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杯内的限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5525发布日期:2020-04-24 17:5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水杯内的限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具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水杯内的限位组件。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通常看到的水杯一般只有杯体和杯盖组成,仅仅限于盛水,在面临一些密度大、不易混合、容易分层的饮用液体来说,只能通过手动摇晃来实现,且手动摇晃容易将饮用液体洒出,造成浪费或是弄脏其他物品,另外,针对一些含有固体颗粒饮品,搅拌不均匀的情况下,在等将相对稀的液体饮用完之后,杯底往往会留下一层残余物质,难以清除,因此,本发明有必要提出一种搅拌水杯,其采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驱使搅拌组件上下起伏并对水杯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使搅拌组件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而言,本搅拌水杯杯底无需开设孔洞,密封性能不受影响并且不会发生电池渗漏现象,更加健康,同时本搅拌水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并且本搅拌水杯的搅拌过程是通过使用者一手握住水杯杯体、另一只手晃动水杯握把而实现的,具有减压效果;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设置有两组增速直齿轮结构,故而使用者在晃动把手的同时,搅拌组件即可对水杯内液体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效果更佳,动力传递机构中还设置有大飞轮,大飞轮能够积蓄动能,在使用者停止转动把手后,搅拌组件仍能够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更为充分且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功能水杯内的限位组件,其采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驱使搅拌组件上下起伏并对水杯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使搅拌组件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而言,本搅拌水杯杯底无需开设孔洞,密封性能不受影响并且不会发生电池渗漏现象,同时搅拌过程还具有减压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水杯内的限位组件,其包括水杯本体(100)、限位开关(300),水杯本体(100)的杯底朝背离自身杯口的方向同轴延伸有呈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的安装外壳(120),并且安装外壳(120)背离水杯本体(10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有底盖(121),安装外壳(120)内还同轴设置有分隔罩壳(2210);

所述的安装外壳(12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避让孔一,分隔罩壳(2210)外部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避让孔二,水杯本体(100)的外圆面设置有把手(110),把手(110)的一端与水杯本体(100)外圆面接触且接触点靠近水杯本体(100)的杯口、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依次穿过避让孔一/二并位于分隔罩壳(2210)内;

所述的分隔罩壳(2210)内设置有活动支架(2221)、导向滑杆(2222),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地面并平行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导向滑杆(2222)活动安装于分隔罩壳(2210)并可沿自身引导方向发生位移,活动支架(2221)与导向滑杆(2222)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把手(110)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铰接连接,把手(110)的连接端与活动支架(2221)之间活动连接,并且把手(110)沿自身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的铰接轴往复转动并可牵引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用于限制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运动并进而限制把手(110)被使用者手动晃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分隔罩壳(221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壳体结构并且分隔罩壳(221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于底盖(121)上;

所述的分隔罩壳(2210)的腔壁设置有导向槽并且导向槽靠近避让孔二,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地面并平行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导向滑杆(2222)的一端位于导向槽内、另一端为固定端且该端位于分隔罩壳(2210)内,导向滑杆(2222)与导向槽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导向滑杆(2222)设置有两组并且导向槽对应设置有两组,活动支架(2221)与导向滑杆(2222)的固定端之间固定连接,活动支架(2221)上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水杯本体(100)轴向的引导区,并且引导区靠近避让孔二;

