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31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锁。
现有的固定式机械自行车锁极易被盗贼从锁体前后盖接缝处撬开或敲击锁环上的手推把而击开。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自行车锁体上增加一个防撬保护罩(如CN88201066)或将自行车锁环上的手推把制成与锁环呈绞链式连接(CN87216974)或改变锁扣位置,如将锁环凹槽开在锁环头部(CN87217001)这样即克服了车锁容易撬开或击开的缺点。但它还有易被他人用钥匙乱捅而捅开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锁,它不但能防止车锁被撬开,而且能避免他人用钥匙将其捅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自行车锁锁体上再加一个保险性锁,从而构成一个自行车锁体上有两个锁芯,其中一个为主锁,另一个为保险锁。当车主短时离开或认为安全时,可只锁主锁不锁保险锁,这样该车锁即同目前公知的车锁一样使用方便(即只用一把钥匙开闭一个车锁);当车主需长时离开或觉得不安全时,可在锁了主锁后再将保险锁也锁上(其中保险锁无论是闭锁状态还是开锁状态,其钥匙都可取下,这样即可将保险锁的钥匙同主锁的钥匙拴在一起使用),因为同时锁了两把锁,其防撬保险性即明显增强,同时也使得他人想用钥匙捅开车锁成为不可能。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在现有车锁结构上增加一个保险锁,所以其结构很简单。
由于该车锁采用的是主锁和保险锁两锁并用结构,撬开它相当于同时撬开其它两部自行车的锁,为此其防盗性明显优于单锁结构的车锁。由于采用了双锁结构,其被他人用钥匙捅开即成为不可能,并且因为该车锁采用主锁与保险锁分别各在自行车锁体左右两边成对称结构,其对称性将更为车主喜爱。另外,按心理学观点,该双锁结构的车锁无论车主是否锁了保险锁,其车被盗概率都将明显低于其它车锁的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
给出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锁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一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自行车锁主要由主锁体101,锁环体102,锁壳体103和保险锁体104组成(图一所示),由这四部分组成的车锁即能满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目的第一,防撬性强;第二,避免他人用钥匙捅开;第三,锁体结构对称完善美观,并且根据具体实施例其还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图二是该自行车锁的后剖视图,根据图二将对该自行车锁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如下根据图一、二该自行车锁主要由锁壳体103,锁环体102,主锁体101和保险锁体104组成,其中锁壳体103包括前盖3和后盖两部分以及若干铆钉等,需要说明的是前盖3上部有一凸台5,在后盖相同位置处有一扁孔可与之配合,在装配时凸台5嵌入扁孔中起固紧限位作用。
锁环体102包括锁环2,在锁环2的头部有一凹槽6,在其中部有另一凹槽7,其上有手推把8,其尾部有拉簧9和铆钉10。
主锁体101包括锁坯11,在锁坯11内有主锁芯1,在主锁芯1的顶端由两个螺钉12,13将主锁舌14紧固在主锁芯1上并使主锁舌14可随主锁芯1绕主锁芯1的轴向转动,在主锁舌14上还有弹簧15以及铆钉16,其作用是使主锁舌14保持预锁状态。
保险锁体104包括锁坯17,在锁坯17内有保险锁芯4,在保险锁芯4的顶端由两个螺钉18,19将一个带有扇形凸台的圆盘20紧固在保险锁芯4上,并使其可随保险锁芯4绕保险锁芯4的轴向转动,在圆盘20底部有一可绕保险锁芯4的轴向自由转动的圆环21圆环21上有一个轴向凸台22和一个法向凸台23,其中凸台23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为曲面,在保险锁体中还有保险锁舌24,保险锁舌24可绕转轴25转动,在保险锁舌24上与圆环21配合处有一台阶,另外还有弹簧26将保险锁舌24拉紧以使其保持预锁状态。
下面结合图二、三、四、五对该自行车锁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二是该自行车锁处于双保险锁紧状态,打开该车锁的动作很简单,只需用保险钥匙插入保险锁顺时针转一周抽出,再用主锁钥匙插入主锁孔略为转动该车锁便开。其工作原理为当保险钥匙插入顺时针转动时,圆盘20随之一起转动(由图二示其为逆时针方向)圆盘20的扇形凸台推着圆环21的轴向凸台22使圆环21也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其转动到半周时,法向凸台23即推动锁舌24绕转轴2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较小角度,锁舌24的转动即使其舌头渐离凹槽6,并推动锁环2顺时针转动约一毫米,当锁舌24转动到一定程度使锁舌24的舌头完全脱开凹槽6后,锁环2将因拉簧9的作用逆时针转动,当其回转约一毫米时,因凹槽7与主锁舌14的配合锁紧使其停止转动,此时因锁环2的回转使锁舌24的舌头阻止在凹槽6外,凸台23继续逆时针转动直至回到其原来位置,如图三所示,这样就完成了保险锁的开启工作,动作只有用保险锁钥匙插入并顺时针转一周后轴出。
