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571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压力锅、电饭煲、空气炸锅等烹饪器具通常具有把手,以便于用户通过把手对烹饪器具进行转移,现有的烹饪器具把手设置在其锅体上,且一般具有下述三种设置方式:

方式一:在锅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凸出设置把手结构,具有凸出设置的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一般具有下述缺陷:在产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在用来包装产品的防震泡沫材料上加工出容置所述把手结构的凹槽,从而增加了产品包装侧的成本;所述把手结构因凸出于所述锅体,因此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把手结构容易发生磕碰和受损,而降低其使用寿命;烹饪器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把手结构与锅体的连接位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若连接位置处强度不足,当应力过大时,容易导致把手结构与锅体的连接位置开裂而造成损坏。

方式二:在锅体的侧面设置环形提拉把手,其为类似于老式暖壶的环形提拉把手结构,所述环形提拉把手与锅体的弧形外侧面相适配,且环形提拉把手通过转轴与锅体连接,具有所述环形提拉把手的烹饪器具一般具有下述缺陷:承重能力差,当所述烹饪器具的内胆盛装有食材而增加了烹饪器具的整体重量时,会对环形提拉把手的承重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其制作成本一般很高;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为避免因挤压而对环形提拉把手造成损坏,同样的,需在用来包装产品的防震泡沫材料上加工出与所述环形提拉把手相适配的凹槽,从而增加了产品包装侧的成本;与上述凸出设置的把手结构类似,所述环形提拉把手也是设置在锅体的外侧,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和受损。

方式三:在锅体上成型内凹的把手结构,例如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压力锅,其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外壁凹陷形成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朝下的内壁面为沿所述把手槽的宽度方向的波浪状的凹凸面设置,具有所述把手槽的压力锅存在下述缺陷:当用户的手部与波浪状的凹凸面接触时,其接触面积小,从而导致手部与波浪状凹凸面之间的摩擦力小,容易造成手部打滑,当压力锅内盛装有刚烹饪完成的食材时,若因手部打滑造成压力锅的倾覆,会引发安全事故;此外,波浪状的凹凸面容易造成手部各点处所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影响手部握持感,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上设置有向锅体内侧凹陷的把手槽;所述把手槽具有朝向所述把手槽底部凸出的防滑挡筋,以及朝向所述锅体内侧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具有与所述防滑挡筋位置相对的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内侧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成型有用于遮蔽所述缺口的挡板。

所述挡板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缺口的高度。

所述挡板具有与所述缺口的上边沿平齐的上挡沿,以及与所述缺口的下边沿抵接的下挡沿。

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缺口的高度,所述挡板具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具有与所述缺口的下边沿抵接的下挡沿,所述挡板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下挡沿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封闭端的外壁延伸。

所述锅体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封闭端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挡板相连;所述挡板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封闭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允许所述紧固件移动的条形孔。

所述条形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锅体的轴线方向平行;或者,所述条形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锅体的周向平行;或者,所述条形孔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部,所述第一条形部和所述第二条形部交叉设置。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上成型有所述把手槽,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把手相适配的安装口,所述外壳在所述安装口处向内延伸形成有内翻边,所述把手具有卡接部,所述内翻边的末端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把手自所述安装口处脱出。

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外侧;所述卡接部为沿所述把手的周向设置的环状凸起,或者所述卡接部为分布在所述把手外围的多个凸起部。

所述卡接部背向所述把手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以使所述卡接部靠近所述内翻边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内翻边的另一端的厚度。

所述把手具有朝向所述锅体外侧的敞口端,所述敞口端具有把手外沿,所述把手装入所述安装口后,所述把手外沿与所述所述锅体的外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把手向所述锅体内侧移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槽向锅体内侧凹陷,一方面,可使其具有隐藏式的效果,提升了所述烹饪器具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所述把手槽内凹,相较于具有外凸式的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而言,在产品的包装运输过程中,无需在用于包装产品的防震泡沫材料上加工与把手结构相对应的凹槽,从而降低了包装侧的成本;再者,把手内凹,避免了把手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磕碰和受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滑凸筋沿所述锅体的周向延伸,通过在所述把手槽的封闭端设置与所述防滑挡筋位置相对的缺口,可方便开模,提高所述把手或锅体的加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环成型有用于遮蔽所述缺口的挡板:一方面,可以避免用户手指透过所述缺口碰触到所述烹饪器具的保温罩而造成手指烫伤,还可以避免用户清洗所述锅体的过程中,油污、杂质等透过所述缺口进入到锅体内侧而造成污物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配件的使用,减少装配工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所述封闭端与所述支撑环连接,能够增加其连接强度,使所述把手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

