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浴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7176发布日期:2021-01-15 12:0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智能浴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浴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浴缸。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浴缸多针对普通人设计,浴缸只有一个简单的浴缸本体和水龙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洗浴造成不便。由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身体活动能力较差,不能自行上下进出浴缸,在洗浴时需要有人搀扶,因此增加陪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造成极大的不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设施的逐步健全,急需一种更加方便老年人或残疾人洗浴的浴缸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浴缸,用于将人托起转移到浴缸内,更加智能化,可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浴缸,包括浴缸、丝杆装置、托板装置以及第一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浴缸中,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缸体的短边两侧,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遮挡和防护丝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浴缸中,所述丝杆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并安装在所述缸体支撑架的短边两侧,所述丝杆装置用于带动托板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浴缸中,所述托板装置设置于所述缸体的长边一侧,与所述丝杆装置连接,所述托板装置可以用于将人托起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浴缸中,通过托板装置,可以将人托起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抬升;通过丝杆装置,可以带动托板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实现将人转移到浴缸内进行洗浴的效果,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而且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缸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智能浴缸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浴缸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的浴缸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丝杆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丝杆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图7为图1中的托板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的托板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9为图7中的托板与升降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的限位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的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7中的第二挡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缸的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缸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浴缸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浴缸;10-缸体;101-斜台;102-接口;103-排水阀;11-缸体支撑架;12-水龙头;121-热水管;122-冷水管;13-垫块;14-空腔;15-花洒;16-喷头;17-导向装置;170-导向轮;18-水循环装置;180-水泵;181-环形水管;182-过滤器;2-第一挡板;3-丝杆装置;30-支撑板;31-导轨板;32-丝杆;33-第二滑块;34-滑轮;35-第一支撑块;36-第二支撑块;37-从齿轮;38-主齿轮;39-电机;391-电机座;4-托板装置;40-托板;400-小腿托板;401-臀部托板;402-腰背托板;403-托板滚轴;404-头颈托板;405-第一转动座;406-第二转动座;407-第一转动轴;408-第二转动轴;41-升降机构;411-第一电动推杆;412-第二电动推杆;413-推杆安装座;414-支架板;42-导轨组件;421-导轨柱;422-滑块;423-连接块;424-固定块;43-支撑架;431-第一横梁;432-第二横梁;433-第一滑块;434-滑块连接片;44-第二挡板;441-第一槽面;442-第二槽面;45-限位部件;450-限位固定板;451-限位转动轴;452-限位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浴缸,实将人托起转移到浴缸内,更加智能化,可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浴缸,包括浴缸1、第一挡板2、丝杆装置3和托板装置4。其中,浴缸1包括缸体10和用于支撑缸体10的缸体支撑架11,第一挡板2设置于缸体10的短边两侧,第一挡板2用于遮挡和防护丝杆装置3。

具体地,丝杆装置3位于第一挡板2的内侧,并安装在缸体支撑架11的短边两侧。丝杆装置3用于带动托板装置4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具体地,托板装置4设置于缸体10的长边一侧,与丝杆装置3连接;托板装置4包括托板40和升降机构41。托板40可以在升降结构41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缸体10为长方形,包括两条短边和两条长边。

请参阅图2和图3,缸体10的相对左侧设置有斜台101,缸体10的相对右侧设置有水龙头12。

其中,水龙头12分别与热水管121、冷水管122连通。示例性的,在用户洗澡前,将水龙头12打开进水,可以通过调节水龙头12偏向热水管121或冷水管122的角度,使缸体10内的水达到适宜温度。

具体地,斜台101的上方平面设置有垫块13,垫块13的相对左侧设置有空腔14;斜台101的一侧放置有花洒15,斜台101的另一侧设置有导向装置17,斜台101的斜面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6。

需要说明的是,垫块13用于支撑人的头部。

示例性的,空腔14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或圆锥体等。空腔4可用于放置护理物品。

具体地,导向装置17包括多个导向轮170,导向轮170用于自动调节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用户从托板装置4中下降到缸体10内;当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下降触到导向轮170时,限位转动杆452向上转动,使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形成斜面,与斜台101的斜角匹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170还可以用于通过自动调节限位转动杆452的角度,使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形成坐姿状态。示例性的,托板装置4在下降过程中,腰背托板402两侧的托板滚轴403开始转动,使腰背托板402平滑地下降,从而让托板40上的用户避免颠簸,舒适度高,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具体地,缸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6,缸体10内部还设置有水循环装置18。

请参考图4,水循环装置18位于缸体10的底部,且安装在缸体支撑架11上。其中,水循环装置18包括水泵180、环形水管181和过滤器182。

示例性的,水循环装置18可以提供多种洗澡模式。其中,洗澡模式可以包括冲浪模式、漩涡模式或气泡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循环装置18可根据设置的不同洗澡模式,对缸体10内的水进行回抽、过滤和增压。