对主锁的开启用主锁钥匙插入主锁孔转动,使主锁舌14离开凹槽7,锁环2即在拉簧9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从而打开了车锁,如图四所示,动作也只有用主锁钥匙插入再转动。
在主锁打开的同时,由于锁环2的离开,保险锁舌24在弹簧26的作用下将顺时针转动回复到预锁状态如图四所示。
该自行车锁的关闭动作同目前公知车锁一样简单,即推动手推把8,再抽出主锁钥匙。
上述动作完成后主锁舌24即插入凹槽7中,保险锁舌24将嵌入凹槽6中,从而使主锁与
锁同时自动将锁环上如图二所示。
该自行车锁在具有上述功能外还有如下优点在车主认为较安全只需锁一个锁时,即可将保险锁钥匙逆时针转动一周抽出,此后保险锁将不工作成为装饰品,唯有主锁工作,此时该车锁即同目前公知的车锁一样。其工作原理如下述如图二所示,逆时针转动保险锁钥匙一周,圆环20将随之顺时针转动一周(据图二所示方向),20将推动圆环21的轴向凸台22随之顺时针方向转动半周,如图五所示,其中圆环21的法向凸台23将推动保险锁舌24绕转轴25逆时针转动使锁舌24处于开放状态,其中保险锁舌24上的台阶将阻止凸台23继续顺时针转动,而圆盘20的扇形凸台止住圆环21的轴向凸台22,使之与法向凸台23不能逆时针转动,只能保持在如图五所示位置,即使保险锁不工作。
下面结合图六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锁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自行车锁结构如图六所示,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只是主锁体和保险锁体都在自行车锁体的上端呈并列结构,在两锁体之间前盖向后盖方向有一凹坑,其凹坑底面正好能与该车锁壳体的后盖面成面接触,从而增加其强度如图六所示,但在这里可以不用前盖向后盖凹坑而由后盖向前凸出一凸台使凸台顶面与前盖面成面接触,同样可增强其强度且使锁体外形更为美观。在车锁上端主锁与保险锁之间还有一通孔27,通孔27为安装工艺孔。
下面结合图七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锁的第三实施例。
该自行车锁的结构如图七所示,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只是主锁芯1的顶端固紧主锁舌14的是凸键12和螺钉13,并且主锁舌14的舌头为锯齿形,另外保险锁舌24的结构如图七所示,其上有一个沿转轴25轴向的凸台28,其作用是使圆环21的法向凸台23能避免与保险锁舌24的舌头发生干涉,再次在车锁孔口处可增加一对加强环29,30以增强该车锁的强度。
下面结合图八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锁的第四实施例该车锁外形如图八所示,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只是其壳体前后盖上部无凸台5而有图八所示的加强筋及安装工艺孔2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锁的主锁和保险锁体外都可安装红色有机玻璃装饰外罩,以增强其外观的对称美观性。
权利要求1.自行车锁,一种固定式自行车锁,该自行车锁的锁壳体103侧有主锁体101,内有锁环2,手推把8,拉簧9,其特征是在锁壳体103侧还有一个保险锁体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主锁体101与保险锁体104各在自行车锁体103左右两边呈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主锁体101与保险锁体104同在车锁壳体103上端并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保险锁体104有锁芯4,在锁芯4顶端有一紧固其上的带有扇形凸台的圆盘20圆盘20底部有一圆环21,在圆环21侧有一可绕轴25转动并能与圆环21配合的保险锁舌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在锁环2上有一个主锁凹槽7和一个保险锁凹槽6。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圆环21上的法向凸台23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在保险锁舌24上与圆环21配合处有一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1、4、6、7所述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在保险锁舌24上有一凸台28。
专利摘要一种保险车锁,它是在目前公知的机械自行车锁体上再加一个保险锁,从而构成一个车锁上有主锁体、保险锁体两个锁。主锁体内有锁环,手推把,拉簧两个锁,其两锁各在车锁左右两边,该双锁结构防撬性强,而且能避免他人用钥匙将车锁捅开,另外其还从设计构造上保持了结构简单等特点。
文档编号E05B71/00GK2065655SQ89212828
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6日
发明者雷刚 申请人:雷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