所述的把手(110)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把手(110)的连接端设置有连动凸起,连动凸起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连动凸起之间的距离方向垂直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两组连动凸起之间设置于连动杆,连动杆的一端与一组连动凸起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活动支架(2221)上的引导区并与另一组连动凸起之间固定连接,连动杆与活动支架(2221)的引导区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安装外壳(12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滑孔并且滑孔与把手(110)分别位于安装外壳(120)沿自身轴向的一侧;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包括按压滑杆,按压滑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按压滑杆的一端位于安装外壳(120)内并且该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块(301),按压滑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孔并位于安装外壳(120)的外部并且该端固定设置有按压帽(302),按压滑杆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按压滑杆的外部还套设有限位弹簧(303),限位弹簧(303)的一端与按压帽(302)抵触、另一端与安装外壳(120)的外圆面抵触,限位弹簧(303)的弹力驱使按压帽(302)做远离安装外壳(120)的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活动支架(2221)朝向滑孔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引导方向的导向区,活动支架(2221)上还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为轴向平行于安装外壳(120)轴向的半圆孔结构,限位孔位于导向区沿自身引导方向的一侧并且限位孔与导向区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还包括限位齿条(304)、限位直齿轮(305)、限位轴(306),限位轴(306)的轴向平行于安装外壳(120)的轴向,限位轴(306)活动安装于安装外壳(120)内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限位轴(306)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连接段一/二、限位段,连接段一/二均为光滑圆轴结构并且连接段一位于活动支架(2221)朝向底盖(121)的一侧、连接段二位于活动支架(2221)朝向水杯本体(100)的一侧,限位段为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半圆柱结构,限位段的一端与连接段一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与连接段二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限位齿条(30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并且限位齿条(304)与安装块(3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直齿轮(305)同轴固定于限位轴(306)外部,并且限位直齿轮(305)与限位齿条(304)啮合;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限位轴(306)限位段位于限位孔内的限位状态、限位轴(306)转动并使自身限位段转动至活动支架(2221)导向区内的撤销状态,限位开关(300)的初始状态为限位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驱使搅拌组件上下起伏并对水杯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使搅拌组件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而言,本搅拌水杯杯底无需开设孔洞,密封性能不受影响并且不会发生电池渗漏现象,更加健康,同时本搅拌水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并且本搅拌水杯的搅拌过程是通过使用者一手握住水杯杯体、另一只手晃动水杯握把而实现的,具有减压效果;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设置有两组增速直齿轮结构,故而使用者在晃动把手的同时,搅拌组件即可对水杯内液体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效果更佳,动力传递机构中还设置有大飞轮,大飞轮能够积蓄动能,在使用者停止转动把手后,搅拌组件仍能够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更为充分且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杯本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把手、搅拌装置、限位开关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把手、动力传递机构、限位开关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把手、动力传递机构、限位开关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把手、动力传递机构、限位开关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把手、活动支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限位开关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动力转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活动支架与限位开关的配合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限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限位轴与活动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磁振式驱动机构与输入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磁振式驱动机构与输入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磁振式驱动机构与输入轴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水杯内的液体进行搅拌的优越性在于,其采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驱使搅拌组件上下起伏并对水杯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使搅拌组件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而言,本搅拌水杯杯底无需开设孔洞,密封性能不受影响并且不会发生电池渗漏现象,更加健康,同时本搅拌水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并且本搅拌水杯的搅拌过程是通过使用者一手握住水杯杯体、另一只手晃动水杯握把而实现的,具有减压效果;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中设置有两组增速直齿轮结构,故而使用者在晃动把手的同时,搅拌组件即可对水杯内液体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效果更佳,动力传递机构中还设置有大飞轮,大飞轮能够积蓄动能,在使用者停止转动把手后,搅拌组件仍能够对水杯内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更为充分且效果更佳。

机械磁振式搅拌水杯,其包括水杯本体100、搅拌装置200,水杯本体100的杯底朝背离自身杯口的方向同轴延伸有呈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的安装外壳120,并且安装外壳120背离水杯本体10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有底盖121,安装外壳12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避让孔一,水杯本体100的外圆面设置有把手110,把手110的一端与水杯本体100外圆面接触且接触点靠近水杯本体100的杯口、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穿过避让孔一并位于安装外壳120内。