示例性的,洗澡模式可以包括冲浪式、漩涡式或气泡式等模式。

具体地,环形水管181的一端与水泵180的出水口连通,环形水管181的另一端与水泵180的进水口连通,环形水管181与多个喷头16连通。环形水管181与水泵180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过滤器182,过滤器182的内部设置有恒温器。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器182可以将环形水管181流入水泵180的水进行过滤;恒温器可以使从环形水管181流入水泵180的水维持在预设的温度。

示例性的,水泵180可以是循环水泵。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水泵是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设备。

例如,在用户洗澡时,缸体10内部四周的喷头16在水泵180的作用下,将水喷出。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喷头16的角度进而改变水喷出的角度,从而实现冲浪式和漩涡式的洗澡模式。

请参阅图2,缸体1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接口102和排水阀103。

示例性的,接口102可以和外部的气泡发生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气泡发生器启动时,可以通过接口102从缸体10的底部冒出气泡,从而实现气泡式的洗澡模式,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气泡发生器是一种将水与气体混合的设备。

示例性的,排水阀103可在用户洗澡完毕后打开,将缸体10内的水排掉。

请参考图4,缸体支撑架11位于缸体10的底部,与缸体10的四周边沿相互触接,用于支撑缸体10;缸体支撑架11的左右两侧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容纳丝杆装置3。

请参考图5和图6,丝杆装置3包括支撑板30、导轨板31、丝杆32、第二滑块33、滑轮34、第一支撑块35、第二支撑块36、从齿轮37、主齿轮38、电机39以及电机座391。

具体地,支撑板30安装在缸体支撑架11的凹槽内,导轨板31设置在支撑板30的相对顶部与相对底部。

具体地,丝杆32设置于支撑板30的内侧,且与支撑板30相互平行。丝杆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35、第二支撑块36连接,第一支撑块35和第二支撑块36固定在支撑板30上。丝杆32的螺纹轴与第二滑块33啮合,第二滑块33的相对左上方与相对右下方分别与滑轮34连接,滑轮34与导轨板31贴合;滑轮34可在导轨板34上转动,用于支撑并带动第二滑块33滑动。

从齿轮37设置于丝杆32的左端,从齿轮37与主齿轮38啮合,主齿轮38与电机39的转轴连接,电机39通过电机座391固定在缸体支撑架11上。

其中,从齿轮37与主齿轮38的齿数、模数直径、齿高和压力角一致。

示例性的,电机39可以是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也可以是同步电机或异步电机,还可以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39开启后,可以带动主齿轮38转动,进而主齿轮38带动从齿轮37转动;由于从齿轮37与丝杆32连接,从齿轮37可以带动丝杆32转动。丝杆32转动后,由于丝杆32的螺纹轴与第二滑块33啮合,因此第二滑块33可以在滑轮34的支撑作用下,沿着导轨板31滑动。由于第二滑块33和第一滑块433和滑块连接片434连接,因此第二滑块33可以带动托板装置4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请参考图7和图8,托板装置4包括托板40、升降机构41、导轨组件42、支撑架43、第二挡板44和限位部件45。

具体地,托板40与升降机构41连接,升降机构41用于带动托板40进行升降。升降机构41安装在支撑架43中,升降机构41的相对右侧设置有支架板415,支架板415的下端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安装限位部件45。导轨组件42设置在支撑架43的两侧;支撑架43与升降机构41、导轨组件42连接,用于支撑升降机构41。第二挡板44设置于朝向托板40的一侧,且与升降机构41中的支架套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挡板44用于隔离升降机构41和托板40,防止升降机构40在工作时伤到躺在托板40中的人。

请参考图9,托板40包括小腿托板400、臀部托板401、腰背托板402、托板滚轴403以及头颈托板404;其中,小腿托板400、臀部托板401、腰背托板402、头颈托板403依次平行排列,托板滚轴403设置在腰背托板402的左右两侧。

具体地,托板40还包括第一转动座405、第二转动座406、第一转动轴407以及第二转动轴408;其中,小腿托板400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转动座405中,第一转动座405与小腿托板400的转轴两端套合;臀部托板401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转动座406中,第二转动座406与臀部托板401的转轴两端套合;腰背托板402与头颈托板404分别与第二转动轴408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小腿托板400在翻转后,可以容纳在第一槽面441中;臀部托板401在翻转后,可以容纳在第二槽面44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轴407同时穿过第一转动座405与第二转动座406,且第一转动轴407分别穿过小腿托板400和臀部托板401的转轴;第一转动轴407两端通过轴堵头与升降机构4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小腿托板400和臀部托板401可在第一转动轴407上进行左右微调,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可在第二转动轴408左右微调,以适用不同体态的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升降机构41下降到浴缸1内时,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下降触到导向轮170;限位转动杆452可以绕限位转动轴451向上转动,腰背托板402两侧的托板滚轴403转动,使腰背托板402平滑地下降,从而让托板40上的人避免颠簸,体验感好,舒适度高。

如图9所示,升降机构41包括第一电动推杆411、第二电动推杆412、推杆安装座413以及用于容纳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的方管。

