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滤容器及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6185发布日期:2020-09-11 21:3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滴滤容器及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滴滤容器及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更详细地,涉及能够给使用人员带来便利性的滴滤容器及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味道和高端享受,很多人喜欢饮用现磨咖啡,这也代替了速溶咖啡,现磨咖啡专卖店的数量和现磨咖啡爱好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而且,要在家里或普通办公室等饮用现磨咖啡时,需在利用单独的粉碎装置来将咖啡豆磨成粉之后,将其投入到过滤装置来萃取咖啡液,从而饮用现磨咖啡,或可通过购买单独的意式浓缩咖啡机来饮用现磨咖啡。

但是,只要是在设置有粉碎装置及过滤装置或意式浓缩咖啡机的场所,就能够饮用现磨咖啡,就无需利用现磨咖啡专卖店,但是在不设置有上述粉碎装置及过滤装置或意式浓缩咖啡机的场所,则无法饮用现磨咖啡,就需要利用现磨咖啡专卖店。

即,对于速溶咖啡而言,只要有速溶咖啡、杯子以及热水,就能够在旅行途中或在其他室外空间轻松饮用速溶咖啡,但与速溶咖啡相比,现磨咖啡则需要具备体积相对大的粉碎装置及过滤装置或意式浓缩咖啡机,由于这种原因,想在旅行途中或在其他室外空间饮用现磨咖啡非常繁琐、不方便。

因此,虽然市面上销售通过使粉碎装置和过滤装置小型化来便于现磨咖啡爱好者携带的装置(通过粉碎装置粉碎的咖啡豆粉碎物市面上另有销售),但是咖啡饮用人员仍有单独准备并携带上述粉碎装置、过滤装置、咖啡杯以及装有热水的保温杯的繁琐之处,并且,在将经由上述粉碎装置和过滤装置的咖啡液装到咖啡杯的过程中,存在现磨咖啡的味道和香气受损的问题。

而且,市面上销售的意式浓缩咖啡机有价格昂贵的缺点,并且,具有很难根据个人的喜好调节现磨咖啡的浓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文献有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公开号20-2009-000673号的“设置有滤网容器的保温杯”。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先防止需单独准备并携带用于制作滴滤咖啡的过滤装置和用于饮用滴滤咖啡的容器所带来的繁琐之处的滴滤容器及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滴滤容器,即,本发明可包括:第一本体部,提供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并进行滴滤的第一空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二空间排出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的流出口,在形成上述第一空间的外壁的一区域设置有沿着朝向外部的方向突出的外围突出部;外罩部,以保护上述第一本体部的方式包围上述第一本体部;第一开闭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以调节上述第一空间的开闭;流入部,设置有用于使通过上述流出口排出的上述滴滤咖啡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的流入口;以及弹性部,当安装上述第一开闭部时,通过被上述外围突出部施加压力来产生弹性变形,配置于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外罩部之间,使恢复力作用到上述外围突出部,可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和上述弹性部的相互作用来使第一本体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调节是否使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即,本发明可包括:第一本体部,提供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并进行滴滤的第一空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二空间排出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的流出口,在形成上述第一空间的外壁的一区域设置有沿着朝向外部的方向突出的外围突出部;第二本体部,提供上述第二空间,设置有用于使通过上述流出口排出的上述滴滤咖啡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的流入口;外罩部,通过包围上述第一本体部及上述第二本体部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及上述第二本体部配置于内部;第一开闭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以调节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的上述第一空间的开闭;以及弹性部,当安装上述第一开闭部时,通过被上述外围突出部施加压力来产生弹性变形,配置于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外罩部之间,使恢复力作用到上述外围突出部,可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和上述弹性部的相互作用来使第一本体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调节是否使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滴滤容器及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可预先防止需单独准备并携带用于制作滴滤咖啡的过滤装置和用于饮用滴滤咖啡的容器所带来的繁琐之处。

并且,可预先防止在将滴滤咖啡装到咖啡杯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味道和香气受损的问题。

