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自动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996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自动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
目前,公知的摩托车原配自带的车把锁是由锁头、锁体、锁销、销孔或起销孔作用的物体组成。锁车时,锁销嵌入车把下方的销孔,将车把锁定为一种角度,使车不能直行,但因该锁锁销嵌入销孔部分较少,固定锁体的基坐或销孔较薄弱,所以极易将锁销撬离销孔。市场现行的U型前叉锁,由于锁体为铸件结构,其固定部分尤为脆弱,故,易被砸碎。锁车时需弯腰-扭钥匙-拨出叉体-身体移动位置-扭钥匙穿入叉子-拨钥匙。开锁时程序相同,所以操作十分繁锁。特别是前轮虽被锁住,但仍可利用一滚动物体,如旱冰鞋或特制专用轮卡子将前轮架起,前轮靠滚动物体前行,后轮驱动,仍可将车盗窃骑走。
针对以上已知摩托车锁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防撬、自动锁车的摩托车自动防盗锁。该锁,能将车后轮锁于悬空状态,不能着地转动,将车锁于原地,防移车它处。能在停车支双车梯的同时自动锁车。开关车锁时,操作十分简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自动防盗锁,包括固定在摩托车脚蹬中部的锁壳;固定在锁壳上的轮轴,该轴上套一扭簧或发条簧,扭簧下端或发条簧内端与轮轴固定,扭簧或发条簧外套一轴套,该轴套上固定绳轮、棘轮各一个,构成固定为一体的组件,扭簧的上端或发条簧的外端与该组件固定,也可采用将发条簧内端固定在绳轮的凹型槽内,钢丝绳贯穿锁壳,一端与绳轮固定或与固定在绳轮凹型槽内的发条簧的外端固定。另一端与摩托车双车梯固定,在锁壳上与棘轮相乎应的位置上安装一紧贴棘轮的棘爪,锁壳上固定一导套,导套内安装一拨舌,拨舌一端紧贴棘爪,并且拨舌这一端还与一拉簧或小扭簧或弹簧片相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在锁壳上的簧基相连接,或小扭簧或弹簧片安装在锁壳相应的位置上,其中一端驳紧拨舌,也可采用导套内安装一弹簧,锁导线贯穿该弹簧,该簧一端顶紧拨舌,另一端顶紧导套或锁壳,用以代替拉簧、小扭簧和弹簧片;拨舌的另一端与锁导线固定,锁导线贯穿导套和锁壳后与锁头中的锁蕊固定,锁壳安装在摩托车前脚蹬中部,理顺锁导线,将锁头安装在锁壳上或摩托车任一部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其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1.绳轮2.棘轮3.轴套4.轮轴5.扭簧6.下套环7.棘爪轴8.棘爪9.下壳10.侧壳11.钢丝绳12.镙钉13.上套环14.上壳15.镙钉16.簧基17.拉簧18.棘爪簧19.拨舌20.导套21.锁导线22.锁蕊23.锁头24.钥匙下壳(9)和上壳(14)上各设一能穿轮轴(4)的圆孔。以下壳的圆孔为中心,将下套环(6)固定在下壳(9)之上;以同样方法将上套环(13)固定在上壳(14)之上,然后将侧壳(10)与下壳(9)焊接固定。将轮轴(4)的下端固定在下壳(9)的圆孔内,扭簧(5)套入轮轴(4),该簧下端与轮轴(4)相固定,将棘轮(2)绳轮(1)套在轴套(3)之外并与之固定为一整体组件,然后将轴套(3)套在轮轴(4)和扭簧(5)的外部,轴套(3)可以在套环内自由旋转,将扭簧(5)的上端与轴套(3)绳轮(1)棘轮(2)组件固定,使扭簧(5)的上下两端依靠对轮轴(4)和上述组件二种不同的物体的固定产生扭力,在棘轮(2)相应处的下壳(9)上固定一棘爪轴(7),该轴上依次安装棘爪簧(18)和棘爪(8)各一件,在与棘爪(8)相呼应的侧壳(10)上固定一导套(20),用细钢丝绳外包软管制成锁导线(21),锁导线(21)贯穿导套(20)和侧壳(10),锁导线(21)锁壳内侧一端与拨舌(19)的大头一端相固定,并将拨舌(19)大头一端套入导套(20)内,拨舌(19)小头一端设计为扁状,用以拨动棘爪(8)并在扁状一端纵向固定一拉簧(17),该簧另一端与固定在侧壳(10)上的簧基(16)相连接,锁导线(21)另一端与锁蕊(22)相固定,将钢丝绳(11)的一端穿过侧壳(10)的绳孔并缠绕在绳轮(1)的凹型槽内并与之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摩托车的双车梯上,最后将上壳(14)的圆孔套入轮轴(4)用镙钉(12)(15)或焊接将锁壳内的零件封住。
将本方案设计的摩托车自动防盗锁的锁壳部分安装在摩托车的二个前脚蹬中部的上方与机器下方中间的隐敝部位,将锁壳外部留有的钢丝绳(11)的尽头与摩托车双车梯固定,理顺好锁导线(21)后将锁头(23)固定摩托车上的任一部位,完成本锁的安装。
