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侧抽芯的门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30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需侧抽芯的门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门铰结构,可用于家用电器门铰的设计。
目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空调器、冰箱等,其面板或控制盖板的门设计,一般采用圆形通孔与轴相配合,如


图1所示,由拥有圆形通孔的门铰孔部分(1)与拥有轴的门铰轴部分(2)构成,这种设计,其生产模具的设计必须采用侧抽芯方式,才能将通孔做出,不仅模具结构复杂,而且在脱模时芯模易损坏,故障率高,易使生产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门铰结构,使其生产模具无需采取侧抽芯方式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门铰孔部分的门铰孔处,沿门铰孔水平直径方向,将通孔一分为二,向下分割出一个向前凸出的主体凸台,使门铰孔部分由带有空隙的主体及主体凸台构成,主体凸台由柱部和底部构成,设在底部凸起处的柱部向上延伸,并与主体平面错开,向前凸起的底部呈台阶状与主体连接,主体凸台的柱部顶端,及其与之对应的主体部位,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应的门铰孔挖空区域,以能安置门铰轴,主体凸台的柱部可弹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生产手段先进,不仅能很好地实现轴孔配合,而且使生产模具制造简单可靠,寿命长。

图1为现有技术中门铰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A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模状态示意图。
附图5(a)为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透视图。
附图5(b)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透视图。
附图6为实施时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门铰孔部分由带有空隙的主体(3)及主体凸台(4)构成,主体的空隙(5)与主体凸台(4)相对应,其大小起码要能容纳主体凸台(4);主体凸台(4)由柱部(6)和底部(7)构成,向前凸起的底部(7)呈台阶状与主体(3)连接;设在底部(7)凸起处的柱部(6)向上延伸,并与主体(3)平面错开,也可隔有一间隙(△);主体凸台(4)的柱部(6)顶端,及其与之对应的主体部位,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应的门铰孔挖空区域(8),以能安置门铰轴,具体实现时,以圆孔为例,可在主体凸台(4)的柱部(6)顶端,开有门铰孔的下半园,门铰孔的上半园对应的开在主体(3)上,使柱部(6)顶端的门铰孔下半园与主体(3)上的门铰孔上半园不在一个平面内;门铰孔挖空区域(8)也可通过另外方式实现,例如,方形孔,拱形孔,等等;主体凸台(4)的柱部(6)由弹性体制成,装配时柱部(6)可发生变形,使门铰孔的上、下半园又同处在一个平面上;在主体(3)上门铰孔上半圆的后部,可设有加强筋(9)。
如图4,生产门铰孔部分的模具,只需使用定模(10)和动模(11)即可,模具上无需进行侧抽芯设计,较为简单,制造时脱模便捷,产品质量易保证,模具使用寿命长。
如图5(a),制造成型后的门铰孔部分,由带有空隙的主体(3)及主体凸台(4)构成,门铰孔上半圆位于主体(3)上,门铰孔下半圆位于主体凸台(4)上,两半圆错开。
如图5(b),装配时,主体凸台(4)的柱部(6)向主体(3)的空隙(5)稍微弯曲,使主体(3)上的上半圆与主体凸台(4)上的下半圆趋向于吻合。
如图6,安装时,门铰轴顶入,使主体凸台(4)的柱部(6)向主体(3)方向稍微变形压入,门铰孔上、下半圆吻合,门铰轴装入。由于塑料件制成的柱部(6)具有弹性性能,主体凸台(4)柱部(6)的变形完全在合理的范围内,门铰孔上半圆后方设有的加强筋(9),与变形的主体凸台(4)柱部(6)相顶,起到定位和增加强度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无需侧抽芯的门铰结构,其特征在于门铰孔部分由带有空隙的主体及主体凸台构成,主体凸台由柱部和底部构成,设在底部凸起处的柱部向上延伸,并与主体平面错开,向前凸起的底部呈台阶状与主体连接,主体凸台的柱部顶端,及其与之对应的主体部位,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应的门铰孔挖空区域,以能安置门铰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凸台的柱部,也可与主体平面隔有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的空隙与主体凸台相对应,其大小起码要能容纳主体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及主凸台共同构成的挖空区域,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主体凸台的柱部顶端,开有门铰孔的下半园,门铰孔的上半园对应的开在主体上,使柱部顶端的门铰孔下半园与主体上的门铰孔上半园不在一个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体上门铰孔上半圆的后部,可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铰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体凸台的柱部由弹性体制成,可向主体的空隙稍微弯曲,使主体上的上半圆位与主体凸台上的下半圆趋向于吻合。
专利摘要一种无需侧抽芯的门铰结构,在门铰孔部分的门铰孔处,沿门铰孔水平直径方向,将通孔一分为二,向下分割出一个向前凸出的主体凸台,使门铰孔部分由带有空隙的主体及主体凸台构成,主体凸台由柱部和底部构成,设在底部凸起处的柱部向上延伸,并与主体平面错开,向前凸起的底部呈台阶状与主体连接,主体凸台的柱部顶端,及其与之对应的主体部位,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应的门铰孔挖空区域,以能安置门铰轴,主体凸台的柱部可弹性形变。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生产手段先进,不仅能很好地实现轴孔配合,而且使生产模具制造简单可靠,寿命长。
文档编号E05D1/00GK2282587SQ97208938
公开日1998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3日
发明者朱江洪, 刘雁宾, 李双皓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