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头枕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4122发布日期:2021-01-05 17:5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新型头枕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调节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头枕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各种座椅上多数安装有头枕升降调节装置,以将头枕调节至适合的位置,目前市场上调节装置多样化,部分结构复杂,安装不便,部分调节功能使用不便,如按压限位结构,每次调节需按压才可进一步调节,较繁琐,还有部分装置调节过程中,头枕直接脱离座椅,末进行末端限位,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新型头枕升降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包括立柱及其端部设置的第一安装板、控制盒及其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板,控制盒内设置有卡板,卡板的末端位于盒体内部且连接有弹簧,卡板中间位置开有孔,立柱自孔穿过且沿其轴向方向上开有多个卡齿,立柱上开有多个倒梯形槽,位于尾端的倒梯形槽的下腰与上底之间的角度:0-90°,其余倒梯形槽的两腰为斜面,形成卡齿。

本头枕升降机构改进立柱结构,开倒梯形槽,槽口外宽内窄,在弹簧作用下,卡板嵌入槽中,但又不会卡死,便于直接拉动立柱调节位置,同时将尾端的倒梯形槽的下腰与上底之间的角度改变,当立柱直接拉到此位置时,卡板直接卡住,避免立柱在调节过程中被拔出的现象,此时按动卡板使脱离对立柱的限制,此时立柱可被拔出,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第二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筒,控制盒与安装筒固定,便于安装,例如控制盒与安装筒螺栓固定,或嵌合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盒底部设中空型柱体,插入安装筒固定。

更佳地,柱体中部两侧开口,开口处弹性安装挡块,相应的安装筒筒壁上开口,直接将柱体插入安装筒即可,挡块自筒壁上开口处凸出形成限位,弹性安装具体形式,如铰接,弹簧配合销轴形成弹性安装的结构,此结构便于控制盒的安装。

更佳地,控制盒的长度大于安装筒直径,如控制盒为圆形,配合挡块两端限位,更稳定。

进一步,柱体为塑料或橡胶制备,挡块一体成型,降低质量及成本,作为优选,挡块为直角三角形,如倒置,斜边朝外,底朝上,同时塑料、橡胶本身具备弹性,柱体安装时,直接插入即可,至安装筒开口处,挡块自动弹出,因三角底边在上,此时不易拔出,配合控制盒在顶端的限位,柱体纵向移位受到限制,更稳定。

更佳地,立柱伸入柱体的腔内,安装方便,同时弹性柱体腔壁挤压立柱,提高摩擦力,更稳定。

进一步,卡板首端自盒体伸出且底端向下延伸出凸端,对应的盒体上开槽,凸端沿槽移动,限位卡板。

进一步,卡板开孔处,邻近末端的孔壁处设挡板,与卡齿对应,运行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1、立柱;2、第一安装板;3、控制盒;4、第二安装板;5、卡板;6、弹簧;7、挡板;8、卡齿;9、孔;10、直角梯形;11、柱体;12、安装筒;13、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头枕升降机构,包括立柱1,实施例中,立柱的顶端部以焊接的形式固定第一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上开孔便于与座椅等固定。

控制盒3与其底部的中空柱体一体化成型,塑料材质,控制盒侧面开槽,卡板的末端置于槽中,并卡板末端与槽壁之间安装弹簧6,卡板5中间位置开有孔,并邻近末端的孔边处嵌入固定挡板7,金属材质;立柱自孔9穿过伸入柱体的腔内,且在立柱上沿其轴向方向上开有多个卡齿8,具体而言:立柱上开有多个等腰倒梯形槽,槽口外宽内窄,形成卡齿,在弹簧作用下,挡板置于倒梯形槽口中形成限位,可施力抽拉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同时为了避免调节过程中立柱被拔出,位于尾端的倒梯形槽为倒直角梯形,下腰与上底之间的角度为90°,挡板与下腰抵接限位,此时需按压卡板才可继续进行位置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4上以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筒,安装筒中部位置两侧开口,相应的柱体中部两侧开口,开口处一体化成型有倒置的直角三角形挡块,斜边朝外;本实施例中控制盒为圆形,直径大于安装筒的直径,安装时,直接将柱体插入安装筒,挡块自动自开口处凸出,配合顶端的控制盒形成对柱体纵向上的限位,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在第一安装板左右两侧均固定立柱,相应的第二安装板上均固定安装筒及控制盒等机构,运行更稳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卡板首端自盒体伸出且底端向下延伸出凸端,对应的盒体上开槽,凸端沿槽移动,限位卡板。

使用原理:需调节位置时,直接施力外拔立柱,当至末端时,挡板抵接直角梯形的下腰,卡板直接卡住立柱,此时按动卡板使挡板脱离对立柱的限制,此时立柱可被拔出,使用更方便。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包括立柱及其端部设置的第一安装板、控制盒及其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板,控制盒内设置有卡板,卡板的末端位于盒体内部且连接有弹簧,卡板中间位置开有孔,立柱自孔穿过且沿其轴向方向上开有多个卡齿,其特征在于,立柱上开有多个倒梯形槽,位于尾端的倒梯形槽的下腰与上底之间的角度:0-90°,其余倒梯形槽的两腰为斜面,形成卡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筒,控制盒与安装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盒底部设中空型柱体,插入安装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柱体中部两侧开口,开口处弹性安装挡块,相应的安装筒筒壁上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盒的长度大于安装筒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柱体为塑料或橡胶制备,挡块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挡块为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立柱伸入柱体的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卡板首端自盒体伸出且底端向下延伸出凸端,对应的盒体上开槽,凸端沿槽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卡板开孔处,邻近末端的孔壁处设挡板,与卡齿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头枕升降机构,包括立柱及其端部设置的第一安装板、控制盒及其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板,卡板的末端位于盒体内部且连接有弹簧,卡板中间位置开有孔,立柱自孔穿过且沿其轴向方向上开有多个卡齿,立柱上开有多个倒梯形槽,位于尾端的倒梯形槽的下腰与上底之间的角度:0‑90°,其余倒梯形槽的两腰为斜面,形成卡齿,本头枕升降机构改进立柱结构,开倒梯形槽,在弹簧作用下,卡板嵌入槽中,又不会卡死,便于直接拉动立柱调节位置,同时将尾端的倒梯形槽的下腰与上底之间的角度改变,当立柱直接拉到此位置时,卡板直接卡住,避免立柱在调节过程中被拔出的现象,此时按动卡板使脱离对立柱的限制,此时立柱可被拔出,使用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瑞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