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50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2、第一转接件;403、弹性缓冲件;404、滑动块;405、连接杆;406、尾塞;407、第三转接件;408、弹性体;409、第二转接件;410、凹槽;411、凸起;412、连接孔;413、调节杆;414、卡槽;A、卡槽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7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7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0080]本发明为有关于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设计,本发明的靠背调节机构主要用于室内外家具如躺椅或休闲椅或单人沙发中,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或搬动躺椅或休闲椅或单人沙发时,支撑杆5与靠背调节机构4发生脱离,靠背瞬间滑落的情况发生。以下,分四个实施例分别详细介绍本发明中后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设计。
[0081 ] 实施例一
[008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如图1及2所示,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0083]转动连接部40包括: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
408。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槽410;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凹槽410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凸起411对接。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多个凸起411为至少两个,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凸起411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多个凹槽410与凸起411个数相同,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弹性体408有助于在调整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优选例中,弹性体
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弹性滑司或弹簧。第三转接件407为螺丝,第二转接件409沿其中心轴线设置有与螺丝匹配的螺孔,该螺孔贯穿整个第二转接件409,便于第三转接件407穿过第二转接件409,以连接第一转接件402;第一转接件402沿其中心轴线同样设置有与螺丝匹配的螺孔,该螺孔不需要贯穿整个第一转接件402。
[0084]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转动连接部40包括: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
409、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凹槽410;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凸起411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凹槽410对接。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多个凹槽410为至少两个,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多个凸起411与凹槽410个数相同,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 2的面为圆形,凸起411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该实施方式中,弹性体408同样有助于在调整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优选例中,弹性体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弹性滑司或弹簧。
[0085]支撑调节部包括:外壳体401、连接杆405、滑动块404及弹性缓冲件403。连接杆405部分套设在外壳体401中,另一部分则裸露在外壳体401外部,其中,连接杆405通过一设置在外壳体401内部且位于外壳体401底部的尾塞406套设在外壳体401中,连接杆405位于外壳体4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滑动块404,连接杆405位于外壳体401外部的另一端则设有一个连接孔412,连接孔412用于连接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如躺椅或休闲椅中的支撑杆5;滑动块404连接在一弹性缓冲件403的其中一端部,弹性缓冲件403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外壳体401中,优选地,弹性缓冲件403为弹簧或聚氨酯弹性体,当弹性缓冲件403为弹簧时,靠背调节机构的结构请参考图2,当弹性缓冲件403为聚氨酯弹性体时,靠背调节机构的结构请参考图1;第一转接件402设于外壳体401顶部。
[0086]实施例二
[0087]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靠背调节机构,如图3所示,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该实施例中转动连接部4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部40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支撑调节部包括:调节杆413以及设置在调节杆413上的调档部;调档部为多个纵向排布的卡槽414,多个卡槽414的开口方向一致,且多个卡槽414的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413呈一夹角,如图3,卡槽414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413的夹角A最优为锐角。如图3中,卡槽414共设置有5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对应的,凹槽410及凸起411设置有5个,与卡槽414对应。
[0088]实施例三
[008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除了详细介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结构设计,还将具体介绍实施例一中靠背调节机构4在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中的具体应用及带来的好处。
[0090]本实施例中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可以为躺椅、休闲椅或单人沙发,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包括:躺板1、转动连接在躺板I上的靠背3、支撑躺板I的主框架2、支撑杆5以及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4。
[0091]其中,主框架2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架体201及第二架体202;与第一架体201成夹角连接的第三架体203及与第二架体202成夹角连接的第四架体204;第三架体203及第四架体204位于靠背3的后方;以及相对分设于第三架体203及第四架体204内侧的两调节阶梯6;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嵌套入调节阶梯6内。第一架体201与第三架体20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直角或钝角,第二架体202与第三架体203之间的夹角与第一架体201与第三架体203之间的夹角相等。调剂阶梯可以为图4中弧形阶梯,也可以为圆柱形阶梯,具体不做限制,根据使用需要,通常设置为3至5节阶梯。另外,第三架体203及第四架体204位于靠背3的后方,这里的后方是指,如图4所示,靠背3面向支撑杆5的方向。
[0092]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
[0093]转动连接部40用于转动连接靠背及靠背调节机构4,其包括: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槽410;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凹槽410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凸起411对接;第二转接件409则固定于靠背3上;支撑杆5固定连接于支撑调节部的底端。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多个凸起411为至少两个,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为圆形,凸起411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多个凹槽410与凸起411个数相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