并且,可通过实现便于清洗来使得给使用人员带来的便利性及清洁性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简要立体图。

图2为基于图1中的aa线的简要剖视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图4为分解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简要剖视图。

图5至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简要剖视图。

图8为图2中的简要剖视图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9为图2中的简要剖视图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立体图。

图11为示出处于为了进行滴滤而使得第一开闭部从外罩部分离的状态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图12为示出处于为了饮用滴滤咖啡而使得第二开闭部从饮用部分离的状态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图13为基于图10中的bb线的简要剖视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图15为分解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剖视图。

图16至图2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思想并不限定于所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技术人员可通过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对其他结构要素进行添加、变更、删除等来轻松提出技术倒退的发明或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的其他实施例,但这也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

并且,将对在各个实施例的附图中所示的相同技术思想范围内的功能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可包括:第一本体部,提供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并进行滴滤的第一空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二空间排出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的流出口,在形成上述第一空间的外壁的一区域设置有沿着朝向外部的方向突出的外围突出部;外罩部,以保护上述第一本体部的方式包围上述第一本体部;第一开闭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以调节上述第一空间的开闭;流入部,设置有用于使通过上述流出口排出的上述滴滤咖啡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的流入口;以及弹性部,当安装上述第一开闭部时,通过被上述外围突出部施加压力来产生弹性变形,配置于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外罩部之间,使恢复力作用到上述外围突出部,可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和上述弹性部的相互作用来使第一本体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调节是否使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在上述第一开闭部安装于上述外罩部的情况下,可通过使上述外围突出部对上述弹性部施加压力来减少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流入部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隔,从而阻断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在上述第一开闭部从上述外罩部分离的情况下,上述弹性部使得恢复力作用到上述外围突出部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从而使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上述第一本体部的下侧的预定区域的直径小于上述第一本体部的上侧的直径,上述外围突出部可位于上述预定区域,上述弹性部可位于以使上述预定区域的直径小于上述第一本体部的上侧的直径的方式确保的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外罩部之间的空间。

上述滴滤容器还可包括过滤器部,上述过滤器部设置有通过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来能够进行滴滤的滤网,设置有从上部向上突出延伸的防漏水环,上述第一开闭部可包括第一环部件,当安装于上述外罩部时,通过与上述防漏水环相接触来密封上述过滤器部的内部空间。

上述外罩部可包括从与上述开闭部相结合的上端向上突出延伸的防漏水端,上述开闭部可包括第二环部件,当安装于上述外罩部时,通过与上述防漏水端相接触来密封上述外罩部的内部空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还包括在上述第一本体部和上述流入部的相向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面所配置的封闭部,在上述第一开闭部安装于上述外罩部的情况下,上述封闭部与上述第一本体部和上述流入部的相向面都接触,从而阻断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可包括:第一本体部,提供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并进行滴滤的第一空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二空间排出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的流出口,在形成上述第一空间的外壁的一区域设置有沿着朝向外部的方向突出的外围突出部;第二本体部,提供上述第二空间,设置有用于使通过上述流出口排出的上述滴滤咖啡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的流入口;外罩部,通过包围上述第一本体部及上述第二本体部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及上述第二本体部配置于内部;第一开闭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以调节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的上述第一空间的开闭;以及弹性部,当安装上述第一开闭部时,通过被上述外围突出部施加压力来产生弹性变形,配置于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外罩部之间,使恢复力作用到上述外围突出部,可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和上述弹性部的相互作用来使第一本体部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调节是否使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可在通过使上述第一开闭部从上述外罩部分离来使得上述滴滤咖啡通过上述流出口及上述流入口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之后,通过使上述第一开闭部安装于上述外罩部来阻断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上述外罩部使得上述第一本体部处于以上述第二本体部为基准来位于重力方向的状态,从而可达到能够饮用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的上述滴滤咖啡。

