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床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0007发布日期:2021-01-12 07:5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床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气床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20111963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密封式床套体的充气床,包括充气床垫和与充气床垫相匹配的床套体,充气床垫上设有气嘴,所述床套体里面设置有一个密闭的空腔,充气床垫套装在空腔内。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充气床,其在使用时需要自行将床套体套设密封于充气床垫的外侧。组装充气床时,床套体仅靠充气床垫本身充气膨胀产生的向外的张力而包覆于充气床垫表面,使得床套体与充气床垫之间仅仅为抵触贴合的组合关系,降低了床套体对充气床垫的限位效果以及充气床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床组合结构,其具有提升床罩对支撑气囊限位效果以及充气床整体使用稳定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床组合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气囊以及罩设于若干所述支撑气囊外的床罩,相邻支撑气囊之间填充有分隔层,所述床罩包括顶部为开口面的床体罩及通过拉链与床体罩连接于开口面处的床面罩,所述支撑气囊的上表面周侧边向外延伸有裙边带,所述裙边带包括与分隔层相邻的相邻边带以及非相邻边带,若干支撑气囊位于裙边带的非相邻边带上固定有第一牙链带,且所述第一牙链带环绕若干支撑气囊与床体罩开口面于相邻边带的上连续设置;所述床体罩的开口面内侧边壁处固定有第二牙链带,所述支撑气囊上的第一牙链带与床体罩上的第二牙链带组合呈拉链结构连接支撑气囊与床体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充气床时,将支撑气囊与分隔层放入床体罩中,裙边带上的第一牙链带与床体罩开口面上的第二牙链带相组合连接成拉链,使得支撑气囊与床体罩通过拉链稳定连接,之后再将床面罩与床体罩开口面处的拉链拉起密封,从而实现床罩对支撑气囊的整体包覆。第一牙链带位于若干支撑气囊周侧环绕连续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气囊与床体罩连接边的长度,在充气床充满气后,床罩对充气床的限位拉力沿第一牙链带均匀分布受力,提升了支撑气囊与床体罩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同时也保证了充气床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气囊的下表面周侧边同样设置有裙边带与第一牙链带,所述床体罩底面的内周侧面上环绕固定有与支撑气囊下表面上第一牙链带组合的第二牙链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气囊下表面的裙边带同样通过第一牙链带与第二牙链带的配合设置连接于床体罩底面处,使得支撑气囊上下表面的周侧边均与床体罩稳定连接,进一步保证了支撑气囊与床体罩的稳定连接并提升成型后床体罩的塑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罩的顶面还设置有舒适层,所述舒适层外侧套设有底面为开口面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开口周侧面以及床体罩的侧周壁面上环绕配合设置有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舒适层通过连接套与床体罩上设置的拉链相连接,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舒适层进行选择使用,同时也方便舒适层的拆装清洗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牙链带包括熔接于支撑气囊上的高分子基布以及固定于高分子基布上的若干链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裙边带与支撑气囊的材料相同均为高分子材料,第一牙链带通过其高分子基布部分熔接在裙边带上以保证二者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充气床使用过程中对所受外力的分散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气囊的相邻边带向分隔层水平延伸,且相邻两个支撑气囊的两个相邻边带上设置有拉链并通过拉链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多个支撑气囊的间隔设置以及在充气床使用过程中两个支撑气囊对应睡眠位置上使用者存在的体重差异,导致分隔层表面与支撑气囊表面之间逐渐产生高度落差,充气床整体床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支撑气囊上的相邻边带延伸至分隔层上,通过两个相邻边带的连接配合对支撑气囊之间的分隔层进行限位,将相邻支撑气囊与其之间的分隔层表面连接成为一整体受力面,相邻边带配合床面罩将支撑气囊上因使用受到的压力传到分散至分隔层表面,尽可能将床面的使用力分布至整个平面而非局限于支撑气囊表面,从而减少了充气床长时间使用后床面可能产生的高度落差,提升床面的使用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相邻边带连接位置的投影位于分隔层顶面的长中线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边带所受到的作用力集中在分隔层表面的中部位置,尽可能使得分隔层表面受力均匀,进一步提升床面的使用平整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气囊上第一牙链带与床体罩上第二牙链带的组合提升床罩与支撑气囊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床罩对充气床整体的限位塑性效果;