其中,方管的管心是中空的。

具体地,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的相对底端固定于中空方管的底部;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的相对顶端设有推杆安装座413,推杆安装座413与支撑架43的上横梁固定连接。推杆安装座413用于固定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

具体地,升降机构41的相对右侧还设置有支架板414,支架板414下端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安装限位部件45。

请参考图10,限位部件45包括限位固定板450、限位转动轴451和限位转动杆452。

具体地,限位固定板450位于支架板415中的通孔的其中一侧,限位固定板450固定在支架板414上;限位转动杆452位于支架板415中的通孔的另一侧,限位转动杆452可以绕限位转动轴451转动。

具体地,限位转动杆452设置有两个空槽,空槽用于安装第二转动轴408,第二转动轴408通过空槽和腰背托板402、头颈托板404的转轴连接。

请参考图11,导轨组件42包括导轨柱421、滑块422、连接块423以及固定块424。

具体地,滑块422套在导轨柱421中,滑块422可在导轨柱421上滑动;滑块422与连接块423固定连接,连接块423可以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41的支架两端。

具体地,导轨柱421的两端与固定块424连接,固定块424安装在支撑架43的两侧。需要说的是,固定块424用于将导轨柱421固定在支撑架43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在通电后可以产生推力并带动滑块422向下移动,而滑块422套在导轨柱421上,导轨柱421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架43上,因此导轨组件42能使升降机构41保持竖直方向下降。

请参考图12,支撑架43包括第一横梁431、第二横梁432、第一滑块433和滑块连接片434。

具体地,第一横梁431与推杆安装座413固定连接,第二横梁4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433连接。第一滑块433通过滑块连接片434与丝杆装置3中的第二滑块33连接,滑块连接片434分别与第一滑块433、第二滑块33固定连接。支撑架43的两侧支架通过固定块424和导轨柱421连接。

请参考图13,第二挡板44设置有第一槽面441和第二槽面442。

具体地,第一槽面441的形状和大小与小腿托板400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第二槽面442的形状和大小与臀部托板401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槽面441用于容纳小腿托板400;第二槽面442用于容纳臀部托板401。

具体地,第二挡板44的相对上端还设置有两个凹口,凹口用于容纳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的主轴。

请参考图14和图15,托板装置4位于缸体10的相对右侧,如图14所示。升降机构41可以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调节托板40到预设的高度和角度;托板40中的小腿托板400、臀部托板404、腰背托板402以及头颈托板404缓慢将轮椅车上的人托起,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同时收缩,使升降机构41整体上升,托板40保持平行状态。丝杆装置3在电机39的带动下,丝杆3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33往左水平滑动;第二滑块33带动第一滑块433往左水平滑动,第一滑块433带动支撑架43往左移动,支撑起43与导轨柱421固定连接;导轨柱421通过滑块422使整个托板装置4从缸体10的相对右侧移动到缸体10的相对左侧,如图15所示。

请参考图16,托板装置4从缸体10的相对右侧移动到缸体10的相对左侧之后,在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的推力下,升降机构41下降到缸体10底面,在导向装置17的导向轮170的导向作用下,限位部件45中的限位转动杆452转动一定角度,使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贴合斜台101,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形成坐姿模式,可使人背靠着斜台101,如图16所示。

智能浴缸的工作原理:

护理人员打开水龙头12放水入缸体10中,通过调节水龙头12偏向热水管121或冷水管122的角度,使缸体10中的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护理人员调节托板40和升降机构41的高度和角度,使托板40对准轮椅床或专用气垫上的人;

护理人员将轮椅床或专用气垫往托板40靠近,使托板40缓慢插入人体背面下方的空隙,控制升降机构抬升托板40,将托板40中的人托起;

护理人员控制丝杆装置3带动支撑架43进行移动,支撑架43带动整个托板装置4水平移动到缸体10的内侧;

护理人员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产生推力,使升降机构41下降到缸体10底面;在导向装置17的导向作用下,腰背托板402和头颈托板404形成坐姿模式,可使人背靠着斜台101;

护理人员控制水循环装置18启动,根据设定的洗澡模式,循环水泵180、喷头16和接口102提供不同的洗澡方式;

洗澡完毕后,护理人员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同时收缩,使升降机构41上升,将托板40中的人托起并送回到轮椅床或专用气垫。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浴缸,通过设置丝杆装置3,可以通过丝杆32、电机39、滑轮34、第二滑块33带动整个托板装置4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小腿托板400、臀部托板401、腰背托板402、头颈托板403,可以支撑人的整个身体;通过托板40与升降机构41连接,在升降机构41中的第一电动推杆411和第二电动推杆412可以抬升托板40,实现将托板40中的人转移到缸体10内进行洗浴;通过设置导向装置17,可以调节托板40中人的姿势,更加人性化,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通过设置水循环装置18,可以通过水泵180和环形水管181实现多种洗澡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浴缸实现将人转移到浴缸内进行洗浴,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而且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