在上述第一开闭部安装于上述外罩部的情况下,可通过使上述外围突出部对上述弹性部施加压力来减少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流入部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隔,从而阻断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在上述第一开闭部从上述外罩部分离的情况下,上述弹性部可使得恢复力作用到上述外围突出部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回归到原来的位置。

对于上述第一本体部一侧的预定区域而言,其直径小于相对于上述预定区域位于远离上述第二本体部的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直径,上述外围突出部可位于上述预定区域,上述弹性部可位于以使上述预定区域的直径小于上述另一侧的直径的方式确保的上述第一本体部与上述外罩部之间的空间。

上述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还可包括过滤器部,上述过滤器部设置有通过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来能够进行滴滤的滤网,设置有从一侧沿着远离上述第二本体部的方向突出延伸的防漏水环,上述第一开闭部可包括第一环部件,当安装于上述外罩部时,通过与上述防漏水环相接触来密封上述过滤器部的内部空间。

上述外罩部可包括从与上述开闭部相结合的一侧沿着远离上述第二本体部的方向突出延伸的防漏水端,上述开闭部可包括第二环部件,当安装于上述外罩部时,通过与上述防漏水端相接触来密封上述外罩部的内部空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可包括在上述第一本体部和上述第二本体部的相向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面所配置的封闭部,可通过使上述第一开闭部对上述过滤器部施加压力,来使上述封闭部与上述第一本体部和上述第二本体部的相向面都接触,从而阻断上述流出口与上述流入口之间相连通。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可包括:饮用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第二本体部,设置有饮用口以及进出口,上述饮用口用于使向上述第二空间流入的上述滴滤咖啡被排出到外部来被饮用,上述进出口用于调节压力以从上述饮用口排出上述滴滤咖啡;以及饮用调节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饮用部,用于调节上述饮用口及上述进出口的开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饮用调节部可包括紧贴部,在插入于上述饮用部的情况下,通过与上述饮用口和上述进出口相紧贴来封闭上述饮用口和上述进出口,上述紧贴部具有弹性,与上述饮用口及上述进出口相对应的部分可由多个层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上述多个层构成的上述紧贴部的部分以互相隔开的方式形成。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简要立体图,图2为基于图1中的aa线的简要剖视图。

并且,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图4为分解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为通过向咖啡豆粉碎物p倒入热水来制作滴滤咖啡的一种滴滤器,可包括:第一本体部110,提供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p(参照图6)并进行滴滤的第一空间s1;外罩部130,以保护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免受外部影响的方式包围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第一开闭部140,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以及流入部150,用于使上述滴滤咖啡向第二空间s2(参照图6)流入。

其中,上述第二空间s2可意味着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的外部空间,例如,可意味着对从上述滴滤容器100排出的滴滤咖啡进行收容的杯子c(参照图5)的内部空间。

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可设置有用于向上述第二空间s2排出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的流出口h1,上述流出口h1可贯通形成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底面。

上述流出口h1的数量不受限制,优选地,能够以放射状形成多个。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底面形成向宽狭窄的形状,例如,可形成漏斗形状,由此,可使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自然地经过流出口h1。

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可设置有从其上部面向上突出延伸的阻隔壁113。阻隔壁113可在与上述第一开闭部140相结合时对滴滤容器100的内部进行密封。

上述外罩部130可形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的外观,可属于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第一开闭部140的结构要素。

上述第一开闭部140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可调节是否开闭用于储存上述咖啡豆粉碎物p的上述第一空间s1。

如图所示,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可通过螺纹结合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通过强行扣入方式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

上述流入部150设置有用于使通过流出口h1排出的上述滴滤咖啡向上述第二空间s2流入的流入口h2,通过以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为基准来配置于重力方向,从而使上述滴滤咖啡向上述第二空间s2流入。

其中,上述流入部150可与上述外罩部130形成为一体,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采用由单独的部件形成的方式也无妨。

