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420发布日期:2020-05-26 17:4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具体为其尘杯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家用吸尘器,其主要包括一个放置在地面的笨重主机,其设有吸风部件及容置吸入脏物的空间,主机上通过软管连接有吸头组件,清洁时需要频繁地将地面的主机拖动才能对超出软管伸缩范围的地方进行吸尘工作。

而手持式吸尘器即是形同将主机微型化,并集成固定在吸头的一端,清洁时直接握持主机即可进行吸尘工作,操作便利性更高,且其容置脏物的空间由设置在主机表面可拆卸的尘杯形成,倾倒脏物时,将尘杯卸下即可清理其内部。但每次清理尘杯内部脏物时,都需要将整个尘杯拆下,然后再次安装,过程十分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倾倒尘杯内部脏物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包括固设在吸尘器主体上的尘杯,所述尘杯内置有过滤组件将吸尘器主体的吸风口覆盖,所述尘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侧部设有接口连通吸尘器主体的进风口,杯盖铰接于杯体的敞口实现转动盖合,所述杯盖具有帽檐,帽檐下方为套装有密封圈的密封部,所述密封圈包括侧部的折叠耳及顶部的压边,当杯盖盖合杯体后,所述折叠耳挤压夹设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杯体的内壁之间,压边挤压夹设在所述帽檐与杯体敞口顶部之间,构成双重密封。

位于所述杯盖与杯体铰接处的另一侧,所述杯体侧壁设有弹性扣钮,所述扣钮的卡扣部勾住杯盖帽檐顶部。

所述杯盖对应所述扣钮在帽檐顶部延伸有挡片。

所述扣钮中部与所述杯体侧壁铰接,并由中部分为上部作为卡扣部的扣片与下部的按钮,按钮与杯体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实现按钮的弹性活动。

所述密封部为固定在杯盖底部的支架,其侧部设有安装所述密封圈的定位槽。

所述杯体为圆管状部件,其两端端口一端被所述杯盖密封盖合,另一端内壁匀布有凸块,所述吸风口外壁设有l型扣槽,所述杯体通过凸块与所述扣槽旋扣配合实现杯体与吸尘器主体的固定。

所述扣槽后方设有密封筋,所述杯体的凸块扣入扣槽内时,所述杯体端口内壁紧贴所述密封筋表面对端口进行密封。

所述吸尘器主体上设有标识凸点,所述尘杯表面设有l型挡块形成槽位,旋转尘杯进行固定时,标识凸点完全没入槽位内表示安装到位。

所述杯体敞口侧壁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两侧设有连接柱,所述杯盖朝铰接座两侧延伸有凸耳,凸耳上设有连接孔套装在连接柱上形成铰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尘杯上设置有可转动打开的杯盖,在需要清理脏物时,只需打开杯盖直接将尘杯内的脏物倒掉,过程简单快捷;且杯盖上设有密封结构对尘杯杯体的敞口进行双重密封,防止脏物灰尘从杯盖与杯体之间的连接处漏走撒落地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手持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持吸尘器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尘杯的拆分示意图;

图5是尘杯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包括固设在吸尘器主体1上的尘杯2,尘杯2内置有过滤组件3将吸尘器主体1的吸风口11覆盖,尘杯2包括杯体4和杯盖5,杯体4侧部设有接口41连通吸尘器主体1的进风口12,杯盖5铰接于杯体4的敞口实现转动盖合,在需要清理脏物时,只需打开杯盖5直接将尘杯2内的脏物倒掉,过程简单快捷;杯盖5具有帽檐51,帽檐51下方为套装有密封圈6的密封部52,密封圈6包括侧部的折叠耳61及顶部的压边62,当杯盖5盖合杯体后,折叠耳61挤压夹设在密封部52与杯体4的内壁之间,压边62挤压夹设在帽檐51与杯体4敞口顶部之间,通过上述结构对尘杯杯体4的敞口构成双重密封,防止尘杯2加设杯盖5后,脏物灰尘从杯盖5与杯体4之间的连接处漏走撒落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位于杯盖5与杯体4铰接处的另一侧,杯体4侧壁设有弹性扣钮8,扣钮8的卡扣部勾住杯盖5帽檐51顶部,防止杯盖5在吸尘器工作时因晃动意外打开。为了配合扣钮8,杯盖5对应在帽檐51顶部延伸有挡片53,增大与扣钮8卡扣部的接触配合,令扣钮8勾设杯盖5更稳固。扣钮8通过中部与杯体4侧壁铰接,并由中部分为上部作为卡扣部的扣片81与下部的按钮82,按钮82与杯体4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83实现按钮82的弹性活动。

