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扣式自行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77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扣式自行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防盗锁。
现有的自行车锁的锁圈运动有手扭推动和齿轮传动两类,其锁舌一端与锁芯连接,另一端卡入锁圈外圆上的扣槽内。对于手扭推动类的自行车锁,其锁壳外圆侧开有手扭活动缝槽,锁舌与锁圈扣槽的扣合是在锁圈外圆上进行的,其手扭活动缝槽是撬锁器具的可乘之隙,沿此缝槽可很方便地撬开锁舌扣而打开车锁。对于齿轮传动类自行车锁,在锁车时钥匙至少要旋动两下,显得不够迅捷、爽快,且其锁舌扣亦是位于锁圈外圆的扣合,一当强行托开锁壳,锁舌扣极易脱离,使锁被撬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两类锁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锁扣式自行车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锁圈1、锁芯2、锁芯体3、拉簧4、锁壳体5、其特征在于在锁芯2上向上连接有竖向连动板6,使它们连为一体,竖向连动板6的上端与“
”型锁扣7的开口后端铰接,锁圈1就从“
”型锁扣7的中间穿过,在锁圈1的内圆侧的靠近尾部的位置连有手扭8,相应的在锁壳体5的内圆侧开有手扭活动槽缝;锁芯体3包裹在锁芯2及其连动板6和锁扣7的外部,其内部两侧内表面对应“
”型锁扣7两侧臂的位置开有横向移动槽9,在锁芯体3内的下部设有扭簧10,扭簧10一端抵在锁芯体3内部底面上,另一端抵压在竖向连动板6的内侧,使得连动板6在扭簧10的作用下拉动“
”型锁扣7的封闭前端扣合在锁圈1的内圆一侧的扣槽1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用钥匙右旋转动锁芯2时,使竖向连动板6克服扭簧10的弹力随之向右转动,它的转动使“
”型锁扣7沿锁芯体3的横向移动槽9向右移动,使锁扣7的封闭前端从锁圈1内圆侧的扣槽11内脱开,此时,锁圈1就在拉簧4的作用下将锁圈1拉开,使自行车锁开启。当关闭车锁时,用手向下推动位于锁圈1内圆侧的手扭8,使锁圈1向下移动,直到锁圈1内圆侧的扣槽11正好位于锁扣7的位置时,“
”型锁扣7的封闭前端就在扭簧10和连动板6的作用下卡入锁圈1的扣槽11内,使车锁关闭(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手扭系由锁圈的内侧伸出,且锁壳体上的手扭槽缝亦开在其内侧圆上,故本实用新型装于自行车上时,由于其内侧空间极为有限,因此其手扭槽缝便极难被利用来撬锁。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
”型锁扣对锁圈呈包围式内侧扣合,则撬启器具从各个方向上均无法使其脱离,具有良好的防撬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锁芯体将锁芯、连动板及其锁扣包藏于其内,则即使强行撬开了锁壳体仍无法触及锁芯体内的锁扣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三重防撬功能,同时又保持了手扭式自行车锁推动迅捷、爽快的传统特色,具有结构简单,防撬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锁扣式自行车防盗锁,它包括锁圈1、锁芯2、锁芯体3、拉簧4、锁壳体5,其特征在于在锁芯2上向上连接有竖向连动板6,使它们连为一体,竖向连动板6的上端与“
”型锁扣7的开口后端铰接,锁圈1就从该“
”型锁扣7的中间穿过,在锁圈1内圆侧的靠近尾部的位置连有手扭8,相应的在锁壳体5的内圆侧开有手扭活动槽缝;锁芯体3包裹在锁芯2及其连动板6和锁扣7的外部,其内部两侧内表面对应“
”型锁扣7的两侧臂的位置开有横向移动槽9,在锁芯体3内的下部设有扭簧10,扭簧10一端抵在锁芯体3内部底面上,另一端抵压在竖向连动板6的内侧,使得连动板6在扭簧10的作用下拉动“
”型锁扣7的封闭前端扣合在锁圈1的内圆一侧的扣槽1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防盗锁,它在锁芯上向上连接有连动板,连动板与“”形锁扣铰接,锁圈就从锁扣中间穿过,手扭安装在锁圈内圆侧的位置,相应的手扭活动槽缝也开在锁壳体的内圆侧上,锁芯体将锁芯及其连动板和锁扣包藏于其内,内部设有扭簧,使得连动板在扭簧的作用下拉动锁扣的封闭前端扣合在锁圈内圆侧的扣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三重防撬功能,同时又保持了手扭式自行车锁的迅捷、爽快的传统特色。
文档编号E05B71/00GK2118128SQ9221358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8日
发明者陈宪明, 涂元晞 申请人:涂元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