上述外罩部130可设置有防漏水端133。上述防漏水端133可在与上述第一开闭部140相结合时对滴滤容器100的内部进行密封。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可包括通过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s1来能够进行滴滤的过滤器部160。上述过滤器部160可设置有从外部面突出并安装于在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内部面所形成的高度差部112的放置部162,以便位于上述第一空间s1内的规定的位置。

上述过滤器部160可包括:网提供部166,形成有用于进行滴滤的滤网164;以及防流入部168,从上述网提供部166延伸而成,以防止向上述网提供部166的内部注入的水不经过咖啡豆粉碎物p而向上述第二空间s2流入。

其中,上述放置部162可从上述防流入部168的外部面突出而成。

上述网提供部166可形成上宽下窄的形状,上述防流入部168可形成圆筒形,但并不限定于此。

上述过滤器部160可设置有从上述防流入部168的外部面突出并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内部面相接触的防偏心部169,以防止在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s1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空间s1内偏心。

如图所示,上述防偏心部169可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形成多个,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采用沿着圆周方向连续形成的方式也无妨。

另一方面,在上述过滤器部160中,向上述咖啡豆粉碎物p注入的热水有可能会因不注意而向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与上述防流入部168之间的空间流入,但可通过第一密封部161防止向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与上述网提供部166之间的空间流入。

上述第一密封部161能够以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相接触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防流入部168的外部面,可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等来制造。

上述过滤器部160可设置有向上延伸而成的防漏水环163。防漏水环163可在与上述第一开闭部140相结合时对滴滤容器100的内部进行密封。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可通过第一开闭部140和上述外罩部130的相互作用来调节是否使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将参照图5至图7来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图5至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5,为了制作滴滤咖啡,从外罩部130分离第一开闭部140,向通过第一本体部110提供的第一空间s1插入过滤器部160。

但是,若在从上述外罩部130分离上述第一开闭部140之前已使过滤器部160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s1,则可省略上述过滤器部160的插入步骤。

上述过滤器部160可通过使放置部162放置于在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内部面所形成的高度差部112来位于上述第一空间s1内的规定位置,可通过从防流入部168的外部面突出的防偏心部169来防止在上述第一空间s1内偏心配置。

参照图6,若向上述第一空间s1插入上述过滤器部160并使上述放置部162放置于上述高度差部112,则向上述过滤器部160投入适量的咖啡豆粉碎物p并向上述咖啡豆粉碎物p注入热水w。

在此情况下,流出口h1和流入口h2可处于互相连通的状态,若时间流逝,则滴滤咖啡dc将储存于由杯子c提供的第二空间s2。

若滴滤工序结束,则使用人员即可饮用滴滤咖啡dc,使用人员需要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

参照图7,为了阻断流出口h1与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使用人员通过转动第一开闭部140来安装于外罩部130。

其中,可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和上述外罩部130的相互作用来调节是否使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

具体地,若从上述外罩部130分离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则可使上述流出口h1和上述流入口h2相连通,若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则将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

这是因为,将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和上述外罩部130的相互作用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位置发生改变。

换言之,在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与上述流入部150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隔d将减少,由此,在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和上述流入部150的相向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面所配置的封闭部170将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和上述流入部150的相向面都接触,从而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

上述封闭部170可以为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的一种橡胶环,应由对人体无害的材质形成,这是不言而喻的。

将在以下内容中对如上所述的通过使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来阻断流出口h1与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的原理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若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则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将通过与过滤器部160相接触来对上述过滤器部160施加压力。

与上述过滤器部160相接触的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可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第一环部件142。由此,在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的情况下,可柔和地对上述过滤器部160施加压力。

第一开闭部140可设置有包括第一环部件142及第二环部件144在内的多个环部件。上述多个环部件分别对第一开闭部140、与第一开闭部140相接触的过滤器部160、第一本体部110或外罩部130这些部分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可阻断液体通过滴滤容器100的上部泄漏的现象。