4.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具有把手的烹饪器具而言,所述把手具有能够与所述外壳的内翻边进行抵接的卡接部,卡接部的设置能够防止所述把手自所述外壳的安装口内脱出,卡接部与内翻边的配合可以减少配件的使用数量,进而减少成本,而且在把手与支撑环的装配过程中,卡接部与内翻边的配合能够实现把手的粗定位,从而方便了把手与支撑环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槽内防滑挡筋和扣手位的设置能够防止人手从所述把手槽内脱出,避免了手部的打滑,提高了用户移动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滑挡筋沿所述锅体的周向延伸且其底部呈弧形过渡,从而增大了人手与防滑挡筋的接触面积,优化了手部握持感,保证了手部压力均匀,愉悦了用户体验。

6.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把手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中不论是直接在所述锅体上成型所述把手槽,还是在锅体上安装内凹式的把手,都增大了把手结构与锅体的结合面积或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应力集中,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能够有效防止所述把手结构的开裂和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烹饪器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锅体一种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轴测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轴测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烹饪器具一种实施方式下除去锅盖后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所述支撑环以及部分所述锅体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a部放大图。

图10为图9的b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烹饪器具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除去锅盖后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锅体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锅盖2.锅体21.安装口22.内翻边23.豁口3.把手31.把手槽32.握持面33.扣手位34.防滑挡筋35.缺口36.引导面37.安装面38.敞口端39.封闭端310.凹槽311.卡接部3111.导向斜面312.加强筋313.把手外沿314.第二安装孔315.安装柱4.支撑环41.挡板411.遮挡部412.延伸部42.第一安装孔5.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一种带有隐藏式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2,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其示出了所述锅体2大体呈圆柱形结构的示例,但是该图示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锅体2形状的限定,所述锅体2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例如,截面呈圆形、类圆形、长方形、方形形状的锅体,又如,与锅盖1能够构成蛋壳状的锅体等等。

所述锅体2上设置有向锅体2内侧凹陷的把手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槽可以设置于所述锅体2上的任意位置,例如,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上部、中部或下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把手槽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上部且靠近所述锅体2的锅口的位置,将所述把手槽设置在该位置,用户端起所述烹饪器具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所述锅体2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槽可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种:

实施方式一:所述把手槽与所述锅体2一体成型,或者说所述锅体2成型有所述把手槽,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槽是由所述锅体2局部凹陷形成的,采用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后期的装配工序,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此外,所述把手槽与所述锅体2一体成型,使产品外表面没有缝隙,避免了污垢的积累,方便了用户的清洁。

实施方式二:如图3至图12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具有把手3,所述把手3与所述锅体2分体成型,所述把手3成型有所述把手槽31,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器具具有独立成型的把手3,所述把手3具有把手槽31,相较于上述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虽然需要在后续完成所述把手3与所述锅体2的装配,但是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因为需要在所述把手槽31成型下述防滑挡筋34,因此,相较于实施方式一而言,通过独立成型的把手3,所述把手槽31及其上所述防滑挡筋34反而更容易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不论是在所述锅体2上成型把手槽,还是在所述把手3上成型把手槽31后再将把手3装配到所述锅体2上,所述烹饪器具上把手槽3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如图6、图11和图12所示的烹饪器具具有两个把手槽31的形式,所述把手槽31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三个甚至更多。当所述烹饪器具具有一个所述把手槽31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一只手伸入所述把手槽31内,另一只手扶住所述烹饪器具,双手同时用力即可移动所述烹饪器具。当所述烹饪器具具有三个甚至更多个所述把手槽31时,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将手伸入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把手槽31中,以移动所述烹饪器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槽31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把手槽31相对于所述锅体2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在该实施方式下,用户通过所述把手槽31移动所述烹饪器具时,更加平稳,且两只手的受力大体一致,用户体验感好。