所述的搅拌装置200用于对水杯本体10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搅拌装置200包括设置于水杯本体100内的搅拌组件210、设置于安装外壳120内的动力传递机构220以及磁振式驱动机构230,搅拌组件210用于对水杯本体10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动力传递机构220与把手110的连接端活动连接并且动力传递机构220用于接收把手110晃动时产生的动力并将该动力传递给磁振式驱动机构230供其转动所需,磁振式驱动机构230用于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驱使搅拌组件210沿水杯本体100轴向上下起伏晃动并对水杯本体10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220包括分隔罩壳2210、动力转换构件2220、动力传递构件2230,动力转换构件2220用于接收把手110晃动时产生的动力并将其转换为驱使磁振式驱动机构230转动的动力,动力传递构件2230用于接收动力转换构件2220输出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磁振式驱动机构230。

所述的分隔罩壳221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壳体结构,并且分隔罩壳2210的开口端同轴固定于底盖121上,分隔罩壳221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避让孔二,所述的把手110的连接端依次穿过避让孔一/二并位于分隔罩壳2210内。

所述的动力转换构件2220与动力传递构件2230均设置于分隔罩壳2210内。

所述的动力转换构件2220包括活动支架2221、导向滑杆2222、复位弹簧2223,所述的分隔罩壳2210的腔壁设置有导向槽并且导向槽靠近避让孔二,所述的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地面并平行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导向滑杆2222的一端位于导向槽内、另一端为固定端且该端位于分隔罩壳2210内,导向滑杆2222与导向槽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滑杆2222设置有两组并且导向槽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活动支架2221与导向滑杆2222的固定端之间固定连接,活动支架2221上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水杯本体100轴向的引导区,并且引导区靠近避让孔二,所述的复位弹簧2223套设于导向滑杆2222位于导向槽与活动支架2221之间的部分外部,复位弹簧2223的弹力驱使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导向槽的运动,复位弹簧2223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把手110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铰接连接并且把手110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垂直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把手110的连接端设置有连动凸起,连动凸起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连动凸起之间的距离方向垂直于把手110所在竖直面,两组连动凸起之间设置于连动杆,连动杆的一端与一组连动凸起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活动支架2221上的引导区并与另一组连动凸起之间固定连接,连动杆与活动支架2221的引导区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水杯本体100、另一只手握住把手110,接着,使用者对把手110进行晃动,即使把手110绕其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的铰接轴轴向进行往复转动,把手110转动并通过连动杆与活动支架2221引导区之间的配合驱使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动力转换构件2220还包括输入轴2228、输出轴2229,输入轴2228与输出轴2229的轴向均平行于水杯本体100的轴向,并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分隔罩壳2210内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输入轴2228朝向水杯本体100的端部穿过分隔罩壳2210并位于分隔罩壳2210与水杯本体100杯底之间的区域。

所述的动力转换构件2220还包括主动齿条2224、从动直齿轮2225,主动齿条22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并且主动齿条2224固定安装于活动支架2221上,从动直齿轮2225同轴活动安装于输入轴2228的外部并且从动直齿轮2225与输入轴2228各自转动之间互不干涉,从动直齿轮2225与主动齿条2224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的动力转换构件2220还包括输入直齿轮2226、输出直齿轮2227,输入直齿轮2226同轴活动安装于输入轴2228的外部并且输入直齿轮2226与输入轴2228各自转动之间互不干涉,输入直齿轮2226还与从动直齿轮2225之间固定连接,输出直齿轮2227同轴固定于输出轴2229的外部,输出直齿轮2227与输入直齿轮2226之间相互啮合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增速齿轮传递结构。

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并通过主动齿条2224驱使从动直齿轮2225绕自身轴向转动,从动直齿轮2225转动并牵引输入直齿轮2226同步转动,输入直齿轮2226转动并通过输出直齿轮2227牵引输出轴2229绕自身轴向转动,由于输出直齿轮2227与输入直齿轮2226之间构成增速齿轮传递结构,故而输出轴2229的转速大于从动直齿轮2225的转速。

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2230包括超越离合器2231、接收直齿轮2232、传递直齿轮2233,超越离合器2231内圈体与输出轴2229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接收直齿轮2232与超越离合器2231的外圈体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尤为重要的,通过超越离合器2231可实现输出轴2229的扭力由输出轴2229向接收直齿轮2232进行单向传递。