将在后述内容中对与通过第一开闭部140对滴滤容器100上部进行密封相关的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若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对上述过滤器部160施加压力,则上述过滤器部160的放置部162将对第一本体部110的高度差部112施加压力,由此,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位置将发生改变。

若通过上述过滤器部160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位置发生改变,则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与上述流入部150的相向面之间的间隔d将进一步减少,由此,安装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封闭部170将朝向上述流入部150移动,最终与上述流入部150相接触。

与上述流入部150相接触的上述封闭部170将起到划分上述流出口h1和上述流入口h2的一种隔壁的作用,最终,将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滴滤容器100还可包括弹性部e,在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对上述过滤器部160施加压力来产生弹性变形。

上述弹性部e可配置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与上述外罩部130之间,可通过在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130之前维持正常状态(参照图5及图6)来在上述外罩部130内支撑上述第一本体部110。

但是,在为了在滴滤工序结束后阻断流出口h1与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而将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外罩部130的情况下,将借助通过被上述过滤器部160施加压力来使位置发生改变的第一本体部110产生弹性变形。

其中,为了重新制作滴滤咖啡或进行清洗而从外罩部130分离第一开闭部140的情况下,上述弹性部e可借助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可由此自然地使流出口h1和流入口h2相连通。

若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外罩部130,则将产生弹性变形,若从上述外罩部130分离上述第一开闭部140,则可借助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来使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只要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则上述弹性部e的形状及材质将不受限制。例如,上述弹性部e可采用橡胶材质。或者,上述弹性部e可以为包围第一本体部110的外围的弹簧。

弹性部e可设置于多种位置。例如,上述弹性部e可位于靠近高度差部的外罩部130的上侧,以使恢复力作用到位于第一本体部110的上端的高度差部112。

或者,上述弹性部e还可位于第一本体部110及外罩部130的下侧。

弹性部e的位置及用于提供弹性部e的恢复力的机理可有多种,将在后述内容中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本体部110可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二密封部114,以防止滴滤咖啡之外的杂质等通过流入口h2来向第二空间s2流入。

在上述第一本体部110插入于上述外罩部130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密封部114可与上述外罩部130的内部面或流入部150的内部面相接触。

图8为图2中的简要剖视图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8,当第一开闭部140安装于外罩部时,可通过第一环部件142及第二环部件144来对滴滤容器100的内部进行密封。

第二环部件144的直径大于第一环部件142的直径,能够以在上述第一环部件142的外侧包围上述第一环部件142的形态设置。

可通过被第一开闭部140施加压力来使得防漏水环163与第一环部件142相接触及压接。由此,可阻断过滤器部160内部的液体通过第一开闭部140向外部泄漏。

过滤器部160内部的液体可将在经由滤网164之后停留在过滤器部160与第一本体部110之间的空间,还需要阻断该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第一开闭部140泄漏。

为此,第一开闭部140对第一环部件142施加的压力将被传递到放置部162及高度差部112,从而可使放置部162及高度差部112以没有缝隙的方式相紧贴。由此,可防止液体从过滤器部160与第一本体部110之间的空间泄漏并通过第一开闭部140泄漏。

并且,通过由第一开闭部140施加压力,第二环部件144可与防漏水端133相接触及压接。第二环部件144借助压力来以与防漏水端133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产生弹性变形,并以没有间隙的方式紧贴于防漏水端133。由此,可阻断液体从过滤器部160与第一本体部110之间的空间泄漏并通过第一开闭部140向外部泄漏。

根据另一实施例,通过使阻隔壁113向上长长地延伸,来在安装第一开闭部140时使得阻隔壁113紧贴于第二环部件144,从而可阻断液体从过滤器部160与第一本体部110之间的空间泄漏并通过第一开闭部140向外部泄漏。

图9为图2中的简要剖视图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9,弹性部e包围第一本体部110的下侧,可位于第一本体部110与外罩部130之间。

