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3000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铁屏蔽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



背景技术:

在地铁候车站内,为了分隔地铁轨道区域与候车区域,保证候车人员的安全,需要设置全封闭式的地铁屏蔽门。在地铁驶入候车站以及驶出候车站的过程中,将引起气流的变化,气流涌动激起地铁屏蔽门附近的灰尘,使地铁屏蔽门靠近地铁车辆的一侧区域内漂浮大量的灰尘,灰尘在漂浮、沉降的过程中,容易粘附在地铁屏蔽门上,在地铁车辆开门的过程中也容易扩散至地铁车辆内部。因此需要减少地铁进出站过程中气流携带的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屏蔽门靠近轨道区域的一侧保持干净,减少地铁驶入候车站以及驶出候车站时,气流中漂浮的灰尘,减少因气流涌动造成灰尘粘附至屏蔽门上以及灰尘扩散至车辆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屏蔽门,包括

一对平开门,安装于站台幕墙上;

自洁装置,安装于所述平开门靠近地铁车辆的一侧;所述自洁装置包括位于平开门一侧的进风部、位于平开门另一侧的排风部、连接所述进风部与所述排风部的送风管道、以及第一转动辊;

所述第一转动辊与站台幕墙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一端伸入所述送风管道内,且第一转动辊的表面设有第一刷毛部,所述第一刷毛部与所述平开门接触;

所述地铁屏蔽门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辊传动连接,驱动第一转动辊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平开门传动连接,驱动平开门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辊、驱动电机和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二转动辊包括安装部、传动部、以及分别位于安装部两侧的丝杠部;所述安装部与第一固定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丝杠部与所述平开门传动连接,驱动平开门移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辊传动连接,驱动第一转动辊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辊包括转杆、活塞杆和蓄水装置;所述转杆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活塞杆一端可沿其轴向方向移动地插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储水的第二腔体,另一端与进风部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蓄水装置与第二腔体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且蓄水装置内存储有用于清洁的液体,所述第一单向阀仅允许蓄水装置内的液体进入第二腔体内;所述转杆的表面设置有雾化孔,所述雾化孔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仅允许第二腔体内的液体进入雾化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部内设置有液体挤出部;所述液体挤出部与所述排风部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液体挤出部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转杆穿过的脱水通道;所述脱水通道内设置有螺旋状排列的槽道,用于挤压所述第一刷毛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部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液腔,用于收集液体挤出部排出的液体;所述集液腔通过排水管道与所述蓄水装置连接,所述排水管道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挤出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槽道与所述集液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辊靠近进风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波纹板;所述第一挡板与进风管道连接,随平开门移动;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二固定支架与站台幕墙连接;所述波纹板分别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连接,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波纹板以及平开门围绕形成集风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与平开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刷毛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气窗口,所述进气窗口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分别朝向集风区域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一端与进气窗口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的一端与进气窗口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片的另一端接触。

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在地铁驶入候车室以及驶出候车室的过程中,通过进风部引导气流进入送风管道内,气流中携带的灰尘经过第一刷毛部时,灰尘粘附在平开门、第一刷毛部、送风管道内壁等位置后,气流再从排风部向外排除,减少了气流中携带的灰尘;并且在地铁屏蔽门开合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辊随之转动,刷毛部与平开门、送风管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相对移动,从而清理平开门以及管道内粘附的灰尘。

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在第一转动辊内部形成活塞结构,当平开门打开时,活塞杆与转杆互相远离,使第一腔体内蓄水;当平开门关闭时,活塞杆与转杆互相靠近,使第一腔体内存储的液体向外界排出,湿润第一刷毛部,增强第一刷毛部对灰尘的粘附能力,增强对平开门以及送风管道的清洁能力。

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在平开门关闭的过程中,第一刷毛部经过液体挤出部,挤出第一刷毛部内的液体,使液体进入集液腔内;当平开门打开时,蓄水装置内的液体进入第一腔体内时,集液腔内的液体补充至蓄水装置内;第一腔体、集液腔、蓄水装置内的清洁液体形成循环,使得清洁液体能够循环利用,减少维护次数和设置额外设备。

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波纹板以及平开门形成集风区域,开门过程中集风区域容积增大,使气流尽可能的进入集风区域内,减少灰尘随气流进入车辆内部的概率;同时,通过在进气窗口内设置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减少关门时气流从集风区域流向自洁装置外部,尽可能的使气流流向送风管道,从而对气流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屏蔽门的后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屏蔽门隐藏平开门以及站台幕墙后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辊的剖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挡板的部分示意。

