排进行烘烤,防止牛排涂覆或者注射的汁液被挤压而出,而在牛排加热到一定程度,即进入正式加热时,增大按压力度,能够得到预期的口感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牛排机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牛排机按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牛排机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牛排机的原理框图。

图中:1、底座;11、下扒板;2、上扒板;3、升降装置;4、处理模块;5、存储模块;6、第一温度检测模块;7、第二温度检测模块;8、压力检测模块;9、抽油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牛排机工作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101:获取与待烤牛排类型相对应的牛排识别信息。

步骤s102:获取针对待烤牛排的加工口味。

步骤s103:基于已获取的牛排识别信息及加工口味,从预置的工作模式中,应用最匹配的烘烤模式。

步骤s101中,牛排识别信息与牛排类型唯一对应,用于区分牛排,并给牛排识别信息携带有待烤牛排的牛肉部位、牛排厚度、牛排大小信息,方便有针对性的对牛排进行加工。此外,获取的方式可以为人机交互的方式逐一获取各项信息,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从预置的数据库中直接选择与待加工牛排向匹配的选项。

步骤s102中,加工口味包括牛排熟度、牛排韧度,获取的方式同样可以为人机交互的方式逐一获取各项信息,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从预置的数据库中直接选择与待加工牛排向匹配的选项。

步骤s103中,牛排机通过存储的方式,预置有适应于各种牛排及各种口味的加工方式,在获取牛排识别信息及加工口味后,即可从预置的加工方式中选择匹配的烘烤模式进行烘烤,运行该烘烤模式,无需管控,自动完成牛排的烘烤。

针对加工熟度要求,烘烤模式包括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加热方式:

具体的,在开始烘烤时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预加热,将牛排表面温度加热至第一温度阈值范围;

在牛排内里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开始正式烘烤,提高加热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并开始计时;

实时监测牛排表面温度及牛排内里温度,并调节加热温度以使牛排表面温度维持在第一温度阈值范围,以及牛排内里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阈值范围;

在正式烘烤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停止加热,完成烘烤。

此外,针对加工韧度要求,烘烤模式还包括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按压方式:

在进行预加热时以第一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不至于挤出牛排涂覆和/或注射的汁液;

在进行正式烘烤时以第二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

在第二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的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增大按压力度至第三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直至完成烘烤。

实施例2

一种牛排机,参照图2至图4,包括存储模块5及处理模块4,存储模块5存储有指令集供处理模块4调用以实现如下功能:

获取与待烤牛排类型相对应的牛排识别信息,牛排识别信息携带有待烤牛排的牛肉部位、牛排厚度、牛排大小信息;

获取针对待烤牛排的加工口味,加工口味包括牛排熟度、牛排韧度;

基于已获取的牛排识别信息及加工口味,从预置的工作模式中,应用最匹配的烘烤模式。

烘烤模式包括,针对加工熟度要求,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加热方式:

在开始烘烤时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预加热,将牛排表面温度加热至第一温度阈值范围;

在牛排内里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开始正式烘烤,提高加热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并开始计时;

实时监测牛排表面温度及牛排内里温度,并调节加热温度以使牛排表面温度维持在第一温度阈值范围,以及牛排内里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阈值范围;

在正式烘烤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停止加热,完成烘烤。

烘烤模式包括,针对加工韧度要求,采用适于该牛排类型的按压方式:

在进行预加热时以第一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第一预设压力不至于挤出牛排涂覆和/或注射的汁液;

在进行正式烘烤时以第二预设压力按压牛排进行烘烤;

在第二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的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增大按压力度至第三预设压力进行烘烤直至完成烘烤。

此外,还包括用于检测牛排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模块6,以及用于检测牛排内里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模块7,两个模块均采用温度传感器及传感线进行检测。

牛排机还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用于烘烤牛排的上扒板2及下扒板11,上扒板2与下扒板11同时加热,提高加热效率。上扒板2与下扒板1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上扒板2升降的升降装置3,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采用电机通过齿轮驱动齿条的方式进行升降。另外,在下扒板11还设置用于检测上扒板2与下扒板11之间压力大小的压力检测模块8,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模块8采用压力传感器。上扒板2与下扒板11之间还设置抽油烟模块9,抽油烟模块9连通有通风管,抽油烟模块9包括抽风管与风机。一方面去除上扒板与下扒板之间多余的油烟,避免油烟影响牛排味道,提高牛排美味程度,另一方面,通过通风管抽去多余油烟集中排走,避免污染周围空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