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包括屋顶,在屋顶内从下至上分别设有蓄水池、沉淀池、过滤层和露天层。露天层上的排水孔与过滤层中的管道进水口接通,过滤层中的管道出水口与沉淀池接通,沉淀池的排水管与蓄水池接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特别适合农村中大量平房上的安装,且能自动化实现雨水的回收分级利用。
【专利说明】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属于雨水净化回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发现并杜绝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输水管网中的漏泄。现在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据介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几乎没有,而且发达国家的回收净化设备价格高昂,不适合用于个人、家庭使用,尤其是我国大量的农村地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此装置既适用于对已有房屋的改建又适用于新的房屋建设,以解决目前大量农村家庭不能很好利用雨水再利用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包括屋顶,在屋顶内从下至上分别设有蓄水池、沉淀池、过滤层和露天层。露天层上的排水孔与过滤层中的管道进水口接通,过滤层中的管道出水口与沉淀池接通,沉淀池的排水管与蓄水池接通。
[0006]前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中,所述蓄水池长宽尺寸与屋顶一致,并在蓄水池的两侧各设有二级出水口和三级出水口,其中二级出水口设在与蓄水池池底同高位置,三级出水口位置比二级出水口位置高IOcm?50cm。
[0007]前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中,在沉淀池池底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高度比沉淀池高度小5cm?10cm,并在沉淀池一侧紧挨池底位置设有一级取水口。
[0008]前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中,过滤层为支架结构,所述管道结构为S型,在管道内设有过滤装置,并在过滤装置处的管道上设有密封盖。
[0009]前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中,所述露天层长宽尺寸与屋顶一致,在露天层的一角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可与过滤层中的管道始端连通,在露天层中部并高于露天层底部位置设有过滤层密封/更换盖,并过滤层密封/更换盖设置在过滤装置的正上方上,在露天层的一侧紧挨底部位置设有泄水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在大量农村家庭房屋上,能够有效回收利用雨水,通过本实用新型中露天层收集雨水,雨水经过S型管道和过滤层,滤掉绝大多数的杂质,然后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在过滤层没有过滤掉的少量杂质就会沉淀于池底,当水位超过沉淀池的排水管进水口时干净的上层水就会流入蓄水池,而沉淀池池底的沉淀物可通过沉淀池底部的泄水槽排出,这部分水质较差的水也可以再利用,比如冲厕所。在蓄水池,当水位高于三级出水口时,水便可以供日常使用,这部分水的水质较佳,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脚、拖地等等。如果遇家庭缺水断水时,可以通过蓄水池二级出水口放出的水,因为蓄水池的水质比沉淀池的水质更好,根据实际情况来取水。由于该设备长期使用,所以我们要按时更换过滤层、按时清洗露天层、清洗沉淀池和蓄水池(打开一,二级出水口的开关,沉淀物随水流出)。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特别适合农村中大量平房上的安装,且能自动化实现雨水的回收分级利用。
[0012]在对中国地区和城市的调查中,深圳平均年降雨量1933.3毫米;上海近5年的年平均降雨量是1178.2mm ;贵州全年平均降水量1339.6毫米;山西全省月平均降量为132毫米......由此看出中国的年平均降水量还是大的。
[0013]我们以贵州为例:
[0014]贵州省近五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39.6mm= 1.3396m
[0015]贵州省有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总人口约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有2115万人。一个家庭6 口人,则共有351.5万个农村家庭,一个家庭一栋房,则共有352.5万栋,每栋房约60 m2。
[0016]一年每栋房屋可接雨水:60X 1.3396=80.376m3 ;
[0017]忽略各种误差,全省一年单农村使用该装置,即可节约1000万左右人所需的自来水,可极大的缓解了全省的供水压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露天层平面示意图(即A-A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过滤层平面示意图(即B-B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沉淀层平面示意图(即C-C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蓄水层平面示意图(即D-D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密封盖在管道位置示意图。
