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控制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28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级控制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撬锁。
现在市场出售的各种防撬暗锁的主要原理是钥匙通过锁芯、带动拨杆旋转,拨杆推动锁舌的进出,达到锁门的目的。因此该锁的核心是锁芯。只要将该锁芯砸坏,就可以很方便地拨动拨杆,控制锁舌的进出该锁即行失效。其次该锁锁舌一般都是用铜材制成,铜材较软,可用锯条将锁舌割断;再次该锁锁眼均位于正面,易遭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级控制的防撬锁,能够避免上述不足。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怎样实现其目的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
图1沿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沿B-B线剖视图。图6是图4C向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机构和关锁机构是分开的。参见
图1,它的开锁机构是分三级控制的。第一级是由锁芯11和位于锁芯末端的凸轮7组成。第二级是由滑销6、铆在滑销上的拨杆8和弹簧9组成,弹簧顶在滑销的尾部。第三级是由T形舌板2、铆在T形舌板的锁舌1和拉簧10组成。在舌板上,靠近滑销侧,还有一滑销槽5。拉簧的一端固定在锁体上,另一端与舌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舌板上铆有两个锁舌。工作原理为
参见图2,当需要开锁时,转动钥匙12,位于锁芯末端的凸轮也随之转动,凸轮顶着拨杆8后移,滑销也随之后移,逐渐离开滑销槽5,舌板2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舌板和锁舌撤回,锁舌离开固定在门框上的舌孔。由于弹簧9的存在,使得开锁的扭力增大,保险系数也随之增大。
它的关锁机构是由手柄13与手柄同轴的凸轮3和舌板凸台4组成在本实例中,舌板凸台4的工艺是采用在舌板上掀起一凸台。当需要关锁时,用手旋转手柄,手柄凸轮随之转动,便顶着舌板凸台4向前,则舌板、滑销槽和锁舌也随之向前,滑销在弹簧9的作用下,进入滑销槽卡住舌板,同时锁舌进入门框的舌孔中。此时即使砸坏锁芯,而滑销仍在滑销槽内,卡住舌板,因此仍打不开锁。
由此可见,滑销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了保护好滑销,防止手电钻等锐器在锁盒15外对滑销进行破坏,本实施例把手柄凸轮设计在滑销附近,这样滑销就落在了手柄所覆盖面积内。
为了防止锁舌被锯,在本实施例中锁舌采用弹簧钢。
为了防止锁眼被破坏,本实例把锁眼17安排在锁体的侧面。
参见图4、5、6,本实用新型用来锁防盗钢门14,在钢门上焊一锁盒15,把本实用新型装入后,锁盒封盖16设在靠门框的侧面,用螺丝固定封盖,以防被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将原来的锁芯直接拨动锁,这样一级控制改为三级控制,并且扭力增大,防撬系数大大增加。
2、开锁与关锁为两套机构,锁门时不用钥匙,直接旋转手柄,方便用户。
3、锁眼安排在锁体的侧面,防止破坏锁眼。
4、锁舌采用弹簧钢,防止割断。
权利要求1.一种三级控制防撬锁,由锁芯和锁舌等组成,其特征是a、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机构分为三级控制,第一级由锁芯11和位于锁芯末端的凸轮7组成,第二级由滑销6、铆在滑销上的拨杆8和位于滑销尾部的弹簧9组成,第三级是由T形舌板2、铆在舌板2上的锁舌1和拉簧的一端固定在锁体上,另一端与舌板连接,在T形舌板上,靠近滑销侧有滑销槽5。b、关锁机构是由手柄13,与手柄同轴的凸轮3和舌板凸台4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锁,其特征是在T形舌板上铆有两个锁舌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撬锁,其特征是锁舌采用弹簧钢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锁,其特征是锁眼17在锁体的侧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锁,其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面,还有一锁盒15,锁盒封盖16在靠门框的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级控制防撬锁,其技术要点是它的开锁机构和关锁机构是分开的,开锁机构分为三级,一级控制一级。因此砸坏任何一级,都不能破坏本锁,并且开锁的扭力增大,防撬系数大大提高。关锁机构是由手柄及凸轮等组成,旋转手柄,即可上锁,不用钥匙,方便用户,本锁还采用了其它防撬措施,如锁舌采用弹簧钢,锁眼安排在锁体的侧面等,适合在钢门上使用。
文档编号E05B21/06GK2051653SQ8921048
公开日1990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2日
发明者刘其芳 申请人:沈阳市红旗机械厂, 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