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底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5873发布日期:2020-01-21 22:2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底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底保温瓶。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外出时,往往会携带保温瓶,以提供具有一定温度的饮用水。现有的保温瓶多为双层的金属机构。在携带保温瓶时,保温瓶的侧壁和底部往往容易受到磕碰,导致保温瓶变形,因此,现有的保温瓶多会增加一个保护套,保护套套设在保温瓶的下半段,对保温瓶提供防护。目前,现有的保护套多为布套,保护套直接套在保温瓶底部,采用该种形式,护套容易与保温瓶分离,而且,在受到碰撞时,外界物品容易经过护套直接对保温瓶产生冲击,造成变形;尤为重要的是,一些保温瓶的外壁上还设有装饰用的涂层,护套还容易磨损涂层,造成保温瓶美观度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实用新型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底保温瓶,其防护组件不仅不易与保温瓶本体之间脱落,还可使得防护筒与保温瓶本体之间具有间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还可防止保温瓶本体外侧的涂层被磨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底保温瓶,包括:保温瓶本体;防护组件,包括与所述保温瓶本体底部相连的底托板、环设在所述底托板顶部的防护筒、设置在所述防护筒顶部的抵接环,所述防护筒与所述保温瓶本体之间间隙设置,且所述抵接环与所述保温瓶本体之间抵接;其中,所述底托板与所述保温瓶本体之间螺纹旋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上设有贯穿其顶部的开口,所述抵接环在所述开口处断开设置;所述抵接环在所述开口两侧的端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连接选自插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在所述开口两侧的部分通过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瓶本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多的抵接环的下端抵接,止动所述抵接环向下的移动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瓶本体上有部分向外延神,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包括若干个沿所述保温瓶本体环向间隔设置的支撑筋条、包裹在各所述支撑筋条外侧的柔性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瓶本体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保温瓶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旋合端穿过所述底托板,并与所述螺纹孔旋合连接,所述螺栓的头端与所述底托板底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板的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螺栓的头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板顶部设有存放槽,所述保温瓶本体的底部置于所述存放槽内,所述存放槽内壁上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底保温瓶,其防护组件不仅不易与保温瓶本体之间脱落,还可使得防护筒与保温瓶本体之间具有间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还可防止保温瓶本体外侧的涂层被磨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去掉柔性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4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温瓶本体;2、底托板;3、防护筒;301、支撑筋条;302、柔性护套;4、抵接环;5、开口;6、插扣;7、魔术贴;8、限位部;9、螺纹孔;10、螺栓;11、容纳槽;12、存放槽;13、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了一种连底保温瓶,包括:保温瓶本体1;防护组件,包括与所述保温瓶本体1底部相连的底托板2、环设在所述底托板2顶部的防护筒3、设置在所述防护筒3顶部的抵接环4,所述防护筒3与所述保温瓶本体1之间间隙设置,且所述抵接环4与所述保温瓶本体1之间抵接;其中,所述底托板2与所述保温瓶本体1之间螺纹旋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瓶在使用时,在需要外出携带保温瓶时,将保温瓶本体1置于防护筒3内,然后与底托板2之间螺纹旋合连接,可以防止防护组件与保温瓶本体1之间脱离,从而提供稳定的防护效果,此时,由于防护筒3与保温瓶本体1之间具有间隙,抵接环4与保温瓶本体1之间抵接,可使得防护筒3的两端部与保温瓶本体1之间均抵接,可以使得防护筒3与保温瓶本体1之间保持具有间隙的状态,在外界物品撞击整个保温瓶时,首先撞击到防护筒3上,通过防护筒3变形、吸收一定的冲击,防止冲击直接传递到保温瓶本体1上;此外,由于防护筒3与保温瓶本体1之间具有间隙,还可防止防护筒3与保温瓶本体1外侧的涂层之间产生频繁的摩擦,防止涂层被磨损。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防护筒3上设有贯穿其顶部的开口5,所述抵接环4在所述开口5处断开设置;所述抵接环4在所述开口5两侧的端部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可在放入或放出保温瓶本体1时,可将开口5处的抵接环4和防护筒3拉开。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如此设置,所述可拆卸连接选自插扣6连接。具体的可如图所示,在抵接换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插头和插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环4可选用pps抵接环4。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筒3在所述开口5两侧的部分通过魔术贴7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抵接环4向底托板2方向移动,保持防护筒3被张紧的状态,所述保温瓶本体1上设有限位部8,所述限位部8与多的抵接环4的下端抵接,止动所述抵接环4向下的移动趋势。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瓶本体1上有部分向外延神,形成台阶状的限位部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筒3包括若干个沿所述保温瓶本体1环向间隔设置的支撑筋条301、包裹在各所述支撑筋条301外侧的柔性护套302。

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保温瓶本体1底部设有螺纹孔9,所述保温瓶还包括螺栓10,所述螺栓10的旋合端穿过所述底托板2,并与所述螺纹孔9旋合连接,所述螺栓10的头端与所述底托板2底部抵接。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底托板2的底部设有容纳槽11,所述螺栓10的头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内。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底托板2顶部设有存放槽12,所述保温瓶本体1的底部置于所述存放槽12内,所述存放槽12内壁上设有橡胶层13。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