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调节机构及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50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同,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为圆形,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弹性体408有助于在调整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优选例中,弹性体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弹性滑司或弹簧。
[0094]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转动连接部40包括: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
409、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凹槽410;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上的凸起411与第一转接件402上的凹槽410对接。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多个凹槽410为至少两个,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
409的面为圆形,凹槽410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多个凸起411与凹槽410个数相同,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 2的面为圆形,凸起411沿径向均匀分布于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多个凸起411围绕圆心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多个凹槽410围绕圆形呈放射状设置在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该实施方式中,弹性体408同样有助于在调整角度时凸起411及凹槽410的精准对接。优选例中,弹性体408可以为波形弹簧片、弹性滑司或弹簧。
[0095]支撑调节部包括:外壳体401、连接杆405、滑动块404及弹性缓冲件403。连接杆405部分套设在外壳体401中,另一部分则裸露在外壳体401外部,其中,连接杆405通过一设置在外壳体401内部且位于外壳体401底部的尾塞406套设在外壳体401中,连接杆405位于外壳体4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滑动块404,连接杆405位于外壳体401外部的另一端则设有一个连接孔412,连接孔412用于连接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如躺椅或休闲椅中的支撑杆5;滑动块404连接在一弹性缓冲件403的其中一端部,弹性缓冲件403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外壳体401中,优选地,弹性缓冲件403为弹簧或聚氨酯弹性体;第一转接件402设于外壳体401顶部。如图4所示,靠背调节机构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靠背调节机构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靠背3的两纵向侧框上,两靠背调节机构4的另一端则套接在支撑杆5上。
[0096]进行靠背角度调节时,一手握住支撑杆5向内推,使支撑杆5脱离与之抵接的该节阶梯,并将支撑杆5顺着调节阶梯6向上或向下移动,使支撑杆5抵接在对应的另一节阶梯上。手握支撑杆5向内推的时候,转动连接部40发生不同方向的转动,转动连接在躺板I上的靠背3同时随转动连接部40实现角度调整。由于靠背调节机构4依靠调节阶梯6及转动连接部40进行有段式调整,靠背调节机构4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不会与支撑杆5发生脱离,有效避免进行靠背3调节时,靠背3瞬间滑落造成使用者手部被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0097]凹槽410的深度与凸起411的高度相同,在进行靠背3角度调节时,支撑杆5沿着调节阶梯6移动的同时,弹性体408被压缩成平面厚度,所腾出空间刚好使凸起411与凹槽410分离,而使靠背3调整至下一阶角度;当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的下一个结合点时,因弹性体408有往外弹力的功能,瞬间将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推进结合定位点,凸起411与凹槽410再次结合,而达到一个阶梯一次调整有段式固定的功能,靠背调节机构4不会轻易的转动,避免传统无段式调整容易让靠背3自由滑落,造成手部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0098]另外,鉴于现有技术中,支撑靠背的靠背调节机构采用铝合金或铁或不锈钢等坚硬材质,当使用者躺下时,靠背调节机构只能局限于表面材料的物性、松紧度及柔软度,使用者所感受到的舒适性有一定的限制。针对此不足,本实施例中的靠背调节机构中,支撑调节部还包括一弹性缓冲件403。弹性缓冲件403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聚氨酯弹性体,优选为聚氨酯弹性体。
[0099]靠背调节机构中设置弹性缓冲件403,可起到支撑及避震的效果,考虑到户外家具需日晒雨淋,冰天雪地,当液体结冰时体积变大,主体会冰爆裂开,造成结构变形,功能失效,考虑因素及需要条件比较严刻,故将支撑调节部的本体外壳体401采用铝合金材质,因为铝合金材质质地轻盈,结构强,将其做粉体表面涂装,做成同躺椅或休闲椅的主结构相同的颜色,适合放于户外使用,连接杆405采用不锈钢材质,等级是304或316,不仅钢性及结构强度更强,更适合放于户外使用,弹性缓冲件403优选为聚氨酯弹性体时,能有效避免弹簧生锈的问题,同时不加装液压油,主要是因为弹性缓冲件403在冰天雪地-(TC以下的环境中,结冰后体积(密度)会变大,会因冰爆裂开,造成结构变形,功能失效,另外,聚氨酯弹性体底部钻至少一个孔,优选为两个孔,当重力往下压时两个孔有泄压排气的功能,当无重力下压时,聚氨酯弹性体的轴心行程还原变长时,孔中可以进入空气,故不会产生虹吸原理,聚氨酯弹性体能快速回归,使轴心来回行程顺畅快速,同时当有水分子在聚氨酯弹性体内也能顺利排水,不会累积在内造成冰爆裂开,造成结构变形,功能失效,提高使用寿命。
[0100]在躺椅或休闲椅的两侧靠背调节机构上各加一弹性缓冲体,当人躺在靠背时,因不同体重会使弹性缓冲体的轴心行程做不同的吸收,而抵消反作用力,让使用者减轻反重力的回弹压力,减轻震动,更能感受舒适性。本发明能大大提高家具使用的功能性及舒适性.让使用本发明结构的家具更具附加价。
[0101]实施例四
[0102]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如图5所示,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包括:
[0103]躺板1、靠背3、主框架2、支撑杆5及至少一靠背调节机构4,支撑杆5的两端固定在主框架2上。靠背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调节部以及转动连接部40;转动连接部40的结构请参考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部40结构相同,以下进行简单描述,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部40结构。本实施例中靠背调节机构4同样设置有两个。两靠背调节机构4中,两支撑调节部的与连接有转动连接部40—端相对的另一端通过一横杆连接起来。
[0104]转动连接部40包括:第一转接件402、第二转接件409、第三转接件407以及弹性体408。第一转接件402设于支撑调节部顶端;第一转接件402朝向第二转接件409的面上分布有多个凸起411或多个凹槽410;第二转接件409朝向第一转接件402的面上分布有与凸起411匹配的多个凹槽410或与凹槽410匹配的多个凸起411;第三转接件407穿过弹性体408后转动连接第二转接件409及第一转接件402;凹槽410与凸起411对接;第二转接件409固定于靠背3 ;支撑杆5与支撑调节部可调节式连接。
[0105]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调节部包括:调节杆413以及设置在调节杆413上的调档部;调档部为多个纵向并列排布的卡槽414,多个卡槽414的开口方向一致,且多个卡槽414的深度所在方向与调节杆413呈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钝角或直角;支撑杆5嵌套入卡槽414中。
[0106]进行靠背角度调节时,一手扶住靠背3,一手向外扳动调节杆413,扳动调节杆413时,弹性体408被压缩成平面厚度,所腾出空间刚好使凸起411与凹槽410分离,而使靠背3调整至下一阶角度;当继续扳动调节杆413,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的下一个结合点时,因弹性体408有往外弹力的功能,瞬间将第一转接件402转到与第二转接件409推进结合定位点,凸起411与凹槽410再次结合,之后,只需将支撑杆5嵌套入调节杆413上对应的卡槽414中,即能达到一个阶梯一次调整有段式固定的功能,靠背调节机构4不会轻易的转动,避免传统无段式调整容易让靠背3自由滑落,造成手部夹伤或压伤的风险。
[0107]本发明中的防夹手靠背可调的坐具,实现靠背可调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