附图标记:1、平开门;2、站台幕墙;3、自洁装置;4、驱动装置;5、送风管道;6、第一转动辊;21、外壳;31、液体挤出部;32、排水管道;33、蓄水装置;34、第一挡板;35、第二挡板;36、集风区域;37、波纹板;41、第二转动辊;42、安装部;43、传动部;44、丝杠部;51、集液腔;52、支杆;61、第一刷毛部;62、负压风扇;63、转杆;64、活塞杆;311、槽道;312、通孔;341、进气窗口;342、第一弹性片;343、第二弹性片;431、主动齿轮;432、传动轴;433、从动齿轮;434、第一齿轮;435、第二齿轮;436、第三齿轮;437、第四齿轮;438、辅助齿轮;631、第一腔体;632、第二腔体;633、第一单向阀;634、第二单向阀;635、雾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包括一对平开门1,该平开门1设置于站台幕墙2的窗口内,可水平移动实现屏蔽门打开与关闭;还包括自洁装置3和驱动装置4,该自洁装置3安装于所述平开门1靠近地铁车辆的一侧;具体来说,所述自洁装置3包括位于平开门1一侧的进风部、位于平开门1另一侧的排风部、连接所述进风部与所述排风部的送风管道5、以及第一转动辊6;所述第一转动辊6与站台幕墙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刷毛部61,第一刷毛部61由植物纤维或动物纤维制成,通过第一刷毛部61能够粘附气流中携带的灰尘;所述第一转动辊6一端伸入送风管道5内,且第一刷毛部61与所述平开门1接触,清洁平开门1上粘附的灰尘;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转动辊41、驱动电机和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二转动辊41包括安装部42、传动部43;所述安装部42位于第二转动辊41的中部,且第二转动辊41的两侧沿安装部42对称的设置有两个丝杠部44;所述丝杠部44与所述平开门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平开门1移动;所述传动部43与所述第一转动辊6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辊6转动;所述安装部42与第一固定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所述站台幕墙2固定连接;所述站台幕墙2靠近地铁车辆的一侧设置有外壳21,用于安装第一转动杆以及第一固定支架。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可自洁的地铁屏蔽门,在平开门1靠近地铁车辆的一侧安装自洁装置3;当地铁车辆驶入以及驶出候车站过程中,因为气流而激起的扬尘随着气流进入自洁装置3内部;气流流经第一刷毛部61后灰尘粘附在刷毛上,从而减少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减少平开门1上的灰尘粘附数量,从而减少地铁屏蔽门靠近地铁车辆的一侧所需的清洁次数。另外,在平开门1开合的过程中,驱动装置4不仅能够驱动平开门1移动,同时驱动第一转动辊6转动,并且平开门1移动时相对第一转动辊6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刷毛部61能够对平开门1以及送风管道5内粘附的灰尘进行清洁,进一步保证清洁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第一刷毛部61对气流中灰尘的粘附能力,在平开门1开合过程中对第一刷毛部61进行湿润。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转动辊6包括转杆63、活塞杆64和蓄水装置33;所述转杆63内设置有第一腔体631,第一腔体631沿转杆63轴向贯穿所述转杆63;所述活塞杆64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腔体631内,形成储水的第二腔体632,另一端与进风部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活塞杆64可以沿其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二腔体632的容积;所述储水装置与转杆63连接,并且储水装置与第二腔体632连通;所述储水装置与第二腔体632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33,所述第一单向阀633仅允许蓄水装置33内的液体进入第二腔体632内;所述转杆63的表面设置有雾化孔635,所述雾化孔635通过单向阀与第二腔体632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634仅允许第二腔体632内的液体进入雾化孔635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平开门1打开时,第二腔体632的容积变大,此时将蓄水装置33内的液体吸入第二腔体632内;当平开门1关闭时,第二腔体632的容积变小,此时第二腔体632内蓄积的液体从雾化孔635排出,从而湿润第一刷毛部61,使得第一刷毛部61能够更好的吸附气流中的灰尘,以及更好的清洁平开门1、送风管道5内壁上粘附的灰尘,提高清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部内设置有液体挤出部31;所述液体挤出部31安装于排风部内,通过多跟支杆52与排风部连接,在排风部与液体挤出部31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液体挤出部31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转杆63穿过的脱水通道;所述脱水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排列的槽道311,用于挤压所述第一刷毛部61。在平开门1关闭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辊6与液体挤出部31相对移动,同时第一转动辊6使第一刷毛部61转动地通过脱水通道;从而挤出第一刷毛内的液体,第一刷毛部61上粘附的灰尘随着液体脱离第一刷毛部61,使第一刷毛部61能够保持清洁,从而反复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排风部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液腔51,用于收集液体挤出部31排出的液体;所述集液腔51通过排水管道32与所述蓄水装置33连接,所述排水管道32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排水管道32可以采用螺旋状管道;当平开门1打开时,排水管道32伸长,但排水管道32的容积未发生变化,此时由于第二腔体632的容积增大,蓄水装置33内的液体进入第二腔体632内,集液腔51内的液体补充至蓄水装置33内;当平开门1关闭时,第一刷毛部61经过液体挤出部31后,液体再次回到集液腔51内,从而补充集液腔51内的液体,在清洁装置内部实现清洁液体的循环,使得地铁屏蔽门能够持续对平开门1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刷毛部61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洁;所述集液腔51底部设置有过滤膜,集液腔51内的液体补充至蓄水装置33之前,通过过滤膜对清洁液体携带的灰尘进行过虑,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更换过滤膜即可保证地铁屏蔽门的自洁效果。其中,过滤膜可以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刷毛部61内挤出的液体能够顺畅的进入集液腔51,所述液体挤出部31上开设有通孔312,所述通孔312连通所述槽道311与所述集液腔51,第一刷毛部61内挤出的液体通过通孔312排入集液腔51内。并且液体挤出部31的长度小于集液腔51的长度,使挤出的液体能够全部进入集液腔5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气流能够主动流经送风管道5,所述活塞杆64靠近进风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扇62。当第一转动辊6转动时,负压风扇62随之转动,从而使气流主动流经送风管道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活塞杆64随转杆63一起转动;所述转杆63内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活塞杆64上设置有插入凹槽内的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平开门1开启与关闭过程中,都能够引导气流主动流经送风管道5;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部43包括主动齿轮431、传动轴432和辅助齿轮438;所述主动齿轮431安装于第二转动辊41上;所述传动轴432可转动地安装于站台幕墙2的外壳21内;所述传动轴43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34、第二齿轮435、以及与主动齿轮431啮合的从动齿轮433;所述第一齿轮434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与传动轴432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35通过第二单向离合器与传动轴432连接,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的锁紧方向相反;所述辅助齿轮438与第一齿轮434啮合;所述转杆63上连接有与辅助齿轮438啮合的第三齿轮436、以及与第二齿轮435啮合的第四齿轮437。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平开门1打开时第二转动辊41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此时驱动传动轴432逆时针转动,假如第一单向离合器的锁紧方向为逆时针,第二单向离合器的锁紧方向为顺时针;此时第一单向离合器锁紧驱动第一齿轮434逆时针转动,辅助齿轮438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第三齿轮436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齿轮435为空转状态;当平开门1闭合时,第二转动辊41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此时驱动传动轴432顺时针转动,第二单向离合器锁紧,驱动第二齿轮435顺指针转动,从而驱动第四齿轮437逆时针转动。因此无论平开门1处于打开过程还是关闭过程,都能驱动第一转动辊6朝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保证负压风扇62始终引导气流流入送风管道5,对气流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和波纹板37;所述第一挡板34与进风管道连接,随着平开门1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第二挡板35通过第二固定支架与站台幕墙2连接,当平开门1移动时保持不动;所述波纹板37分别与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连接,并且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波纹板37以及平开门1围绕形成集风区域36。

