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64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盘,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嵌入力与高保持力的餐桌或座椅用的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该装置为本体结构在嵌入多数滚轴于其长形通孔的浅凹槽前,先压迫本体的外缘环周,以驱使多数长形通孔适当地外张,以便于管径略大、长度略短的滚轴便捷地嵌入,以改进以往以钢珠进入圆孔时不致因为相互滑动对准的混乱而造成组装的困难,当滚轴定位长形通孔后,使之挠性回复而与浅凹槽内壁紧密活套而可防止自长形通孔滑脱的一种新型转盘。
目前,一般餐桌用的转盘1,如


图1及图2所示,其构成包括由一整片金属材成型为一圆圈形式的本体11,位于其外环周的一底盘12,以及多数个钢珠13等主要元件,其中,本体11上开设有至少数个间距的通孔110,用来各自一一旋入螺丝与其上的圆形桌板(图未示)锁合定位而可随之转动,其外缘上开设有一楔形凹环槽111,而在底盘12的内缘上亦开设有一相向的楔形凹环槽121,用来将多数的钢珠13布满在二楔形凹环槽111、121并合的容置空间13A内,其上亦开设有若干间距的通孔122,用来各自一一套入止滑柱塞123,又在侧面上更开设有一横向的螺孔124,以藉由一顶丝14旋入而与本体11锁合定位。然而如此设计的缺点是1、组件加工手续烦多如本体11与底盘12以铝材翻砂铸造,各自需一一钻设或车设多数的通孔110、122、螺孔124以及楔形凹环槽111、121等,增加组件的成型成本。
2、组件过多如多数布满的钢珠13,至少六支用来锁合的螺丝(及一顶丝14)以及多个止滑柱塞123等,增加组合手续,进而提高成本。
3、由于是以金属材料制造而成,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材料重量,故在拆迁移动或调整转盘1使用过程时,可以说是相当费力。
4、在组装过程中,常由于少装了一、二粒钢珠13,而使转盘1产生倾斜或转动不良的现象。
又一般座椅用转盘2,如图3及图4所示,该转盘2是分别由一本体21、底盘22、转盘体23、定位螺钉24、定位片25以及钢珠26、27等主要元件构成,其中,该底盘22、转盘体23均是一盘片体,其上该有一内凹的小圆凹槽220、230,而底盘22圆凹槽220的中心处开设有一圆形孔221,转盘体23的圆凹槽230中心处则开设成一圆孔231,另在两盘片相反于圆凹槽220、230的盘面上,设有一较大的圆环槽222、232;本体21是一环片,其上开设有数个圆孔210;该数个圆孔210的大小正好使钢珠26置穿入并在其内滚动,定位螺钉24上设有钉帽240、钉杆241,定位片25是一圆板片,中心处开设一与钉杆241配合的圆孔250,但如此设计的缺点是
1、套设在转盘体23内面且于数个圆孔210内的钢珠26,是为一具有相当高度的圆球体,故在转动时易于倾斜晃动。
2、钢珠26与转盘体23接触的部位,是呈点对点的接触,不仅使其转动的灵活性较无法顺畅外,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旋转后,亦因压力(重力)均集中负荷在点接触上,而易于产生钢珠26的磨损。
3、转盘2的稳定性不足由于钢珠26本身具有较大的间距(高度)位差,以致如果应用在需求较大角度或较长频率转动使用的物品时,如酒吧台椅……等,便使其钢珠26因为本身的间距(高度)位差而易于脱出。
4、钢珠26的定位性困难圆孔210和各钢珠26是形成游动式套合的构造,而该等复数的钢球26表面又均极为光滑,因此圆孔230和各钢珠26因为有游动间隙量,所以在欲将其一一对位套入圆孔210时,常常因为顾此失彼而使原套入的钢珠26再度滑出,所以钢珠26的组合作业相当缓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组合方便,成型容易,适用范围广,能增进转盘转动顺畅性及组合稳定,不易脱离又能获得良好耐磨性的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与前述习知装置的构造相比,优点是十分明显的,其零部件少,成型容易、组立方便,且只仅以挠性嵌合的简单动作,即可使滚轴嵌套稳定性佳,不易脱离,又能获得良好的耐磨性及转动性持性。其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且更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包括一本体,在其外缘环周上排设有向中央轴心呈放射状的多数长形通孔,又长形通孔的横长方向内侧设有相向的浅凹槽,中央轴心设有一轴孔;一底盘,其外缘上延设有套合前述本体外缘的凸环墙,其底面上设有一凹环槽,又中央轴心亦设有一与前述本体的轴孔相并合的轴孔;多数个滚轴,是设成长度略短于前述本体的长形通孔长度,而其管径略大于前述本体的长形通孔宽度的圆管体,以前述本体的挠性嵌入其长形通孔的浅凹槽间并在其内转动;以及一止滑垫片,是设成一圆环体,以可对应贴设在前述底盘的凹环槽中并略微地突出于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其中所述的本体及底盘是以具有适当挠性的塑料或塑钢材料注射成型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多数个滚轴的数目以设置为十八个以上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兹举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种习知餐桌用转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