从上述第一本体部110的形状上看,由于圆形截面的直径朝向下方逐渐变小,因而可在第一本体部110与外罩部130之间确保可使弹性部e移动的空间。

在此情况下,第一本体部110可设置有沿着第一本体部110的圆周朝向外围突出的外围突出部116,以提供可受到弹性部e的恢复力的面。

在通过第一开闭部140施加压力时,通过使第一本体部110朝向下方移送,来使设置于外围突出部116与外罩部130的下侧之间的弹性部e产生弹性变形。可通过外围突出部116来使弹性部e的恢复力有效地向第一本体部110传递,弹性部e可稳定地设置于第一本体部110与外罩部130之间。

可在外罩部130的下部设置在其内部面沿着朝向中心的方向突出的弹性部支撑部135。弹性部支撑部135通过从下方支撑弹性部e来与支撑弹性部e的外围突出部116一同稳定地固定弹性部e,可提供受到弹性部e的恢复力的面。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立体图,图11为示出处于为了进行滴滤而使得第一开闭部从外罩部分离的状态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图12为示出处于为了饮用滴滤咖啡而使得第二开闭部从饮用部分离的状态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并且,图13为基于图10中的bb线的简要剖视图,图14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图15为分解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10至图1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利用参照图1至图9说明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以下,在对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将省略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滴滤容器100重复的内容。

上述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为可饮用向咖啡豆粉碎物p(参照图17)倒入热水并进行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dc(参照图17及图18)的容器,可以是兼备滴滤器和饮用容器的新型的保温杯。

即,上述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为可饮用向咖啡豆粉碎物p注入水来制作的滴滤咖啡dc的容器,可包括第一本体部210、第二本体部220、外罩部230、第一开闭部240以及过滤器部260等。

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可提供用于储存咖啡豆粉碎物p并进行滴滤的第一空间s1,可设置有用于向第二空间s2排出结束滴滤后制作的滴滤咖啡dc的流出口h1。

上述第二本体部220可提供上述第二空间s2,可设置有用于使通过上述流出口h1排出的上述滴滤咖啡dc向上述第二空间s2流入的流入口h2。

上述流出口h1可形成于上述第一本体部210的底面,上述流入口h2可形成于上述第二本体部220的上部面。

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及上述第二本体部220可被上述外罩部230包围,换句话讲,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及上述第二本体部220可配置于上述外罩部230的内部。

上述外罩部230可形成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的外观,可属于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上述第一开闭部240的结构要素。

其中,上述第一开闭部240的具体结构及在上述第一开闭部240安装于外罩部230的情况下阻断流出口h1与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的原理已参照图1至图9进行了说明,因而将省略具体说明。

另一方面,上述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可包括可饮用储存于上述第二空间s2的滴滤咖啡的饮用部280。

上述饮用部280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采用螺纹结合方式安装于上述第二本体部220,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通过强行扣入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第二本体部220。

上述饮用部280可设置有:饮用口282,用于使向上述第二空间s2流入的滴滤咖啡被排出到外部来被饮用;以及进出口284,用于调节压力以从上述饮用口282排出上述滴滤咖啡。

可通过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饮用部280的饮用调节部290来调节是否开闭上述饮用口282及上述进出口284。

若向上述饮用部280插入上述饮用调节部290,则上述饮用调节部290可与上述饮用口282和上述进出口284相紧贴,由此可封闭上述饮用口282和上述进出口284。

具体地,上述饮用调节部290可包括:紧贴部292,通过与上述饮用口282和上述进出口284相紧贴来封闭上述饮用口282和上述进出口284;以及支撑部294,对上述紧贴部292进行支撑。

上述紧贴部292可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形成,与上述饮用口282及上述进出口284相对应的部分可由多个层构成。

其中,由上述多个层构成的上述紧贴部292的部分能够以互相隔开的方式形成。

因此,在向上述饮用部280插入上述饮用调节部290的情况下,可通过以互相隔开的方式形成的紧贴部292来稳定地封闭上述饮用口282及上述进出口284。

另一方面,上述饮用调节部290可与第二开闭部295相联动,上述第二开闭部295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采用螺纹结合方式安装于上述饮用部280。