(2)通过舒适层与床体罩的可拆卸设置,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与方便使用者的清洗动作;

(3)通过相邻边带之间的拉链连接扩大床面受力的分散面积从而提升床面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牙链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床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气囊;2、床罩;21、床体罩;22、床面罩;3、分隔层;4、裙边带;41、相邻边带;42、非相邻边带;43、第三拉链;5、第一牙链带;51、高分子基布;52、链牙;6、第二牙链带;7、第一拉链;8、第二拉链;9、舒适层;91、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床组合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若干支撑气囊1与罩设于若干支撑气囊1外侧的床罩2,相邻支撑气囊1之间填充有分隔层3,床罩2包括分离设置并通过拉链连接的床体罩21与床面罩22,支撑气囊1的上表面周侧边向外延伸有裙边带4,裙边带4上固定有第一牙链带5,床体罩21内侧边壁上固定有第二牙链带6,通过第一牙链带5与第二牙链带6组合为拉链实现床体罩21与支撑气囊1的稳定连接。

如图2、4所示,床体罩21呈顶部开口的立方体腔室,床面罩22呈片状,床面罩22底面周侧边沿处以及床体罩21临近其开口面边缘的外侧壁上配合设置有第一拉链7,床面罩22可通过第一拉链7连接封闭于床体罩21的开口面上。位于床体罩21上的第二牙链带6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床体罩21临近其开口面边缘的内侧壁以及临近其底面的内侧壁上,两个第二牙链带6均位于水平方向上沿床体罩21的周侧壁连续环绕设置,为了与第二牙链带6配合,所述支撑气囊1的下表面周侧边也可以延伸有裙边带4,其中位于支撑气囊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裙边带4上均固定有与对应的第二牙链带6配合的第一牙链带5。

如图2、3所示,支撑气囊1呈立方体状,本实施例中支撑气囊1的个数为两个,分隔层3置于两个支撑气囊1之间,本实施例中分隔层3的材料为记忆泡棉,支撑气囊1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支撑气囊1位于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周侧边处均一体延伸有裙边带4,裙边带4位于支撑气囊1表面周侧且连续成型成方形环状,其包括有一个临近分隔层3的相邻边带41以及三个非相邻边带42。第一牙链带5包括高分子基布51与固定于高分子基布51上的若干链牙52,高分子基布51的材质与裙边带4的材质相同,为热塑性聚氨酯,第一牙链带5通过高分子基布51与裙边带4熔接固定在两个支撑气囊1的三个非相邻边带42上,且第一牙链带5在支撑气囊1上连续环绕设置,其位于两个相邻边带41段为悬空设置。两个相邻边带41朝向分隔层3水平延伸,且位于其相邻边处设置有第三拉链43,两个相邻边带41通过第三拉链43相连接,连接时分隔层3位于第三拉链43的下方,且第三拉链43连接位置的投影位置与分隔层3顶面的长中线位置相重合。

如图2、5所示,床罩2的顶面还设置有舒适层9,舒适层9外侧套设有底面为开口面的连接套91,连接套91临近开口面处的内周侧壁上以及床体罩21的外周侧壁上配合环绕设置有第二拉链8,连接套91通过第二拉链8连接于床体罩21上并覆盖于床面罩22表面,且床体罩21上第二拉链8的连接位置设置于第一拉链7连接位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组装充气床时,首先将两个支撑气囊1与分隔层3放入床体罩21中,并拉起第三拉链43以限制分隔层3在两个支撑气囊1之间的位置,之后将裙边带4上的第一牙链带5与床体罩21开口面以及底面上的第二牙链带6组合连接成拉链,使得支撑气囊1与床体罩21通过拉链稳定连接,再将床面罩22与床体罩21侧壁临近开口面处的第一拉链7拉起密封,实现床罩2对支撑气囊1的整体包覆,最后再根据使用需求将舒适层9上的连接套91与床体罩21侧壁上的第二拉链8拉起连接,实现舒适层9在床面上的覆盖组装。通过第一牙链带5与第二牙链带6的环绕配合设置提升支撑气囊1与床罩2的连接强度,在充气床充满气后,床罩2对充气床的限位拉力沿第一牙链带5均匀分布受力,保证了充气床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