如图5所示,所述把手槽31具有朝向所述把手槽31底部凸出的防滑挡筋34。作为优选,所述防滑挡筋34沿所述锅体2的周向方向延伸,既方便了用户施力,又使所述烹饪器具受力比较平稳,不易侧翻。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挡筋34朝向所述把手槽31底部的部分呈弧形过渡,优化了手部的握持感。

如图5所示,所述把手槽31还具有朝向所述锅体2内侧的封闭端39,所述封闭端39具有与所述防滑挡筋34位置相对的缺口35,以在把手槽31成型过程中方便前后开模,避免了开模过程中对所述把手3或所述锅体2的外观面造成破坏,所谓“前后开模”中的“前后”是以所述把手槽31的朝向为参考,朝向所述锅体2外侧的一端为前方,朝向所述锅体2内侧的一端为后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缺口35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滑挡筋34的高度,以方便拆模。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烹饪器具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2内侧的支撑环4,所述支撑环4成型有用于遮蔽所述缺口39的挡板41。现有技术中,所述支撑环4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上部,主要起到收水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环4在现有支撑环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与所述把手槽31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向下延伸的挡板41,以遮盖所述缺口35。所述挡板4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用户手指透过所述缺口35碰触到所述烹饪器具的保温罩而造成手指烫伤,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用户清洗所述锅体2的过程中,油污、杂质等透过所述缺口35进入到锅体2内侧而造成污物的积累。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所述烹饪器具的支撑环4成型用于遮蔽所述缺口39的挡板41,减少了配件的使用,极大地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所述挡板41与所述封闭端通过紧固件相连,如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所述挡板41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安装孔42,所述封闭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2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14,所述第一安装孔42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314为允许所述紧固件移动的条形孔。如图7所示,其给出了所述第一安装孔42为条形孔的图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314也可以是条形孔。条形孔的设置可以满足在各部件存在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状况下,也能够实现所述挡板41与所述封闭端39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可以有多种方式,具体地来说:所述条形孔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锅体2的轴线方向平行;或者,所述条形孔可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锅体2的周向平行;或者,所述条形孔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部,所述第一条形部和所述第二条形部交叉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板41与所述封闭端39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通过紧固件相连,其还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例如,通过卡接结构相连,在所述挡板41和封闭端39的其中一个设置卡凸,另一个设置与卡凸相适配的卡槽,又如,采用限位结构相连,还可以采用磁吸结构等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固定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板41与所述缺口35之间的配合有下述三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挡板41的高度略小于所述缺口的高度。

方式二:所述挡板41的高度与所述缺口的高度大致相等,所述挡板41具有与所述缺口35的上边沿平齐的上挡沿,以及与所述缺口35的下边沿抵接的下挡沿,以实现对所述缺口35的遮蔽。