进一步的具体化,上述的超越离合器2231为滚珠式超越离合器。

所述的传递直齿轮2233同轴固定于输入轴2228的外部,传递直齿轮2233与接收直齿轮2232之间相互啮合并且两者之间构成增速齿轮传递结构。

输出轴2229转动并通过超越离合器2231驱使接收直齿轮2232转动,接收直齿轮2232转动并通过传递直齿轮2233驱使输入轴2228绕自身轴向转动,由于传递直齿轮2233与接收直齿轮2232之间构成增速齿轮传递结构,故而输入轴2228的输出转速大于输出轴2229的转速。

所述的磁振式驱动机构230位于动力传递机构220背离底盖121的一侧,磁振式驱动机构230包括安装盘231、磁铁232、隔磁盘233、大飞轮235,安装盘231为圆盘体结构,并且安装盘231同轴固定于输入轴2228朝向水杯本体100的端部,安装盘231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并且磁铁232固定于安装孔内,磁铁232沿安装盘23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四组并且安装孔对应设置有四组,四组磁铁232中任意相邻两组磁铁232朝向水杯本体100的磁极之间相反。

所述的大飞轮235同轴固定于安装盘231的外部。

所述的隔磁盘233为隔磁性材料制成,隔磁盘233位于安装盘231朝向水杯本体100的一侧,并且隔磁盘233与安装盘231之间同轴固定连接,隔磁盘233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通磁孔234,通磁孔234与设置于安装盘231上的安装孔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通磁孔234对应设置有四组。

输入轴2228转动并牵引磁振式驱动机构230同步转动,同时该转动过程中,由于大飞轮235自身质量较大,大飞轮235的转速由零逐渐增速并实现蓄能目的,即使用者停止晃动把手110后,大飞轮235积蓄的动能仍能够驱使磁振式驱动机构230继续转动一段时间。

所述的水杯本体100的腔底同轴设置有圆槽,所述的搅拌组件210包括配重球,配重球同轴放置于圆槽内,配重球的球面设置有搅拌凸起,搅拌凸起、通磁孔234、磁铁232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搅拌凸起对应设置有四组,搅拌凸起为永磁材料制成并且四组搅拌凸起中位于同一对角线上的两组搅拌凸起朝向磁铁232的磁极之间相反。

所述的搅拌组件210外部设置有由对人体无害材料制成的隔离层。

由于隔磁盘233的存在,故而磁铁232的磁场只能通过通磁孔234作用至搅拌凸起上,又由于四组磁铁232中任意相邻两组磁铁232朝向水杯本体100的磁极之间相反、四组搅拌凸起中位于同一对角线上的两组搅拌凸起朝向磁铁232的磁极之间相反,故而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在磁振式驱动机构230转动过程中,搅拌凸起会沿水杯本体100的轴向进行往复起伏晃动,从而对水杯本体10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

更为具体的,由于本搅拌水杯是通过使用者晃动把手110从而通过搅拌装置200对液体进行搅拌处理,故而在使用者用本水杯喝水时,使用者只能握住水杯本体100端起水杯,若使用者无意间或其他人意图通过握住把手110端起水杯时,本搅拌水杯无法被端起,容易导致水杯晃动并使其内部的液体向外溅出,严重的还会导致水杯侧翻并且其内的液体烫伤使用者或泼洒至附近重要物品上导致物品受到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安装外壳120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活动支架2221运动并进而限制把手110被使用者手动晃动的限位开关300。

所述的安装外壳120的外圆面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滑孔并且滑孔与把手110分别位于安装外壳120沿自身轴向的一侧。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包括按压滑杆,按压滑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按压滑杆的一端位于安装外壳120内并且该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块301,按压滑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孔并位于安装外壳120的外部并且该端固定设置有按压帽302,按压滑杆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按压滑杆的外部还套设有限位弹簧303,限位弹簧303的一端与按压帽302抵触、另一端与安装外壳120的外圆面抵触,限位弹簧303的弹力驱使按压帽302做远离安装外壳120的运动。

