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在原边坡临水侧底部打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预制板桩顶部铺设柔性垫层并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预制板桩桩顶贯穿垫层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钢筋混凝土底板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挡墙上部均匀设置排水通道,所述挡墙为壁板式,底端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竖向连接钢筋相连,并在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原边坡采用喷锚支护,在原边坡与挡墙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混凝土层和种植回填土层,并在挡墙内壁、片石混凝土层及原边坡三者与种植回填土层的接触面铺设隔根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优化临河航道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并且稳定性好、施工简便。
【专利说明】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墙护岸结构,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护岸工程为了防止江河堤岸因水流冲刷引起水土流失,控制河势,所采取的的工程防护措施。传统的河航道的护岸结构主要有加筋土护岸结构、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结构、现浇混凝土重力挡土墙护岸结构及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结构等,这些护岸结构坚固、耐久,已被广泛应用于河岸、海岸的护岸工程中。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人工痕迹重、破坏生态环境,部分护岸结构重,加上临河地基承载力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等。
[0003]目前,针对临河地基承载力低,工后沉降大的问题,可采用打设板粧提高地基承载力方式解决。其中板粧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板粧和钢板粧两大类,钢板粧在临水护岸工程中虽具有较好的水密性,但组合上部挡墙结构使用时难以有效回收且易腐蚀,性价比不及钢筋混凝土板粧。除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外,同时减轻上部结构承重可进一步防止护岸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其中壁板式挡土墙占地少,结构轻,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传统壁板式挡土墙需通过锚杆拉结,作业低效,且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破坏了航道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同时也破坏了河航道生物链,导致环境恶化。鉴于此,为了解决已有护岸挡墙沉降大、稳定性不足、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可同时满足稳定性强、兼顾水陆生态、施工简便有效、经济效益好的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简便、沉降小、绿化程度高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
[0005]这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在原边坡临水侧底部打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粧,预制板粧顶部铺设柔性垫层并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预制板粧粧顶贯穿垫层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内;钢筋混凝土底板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挡墙上部均匀设置排水通道,所述挡墙为壁板式,底端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竖向连接钢筋相连,并在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原边坡采用喷锚支护,在原边坡与挡墙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混凝土层和种植回填土层,并在挡墙内壁、片石混凝土层及原边坡三者与种植回填土层的接触面铺设隔根膜。
[0006]作为优选:所述挡墙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为等间距。
[0007]作为优选:所述挡墙临水侧设置植物挂篮。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通道设于挡墙上部、种植回填土层底部,排水通道内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在背水侧端部设置反滤土工布。
[0009]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垫层采用碎石压实而成,厚度为200mm?400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预制板粧设有倒梯形粧端刃口。[0011]作为优选:预制板粧粧顶贯穿柔性垫层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内150mm?250mm。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外包反滤土工布的排水管有利于挡墙后种植回填土中的水及时排出,减少挡墙的侧土压力,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2)挡墙临水侧设置植物挂篮,并种植草本植物,既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水陆生态,又有绿色环保效果。(3)壁板式挡墙预埋横向连接钢筋,可增强挡墙与片石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提高挡墙的受力性能。总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挡墙护岸结构可优化临河航道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并且稳定性好、施工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断面图;
[0014]附图标记:预制板粧1、粧端刃口 2、柔性垫层3、底板4、竖向连接钢筋5、片石混凝土层6、横向连接钢筋7、挡墙8、挂篮9、排水通道10、隔根膜11、绿色植被12、种植回填土层13、混凝土喷层14、锚杆15、原边坡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0016]参见图1所示,这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在原边坡16临水侧底部打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粧I,所述预制板粧I设有倒梯形粧端刃口 2。预制板粧I顶部铺设柔性垫层3并烧筑钢筋混凝土底板4,所述柔性垫层3采用碎石压实而成,厚度为200mm?400mm。预制板粧I粧顶贯穿垫层3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4内150mm?250mm。钢筋混凝土底板4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5,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8 ;挡墙8上部均匀设置排水通道10,所述挡墙8为壁板式,底端与钢筋混凝土底板4的竖向连接钢筋5相连,并在背水侧底部等间距预埋横向连接钢筋7,所述挡墙8临水侧设置植物挂篮9。原边坡16采用喷锚支护,在原边坡16与挡墙8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混凝土层6和种植回填土层13,并在挡墙8内壁、片石混凝土层6及原边坡16三者与种植回填土层13的接触面铺设隔根膜11。所述排水通道10设于挡墙8上部、种植回填土层13底部,排水通道10内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在背水侧端部设置反滤土工布。
[0017]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粧I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细石混凝土预制而成,预制板粧I宽为600mm,厚为200mm,粧长5000mm,配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粧端倒梯形粧端刃口 2高400mm,底边长 50mm。
[0018]柔性垫层3采用碎石混凝土压实而成,厚度为250mm。
[0019]钢筋混凝土底板4采用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烧筑而成,厚为400mm,宽为1500mm,配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钢筋混凝土底板4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5,竖向连接钢筋5采用HRB335,直径为16mm,长为300mm,其中外露部分长150mm,距底板4临水侧边缘200mm处预埋,沿挡墙8厚度方向每150mm预埋I根,共3根,沿挡墙8宽度方向每300mm埋设I组。[0020]原边坡16采用喷锚支护,锚杆15垂直边坡16坡面打设,混凝土喷层14厚为60mm。
[0021]钢筋混凝土挡墙8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高为3000mm,厚为500mm,配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距挡墙8墙顶450mm处,每隔5000mm预留一个直径为500mm的排水通道10 ;距墙底500mm处沿竖向每200mm预埋I根横向连接钢筋,共5根,沿护岸每2000mm预埋I组;墙顶每隔3000mm设置I植物挂篮9,挂篮9内种植绿色植物。
[0022]排水通道10内设置PVC排水管,管径为50mm,管长500mm,背水侧管口外包反滤土工布。
[0023]片石混凝土层6采用等级强度为C20的片石混凝土,回填高度为2500mm。
[0024]隔根膜11材料选用HDPE 土工膜。
[0025]片石混凝土层6上回填粘性土形成种植回填土层13,并在种植回填土 13上种植绿色植被12。
【权利要求】
1.一种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原边坡(16)临水侧底部打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粧(I),预制板粧(I)顶部铺设柔性垫层(3)并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4),预制板粧(I)粧顶贯穿柔性垫层(3)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4)内;钢筋混凝土底板(4)顶面预埋竖向连接钢筋(5),其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墙(8);挡墙(8)上部均匀设置排水通道(10),所述挡墙(8)为壁板式,底端与钢筋混凝土底板(4)的竖向连接钢筋(5)相连,并在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7);原边坡(16)采用喷锚支护,在原边坡(16)与挡墙(8)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片石混凝土层(6)和种植回填土层(13),并在挡墙(8)内壁、片石混凝土层(6)及原边坡(16)三者与种植回填土层(13)的接触面铺设隔根膜(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8)背水侧底部预埋横向连接钢筋(7)为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8)临水侧设置植物挂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10)设于挡墙(8)上部、种植回填土层(13)底部,排水通道(10)内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在背水侧端部设置反滤土工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层(3)采用碎石压实而成,厚度为200mm?400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粧(I)设有倒梯形粧端刃口(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板式生态挡墙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板粧(I)粧顶贯穿柔性垫层⑶嵌入钢筋混凝土底板⑷内150mm?250mm。
【文档编号】E02B3/06GK203603105SQ20132076461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王新泉, 王哲彬, 张世民, 杨正, 丁智, 朱颖佼 申请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