图1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一种习知座椅用转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组合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的组合剖视图。
请参阅图5并配合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转盘3的本体31及底盘32是以具有适当挠性的塑料、塑钢材料注射成型为一体,本体31的近外缘环周上排设有向中央轴心呈放射状的多数长形通孔310(本实施例设以二十四个为例),且长形通孔310的横长方向内侧设有相向的浅凹槽311、311’,又中央轴心上设有一轴孔312。底盘32的外缘上延设有套合本体31外缘的凸环墙320,底面设有一凹环槽322,又中央轴心亦设有一与本体31的轴孔312相并合的轴孔321。多数滚轴33的长度是略短于本体31的长形通孔310长度,而其管径则略大于本体31的长形通孔310的宽度。
如图6所示,当压迫本体31的外缘环周,以驱使其邻侧上的长形通孔310的宽度适当地外张时,在此情况下,长形通孔310的宽度随之略大于滚轴33的管径,以便利于滚轴33沿着长形通孔310嵌入其相向的浅凹槽311、311’之间。
滚轴33被嵌入所属长形通孔310内,长形通孔310挠性地回复至原来宽度的形态,所以滚轴33恒能受到浅凹槽311、311’的有限挠性夹合滚轴33的维持作用;又该滚轴33只具有相当小的高度位差,当晃动很大时,本体31会作适当地挠性纵向变形调节,且略短的滚轴33亦能在浅凹槽311、311’间作适当地横向游移作用,滚轴33仍不会自浅凹槽311、311’间滑脱出于长形通孔310之外。
又止滑垫片34,是设成一圆环体,以可对应贴设在底盘32的凹环槽322中并略微地突出于外,而无须再一一套设多数的止滑柱塞。
组合时,只需藉由一螺栓35直接由下而上旋入底盘32与本体31的轴孔321、312后,便能与一圆形桌面底部所预设的螺孔(图未示)相锁合定位,而无需再一一锁合多数(至少六支)的螺丝。此为应用在餐桌转盘的第一实施例。
当然,如图7及图8所示,人们亦可藉由其中该本体31的结构部分,配合嵌套在其长形通孔310内的多数滚轴33(本实施例以设有十八个为例),而其他的底盘、转盘,分别设有较大钉帽及可贯穿底盘、转盘使之组合的钉杆的定位机构等习知的组件,在此则不再另予赘述。藉由上述结构便可应用于座椅用转盘,此为第二实施例。
虽然前面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具有嵌合至少十八个的面接触滚轴33的本体31,除可应用在餐桌或座椅外,亦可应用在需求定位转动的物品上(一般设在其底部),例如电视、音响、灯具、摆饰、展示台……等。
本实用新型的滚轴33具有极佳的横向游移性,因其长度略短于长形通孔310的长度,配合本体31长形通孔310的纵向挠性变形量(塑料、塑钢的材料特性),可确保高度位差(管径)较小的滚轴33与浅凹槽311、311’间的稳定性,并因而可防止其从对应的浅凹槽311、311’滑脱至长形通孔310之外,并使转盘的制造组合更为方便迅速与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且能大为降低制造成本与磨损,实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已如上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要限定在此等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仍可有各种其他的变更和修饰,例如在可形成中央轴心及外缘环周的中间复数孔部份,其亦可开设成其他不同的几何形状或花样等,但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外缘环周上排设有向中央轴心呈放射状的多数长形通孔,又长形通孔的横长方向内侧设有相向的浅凹槽,中央轴心设有一轴孔;一底盘,其外缘上延设有套合前述本体外缘的凸环墙,其底面上设有一凹环槽,又中央轴心亦设有一与前述本体的轴孔相并合的轴孔;多数个滚轴,是设成长度略短于前述本体的长形通孔长度,而其管径略大于前述本体的长形通孔宽度的圆管体,以前述本体的挠性嵌入其长形通孔的浅凹槽间并在其内转动;以及一止滑垫片,是设成一圆环体,以可对应贴设在前述底盘的凹环槽中并略微地突出于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本体及底盘是以具有挠性的塑料或塑钢材料注射成型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数个滚轴的数目以设置为十八个以上为佳。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构造的转盘装置,包括本体及底盘,本体外缘环周设有向中央转心呈放射状多数长形通孔;其横长方向内侧设有相向的浅凹槽。将多数管径略大长度略短于长形通孔的滚轴嵌入长形通孔浅凹槽后,可藉本体材料变形及挠性回复紧密夹合于浅凹槽间,使滚轴不易脱出,形成至少十八个滚动接触面,底盘外缘设有凸环墙,底面设有套入止滑垫片的凹环槽,中央轴心亦设有轴孔,可便捷以螺栓穿入与圆形桌板相锁合定位,能大幅增进转盘转动顺畅性以及组合稳定性,且构造简单,成型容易。
文档编号A47C3/18GK2151679SQ9320081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0日
发明者徐灯铨 申请人:徐灯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