当锁车时,不需触摸钥匙(24),只需在停车时将摩托车的双车梯支架支起,锁壳外的钢丝绳(11)由原来的崩紧状态变为松驰状态,由于锁壳内扭簧(5)的扭力旋转作用,带动绳轮(1)的旋转,将钢丝绳(11)的松驰的部分拉回并缠绕在绳轮(1)的凹型槽内,将锁壳外的钢丝绳(11)收紧崩直,由于绳轮(1)棘轮(2)轴套(3)固定为一体,是同步旋转,且棘轮(2)由于棘爪(8)的控制不能逆方向旋转,使钢丝绳(11)只能收紧并锁定,不能延长放松,固将该钢丝绳(11)锁定,因为摩托车支起的双车梯被钢丝绳(11)拉紧,所以不能收回双车梯,因而不用钥匙(24)也能自动将车梯即摩托车锁住,因为车后轮被车梯支离地面并且悬空,车停留在原地,既使前轮能着地转动,车把可自由活动,但因后轮悬空,不能落地转动和失去后轮驱动前轮的驱动力,故无法将车推离或骑离现场。
开锁时,只需扭动一个钥匙(24),锁蕊(22)的旋转带动锁导线(21)旋转,使该导线另一端的拨舌(19)旋转90度,由于拨舌(19)的小头设计为扁状体且紧抵棘爪(8)安装,故该扁状体随旋转由窄变宽,拨动棘爪(8)使棘爪(8)脱离对棘轮(2)的控制和锁定,绳轮(1)和棘轮(2)失去棘爪(8)的控制后即可随时逆方向旋转,然后将车前推,双车梯支架依靠自带的强力拉簧将钢丝绳(11)从绳轮(1)的凹型槽内强行拉出延长,使双车梯收回原处,后车轮既可着地转动,将被锁的摩托车自动打开,然后反扭钥匙(24)使棘爪(8)驳住棘轮(2)继续处于对棘轮(2)的控制状态,以备下次自动锁车。
收车梯的同时,由于钢丝绳(11)从绳轮(1)内被强行拉出,带动扭簧(5)反方向旋转,使其处于随时旋转绳轮(1)收紧钢丝绳(11)的状态,使该扭簧(5)做好下一次随时锁车的准备。
由于拨舌(19)扁状体一端与一拉簧(17)相连,所以当锁壳外若干长短的锁导线(21)被破坏弄断时,拉簧(17)能起到保护作用,将拨舌(19)从导套(20)内拉出,使拨舌(19)脱离对棘爪(8)的控制和拨动,棘爪(8)继续锁定棘轮(2)和绳轮(1),使绳轮(1)不能反方向旋转,收紧的钢丝绳(11)不能拉出绳轮(1)的凹型槽,所以车梯也就无法收回,将车继续锁在原地,又因锁壳无撬点,车锁安装部位较隐蔽且被脚蹬中间圆钢保护住,所以不便撬砸,因而保险系数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多股钢丝绳可防钳子破坏,控制装置的锁导线或锁头既便被破坏,因有锁壳内设计的拉簧保护装置,也无法开锁,该锁安装隐蔽,不便撬砸,锁体无孔无缝,可防撬砸,因将双车梯锁住,使后轮悬空,既使前轮可转动,但仍能将车锁于原地,无法将车推离或骑离原地,由于扭簧和绳轮的旋转,自动将钢丝绳收紧,所以锁车时不用钥匙,停车支起双车梯时,绳轮自动收紧,锁定钢丝绳和双车梯将摩托车自动锁住,开关车锁时操作简便。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自动防盗锁,由锁头、钥匙、锁壳组成,其特征是锁壳上固定一轮轴,扭簧套在轮轴上,一端与轮轴固定,扭簧外安装一轴套和套在轴套上的绳轮、棘轮,其中轴套、绳轮、棘轮为固定一体的组件,扭簧另一端与该组件固定;钢丝绳贯穿锁壳,一端与绳轮固定,另一端与摩托车双车梯固定;在锁壳上与棘轮相呼应的位置上安装一紧驳棘轮的棘爪;锁壳上固定一导套,套内安装拨舌,拨舌一端紧抵棘爪,并且拨舌这一端与一拉簧或小扭簧或弹簧片相连接,拉簧或小扭簧或弹簧片的另一端固定在锁壳的簧基上或锁壳的相应部位,拨舌的另一端与锁导线固定;锁壳安装在摩托车前脚蹬中部,理顺锁导线,将锁头安装在锁壳上或摩托车上的任一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自动防盗锁,其特征是扭簧也可采用发条簧,该簧内端与轮轴固定,外端与轴套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自动防盗锁,其特征是发条簧可以是安装在绳轮上,该簧内端与绳轮固定,外端与钢丝绳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自动防盗锁,其特征是与拨舌相连接的拉簧,可以是安装在导套内的弹簧,该簧套在导套内的锁导线上,弹簧的一端紧顶拨舌,另一端顶着导套或锁壳。
专利摘要摩托车自动防盗锁,停车将双车梯支起时,锁壳内的钢丝绳自动将车梯拉紧锁定,使车后轮悬空不能着地转动。其特征是锁壳安装车前脚蹬中部,锁壳内的绳轮、棘轮和轴套固定为一体,轴套内有一扭簧,带动绳轮旋转。绳轮固定一钢丝绳,该绳另一端与双车梯固定。与锁芯固定的锁导线另一端与拨舌固定,拨舌控制棘爪和棘轮,棘轮控制绳轮的旋转方向,从而控制钢丝绳的伸缩与锁定,达到通过锁车梯将车锁住。本锁安装隐蔽,不便撬砸且无撬点,防移车它处再撬砸,能自动锁车、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E05B71/00GK2210229SQ9324744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1日
发明者王志敏 申请人:王志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