方式三:如图10所示,所述挡板41的高度大于所述缺口35的高度,所述挡板41具有遮挡部411,所述遮挡部411具有与所述缺口35的下边沿抵接的下挡沿,所述挡板41还具有延伸部412,所述延伸部412的一端与所述下挡沿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封闭端39的外壁延伸。所述延伸部412的设置不仅加大了所述封闭端39与所述挡板41的接触面积,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且所述封闭端39能够对所述延伸部412形成限位,在所述支撑环4与所述封闭端39的装配过程中,可避免因预紧力过大而造成支撑环4部分结构的变形。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把手槽31内还具有扣手位33,所述扣手位33位于所述防滑挡筋34与所述封闭端39之间。具体地来说,所述把手槽31具有朝向所述锅体2外侧的敞口端38,所述防滑挡筋34设置在所述敞口端38处,或者所述防滑挡筋34设置在所述敞口端38的内侧,并与所述敞口端38间隔设置,不论是将所述防滑挡筋34设置在所述敞口端38处,还是靠近所述敞口端38设置,所述防滑挡筋34与所述封闭端39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以构成所述扣手位33,当用户将手伸入所述把手槽31内时,用户的手指弯折进入所述扣手位33,以使用户的手指能够与所述防滑挡筋34的内侧面(防滑挡筋34面向所述封闭端39的一面)抵接,手指与所述防滑挡筋3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摩擦力,可防止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把手槽31内脱出,避免了手部打滑,使移动所述烹饪器具的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5所示,所述把手槽31具有成型有所述防滑凸筋34的握持面32,以及与所述握持面32相对的引导面36,所述引导面36的部分区域朝向所述握持面32倾斜。所述引导面36靠近所述封闭端39设置,当人手伸入所述把手槽31内时,所述引导面36可用于引导人手向所述扣手位33弯曲,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在清洗所述烹饪器具的过程中,若有水或其它液体进入所述把手槽31内,因所述引导面36的存在,水或者其它液体会顺流而下,避免了在把手槽31内的积聚。

更进一步地,对于具有所述把手3的烹饪器具而言,所述锅体2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把手3相适配的安装口21;所述把手3具有与所述引导面36背对的安装面37,所述安装面37亦具有斜度,以对所述把手3进行安装导向,方便了把手3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对于具有所述把手3的烹饪器具,所述把手槽31的握持面32成型有所述防滑挡筋34,为避免注塑过程中的缩水需进行偷胶,因此,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把手3外侧与所述防滑挡筋34相对应的位置凹陷形成有凹槽310。移动所述烹饪器具的过程中,所述把手3成为整个烹饪器具的主要承重点,所述把手3处的受力较大,作为优选,所述凹槽310内沿所述凹槽310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条加强筋312,以加强所述把手3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3与所述锅体2之间的装配可以采用下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

实施方式一: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敞口端38具有把手外沿313,所述把手3装入所述外壳的所述安装口21后,所述把手外沿313与所述锅体2的外壁抵接。所述把手外沿313是所述把手3在所述敞口端38形成的外翻边,把手外沿313的设置,一方面方便用户握持,提升握持手感,另一方面,所述把手外沿313可对把手3形成限位,方便组装。所述把手3外沿朝向所述锅体2内侧的端面沿所述把手外沿313的周圈设置有多个安装柱315,所述安装口21具有与所述安装柱315相对应的豁口23,所述把手3装入所述安装口21后,通过紧固螺钉5实现所述把手3与所述锅体2之间的装配,所述安装柱315具有与所述紧固螺钉5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紧固螺钉5的外径大于所述豁口23的外径。

实施方式二:如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外壳在所述安装口21处向内延伸形成有内翻边22,所述把手3具有卡接部311,所述内翻边22的末端与所述卡接部311抵接,以限制所述把手3自所述安装口21处脱出。具体地来说,所述卡接部311设置在所述把手3的外侧;所述卡接部311为沿所述把手3的周向设置的环状凸起,或者所述卡接部311为分布在所述把手3外围的多个凸起部。作为优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部311背向所述把手3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3111,以使所述卡接部311靠近所述内翻边22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内翻边22的另一端的厚度,所述导向斜面3111的设置使得所述把手3能够更加顺畅地装配到所述安装口21内,且在装入后能够使所述内翻边22的末端抵靠在所卡接部311厚度相对较厚的一端,以防止所述把手3从所述安装口21内脱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敞口端38同样具有把手外沿313,所述把手3装入所述外壳的所述安装口21后,所述把手外沿313与所述锅体2的外壁抵接,所述把手外沿313与所述卡接部311能够对所述把手3与所述安装口21形成粗定位,从而方便了所述把手3与所述锅体2之间的螺纹连接,或者所述把手3与所述支撑环4之间的装配。相较于实施方式一种把手与锅体的装配方式而言,本实施方式可以省却紧固螺钉5,从而节省了成本,而且,卡接部311与内翻边22的配合方式更加简单,可简化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把手3与所述锅体2之间的装配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