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47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都修建了大量的高级别的地标建筑和大面积的休闲广场, 对雨水收集和排出提出了实现功能的高可靠性及与建筑美感的和谐统一的全新的技术要 求。在这种情况下,缝隙式地沟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的缝隙式地沟,其下部 是排水沟体,上部是盖板,盖板的顶部为进水缝隙。依据使用的要求,缝隙式地沟一般设置 在高层建筑的侧墙墙角的地面下、或以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在广场的地面下,其进水缝隙 的顶面与地面相平。在降雨时,地面的雨水进入进水缝隙,为了使雨水可以在沟体内流动, 地沟沟体的底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坡度。在实际的安装使用中,为了便于排水,地沟沟体的底面沿着水流而坡向加大,其断 面是变化的。显然,地沟的批量化生产是不可能开发出数量可观的模具,因此不能做出理想 化的地沟。通常的做法是,把长地沟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制成同一规格的地沟,各段地沟沟 深梯次增加,最后再把各段组合成一条阶梯断面的长沟。该方法固然可行,但制造地沟的模 具太多、工序复杂、且难于重复使用。人们迫切需要对缝隙式地沟的生产方法做出实质性的 技术改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使用的模具少,工序简 单,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包括沟体和呈L形的2块盖板,所述盖板背向直立地 固定在所述沟体的上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顶面坡度可调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盖板的 侧板共同形成进水缝隙;所述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 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竖向设置的长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穿设有固 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盖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环。进一步地,在一个所述调节板的单元构件上,设置有2-4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在一 个所述盖板的单元构件上,也设置有2-4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 孔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在高于所述盖板顶面的部分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 第三定位孔中穿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在所述调节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第二限位 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为同一个孔。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柱。[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为圆钢柱,对应于一个盖板的单元构件所述限位柱的设置 数量为1-3个。进一步地,所述沟体的上部设置有承力钢管,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承力钢管上。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由于在盖板上增设了调节板,通过移动调 节板的上下位置而改变调节板的顶面坡度,从而使地沟形成均勻的坡降,同时简化了工序; 而且由于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从而能够通过少量的模具制造而得,降低了生 产成本;同时在维修及改造时,还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缝隙式地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沟体;2.盖板;3.调节板;4.进水缝隙;5.第一定位孔;6.第二定位孔;7.固 定螺栓;8.第一限位环;9.第三定位孔;10.限位螺栓;11.第二限位环;12.限位柱;13.承 力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优点和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 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缝隙式 地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包括沟体1和 呈L形的2块盖板2,盖板2背向直立地固定在沟体1的上部,盖板2上设置有顶面坡度可 调的调节板3,调节板3与盖板2的侧板共同形成进水缝隙4 ;沟体1、盖板2和调节板3均 为单元构件。接下来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首先在制造环节,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沟体1、盖板2和 调节板3均为单元构件,所以使用少量的模具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在施工环节,可 以将沟体1和盖板2固定在一起后放入预挖好的沟槽,也可以先将沟体1放入沟槽后再与 盖板2进行固定;随后通过移动调节板3的上下位置而改变调节板3的顶面坡度,最终使地 沟形成均勻坡降;最后将调节板3固定在盖板2上,从而完成了一个地沟单元的敷设。由 于其他单元的结构、部件和尺寸均相同,因此其敷设方法是相同的。最终将多个单元组合成 一个长沟,就完成了整个地沟的敷设。对地沟进行改造和维修时,改变原地沟单元的设置位 置、或增加相应数量的地沟单元、或交换相应的地沟单元就可以完成;如遇到需要改变地沟 坡度的情况时,只需调整调节板3的顶面坡度就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由于在盖板上增设了调节板,通过移动调 节板的上下位置而改变调节板的顶面坡度,从而使地沟形成均勻的坡降,同时简化了工序; 而且由于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从而能够通过少量的模具制造而得,降低了生 产成本;同时在维修及改造时,还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0024]为了使顶面坡度可调的调节板3能够固定在盖板2上,调节板3上可以设置第一 定位孔5,盖板2上可以设置第二定位孔6,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6可以为竖向设置 的长孔;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6中可以穿设固定螺栓7,固定螺栓7在盖板2之间的 部分上可以套设第一限位环8。当需要进行固定时可以拧紧固定螺栓7,此时调节板3和盖 板2受到来自第一限位环8和固定螺栓7的内外压力,从而紧密固定。除上述方式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调节板3。例如利用具有一定间 隔且竖向排列的多个圆孔代替第一定位孔5及/或第二定位孔6。结合沟体1的长度为了更牢固地固定调节板3和盖板2,在一个调节板3的单元构 件上,可以设置2-4个第一定位孔5 ;在一个盖板2的单元构件上,也可以设置2-4个第二定 位孔6 ;第一定位孔5与第二定位孔6的数量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最好在一 个调节板3的单元构件上设置2个第一定位孔5,最好分别设置调节板3的两边;同时最好 在一个盖板2的单元构件上也设置2个第二定位孔6,其对应第一定位孔5的位置而设置。为了限制调节板3的间距,调节板3上还可以在高于盖板2顶面的部分中设置第 三定位孔9,第三定位孔9中可以穿设限位螺栓10,限位螺栓10在调节板3之间的部分上 可以套设第二限位环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可以在调节板3的中间设置1个第 三定位孔10。考虑方便批量制造的问题,第三定位孔10与第一定位孔5可以为同一个孔。盖板2之间还可以设置限位柱12,用以限制盖板2的间距。为了能够长期使用,限位柱12可以为圆钢柱,另外对应于一个盖板的单元构件所 述限位柱的设置数量可以为1-3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最好在盖板2的侧板之 间上下设置2个限位柱12.为了使沟体1的结构牢固,沟体1的上部可以设置承力钢管13,盖板2可以固定在 承力钢管13上,并且最好将盖板2焊接在承力钢管13上。根据现场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沟体及盖板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结构及尺寸,例 如在一个地沟单元的2个盖板中,一侧可以仍使用呈L形的盖板,而另一侧可以使用呈I型 的盖板。在上述盖板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板,同样地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另外,为了能够增加调节板3的顶面坡度的调节范围,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 6可以部分相错地设置。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并不限于广场或建筑物等雨水的给排水,也可以满 足一些在室内的给排水要求,如工厂厂房内的排水,或浴场内的排水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包括沟体和呈L形的2块盖板,所述盖板背向直立地固 定在所述沟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顶面坡度可调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 与盖板的侧板共同形成进水缝隙;所述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 第一定位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竖向设置 的长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盖板之间的部 分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调节板的 单元构件上,设置有2-4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在一个所述盖板的单元构件上,也设置有2-4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在高于所 述盖板顶面的部分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中穿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 螺栓在所述调节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第二限位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与第 一定位孔为同一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 限位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为圆钢柱, 对应于一个盖板的单元构件所述限位柱的设置数量为1-3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 的上部设置有承力钢管,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承力钢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其包括沟体和呈L形的2块盖板,所述盖板背向直立地固定在所述沟体的上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顶面坡度可调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盖板的侧板共同形成进水缝隙;所述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由于在盖板上增设了调节板,通过移动调节板的上下位置而改变调节板的顶面坡度,从而使地沟形成均匀的坡降,同时简化了工序;而且由于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从而能够通过少量的模具制造而得,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维修及改造时,还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E03F5/00GK201924442SQ20112004680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
发明者余雪松, 徐志通, 高俊斌 申请人: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