所述的活动支架2221朝向滑孔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引导方向的导向区,活动支架2221上还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为轴向平行于安装外壳120轴向的半圆孔结构,限位孔位于导向区沿自身引导方向的一侧并且限位孔与导向区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还包括限位齿条304、限位直齿轮305、限位轴306,限位轴306的轴向平行于安装外壳120的轴向,限位轴306活动安装于安装外壳120内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限位轴306沿自身轴向可分为三部分并分别为连接段一/二、限位段,连接段一/二均为光滑圆轴结构并且连接段一位于活动支架2221朝向底盖121的一侧、连接段二位于活动支架2221朝向水杯本体100的一侧,限位段为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半圆柱结构,限位段的一端与连接段一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与连接段二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限位齿条30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并且限位齿条304与安装块30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直齿轮305同轴固定于限位轴306外部,并且限位直齿轮305与限位齿条304啮合。

所述的限位开关30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限位轴306限位段位于限位孔内的限位状态、限位轴306转动并使自身限位段转动至活动支架2221导向区内的撤销状态,限位开关300的初始状态为限位状态。

限位开关300的运动状态切换过程,具体表现为:使用者手动按压按压帽302并使按压帽302做靠近安装外壳120的运动,按压帽302运动并牵引按压滑杆/安装块301/限位齿条304均同步运动,限位齿条304运动并通过限位直齿轮305牵引限位轴306绕自身轴向转动,限位轴306转动并最终使自身限位段转动至活动支架2221导向区内,限位开关300切换至撤销状态;使用者撤销对按压帽302按压时,在限位弹簧303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开关300反向运动并切换至限位状态;

其中,限位开关300位于限位状态时,由于限位轴306限位段位于限位孔内,故而活动支架2221无法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靠近把手110的运动,进而使把手110无法绕自身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的铰接轴轴向做偏离水杯本体100外圆面的转动,即使用者可通过握住把手110端起水杯本体100;限位开关300处于撤销状态时,由于限位轴306限位段位于活动支架2221导向区内,故而限位开关300不影响活动支架2221的运动,即限位开关300不对搅拌装置200以及把手110造成影响。

实际工作时,使用者一只手握住水杯本体100并按压限位开关300使其切换至撤销状态、另一只手握住把手110,接着,使用者对把手110进行晃动,即使把手110绕其与分隔罩壳2210之间的铰接轴轴向进行往复转动,把手110转动并通过连动杆与活动支架2221引导区之间的配合驱使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活动支架2221沿导向滑杆2222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并通过主动齿条2224驱使从动直齿轮2225绕自身轴向转动,从动直齿轮2225转动并牵引输入直齿轮2226同步转动,输入直齿轮2226转动并通过输出直齿轮2227牵引输出轴2229绕自身轴向转动,由于输出直齿轮2227与输入直齿轮2226之间构成增速齿轮传递结构,故而输出轴2229的转速大于从动直齿轮2225的转速,接着,输出轴2229转动并通过超越离合器2231驱使接收直齿轮2232转动,接收直齿轮2232转动并通过传递直齿轮2233驱使输入轴2228绕自身轴向转动,由于传递直齿轮2233与接收直齿轮2232之间构成增速齿轮传递结构,故而输入轴2228的输出转速大于输出轴2229的转速,接着,输入轴2228转动并牵引磁振式驱动机构230同步转动,磁振式驱动机构230转动过程中,由于大飞轮235自身质量较大,大飞轮235的转速由零逐渐增速并实现蓄能目的,即使用者停止晃动把手110后,大飞轮235积蓄的动能仍能够驱使磁振式驱动机构230继续转动一段时间,同时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在磁振式驱动机构230转动过程中,搅拌凸起会沿水杯本体100的轴向进行往复起伏晃动,从而对水杯本体100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处理;

搅拌完毕后,使用者松开把手110以及限位开关300,其中限位开关300在自身内部的限位弹簧303弹力作用下切换至限位状态,使用者可握住把手110端起水杯本体1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