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031发布日期:2020-04-10 16: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盖子组件;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容纳腔和位于该容纳腔的上部的连接口部,所述连接口部的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连通;

其中,所述盖子组件包括:

上盖;

底盖,所述底盖具有与所述上盖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口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适于与所述连接口部的开口连通的中空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围绕所述连接口部的外壁的内壁,并且在该内壁上设有至少1个底盖卡合部,并且邻近所述底盖卡合部的位置设有至少1个第一止旋件;

其中,所述连接口部的外壁设有至少1个连接口卡合部,所述底盖卡合部与所述连接口卡合部接合以将所述底盖与所述连接口部连接,并且,至少1个连接口卡合部的外侧设有至少1个第二止旋件,所述第一止旋件与所述第二止旋件配合以限制所述底盖相对所述连接口部的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卡合部的数量为至少2个,并且包括第一底盖卡合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底盖卡合部下侧的第二底盖卡合部;

其中,在所述第一底盖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底盖卡合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止旋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卡合部的数量为至少2个,并且包括第一连接口卡合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卡合部下侧的第二连接口卡合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底盖卡合部接合,所述第二连接口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底盖卡合部接合,

并且,在所述第二连接口卡合部的外侧设有所述第二止旋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盖卡合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底盖卡合部的直径,且直径差在0.8毫米至3.0毫米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卡合部的直径小于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卡合部的直径,且直径差在0.8毫米至3.0毫米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旋件包括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止旋件包括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止旋件包括凹槽结构,所述第二止旋件包括凸起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旋件包括止旋筋,所述第二止旋件包括止旋凹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部的顶部边缘具有圆角或倒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底盖的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设有第二螺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啮合将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均为单头螺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盖子组件;其中,所述盖子组件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底盖具有由所述上盖覆盖并与所述上盖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容器主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至少1个底盖卡合部,并且邻近所述底盖卡合部的位置设有至少1个第一止旋件;其中,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设有连接口部,所述连接口部的外壁设有至少1个连接口卡合部,并且,至少1个连接口卡合部的外侧设有至少1个第二止旋件,所述第一止旋件与所述第二止旋件配合以限制所述底盖相对所述连接口部的旋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解决了在打开容器上盖过程中,底盖相对容器主体旋转的问题,由此改善用户操作便利性,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顺(香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1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