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不锈钢蒸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8001发布日期:2020-03-31 16:5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不锈钢蒸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蒸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不锈钢蒸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锈钢蒸架,其蒸架脚通过焊接工艺与蒸架面板连接,焊接处往往不够美观,不易清洗,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生锈。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兼具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美观耐用、清洗方便等优点的不锈钢蒸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不锈钢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蒸架由蒸架面板、蒸架孔、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组成。

所述蒸架面板的形状为圆形或半圆形。

所述蒸架孔的孔数目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蒸架孔的孔形状为直径在3毫米到50毫米之间的圆孔。

所述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脚数目在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脚高度在6毫米到50毫米之间;所述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的脚横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美观耐用、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面食的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面食的半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煮鸡蛋的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煮鸡蛋的半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蒸架面板;2、蒸架孔;3、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1: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面食的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不锈钢蒸架由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组成。蒸架面板1的形状为圆形。蒸架孔2的孔数目为17个;蒸架孔2的孔形状为直径6毫米的圆孔。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数目为6个;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高度为10毫米;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不锈钢蒸架的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均由同一块不锈钢板经冲压成型工艺进行制造,无需焊接工艺,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美观耐用、清洗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蒸面食。

优选实施例2: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面食的半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不锈钢蒸架由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组成。蒸架面板1的形状为半圆形。蒸架孔2的孔数目为11个;蒸架孔2的孔形状为直径6毫米的圆孔。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数目为4个;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高度为10毫米;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不锈钢蒸架的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均由同一块不锈钢板经冲压成型工艺进行制造,无需焊接工艺,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美观耐用、清洗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蒸面食,同时可以与另一块半圆形不锈钢蒸架(比如:优选实施例4的用于蒸煮鸡蛋的半圆形不锈钢蒸架)组合使用。

优选实施例3: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煮鸡蛋的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不锈钢蒸架由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组成。蒸架面板1的形状为圆形。蒸架孔2的孔数目为7个;蒸架孔2的孔形状为直径36毫米的圆孔。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数目为6个;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高度为15毫米;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不锈钢蒸架的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均由同一块不锈钢板经冲压成型工艺进行制造,无需焊接工艺,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美观耐用、清洗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蒸煮鸡蛋。

优选实施例4: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煮鸡蛋的半圆形不锈钢蒸架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所述不锈钢蒸架由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组成。蒸架面板1的形状为半圆形。蒸架孔2的孔数目为3个;蒸架孔2的孔形状为直径36毫米的圆孔。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数目为4个;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高度为15毫米;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的脚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不锈钢蒸架的蒸架面板1、蒸架孔2、冲压成型凹形蒸架脚3,均由同一块不锈钢板经冲压成型工艺进行制造,无需焊接工艺,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美观耐用、清洗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蒸煮鸡蛋,同时可以与另一块半圆形不锈钢蒸架(比如:优选实施例2的用于蒸面食的半圆形不锈钢蒸架)组合使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