尘杯杯盖5的密封部52为固定在杯盖5底部的支架7,其侧部设有安装密封圈6的定位槽71,通过该结构令杯盖5的加工更为简单,且令密封圈6的设置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杯体4为圆管状部件,其两端端口一端被杯盖5密封盖合,另一端内壁匀布有凸块42,吸风口11外壁设有l型扣槽14,杯体4通过凸块42与扣槽14旋扣配合实现杯体4与吸尘器主体1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易用,方便尘杯2与吸尘器主体1的安装;而在扣槽14后方设有密封筋15,杯体4的凸块42扣入扣槽14内时,杯体4端口内壁紧贴密封筋15表面对端口进行密封,实现尘杯2与吸尘器主体1的密封连接。而为了更明确知道尘杯2旋合安装到位,吸尘器主体1上设有标识凸点13,尘杯2表面设有l型挡块21形成槽位,旋转尘杯2进行固定时,标识凸点13完全没入槽位内表示尘杯2安装到位。

优选地,杯盖5与杯体4的铰接结构为:杯体4敞口侧壁设有铰接座43,铰接座43两侧设有连接柱44,所述杯盖5朝铰接座43两侧延伸有凸耳54,凸耳54上设有连接孔55套装在连接柱44上形成铰链结构,上述设计使结构更易加工和组装,且具备良好有效的连接,十分稳定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包括固设在吸尘器主体(1)上的尘杯(2),所述尘杯(2)内置有过滤组件(3)将吸尘器主体(1)的吸风口(11)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2)包括杯体(4)和杯盖(5),杯体(4)侧部设有接口(41)连通吸尘器主体(1)的进风口(12),杯盖(5)铰接于杯体(4)的敞口实现转动盖合,所述杯盖(5)具有帽檐(51),帽檐(51)下方为套装有密封圈(6)的密封部(52),所述密封圈(6)包括侧部的折叠耳(61)及顶部的压边(62),当杯盖(5)盖合杯体后,所述折叠耳(61)挤压夹设在所述密封部(52)与所述杯体(4)的内壁之间,压边(62)挤压夹设在所述帽檐(51)与杯体(4)敞口顶部之间,构成双重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杯盖(5)与杯体(4)铰接处的另一侧,所述杯体(4)侧壁设有弹性扣钮(8),所述扣钮(8)的卡扣部勾住杯盖(5)帽檐(5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5)对应所述扣钮(8)在帽檐(51)顶部延伸有挡片(5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钮(8)中部与所述杯体(4)侧壁铰接,并由中部分为上部作为卡扣部的扣片(81)与下部的按钮(82),按钮(82)与杯体(4)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83)实现按钮(82)的弹性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52)为固定在杯盖(5)底部的支架(7),其侧部设有安装所述密封圈(6)的定位槽(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4)为圆管状部件,其两端端口一端被所述杯盖(5)密封盖合,另一端内壁匀布有凸块(42),所述吸风口(11)外壁设有l型扣槽(14),所述杯体(4)通过凸块(42)与所述扣槽(14)旋扣配合实现杯体(4)与吸尘器主体(1)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14)后方设有密封筋(15),所述杯体(4)的凸块(42)扣入扣槽(14)内时,所述杯体(4)端口内壁紧贴所述密封筋(15)表面对端口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主体(1)上设有标识凸点(13),所述尘杯(2)表面设有l型挡块(21)形成槽位,旋转尘杯(2)进行固定时,标识凸点(13)完全没入槽位内表示安装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4)敞口侧壁设有铰接座(43),铰接座(43)两侧设有连接柱(44),所述杯盖(5)朝铰接座(43)两侧延伸有凸耳(54),凸耳(54)上设有连接孔(55)套装在连接柱(44)上形成铰链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尘杯结构,包括固设在吸尘器主体上的尘杯,所述尘杯内置有过滤组件将吸尘器主体的吸风口覆盖,所述尘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侧部设有接口连通吸尘器主体的进风口,杯盖铰接于杯体的敞口实现转动盖合,在需要清理脏物时,只需打开杯盖直接将尘杯内的脏物倒掉,过程简单快捷;所述杯盖具有帽檐,帽檐下方为套装有密封圈的密封部,所述密封圈包括侧部的折叠耳及顶部的压边,当杯盖盖合杯体后,所述折叠耳挤压夹设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杯体的内壁之间,压边挤压夹设在所述帽檐与杯体敞口顶部之间,构成双重密封,防止脏物灰尘从杯盖与杯体之间的连接处漏走撒落地面。

技术研发人员:周劲松;朱仕光;程川祁;黄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西屋厨房小家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