在本实施例中,当平开门1开启时,第一挡板34随平开门1移动,第二挡板35保持固定,使集风区域36的容积增大,将气流主动吸入至集风区域36内,减少气流携带灰尘进入车辆内部以及站台内部的概率;当平开门1关闭时,使集风区域36的容积减少,负压风扇62引导气流进入送风管道5内,对气流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35与平开门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刷毛部,在平开门1开合过程中,对粘附在平开门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引导气流进入送风管道5,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挡板34上开设有多个进气窗口341,所述进气窗口34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片342和第二弹性片343;所述第一弹性片342与所述第二弹性片343分别朝向集风区域36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弹性片342的一端与进气窗口34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343的一端与进气窗口341连接;当集风区域36的气流具有流向外界的趋势时,所述第一弹性片342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片343的另一端接触。当气流从外界流入集风区域36时,第一弹性片342与第二弹性片343发生形变,气流通过进气窗口341进入集风区域36内;在平开门1关闭的过程中,集风区域36内的气流拥有向外界流动的趋势,由于第一弹性片342与第二弹性片343分别朝向集风区域36所在的方向弯曲,因此阻碍气流向外界流动,进一步提高对灰尘的清洁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地铁车辆驶入候车站时,带动气流涌动激起灰尘,使灰尘漂浮于空中,此时气流沿进风部进入送风管道5,灰尘粘附在湿润第一刷毛部61上,从而对气流进行清洁;当地铁车辆停靠后,平开门1开启,第一转动辊6转动、且活塞杆64与转杆63相对移动,使第二腔体632的容积增大,使第二腔体632积蓄清洁液体;同时第一刷毛部61穿过液体挤压部,挤出第一刷毛部61上的液体,并带走刷毛部上粘附的灰尘;同时集风区域36容积增大使气流携带灰尘进入集风区域36内;同时活塞杆64带动负压风扇62转动,引导气流进入送风通道内对气流进行清洁;当平开门1关闭时,第一转动辊6转动、且活塞杆64与转杆63相对移动,使第二腔体632的容积减小,清洁液体从第二腔体632向外排出,从而再次湿润第一刷毛部61;集风区域36容积减小、并在负压风扇62的辅助下使气流携带灰尘进入送风管道5,从而粘附灰尘对气流进行净化;当地铁车辆驶出候车站时,带动气流涌动激起灰尘,气流再次进入送风管道5进行清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