上述饮用调节部290可维持与上述第二开闭部295相连接的状态,为此,上述第二开闭部295及上述饮用调节部290可分别设置有卡止部296及被卡止部297。

上述卡止部296和上述被卡止部297可由槽和插入于上述槽的突起结构构成,也可由相互对调的结构构成,可采用除此之外的用于连接的公知机构。

因此,若上述第二开闭部295以螺纹结合等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饮用部280,则上述饮用调节部290也会被插入于上述饮用部280来自然地封闭上述饮用口282及上述进出口284。

其中,在使上述第二开闭部295与上述饮用部280螺纹结合的情况下,上述饮用调节部290也可与上述第二开闭部295同时旋转,这是因为形成于支撑部294的突出部291将插入于在第二开闭部295所形成的内陷部293。

以下,参照图16至图20来对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200的使用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16至图2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的使用方法的简要剖视图。

参照图16,为了制作滴滤咖啡,使第一开闭部240从外罩部230分离,将过滤器部260插入于由第一本体部210提供的第一空间s1。

但是,若在从上述外罩部230分离上述第一开闭部240之前使过滤器部260已经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s1,则可省略上述过滤器部260的插入步骤。

上述过滤器部260可通过使放置部262放置于在上述第一本体部210的内部面所形成的高度差部212来位于上述第一空间s1内的规定的位置,可通过从防流入部268的外部面突出的防偏心部269来防止在上述第一空间s1内偏心配置。

参照图15,若使上述过滤器部260插入于上述第一空间s1并使上述放置部262放置于上述高度差部212,则将向上述过滤器部260投入规定量的咖啡豆粉碎物p并向上述咖啡豆粉碎物p注入热水w。

在此情况下,由于处于第一开闭部240从外罩部230分离的状态,因而流出口h1和流入口h2可处于互相连通的状态,若时间流逝,则滴滤咖啡dc将储存于由第二本体部220提供的第二空间s2。

若滴滤工序结束,则将在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之后饮用到储存于第二空间s2的滴滤咖啡。

其中,为了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因而如图18所示,通过转动上述第一开闭部240来安装于外罩部230。

若上述第一开闭部2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230,则上述第一开闭部240借助与上述外罩部230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

通过使上述第一开闭部2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230来阻断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的原理已参照图1至图9来进行了详细说明,因而以下将对其进行省略。

若通过使上述第一开闭部240安装于上述外罩部230来使得上述流出口h1与上述流入口h2之间相连通,则如图19所示,通过转动外罩部230来互相调换第一本体部210和第二本体部220的位置。

即,上述外罩部230使得上述第一本体部210处于以上述第二本体部220为基准来位于重力方向的状态,从而可实现引用向上述第二空间s2流入的上述滴滤咖啡。

在此情况下,借助通过第一开闭部240被施加压力的弹性部e的恢复力来使第一环部件242与过滤器部上端相紧贴,使第二环部件244与外罩部230的上端或第一本体部210的上端相紧贴来形成密封状态,从而不会发生液体泄漏情况。

若上述第一本体部210以上述第二本体部220为基准来位于重力方向上,则在从饮用部280分离第二开闭部295后,使用人员可通过饮用口282引用滴滤咖啡dc。

其中,如图20所示,若从上述饮用部280分离上述第二开闭部295,则可从上述饮用部280自然地分离上述饮用调节部290。

以上,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基准来说明了本发明的结构和特征,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实施多种变更或变形,这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种变更或变形将属于所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滴滤容器

200:便携式咖啡饮用容器

110、210:第一本体部

220:第二本体部

130、230:外罩部

140、240:第一开闭部

160、260:过滤器部

295:第二开闭部

113:阻隔壁

116、216:外围突出部

133:防漏水端

135:弹性部支撑部

142:第一环部件

144:第二环部件

163:防漏水环

e:弹性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