[0024]附图中的标记为:1-屋顶、2-蓄水池、3-沉淀池、3.1-排水管、4-过滤层、4.1-密封盖、4.2-管道、5-露天层、5.1-排水孔、6-二级出水口、7-三级出水口、8-—级取水口、a-排水管的进水口离沉淀池池底高度、b-沉淀池高度、9-过滤装置、10-过滤层密封/更换盖、11-泄水槽a-排水管高度、b-沉淀池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6]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方法所构建,原理为:当下雨时,露天层收集雨水,雨水经过S型管道和过滤层,滤掉绝大多数的杂质,然后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在过滤层没有过滤掉的少量杂质就会沉淀于池底,当水位超过沉淀池的排水管进水口时干净的上层水就会流入蓄水池,而沉淀池池底的沉淀物可通过沉淀池底部的泄水槽排出,这部分水质较差的水也可以再利用,比如冲厕所。在蓄水池,当水位高于三级出水口时,水便可以供日常使用,这部分水的水质较佳,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脚、拖地等等。如果遇家庭缺水断水时,可以通过蓄水池二级出水口放出的水,因为蓄水池的水质比沉淀池的水质更好,根据实际情况来取水。该设备如长期使用,就要按时更换过滤层、按时清洗露天层、清洗沉淀池和蓄水池(打开一,二级出水口的开关,沉淀物随水流出)。
[0027]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包括屋顶1,在屋顶I内从下至上分别设有蓄水池2、沉淀池3、过滤层4和露天层5。露天层5上的排水孔
5.1与过滤层4中的管道4.2进水口接通,过滤层4中的管道4.2出水口与沉淀池3接通,沉淀池3的排水管3.1与蓄水池2接通。其中在沉淀池3池底设有排水管3.1,排水管3.1比沉淀池3本身高度b小5cm,并在沉淀池3 —侧紧挨池底位置设有一级取水口 8 ;在过滤层4支架上设有S型管道4.2,在管道4.2内设有过滤装置9,并在过滤装置9处的管道上设有密封盖4.1 ;所述露天层5长宽尺寸与屋顶I 一致,在露天层5的一角设有排水孔5.1,排水孔5.1可与过滤层4中的管道5.2始端连通,在露天层5中部并高于露天层5底部位置设有过滤层密封/更换盖10,并过滤层密封/更换盖10设置在过滤装置9的正上方上,在露天层5的一侧紧挨底部位置设有泄水槽11。
[0028]具体制作步骤
[0029]步骤1、蓄水池制作,因在农村平房中,房屋顶部就完全可以作为蓄水池的池底,然后沿着房屋四壁建高,利用房屋作为蓄水池来储存雨水。在距离池底20CM的其中一池壁上引出两个个三级出水口,再在与池底同高的一池壁上引出同一直径的二级出水口。但是在储水的长期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房顶漏水渗水的情况,用SBS卷材的话细砂、矿物粒料是最佳选择,一般采用热熔法施工;如果要加上水泥砂浆,选用自粘类防水卷材,采用湿铺法施工。同时还要考虑屋顶的承载力,可对屋顶的梁和钢筋混泥土进行加厚,以保证其承载的可靠性。
[0030]步骤2、沉淀池制作,在蓄水池上继续制作一个跟蓄水池大小一样的池子,沉淀池高度为25cm,用钢筋水泥建造;并在沉淀池此地设有2个排水管,排水管采用现有的的pc管,且高度应比沉淀池高度低5cm左右,在沉淀池一侧紧挨池底位置设有两个一级出水口。
[0031]步骤3、过滤层制作,过滤层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由常规钢架或木材构成,支撑架上安装有S型的方形塑料管道并在管道中设有过滤装置,其中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呈5度左右的倾角,过滤装置有石英砂和小石子组成,安装在S型管道的水平管道的中部,过滤层上方安装密封盖,以便过滤层的更换。
[0032]步骤4、露天层制作,露天层就是收集雨水的部分,建造在过滤装置的上方,结构和房顶一样,不同的是,留一个出水口与S型管道的进水口连接。在露天层的两对池壁上分别引出两个泄水槽,当蓄水池的的装满之后多余的雨水通过露天层的出水口排出,以防雨水溢出,在露天层的中部位置安装有过滤层密封/更换盖,过滤层密封/更换盖位置在过滤装置的正上方。
【权利要求】
1.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包括屋顶(1),其特征在于:在屋顶(I)内从下至上分别设有蓄水池(2)、沉淀池(3)、过滤层(4)和露天层(5),露天层(5)上的排水孔(5.1)与过滤层(4)中的管道(4.2)进水口接通,过滤层(4)中的管道(4.2)出水口与沉淀池(3 )接通,沉淀池(3 )的排水管(3.1)与蓄水池(2 )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长宽尺寸与屋顶(I) 一致,并在蓄水池(2)的两侧各设有二级出水口(6)和三级出水口(7),其中二级出水口(6)设在与蓄水池(2)池底同高位置,三级出水口(7)位置比二级出水口(6)位置高IOcm?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沉淀池(3)池底设有排水管(3.1),排水管(3.1)高度(a)比沉淀池(3)高度(b)小5cm?10cm,并在沉淀池(3 ) 一侧紧挨池底位置设有一级取水口( 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层(4)为支架结构,管道(4.2)结构为S型,管道(4.2)内设有过滤装置(9),过滤装置(9)处的管道上设有密封盖(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雨水的回收净化与分级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天层(5)长宽尺寸与屋顶(I) 一致,在露天层(5)的一角设有排水孔(5.1),排水孔(5.1)可与过滤层(4)中的管道(4.2 )始端连通,在露天层(5 )中部并高于露天层(5 )底部位置设有过滤层密封/更换盖(10),过滤层密封/更换盖(10)设置在过滤装置(9)的正上方上,在露天层(5)的一侧紧挨底部位置设有泄水槽(11)。
【文档编号】E03B3/02GK203531044SQ20132068356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苟志勇, 韦代平, 何锋 申请人: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