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809发布日期:2019-11-12 21:5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座椅的出现为办公室座椅的发展提供了一大进步,但市面上的座椅开关未能满足智能座椅的设计需求。现有的开关与座椅软垫结合后,易出现开关位置固定不稳,在使用过程中面料的易变形特质导致其与开关之间易出现滑移,用于安装开关的面料开口易在力的作用下出现变形增大,从而导致开关暴露在外,在影响使用的同时,严重影响座椅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嵌入连接的底盖、固定层、连接层和按钮,所述固定层和连接层之间固定设置座椅面料,所述按钮上表面为凹面,该凹面内设有向下的开关按钮触点,所述固定层和连接层上均设有供开关按钮触点配合的通孔,所述底盖设有供穿线的异形通孔。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通过设置的一组圆形长柱将按钮、连接层、固定层和底盖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一端通过设置的异形柱将连接层、固定层和底盖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两端通过设置的第一沉头孔与固定层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上还设有一组圆形短柱。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设有与第一沉头孔相配合的埋头孔柱。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设有与圆形长柱固定连接的第二沉头孔。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通过设置的连接脚与第二沉头孔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中凹面为凹圆弧曲面,所述按钮上嵌入连接顶盖,所述顶盖为黏性薄片。

所述的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连接层和顶盖上均设有与异形通孔相适配的方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以满足智能座椅、沙发等软垫上的开关使用,有效解决因网布等面料易变形增大的特点而导致面料与开关之间出现的滑移、开关内部外露等问题,提高开关安装整体性、装饰美观性;

2、开关结构简单、小巧轻便,安装简单、方便、快捷;

3、开关简洁小巧,用材少,成本低廉,利于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盖,101-异形通孔,102-圆形长柱,103-异形柱,104-第一沉头孔,105-圆形短柱,2-固定层,201-埋头孔柱,3-连接层,301-第二沉头孔,4-按钮,401-连接脚,402-开关按钮触点,5-顶盖,6-通孔,7-方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座椅的开关结构,包括依次嵌入连接的底盖1、固定层2、连接层3和按钮4,按钮4上嵌入连接顶盖5,顶盖5为黏性薄片,顶盖5粘贴在开关表面,起到装饰美感及保护作用。在固定层2和连接层3之间固定设置座椅面料,并用螺丝将其固定在固定层2和连接层3的孔位上,座椅面料、固定层2和连接层3这三部分镶嵌固定后有效解决了面料变形滑移问题,增加整体性和美观性。

为了增加美观性的同时增加操作快捷性,通过触摸可快速找到按钮,同时提升触感舒适度,按钮4上表面为凹面,该凹面为凹圆弧曲曲面且设有向下的开关按钮触点402,固定层2和连接层3上均设有供开关按钮触点402配合的通孔6,通孔6为圆形通孔。底盖1设有供穿线的异形通孔101,固定层2、连接层3和顶盖5上均设有与异形通孔101相适配的方形通孔7。

底盖1、固定层2、连接层3、按钮4和顶盖5的具体连接固定结构上,即在底盖1上通过设置的一组圆形长柱102将按钮4、连接层3、固定层2和底盖1固定连接;另外底盖1一端通过设置的异形柱103将连接层3、固定层2和底盖1固定连接,连接层3上设有第二沉头孔301,第二沉头孔301穿过固定层2与底盖1中圆形长柱102固定连接,按钮4通过设置的连接脚401与第二沉头孔301固定连接;最后底盖1两端通过设置的第一沉头孔104与固定层2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层2设有与第一沉头孔104相配合的埋头孔柱201,采用螺丝固定。

进一步地,底盖1上还设有一组圆形短柱105,圆形短柱105对开关结构进行支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